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答题中部分文史题解读(44)

JI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答案:B,仰韶文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仰韶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距今八九千年的贾湖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9月,研究人员对河南渑池丁村等6处仰韶文化遗址采集的小口尖底瓶陶片样本进行分析检测,在陶片内侧发现了平纹织物印痕,以及手纹,为仰韶时代纺织技术及制陶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文化发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仰韶文化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现。仰韶村遗址位于渑池县仰韶乡境内,距县城1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遗址东西两侧各有深沟,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遗址坐落在县城北7.5公里饮牛河西岸仰韶村南、寺沟村北的台地上,南北960米、东西480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遗址向北可达晴山的山峰之一——韶山。仰韶村村名即取诸仰望、崇敬韶山之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仰韶文化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是从中国地质调查所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开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18年,安特生前往河南调查古脊椎动物化石。1920年,安特生派助手、地质调查所采集员刘长山到河南采集动物化石。刘长山长期跟随安特生工作多年,对古生物化石和史前石器很有研究,他在洛阳西部收集石器,主要任务是收集第三纪脊椎动物遗存。刘长山在渑池县仰韶村居住了3天,采集到不少动物化石的同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古文化遗址。此前,仰韶村的农民已经在这个遗址上零星发现并收藏许多石器。刘长山询问了石器的出处,实地调查了村南的石器出土地点,亲自采集了部分器物,并把在农民家里看到的史前石器搜集或购买起来,将采集到的600多件石器(其中石斧、石刀居多)及少量陶器,雇村民王兆用毛驴运到渑池县政府第三科,装箱后由火车发运到地质调查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安特生在北京根据刘长山的发现和调查结果,初步推断仰韶村可能是一处相当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21年4月18日,安特生在取得了中国政府同意后,亲自来到渑池县仰韶村调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21年10月27日至12月1日,瑞典学者安特生主持对仰韶村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安特生在其1934年出版的作品《黄土的女儿》(英文版)中对这次调查经过有详细的记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安特生和几个助手到达渑池后,住在县城西关福音堂(瑞典籍牧师史天泽传教处),由县政府知事胡毓藩指定第三科录事王茂斋陪同,并派警察护送去仰韶村。安特生从县城东一里河东北上,到达仰韶村,住于村民王兆棋家,共居住了8天。安特生每天忙于观测、照相、搜集器物,在村南的冲沟断面上发现有灰层、灰坑和陶片的堆积,在堆积的下层还发现了精制的彩陶片和石器共存。又经过一天的观察发现一件石锛和一些彩绘陶片。安特生将收集的大量石器、陶器和部分骨器、蚌器装为4个木箱,仍用火车托运回地质调查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安特生回到北京后,对收集器物又进行了详细研究,感到仰韶村古文化遗址相当重要,有必要进行一次科学考古发掘。安特生向当时的农商部部长张国淦和地质调查所负责人丁文江、翁文颧递了请示报告,得到中国政府的正式批准和河南省政府、渑池县政府的同意和支持后,开始了对仰韶村遗址的发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分布情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仰韶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考古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地区及其边缘地区,大约处于32~41度、东经106~114度之间,仰韶文化绝对年代在4933BC~2923BC左右,其延续时间约2000年。加上零口二期一类遗存的年代,其上限当为5000BC。其地位十分显赫,影响也十分久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从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到2000年,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013处,其分布范围,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陕东一带。分布省份有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9个省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建筑氏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房屋是泥草混合形式,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木头做骨架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烧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选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阶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这里土地肥美,有利于农业、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聚落建筑的布局整齐有序。半坡聚落保存较完整,居住区在中心,外围绕一周大壕沟,沟外北部为墓葬区,东边设窑场。共揭露出40多座房屋遗迹,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其他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仰韶文化居民死后按一定的葬俗埋葬,多长方形土坑墓,墓中有陶器等随葬品,小孩实行瓮棺葬。盛行单人仰身的直肢葬,但合葬墓占一定比例。合葬的人数不等,多的达80人。葬制中实行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反映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特点。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则表明当时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带根深蒂固。这些与母系氏族社会组织的特征是相吻合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但也有学者认为,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衰落期到父系社会早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它主要是一个父系社会 。成年男女合葬墓、成年男子与小孩合葬墓,以及大量小型房址,说明一夫一妻制家庭日趋增多并占据统治地位;“灰坑葬”说明非自由民(奴隶)的存在。体现男性生殖器崇拜的陶(石)祖、男根图,以及表现“贵族的感情”的遗迹、遗物,则是父权与君主(世袭酋长)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种种迹象表明,中原地区在仰韶文化早期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中期则普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安特生像↓</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文化地位:</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仰韶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影响和意义深远。第一次宣告了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新时代文化遗存。证实了中国在阶级社会之前存在着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破除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谬论,仰韶文化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远古文化体系。标志着中国史前考古学及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史的第一页,从而使新石器时代的研究扩展到旧石器时代及铜器时代,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的新纪元,为后来发现并被命名的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奠定了规范化基础,起到了先河作用;为中国历史研究带来了最新的信息。仰韶文化的发现对当时国古史的研究影响极大,中国史前史的研究有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学术界从疑古走向信古,重新建立了古史研究系统;为考古学工作创立了许多优良传统。开创了在考古中运用地质学的传统,注重了对地质、地形、地貌及环境研究,引用了地质学的测绘手段。注重了地层学和类型学的运用,用了类型学来确定遗存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论方法。提倡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方法,在仰韶村考古中首次引人了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成果,成为了中国考古学的研究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二,仰韶文化在中国考古史及至世界考古史上有显著的地位。仰韶文化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一页,揭开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一页,揭开了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第一页,书写了中国田野考古史新篇章,是划时代的里程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三,仰韶文化研究对于研究中华文明史有重大意义。中国的传说时代,史书记载有炎帝、黄帝、颛顼、帝喾等部族,但由于疑古,中华文明史源头仍不清晰。随着仰韶文化遗址的多处发现,地下遗存验证了史书记载的正确性。因此,仰韶文化研究对于重建古史、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意义重大。夏商周断代工程理清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使中国历史再向前推1000年,这1000年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仰韶文化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四,仰韶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对世界的贡献。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前,世界学术界都持“中国文化西来说”,通过仰韶文化的发掘研究,改变了学术界这一错误认识,中国这一土著文化得到了举世公认,改写了世界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文化影响:</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仰韶文化影响考古学的发展。发现仰韶文化之前,中国还没有考古学,仰韶文化的发现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考古学研究主要依靠遗址的发现,而发现仰韶文化遗址点之众多,远远超过其他文化遗址点的发现量,仰韶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必将推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并影响世界考古学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二,仰韶文化影响中国历史的研究。仰韶文化虽然不能代替中华文明起源史,“却是中国国家起源史和中华民族起源史这座大厦中的一根擎梁柱”(苏秉琦语),因此,仰韶文化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仰韶文化和此后在黄河流域兴起的二里头文化一脉相承,仰韶文化的研究必将推动和影响中国历史的研究。根据文化遗迹的分布,考古学家把中华文明分布区划分为“六大区系”,而且同一遗址地区如关中出土的文物,也可分为仰韶、龙山、先周文化三类。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中华文明的历史多源性及多元路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三,仰韶文化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使世界认识中国有自己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上承旧石器文化下接龙山文化,使中国石器时代有了大致轨迹,也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是文明古国的认识。从而对中国不同于外国,独特发展的土著政治、经济、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现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人面鱼纹彩陶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仰韶文化博物馆↓</i></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本题知识拓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A、龙山文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龙山文化(Longshan Culture),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时期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代之前或与夏初略有交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下图拍自山东省博物馆“史前山东”展厅↓</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考察发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断层上,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带黑色光泽的陶片。这引起了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专家的高度重视。被人称为“中国考古学奠基人”的李济先生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及考古学博士,正是他在1930年主持了城子崖遗址的第一次大规模发掘,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31年,梁思永在河南安阳后冈遗址,第一次发现了小屯(商代)、龙山、仰韶三种文化遗存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明确了三者的相对年代关系。在30年代,归属于龙山文化的遗址不仅有黄河中、下游的,还包括了杭州湾地区,当时根据地区差别,划分为山东沿海、豫北和杭州湾三个区。又有人提出龙山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并认为后冈的龙山文化是商文化的直接前驱。</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龙山文化”发掘现场复原图(拍自山东省博物馆“史前山东”展厅)↓</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分布地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在山东半岛,而河南、陕西、 河北、辽东半岛、江苏等地区,也有类似遗址的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个文化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分布日照、济南)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考古专家根据几个地区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别给予文化名称作为区别。一般的分法是: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即最初由龙山镇命名的那种遗存,其分布以山东地区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豫东地区也有分布,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属于中原地区早期阶段的龙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一带,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或相当这个时期的遗存,发展为中原地区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一般还分为王湾三期、后冈二期和造律台三个类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泾河及渭河流域,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以新发现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文化特征:</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自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以来,考古学家分别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尽相同,所以又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类型龙山文化,通称之为龙山时代文化。这一时期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城址的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两城镇遗址位于东港区两城镇,是第一个龙山文化的典型遗址,总面积112万平方米,1934年发现,1936年发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牛津大学《世界史便览》记载:“公元前2800年—前2000年的两城镇为亚洲最早的城市。”发现龙山文化和周、汉时期遗址400多个,出土各类文物标本3000余件。出土的陶器以黑陶为主,胎薄质坚的蛋壳陶水平最高,造型优美,附加堆纹。后来被发掘的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宝墩古城、石家河古城超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黑堌堆遗址位于永城市龙岗乡王楼村西北角,被确认为是龙山、商、西周文化遗址。黑堌堆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从发掘情况看,“遗址堆积较厚,文化内涵单纯,出土遗物丰富”。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骨蚌器和角器。 中国龙山文化也是发源于此。另外还有王油坊和造律台等遗址也矗立在这一地带。在2013年已经是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山东省博物馆“史前山东”展厅~“龙山文化”出土文物展台↓</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文化保护:</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龙山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直接承袭大汶口文化发展起来的古文化之一,它的发掘对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起了重要作用。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现代研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古史上所称的东夷族是个集合的概念,泛指上古乃至远古时代中华本土东部地区的部族群体,其分布地域大抵在今豫东到渤海、黄海沿岸地带及其附近岛屿。 传说中的“太昊”(“太皞”)、“少昊”(“少皞”)原为东夷集群的总名,分指东夷族先后兴起的两大部落集团。在被司马迁列为中国正史开端的“五帝”时代,东夷集群已分化为许许多多不断重组的部落集团,如著名的蚩尤部、颛顼部、帝喾部、帝舜部、皋陶部、伯益部等,都源出于更早存在的太昊、少昊两大集团。 在史前时期,生活在山东东夷文化区的人们所创造的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不仅以它们所展示出来的先进文明而傲立于东方大地,同时也以它们的强势扩展而影响了广大的地区,其文化的辐射区域东至海滨,南达江南,西至中原,北迄河北和东北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龙山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黑陶,黑陶中以蛋壳黑陶杯为主要代表。酒器制作的精美,说明中华酒文化已经达到新的高度。龙山文化主要是东夷族的文化,这一文化奉行鸟图腾,龙山文化器物中大量的鸟形设计是这一崇拜的说明,鸟是凤凰崇拜的前身和附属。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丁公陶文是最早能够成立的文字,虽然不多,但能说明它已进入文明期。龙山文化遗址祭坛、宫殿、宗庙遗存的发现说明当时已经有国家政权的存在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龙山文化处于文明社会的形成时期,正因为如此,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这一文化,对于解决中国上古社会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这一重要课题具有不言而喻的意义。同时,也是了解东夷族的社会结构、生产活动、生活习俗、精神信仰等方面内容的一条主要途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龙山文化的陶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原地区早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为主,多为手制,口沿部分一般都经过慢轮修整,部分器物如罐类还采用器身、器底分别制成后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艺。灰陶的烧成温度约为840℃。 早期龙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敛口罐、尖底瓶等器形还保留、继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而双耳盆、三耳盆、深腹盆、筒形罐。这一时期陶器的纹饰以篮纹为主,有些陶器又在篮纹上面饰以数道甚至通身饰以若干道附加堆纹,主要原因用来加固器身;晚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为主,红陶已占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数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红陶的烧成温度均达1000℃。仍以手制为主,但轮制技术革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部分陶器已采用模制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盘、碗、盆、罐、鼎、甑、器盖、器座及新出现的鬲等。纹饰以绳纹、篮纹为最普遍,还见少量方格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龙山文化陶器四大特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在制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器型相当规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红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种。细泥乌黑发亮,学者们称为“蛋壳黑陶”。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鬲等。山东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腿、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为其他文化所罕见。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熏的渗炭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称蛋壳陶,代表看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城子崖之前,中国出土的古陶器大都是含沙量极高的彩陶和红陶,而以河泥为原料的黑陶可以说是4000多年前东夷民族所独有的创造。城子崖出土的黑陶艺术品蛋壳杯杯壁只有0.5毫米厚,重量只有50克左右,是黑陶中的极品。不要说是4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是今天想要烧制出这样成色的陶器都非常困难。</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山东省博物馆“史前山东”展厅~“龙山文化”出土文物展览~蛋壳黑陶文物展台↓</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系列)在2011年被山东省博物馆评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C、马家窑文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马家窑文化,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和凉州的谷水流域一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曾经称甘肃仰韶文化。考古认为人口压力、农业经济与狩猎、采集经济的结合是马家窑文化从仰韶文化中分化出去的主要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马家窑文化是齐家文化的源头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马家窑文化形成后,最先由渭河上游向洮河、大夏河和湟水流域传播。第二阶段由渭河上游向东翻越陇山进入关中平原,向南翻越西秦岭山地,经西汉水上游进入白龙江下游。第三阶段由白龙江下游经阴平道、扶文松州道南下岷江上游,由泾河上游翻越六盘山西进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第四阶段由湟水支流大通河下游、黄河支流庄浪河谷、乌鞘岭至河西走廊东部,由洮河下游先后进入洮河上游和白龙江上游。第五阶段在河西走廊和白龙江流域内继续扩展。</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D、红山文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山文化(Hongshan Culture of China)</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4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松岭山脉及努鲁尔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赤峰市与朝阳市共同签署了《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备忘录》宣布将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文化源流:</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山文化源流的研究,是建国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学术界大致有五种意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系统的原始文化,或是仰韶文化的变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红山文化继承了河北磁山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红山文化很可能是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相互影响之后产生的新文化,含有细石器和仰韶文化两种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四、红山文化是这个地区独具特征的一种新石器文化。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受到其它文化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五、红山文化很可能是河姆渡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转折点。</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红山文化”重要遗址分布图↓</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红山玉龙:</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概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国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神。因此,红山文化玉龙的发现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红山文化玉龙已在多处发现,其中尤以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刻划的最为栩栩如生。这条玉龙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龙背有对称的单孔,经试验此孔用于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玉龙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鬃,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鬃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打磨锐利。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通体琢磨,较为光洁,这都表明了当时琢玉工艺的发展水平。红山玉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利,生气勃勃。玉龙身上负载的神秘意味,更为它平添一层美感。值得注意的是,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山玉龙的具体用途尚有待进一步探讨,不过龙体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骨尾恰在同一水平线上,显然,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考虑到玉龙形体硕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饰件,而很可能是同中国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关的礼制用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山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红山文化玉龙曾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虽然此后我们又发现了更早的龙形的踪迹,但红山玉龙的典型意义仍不容置疑。中华民族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起源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关。红山玉龙对于研究中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来看,怎样估价红山玉龙的文化价值均不为过的。</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红山文化”遗址出去的驰名中外的“中华第一龙”↓</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