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码

崔德山

<p class="ql-block">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是我们现代人使用的数字。都知道这叫阿拉伯数字,从外国进口,被称为“洋码的”。而在100年前,甚至80年前,我们的先辈使用的什么数字?</p><p class="ql-block"> 最近,看到了几份1940年代的土地买卖契约,契约上标有亩数,核定的亩产量,总产量,价格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些数字同现在的阿拉伯数字不一样。不是汉字小写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更不是大写零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八 玖 拾,而是:</p> <p class="ql-block">这种数字,1960年代初期村里还有极少数人在使用,我父亲就是极少数人,他说这叫记账“码的”,主要是快记时使用。他14岁就跟上人去河南阳武(今原阳)县一个油坊当“相公”(跑腿、伺候人的小伙计)。由于勤奋好学,多年后升任为记账的掌柜,用的就是这种数码记账,到老还在用,用了一辈子也没有改成阿拉伯。这是什么码?他没说过。为了和阿拉伯"洋码的"区分,我们就叫"土码""旧码"或"老码"吧。</p> <p class="ql-block">用旧码猛一看有点乱,乱七八糟的堆成一堆。如果掌握了读写的方法,也很清楚。</p><p class="ql-block">读写也是从左往右,分为两行,第一行写数码,第二行写量词或数位位。下图第一行是3 9 2 7,第二行3下是石,9下是斗。读作:三石九斗二升七合。</p> <p class="ql-block">下面图片上的数字读作三石四斗五升七合。</p> <p class="ql-block">旧码的1 2 3是竖写,如果连续写容易混淆,所以在偶数位上需要平写。这张图最高位是百位,数字是2,第二位偶数是3,就不能再竖了,应该横写。读作二百三十二元四角八分。</p> <p class="ql-block">下图读作六千零三十一斤</p> <p class="ql-block">初小时候学算术竖式,如果进位是4,老师不写4,而写为旧码“X”,很多同学也养成了这个习惯,写“x”比写4便利。</p> <p class="ql-block">  还听过一个旧码的故事。集体化时期,生产队都有粮食仓库,仓库有保管员。保管员凭会计开具的出库单出库粮食。有一天,有一户社员沒粮食吃了,找到支书批准借一布袋玉茭。那几天,会计正好出外没回来,开不了出库单,支书让保管先记着再说。这一布袋称了120多斤。保管也没带纸和笔,便在门外找了一个石灰圪垃,但墙是白的,写不上,恰好仓库内有个小板凳,保管就随手把账记在小板凳面上了。再后来,报账的时候,小板凳面上的数字不在了,怀疑是借粮食的人坐在小板凳上,专门用屁股擦掉了,两个人还吵了一架。当时就是用旧码记的,保管凭印象是123斤。想起来是l二川(123)斤,因为这个数字好记。</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王进有先生之父亲记的油坊账,谁能翻译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