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精彩,才能成就学生的精彩 ——记桃源县小数工作坊C1102研课磨课第二场架桥现场

皮皮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华,相击乃发灵光。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思想才能产生灵感的火花。</p><p class="ql-block"> 为了这共同的目标,11月17日,桃源县东路片小学数学工作坊开启了第二场研课磨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来自东路片3个乡镇21名小学数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签到啦😊</p> <p class="ql-block">  大家都早早地来到学习现场,这积极的学习氛围也吸引了坊外的学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示范课(一)🌸</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学习从钟娟老师《解决问题之和倍问题》的大红包开始了,钟老师的温柔有趣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同时,她还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并细致入微地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示范课(二)🌸</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是由李琳老师呈现的《比的应用》,她简洁干练,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她也是一位特别的老师,因为昨天还是世界上最美的新娘,今天便换装奔赴教室讲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全神贯注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看孩子们专注地计算,热烈地交流,他们都被老师新颖、丰富的内容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聚精会神的学员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员们认真地倾听,吸取教学经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课磨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坊主王兰芳老师的主持下,学员们开始评课议课,组内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大家忍不住分享学到的亮点和悟到的建议,连王老师也不忍打断,只能再多给几分钟时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专家评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坊学科专家罗艳丽老师特别有亲和力,首先表扬了钟娟老师和李琳老师课堂的设计和以学生为主体等优秀之处,同时也对个别细节提出了中肯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特邀学科专家县教研室副主任姚建华从两大方面点评了两位美女老师的精彩课堂。姚主任也为大家指点了迷津,想要呈现一堂好课,除了最基本的条件外,还要注重如下细节:</p><p class="ql-block"> 1.充分关注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要让学生有时间动手操作、开口表达。</p><p class="ql-block"> 2.要活用教材。要选择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材料。</p><p class="ql-block"> 3.充分利用数量关系的一一对应。</p><p class="ql-block"> 4.学会总结一类解决问题的特点和方法。</p><p class="ql-block"> 5.注意倾听。引导学生表述准确、完整。</p><p class="ql-block"> 最后姚主任引用坊主王兰芳老师的话“一个懒老师可以培养出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启发学员们要学会“偷懒”,要真正把学习的主体性还给学生。</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坊主王兰芳老师安排了后续工作坊的研修任务和具体要求。</p> <p class="ql-block">  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可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自己经历,才会有认识上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学生需要不断学习,肩负着教学责任的教师也同样如此。</p>

老师

学生

学习

学员

工作坊

研课

磨课

主王兰芳

解决问题

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