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无极

<p class="ql-block">黄菊是我心中温暖的色彩,我把它称为幸福的黄色。在中国传统的语境中菊花是隐者,是累经世事后筑篱结庐的闲人挚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几天看了个菊花展,品种繁多,色泽超出我对传统菊花的印象。在园艺师的匠心点化下,色彩和层次更丰富。菊花原本硕大,质感丰满,色泽明快温暖。如今这此元素依在,只是温暖中多了少许的冷艳,与渐驱寒冷的季节相呼应。我为创造新品的匠师而感动,欣赏他们的匠心独具。但是不知为何还是喜欢传统的黄菊和白菊,一种是我心中的暖,一种是我心中的冷。那黄菊暖而不燃,白菊冷而不疆。我喜欢篱笆墙里的菊花,更喜欢山水间的菊花。</p> <p class="ql-block">菊花饱满成次分明,花朵硕大,色彩明艳,花瓣极多,从花心向外一层层地开放,先是一个小蕾,一点点的长大,最终大如碗口。即使在春天也不输春花,我最喜欢黄菊,冬日里暖心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好在菊花花期不算短,若是养的好,此时买一盆拿回家,即使到了春节也会有花开,那时腊梅就开花了,春天就来了。我买了两盆黄菊,这样每天都可以看到那一抹暖心的靓色,让她陪我渡过漫漫长冬。</p> <p class="ql-block">每次在小区的篱笆墙下看到菊花,都让我想到那句著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想起陶潜先生,那个中国山水田原诗的开拓者。他为什么独爱菊,我真不知道,只有用心养菊的人才能体会,但我能体会他归隐泉林的心迹,世事不达而心息,养花、叠石、结庐就成了遁世的三部曲,陶潜也不能例外,只是他把归隐当事业去做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潜开创了诗文的新写法,只记述不评述,有我而超我。他突破了诗文教化之责任,只是平易的对自然表达着敬意。这让我想到好的新闻评述都是无评述的,让事件本身说话。写好事件至关重要。从这个意思上说陶潜的诗文,山水之间有大美,东蓠之下有大爱,这本身不就是教化吗?教人崇尚自然,平衡现实与未来,让人希望不息。</p> <p class="ql-block">见花心喜,是近几年的事。记得少年时,家有一平顶杂物房,最多五六平方米,房顶上满是父亲从朋友那求来的花,四十多年前品种好的也就是茶花和牡丹花了。菊花和茉莉花是有的,好像还有含笑、米兰,月季自然少不了。一日满顶的花草不见了,父亲沉默了好几天。后来搬家有了个小庭院,种的都是寻常之花,再也没丢失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物质平乏的少年时代,其实我也是喜欢花的,常吃不饱肚子,看着中庭高高的房梁上的竹筐,那里够不着的饭远超我对花的想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我一直想不通那些古之文人贤者,为什么都喜欢花,更有甚者还有自己的独爱,就象现在的潮人喜欢收藏鞋子一样。后来我一天只吃一顿饭就不思另二餐了,常以美酒代替,原来那花就是他们的酒啊。当然他们有时饮酒后赏花,微熏地看着这三分园地里的花花草草。</p> <p class="ql-block">屈原喜欢兰花,那时好像叫兰草,生在湘西水岸山谷,没有被引进中室明堂,咋就他反复吟颂后就成了君子独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里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那桃花绯红几日,轰烈烈来,轰轰烈烈去,的确符合李白浪漫的天性,他的巜清平乐》写的真好,贵妃磨墨、古之第一宦官高力士为他脱鞋,这个生于名门的国公仁心宅厚,事后并没为难李白,李白的诗情飞扬在纸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潜爱菊、养菊,他是不想走远,菊花期长、易栽培,“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筑临水依山居室,扎篱笆墙,养只狗狗,安居于此,过起了“一箪食,一瓢饮”的日子,我不知道他的妻儿可乐意,他自己是乐意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后来有一个洒脱之人,这洒脱不是你说洒脱就洒脱,在贬官的途中一路向南,从没想过辞官,体制内的洒脱。他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对这是苏试所言,这样的人一定是不择花且百花入眼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头再看杜甫最接近凡人,他求官也求人,筑草堂,种菜荠养百草,不过花一定是在蓠芭墙之外,他要在乱世中活下来,养家糊口,杜甫好亲切,活在烟火中的人。</p> <p class="ql-block">其实古之文人,皆有一颗经世致用之心。都想践行自己的主张,为万世开太平。魏晋是崇尚自然之道的,陶潜也是世家出生,有平台高学历之人,虽不善为官但他不至于养不起家,所以隐居了,一是时尚,二是性情,只是陶潜做的更彻底。屈原是有道德洁癖的王室之人,报效国家期许心强烈。李白真名士,让人高山仰止,皇帝都不计较他的性情,那是狂士风流的一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杜甫就亲切多了,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你让他轻狂不太可能,一个接地气邻家大哥哥。苏试吗,士子的责任心与文人的雅趣集于一生的人,中国文人品格在他身上集大成,不可超越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潜在中国诗人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屈原比他更沉郁,杜甫比他更阔大变化,但都没有他那么醇,那么炼。他如秋潭月影,澈底澄莹,具有古典艺术的和谐静穆。欧阳修说魏晋无文章,唯陶潜巜归去来兮辞》,在欧阳修的巜醉翁亭记》等,皆能看到那影子。</p> <p class="ql-block">秋天里雍容华美的菊花,艳而不俗,冷而不凄,在霜风凄紧、旋叶满天的深秋最能表达季节的风韵。无论如何我也不会把它与伤感和肃穆联想在一齐,最多有一点点高冷的隐者之风,让我想到陶潜先生。菊花在我眼里就是秋天的花信,萧瑟季节里的一抹暖心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来没有想过“此花开后更无花”,温暖的菊花落后不还有心花吗,怎么能说无花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