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国之基石。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此次“双减”政策的出台,以恢复教育生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夯实人才积淀为宗旨,为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新方向、提出新要求,正当其时。</p><p class="ql-block"> 胜利小学为落实减负提质,回归育人本真,开展“聚焦课堂•渗透思想•共同成长”减负提质教研活动,为此,我校宋应川校长在六年级三班执教《圆的面积》,旨在聚焦课堂效率,渗透教育思想,师生共同成长。</p> 课堂教学篇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一、情境导入 提出问题</i></p> <p class="ql-block"> 五连环教学步骤之情境导入,此环节意在吸引孩子数学课学习兴趣,提升孩子对学习的专注能力,全面开发孩子大脑。</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二、动手表征 理解意义</i></p> <p class="ql-block"> 手是人体的第二个大脑,动手操作就像是大脑在做智力体操。学生通过动手表征,可以更好理解意义。</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三、剪拼转化 探究公式</i></p> <p class="ql-block"> 剪拼结合,复杂问题简单化,化难为简,轻松探究面积公式。</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四、运用公式 解决问题</i></p> <p class="ql-block"> 数学公式多用处,学以致用,精通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公式,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五、畅谈收获 课堂总结</i></p> <p class="ql-block"> 总结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在课堂上有收获感,更有利于孩子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p> 课后研讨篇 <p class="ql-block"> 减负提质谋发展,课堂教育开新篇。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每一次的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成长,一份收获。教有所获,研有所得,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此,我校全体数学教师于18日下午开展了教研评课活动,活动中宋应川校长对本课进行教学反思,旨在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而全体数学教师也对本课表达了内心体会。</p> <p class="ql-block"> 宋校长作教学反思:</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讲课都是一次新的探秘与发现,每一次议课都是一次心的交流与分享,每一次观课议课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共同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我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有下面几点遗憾:</p><p class="ql-block"> 1.没抓住学生所说问题,错失一次课堂生成。</p><p class="ql-block"> 在我提到“关于圆的面积你们想知道什么”,其中有一学生说“半径和圆面积有什么关系”,我搪塞过去,圆的面积大小与半径大小有关系,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π倍。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可以探究,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p><p class="ql-block"> 2.课件演示突破难点,教学目标达成度较低。</p><p class="ql-block"> 在课件演示圆形与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时,由于电子白板亮度不达,课件颜色对比度不强,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没看清,教学目标达成度较低。</p><p class="ql-block">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需努力。</p><p class="ql-block"> 我对学生放手不够,没能让学生真正化曲为直,运用学具通过切、拼转化成学生学过的三角形、梯形,发现圆形与所拼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p><p class="ql-block"> 好课犹如明灯,让人豁然开朗,照亮人生。我们追寻好课的样子是: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善于倾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争先恐后地举手,自信大方地表达,或补充,或修正,或肯定,或质疑,充满主见又不失童趣与深刻性的争辩,每个学生都是知识、思想、方法的生产者,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中,生机勃勃,兴致盎然,能听到思维拨节的声音,老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生长的气息,好课能让人留恋忘返受益终生。</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数学组:</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数学组</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数学组:</p> <p class="ql-block">张霞老师:</p> <p class="ql-block">安嫄老师:</p> <p class="ql-block"> 李政副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减负提质下,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渗透教学思想,让数学课堂涌现活力。</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将孩子和家长都从教育焦虑的锁链中解放出来。我们胜利小学在沁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从本学期开始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方针、政策,让减负提质不再“雷声大雨点小”,积极作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确保“双减”政策落到实处,使学生回归校园、回归课堂。 </p> <p class="ql-block"> “双减”大背景下,减负,提质,增效——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把功夫下在课前,行动落实于课堂,让课堂灵动起来,让校园充满活力!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我校会坚守初心,不断取得新进展,向着人民满意的方向,稳步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