写给自己

海韵

<p class="ql-block">  这几十年,写过不少信给别人,这封信,要写给六十岁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给自己,写什么?坐在电脑前,一时半会,还有点为难。每天过着“一地鸡毛”的日子,“风花雪月” 只是在梦中,虽然常常用“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来安抚貌似热爱生活的自己,但内心明白,眼下这样的生活,离理想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就在此刻,脑海里如蒙太奇般快速闪过五大洲四大洋的奇山异水,而我要到哪一天才能身临其境,把它们装进我的镜头?</p><p class="ql-block"> 老想这些令人沮丧的事,影响心情,还是回到正题。不经意间,从呱呱坠地到两鬓染霜,我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六十年,接下来还能存在多少年,如同当初来到这个世界一样,也不由我决定。回顾漫漫人生路,似乎不曾留下多少值得自己炫耀的片刻,日子就这样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地过去了。不同的是,就像高龄的母亲,又回到了天真无邪的孩童时代那样,我却渐渐从懵懂不知、四处探究的孩童时代活到了糊里糊涂、得过且过的阶段。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活着活着,最后回归孩童时代。</p><p class="ql-block"> 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让我这代人生命得以延长, 六十岁的我,和三十年前六十岁的母亲比起来,要年轻许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改变,让我这代人眼界日益开阔,六十岁的我,和三十年前六十岁的母亲比起来,要自我很多。但有一种情结,从未更改,那就是从母亲那里继承下来的“自强自立”,因为“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还有,任何境况都要“微笑面对”,因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p><p class="ql-block"> 因此,在求学路上、职业途中,始终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着,一路走到今天,哪怕上个老年大学,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可以预见,我将这样固执地走完我的后半生,尽管这并没有什么意义。</p><p class="ql-block"> 想来,人生最好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或者说不必为它设下意义。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人可以被杀死,但是不可以被打败。“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变老这件事,固然教人“一言难尽”,但我相信,只要不辜负自己,能够在逝水流年中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岁月也拿你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在悼念英年早逝同事时,我发誓:不必活得那么有意义!活着,就该像他那样率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过的日子。本身就是普通人,无须卓越;本身就是平凡者,无须崇高!</p><p class="ql-block"> 前些时,在参观新型养老机构时,我决心:对从前不回头,放下过去,活在当下,珍惜所有;对往后不将就,不节衣缩食,不苟且偷生,不拖累子孙。学会与自己和解,诗酒趁年华……&nbsp;</p><p class="ql-block"> 信写到此,想起诗人郭小川那首著名的诗: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只要在秋霜里结好自己的果实,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只要生命里注入了春的活力,又何必愁银丝缠满了头。我要在人生这个阶段,一边尽情欣赏满目金黄的秋天,一边坦然迎接晶莹剔透的冬季……“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别人的回忆,尽力让它美好吧”(岩井介二)!“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和时间将全部投入纯粹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中去”(李银河),加油,为自己!</p><p class="ql-block"> 写于六十岁生日前夕</p> <p class="ql-block">10代的我</p> <p class="ql-block">20代的我</p> <p class="ql-block">50代的我</p> <p class="ql-block">60代的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