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岗实验小学“教师讲传统文化”之三:《千里运河路 悠悠中华史》

秋雨枫涛

<p class="ql-block">  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民族自信之花尽情绽放,马岗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我是今天的讲述人郑老师,今天我们将去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p><p class="ql-block"> </p> 概况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山大川众多,今天我们来认识一条人工挖掘的大河——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它的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p><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p> 背景 <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p><p class="ql-block">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因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南方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p> 作用 <p class="ql-block">  元代京杭运河完成,明代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运管理制度,600年间,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 </p><p class="ql-block"> 元代开通海运,但是每年几百万石的漕粮、东南的贡赋和官吏商民每年不下亿万件的消费品都要过长江渡淮河,经会通河北运,海外运来的商品过境之后也是经运河到燕京。 </p><p class="ql-block"> 由明而清,每年5万4千多吨的漕粮由运河北上。此外,每年数十万匹苏杭织造的丝织品运抵京城。湖广川黔等地的竹、木浮江而下,入运河而北上,到北京修宫殿,建宗庙。棉布和丝织品几百年来一直是运河上的主要货物。 </p> <p class="ql-block">  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济宁、滕州、临清、天津,这些运河边上的城市,因此成为商品集散地,商业盛衰与运河始终。苏州是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杭州最繁华。</p> <p class="ql-block">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他沿京杭大运河南行,辗转于苏杭,最终抵达福建泉州。运河每一个城镇都能从他的游记中找到赞美:德州运河上南北运输商品极多,最多的是丝、香料。济宁商业手工业很发达,“船只多得令人难以相信”。徐州、邳州、清口、淮安商工农业都极发达,淮安的货运可以通到40多个城市。宝应、高邮、扬州都是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很繁华。长江上每年有20万艘船航行,每船载重约50万-150万斤。真州是盐、木料、麻等商品集散地。瓜州以工商业为主,产丝织品和农产品。苏州是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杭州最繁华,“商人如此之多和如此之富,难以言语形容。”</p> <p class="ql-block">  直到今天京杭大运河仍旧在发挥着作用,在新时代京杭大运河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交通运输、旅游休闲、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作用。</p><p class="ql-block"> </p>

运河

京杭大运河

淮安

经济

南北

南方

济宁

苏州

每年

丝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