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这是习总书记对丽水人民的谆谆嘱托。站在一棵800年的古树下,习总书记曾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是对这些树龄很长的树,都有敬畏之心。人才活几十年,它已经几百年了”。</p> <p class="ql-block">古树名木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活宝。有树就有风景,古树是“丽水山景”中的明珠。古堰画乡因为有千年古樟群而有了灵韵;云中大漈因为有世界柳杉王而有了灵气;杨家堂因为有了“夫妻樟”而使古村有了灵魂。</p> <p class="ql-block">我市共有古树名木(以下称古树)54794株,占全省20%。绝大部分生长在乡村,以村口(水口)、寺庙、坟边居多。目前,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甚至有继续恶化的趋势。</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我市在改善古树生境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和努力,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境继续恶化的趋势。</p><p class="ql-block">从政府层面看,2017年,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2019年,市政府召开市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专题会议,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树评”制度。在和平路建设中,市政府为保护44株古树(含老树)而调整道路线型规划,为此道路建设预算多支出2000多万元。这种大手笔、大气魄的“路让树”的生动实践,为莲都赢得“法治浙江示范区”荣誉增色。巜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作了大量报道,还被入选《学习强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p><p class="ql-block">从职能部门层面看,2017年,市林业局对全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普查,并实行挂牌保护。从2016年开始到2020年近5年时间里,市林业局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启动古树名木保护工程,累计争取、投入2500多万元,用于保护一级和濒危古树1311株,建成23个古树主题公园。2021年,市建设局对市区古树名木资源,在全省首用“生长锥”法进行科学调查,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p><p class="ql-block">从法律监督层面看,市检察院运用公益诉讼职能,对古树保护进行法律监督,通过开展“守古树、护名木”专题行动,使200余株古树得到有效保护。</p><p class="ql-block">从媒体宣传层面看,为了提高公众保护意识,2020年,《丽水日报》用24个整版来宣传古树名木保护;《丽水电视台》录制“一株古树的哭诉”公益广告,在多个频道连续播放,获得了当年省级二等奖还通过《老白》谈天栏目,经常报道、监督古树保护工作。</p><p class="ql-block">从公众参与层面看,2020年,一百余名志愿者通过丽水日报,向全社会发出“保护丽水古树名木倡议书”,引起热烈反响。通过志愿者不断的呼吁和建议,使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和平路古樟群、社后古树群、小白岩防护林、南明湖南岸古樟群、王村口粟裕夫人亲植的二株广玉兰等,采取了有效保护措施。</p><p class="ql-block">但是,我市在以改善古树生境为主要抓手的保护过程中,还存在认识不到位、保护意识不强、资源底数不清(市建设局去年对市区古树资源作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总量比2017年全市普查时增加73%,80年树龄以上的后备资源总量大大超过了古树资源)、资金投入不足(省财政专项资金,每株2.5万元,实际得到保护的数量极其有限)、保护措施不力等问题。</p><p class="ql-block">最突出的矛盾是,一是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与古树保护的对立,以及由此造成古树生境的逐年恶化。</p><p class="ql-block">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一、憋闷窒息</p><p class="ql-block">常见的有以下六种情形:</p><p class="ql-block">1、硬化地面</p><p class="ql-block">就是指非通透性硬化古树名木主干周围地面。总体而言,有70%以上的古树生长在硬化地面环境中,个别严重的甚至在80%以上。</p><p class="ql-block">青田温溪镇榕堤上17株古榕树和2株香樟古树,其中有地面硬化占比84%。</p><p class="ql-block">莲都红圩村中有古树(含老树)共计63株,其中有地面硬化占81%。</p> <p class="ql-block">地面硬化对古树的危害最大,致古树衰亡的案例屡见不鲜。</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原生在景宁沙湾镇新庄村的千年金桂,为同种全国之最。2017年因开桂花节,在树脚根周边浇水泥地、铺花岗岩,古树于2019年死亡。</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小安800岁古樟,当地人都管它叫卧佛樟。图片摄于2007年12月16日,当时水泥地浇起来没多久,卧佛樟还是枝繁叶茂的。</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呼吁了近十年时间,在市政府领导的直接批示后,于2021年拆除了水泥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7年的卧佛樟(见上图)</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2021年救护复壮后的卧佛樟</p> <p class="ql-block">上图于今年拍摄于温溪榕堤,共有古榕树17株,古香樟2株。这些古树绝大部分生长在硬化地面环境中。</p> <p class="ql-block">水泥包围圈越做越小,以致最后是无缝对接。</p> <p class="ql-block">现在已造成2株香樟古树濒危,再不紧急抢救则必死无疑。虽然榕树有气生根,但还是造成年年发煤烟病,几乎不发新枝嫩叶的严重后果。</p><p class="ql-block">在志愿者呼吁下,温溪镇政府现在正在实施救护方案。</p> <p class="ql-block">2、填土活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刚挖开的堆土。</p> <p class="ql-block">南明湖南岸在建防洪堤时,由于填土堆高使树干被埋,其中又铺了一层透气性极差的土工布,致其8株古树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弱,其中2株濒临死亡。另有4株香樟老树被埋死。好在志愿者经多次呼吁,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冬天已经挖开了堆土,清理了部分工布。</p> <p class="ql-block">上图2007年12月摄于莲都黄沙圩村,裸根如虎爪,可是到了今年12月,树的生存环境是这样的(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2017年衬砌石坎使树干被埋3米多深。据观察,现在的树叶量也不到正常的一半。志愿者已将情况反映到有关部门,区检察院已去现场实地调查取证。相信不久便会有好结果。</p> <p class="ql-block">好溪堰这株香樟古树(见上图),在做好溪堰整治项目时,被清挖出的河泥堆高,被活活埋死。</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漈雪花漈景区内的古树公园,有4株柳杉古树(见上图),因外土填埋堆高树干,于十年前被活活埋死。</p> <p class="ql-block">3、围筑树池</p><p class="ql-block">现在人们都喜欢给老树、古树做树池,使古树盆景化。树池本身对古树危害不大,往往是次生“灾害”,如下沉式树池太小太深,易积水,周边又往往是堆土太厚、地面硬化叠加。</p> <p class="ql-block">缙云雅宅村古树群,每株古树都做了下沉式小树池,池边地面表面是鹅卵石铺筑,可是下面又加了一层水泥地,这些古树出问题是迟早的事。</p> <p class="ql-block">位于大港头“浙江第一樟”下游的防洪堤上,建了十个下沉式且加池盖的树池(见上图),有七个池的香樟树处于半死不活状态,有的已死亡。近日林业部门已下发砍伐证。</p> <p class="ql-block">港口村公路边的树池深度约4米,有香樟古树和沙朴各一株。当时在池内堆满沙子,不久发现香樟古树的副干死亡,便及时清除沙子。在志愿者建议下,该村陶玉来老人自费在池壁开了个门洞通风除湿,还拆除了池盖(见上图),现在二株古树逐渐恢复了长势。</p> <p class="ql-block">城北路植物园对面这株香樟古树(见上图),在当年建城北路时建了个下沉式树池,由于积水等因素致其枯亡。</p> <p class="ql-block">4、建筑挤压</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也十分普遍。</p> <p class="ql-block">碧湖老街塔下寺千年古樟,是名副其实的“坐牢”树,主干被严严实实关在房内,树枝冲破屋顶而生。树命岌岌可危。</p> <p class="ql-block">龙泉青瓷博物馆内一房屋,硬生生挤进一片花梨木树林中,树与屋紧贴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遂昌淤溪村一级保护的香榧树,当年在建村办公楼时,楼紧贴着古树,影响古树生长,长势渐衰。村双委在2016年忍痛拆楼,将楼中间部分退进去一半,为古树让出生长空间。古树似乎也懂得淤溪人的良苦用心,长势一年更比一年旺盛。</p> <p class="ql-block">5、踩踏轧压</p><p class="ql-block">长期踩踏、碾轧古树,会使土地板结。</p> <p class="ql-block">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龙泉清修寺,寺门内有二株与寺庙同龄的金桂。分别在2008年和2016年被风刮倒而亡,原因是香火旺、香客多,日积月累被人踩踏,泥土被踏得铁硬造成土地板结,古树烂根。</p> <p class="ql-block">缙云栖真寺外池塘边有苦槠和青冈栎各一株,前几年建了一条施工便道,做路时被压路机压得太实,加上路做好后被工程车不断碾轧,致青冈栎死亡,苦槠仅活下一个枝条。</p> <p class="ql-block">6、污水浸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和石塘镇200岁古樟。边上原来有家豆腐厂,长年累月往古树排放豆腐水,造成古樟死亡。</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株古樟生在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内,因施工水泥污水直排及河水倒灌叠加,使古樟于2021年春节间枯亡。旁边的几株也现秃势,树命不容乐观。</p> <p class="ql-block">上图中8株树死因是,小白岩防洪堤施工时,挖掘机修理中将液压油倒在树脚引发的。</p> <p class="ql-block">上述这些情形,仅仅是极少部份实例。这些情形有些是单独存在,但更多的是相互交织在一起,一株古树同遭多重厄运,使古树无法正常呼吸,憋闷窒息。</p> <p class="ql-block">二、粗暴移植</p> <p class="ql-block">人挪活,树移死,这是古训。大树移植,往往是半冠移植,把大树做成“树彘”,就像老人四肢被砍,难以成活。即使活下来,恢复元气,也需成十上百年。</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2019年从缙云潜明水库淹没区移植到壶镇的300岁柏木。断根、砍头、裁枝,这种非专业、野蛮式移植,把二株古树直接送上了“断头台”。</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建南明湖公园时花重金移植来的银杏老树,一共有9株。这种无根之木、断头之树,能活成这样已是“三生”有幸了。</p> <p class="ql-block">三、病虫侵害</p> <p class="ql-block">大多数古树都有病,树龄越长,病虫害越多。最为普遍的当属白蚁和松材线虫病。</p> <p class="ql-block">松阳酉田古村,标志性的景色当属三株马尾松古树,前二年被松材线虫病害死2株。</p><p class="ql-block">青田县城太鹤山公园,以古松奇石为特色,205株古松,近年被松材线虫病害死一半左右。我市古树中,马尾松占比很大,但被松材线虫病害死的,初略估计在60%以上。</p> <p class="ql-block">此外,剥树皮、钉钉子、撒盐灌毒、烧香拜神,烟薰火燎,把古树当支撑物等等,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前二方面问题,往好的说是“过度保护”,说穿了则是“人祸”,造成对古树的极大损害,轻则抑制其正常生长,重则致其衰弱和死亡。</p> <p class="ql-block">加强我市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p><p class="ql-block">保护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科学,遵循自然,敬畏古树,在建设中尽量减少人干扰就是最好保护。</p><p class="ql-block">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p><p class="ql-block">二、推进保护的丽水市立法,以及技术规范的制定。使古树保护有法可依,有技术规范可指导。同时还要建立执法的监督机制。</p><p class="ql-block">三、保护要从规划、设计的源头抓起,这是关键,积极主动,事半功倍。主管部门在立项前必须提前介入,对项目中的古树,象环评一样做“树评”,且制度化、常态化。</p><p class="ql-block">四、建立树长制,由树长统筹责任人和养护人的落实。</p><p class="ql-block">四、保护要有资金作保障。古树保护经费,包括修复资金,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对古树生境的修复,当务之急是防止边修复边新增,做到存量递减,增量不增。</p><p class="ql-block">五、建立古树价值评估体系。昂贵的古树价值对保护会起警示和“止损”作用,同时为损害古树行为提供处罚依据。对养护人养护古树,类似生态公益林一样,给予一定价值的补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丽水市古树名木保护志愿者</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