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距吴家口西庵西南数公里是方圆望不到边际的大草甸子,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荒场。台地荒、锁头荒、赵家荒、东荒等,听听这些形象的名字就可想象当时的景象。可谓是春季草牙发,夏季茅草旺,秋季一片黄,到了冬天白茫茫。每当夏秋季节雨水充沛时,数公里范围内是一片泽国,先辈们曾经形容:十年九不收,一收吃十秋。当时水灾泛滥的程度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在村子的东南方向有一片上千亩的土地,名曰“蟹子烈”。现在则是良田千亩。青岛官路水库已被列入省级水利工程,由于水库扩容整修,“蟹子烈”这片良田的部分面积己被划入库区。不久将来这片良田将被浩渺的库水覆盖,“蟹子烈”将成为永久的传说。据说当时不叫这个名字,很早很早的一年,这里发生涝灾,农作物全部澇死颗粒无收。村里有一户人家,家徒四壁,实在是生存无门。入秋时的一个晚上,一家人商量来商量去确实没办法了,一直同意为了活路闯关东去,明天就起程,家里一无所有、一贫如洗,也没有值得留恋的。决定一做出,全家释然了,大伙觉得该吃点什么了。可是,家里吃食之物什么也没有,吃什么?家里的顶梁柱发话了,无论如何今晚要填饱肚子,下顿饭在路上还不知什么时候吃。走,到庄南看看能不能拿几个毛蟹吃。家里的几个壮劳力立即找了家把什来到了庄东南角去捉蟹子。</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家人决定不下东北了,坚定了在家一样能渡过难关的信心和决心。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家人改变了闯关东的决定?改变他们决定的不是东邻西舍、也不是神仙菩萨,而是做出决定的那天晚上。</p><p class="ql-block"> 原来,决定要闯关东走的头一天晚上,他们到庄南去捉螃蟹时,意想不到的事情改变了他们。那晚上的毛蟹格外多,天亮时他们捉回家的毛蟹有几百斤,足足两大装篓。装篓,是旧时用腊条或其他灌木的枝条编制的再用泥巴将里面内壁处理光滑,用来盛粮食等物品的容器。从此,他们靠捉鱼蟹、打野味度过难关,捉的鱼蟹、野味能吃就吃,吃不了就卖,卖了钱去籴点地瓜干、地瓜叶添把一下,终于捱过了最难的时光。也就从那时起,人们把村东南角的一大片区域给起了个贴切的名字——蟹子烈,就因那地方地势洼、蟹子格外多。</p> <p class="ql-block"> 叙述这些就为了让今天的人们了解、重温或者可以海阔天空地想象,当时艾丘大洼荒凉悲壮的远古风光,了解我们前辈的生存环境,几百年前的荒凉大洼到底是怎样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书归正传,却说吴氏兄弟从大洼考察立村地点回去以后,稍加休整,即挑着一担筐篓奔赴新的根据地。他们要开荒破土,生息繁衍,建立新的地盘,延续新的族系。吴氏先祖一路风尘仆仆,凝重悲壮。他们迎着猎猎的、燥热的西南风奔波在荒凉的大洼之中,一人多深的野草在西南风的作用下此起彼伏、宛若碧波荡漾的大海,汹涌壮阔;成群的野鸟掠着野草的浪头飞来飞去;忽然几只灵巧的野兔象箭一般的速度让人一个激灵,防不胜防;偶尔有蛇,在西南风吹拂下的草稍上嗖嗖地飞、摇摆的游动;一些土蚂蚱振动着黄色的翅膀,发出悦耳的、连续的、快节凑的声响,瞬间弹向别处;”青头螂”、“稍目夹”“蹬跶山”等大个的蚂蚱则偧煞着红中带黄的翅膀,飞不了多远就扎进草丛里,翅膀振动的声音咯吱…….咯吱……的响着;突然,一只火红的狐狸追逐着另一只,若隐若现的消失在茫茫的大洼荒原之中。放眼远处,荒草连天,天地相接,弯弯曲曲的说不出是人类还是兽类践踏出的羊肠小道;西南风燥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紧跟其后的两只家狗舌头伸出来老长,忽闪忽闪地喘着气,寸步不离的陪伴主人左右。</p> <p class="ql-block"> 吴氏兄弟们无心领略大洼荒原风光,急匆匆朝着目的地狂奔,一路不做丝毫停歇。终于,他们在明朝永乐年间的某一天的下半晌儿抵达了新的生息之地。四个弟兄对天长舒一口气,相互对视潸然泪下,他们明白,这儿就是今后扎根生长的一方宝地了。想到此处,他们抹一把交织在一起的汗水和泪水,庄重地对着四周拜了一通,然后把浓烈的高粱米烧酒祭奠在脚下的这片即将赖以生存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这里高坵很多,他们急匆匆的寻找前日在点穴之地留下来的标记。当时,点穴选地时他们颇有讲究,旣选了阳宅也选了阴宅。也就是说,旣有活着的人生活的地方——村子;也考虑了人们百年之后的归宿——墓地,可谓用心良苦啊。也许风大兽多,也许命中注定,反正转来转去寻找好久也没找到,前几天做的一丛艾草的标记已不知去向,他们已人困马乏、饥肠辘辘。此时涌现在眼前的、遍地艾草丛生的高坵多的是,他们站在相似的两座高坵之间,风刮的荒草呼呼作响。仔细端详,两座高坵相距约两里地的光景,一座居东南方向,一座在西北方向,两座高坵同处在一条轴线上。吴氏兄弟中的老大东遥关键时刻开了腔:阴阳阴阳,前为阳后为阴;离太阳近的为阳,隔着太阳远的为阴,就选东南方向的高坵为我们吴氏族人的村址,高坵之上艾草丛生,村名就叫艾坵。</p> <p class="ql-block"> 立村建村吴氏先祖难免吃苦流汗,经历了多少千辛万苦自不必说。但说村址的选择上确实是出现了阴差阳错。正是:筐篓一担挑在肩,无畏无惧闯荒原;责任道义胸中在,美名后人来颂传。(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