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中获启思,学习后促成长—记万宁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课组外出培训学习

choo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无止境的,培训是唤起、激发教师自我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一扇窗子。2021年11月16日,万宁市第二中学的四位语文老师赴华侨中学参加观摩了2021年海南华侨中学“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步读书法”之导读课</p><p class="ql-block"> 熊纪涛老师主要从序言、目录、后记等方面入手,宏观引导学生去阅读《乡土中国》。导入部分展示了《乡土中国》这本书不同的封面,并提问学生喜欢哪一个封面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举例了豆瓣小组的贴子:《乡土中国》读什么?知乎贴子:《乡土中国》怎么读好?试图把自己放置于和学生同样的位置,和学生产生共情。然后鼓励学生找出序言和后记部分关于费孝通对于如何阅读整本书的指点,最后得出了五步读书法:循名—辨体—抓目—提要—应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差序格局”之精读课</p><p class="ql-block"> 在第一位教师的导读课基础上,唐雯老师选取了《乡土中国》里最核心的概念“差序格局”来进行了一堂精读课,带领高一年级的学生细细地去品读文本。她分别设置了三个任务: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行文思路;结合相关文段,明确“差序格局”的特征,并以生活的事实来解释;参考“婚宴座席图”,结合“差序格局”的特征,请学生设计自己的“升学宴座席”。每一个环节都有学生自己的创作和展示,真正实现了让学生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学生展示《乡土中国》思维导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教师展示“婚宴座席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学生的“升学宴座席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学设想之点评课</p><p class="ql-block">  接着刘成老师从高效、情境、协同、支架、任务和反思这六个方面对以上两位老师的课发表了独到的点评同时讲述了自己对《乡土中国》的教学设想,内容充实且广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美与共”之讲座课</p><p class="ql-block"> 刘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乡土中国》阅读的难度是什么?主旨是什么?最关切的是什么?从中国社会学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至费孝通先生的思想展开,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启发。其实对于十几岁的学生来讲,最重要的不是讲述整本书里的每一个概念,而是鼓励学生从《乡土中国》这本书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从而推己及人,以至培养“大同世界”的理想信念,即儒家所说的“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小我出发去关注到家乡文化、社会时事乃至世界人类的命运,树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志向。</p> <p class="ql-block">  虽然本次的培训结束了,但身为教师的我们学习是无止境的。既要了解学生的情况,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在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做到脚踏中国这片乡土,辛勤耕耘!</p>

乡土

学生

差序

座席

教学

教师

展示

中学

中国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