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丰富而美丽。它兼具诗歌与散文的内在气质,既严谨,又充满想象的张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课堂质量。2022年2月21日东三涧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数学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p> 上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万珍丽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圆柱的表面积》一课,在课堂中万老师注重通过出示学习材料、提问、让学生操作和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圆柱的表面积与圆面积、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对于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要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观察、推理中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即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圆柱的侧面转化为长方形。</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马阿妮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长方体的认识》,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学生们对本课有了初步得认识。随后学生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长方体,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知道了长方体的组成要素——顶点,面,棱。 紧接着,师生共同探讨长方体的特征,马老师对易错点,混淆点进行了重点强调。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再结合正方体模型,推导出正方体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王战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比身高》,这节课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们探索小数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算法。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通过一分钟的口算。复习旧的知识。开启新的知识探索通过比身高,设计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学生通过多个方法学会如何正确进行小数加减计算。</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课是由秦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集邮》,秦阳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通过复习唤起学生的旧知,为新课教学作铺垫,从而很好的过渡到新知的教学,让学生逐步的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从而让学生知道方法的异同,引导学生找到合理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注重引导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p> 评课环节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学+反思=成长 课后研讨必不可少</span></p> <p class="ql-block"> 课后老师们积极点评,大家各抒己见,从教态、学情、课堂掌控等多个方面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课堂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增进了彼此间的思想交流,促进了数学教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以此为动力,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