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五点四环节” 推动“双减”落地——阳光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十一)

阿笨

<p class="ql-block">  立冬时节,黄花带露,细雨生寒,红叶满阶。秋意虽未尽消,寒风凛然而至。为落实“双减"政策,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导向,深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推动课堂不断增值,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阳光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如期进行。</p> 活动安排 精彩课堂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王芳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王老师先引导学生接触文本,感知西沙群岛整体形象;接着运用多媒体教学图片、视频,重点展现西沙群岛海里形态各异的鱼儿,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以及海滩上的群鸟。王老师引领着学生由形象的画面理解再度升华到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自始自终调动着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是李俊连老师执教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俗话说,“诗的题目就是诗的眼睛”,李老师娓娓道来,从“饮”字入手,引导学生们理解课题大意。通过运用分组朗读、自由朗读、学生齐读、师生配合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们深切感悟诗词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西湖美,李老师的课就像西湖一样美。课堂上,李老师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真正“入境”。在教学时,她紧紧抓住“雨”、“奇”、“晴”、“好”来理解诗意。通过图片,感受诗境,让学生随着诗人分别走进了烟雨蒙蒙和水光潋滟的西湖,挖掘西湖在不同天气下不同的美,将这两幅图铺展开来,将西湖的美读得富有层次和厚度。</p> <p class="ql-block">  校领导和老师们深入课堂,认真聆听,详细记录。</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有交流才会有思维的碰撞。下午教导处及时组织了议课活动,两位作课教师详细说课,重点反思了教学中的缺憾。</p> <p class="ql-block">  大家各抒己见,既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亮点,又诚恳地发表了各自的教学建议,研讨氛围浓厚。</p> <p class="ql-block">  赵保林主任提出一定要让学生们课前预习,预习不但能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p> <p class="ql-block">  李俊林副校长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充分肯定。她说这两节课都是高质量的常规语文课。 李校长指出一定要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集思广益,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双减”之下,语文教研的路上我们有困惑、有思考,也会有创新、有突破。只要大家在实践中思考,在摸索中探讨,山重水复之后定是柳暗花明。</p> <p class="ql-block">撰稿:刘晓利</p><p class="ql-block">指导:李俊林</p><p class="ql-block">审核:王五良</p>

学生

教研

课堂

西湖

双减

李老师

老师

朗读

教学

西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