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逛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

hu008

<p class="ql-block">  保利艺术博物馆位于中国北京东四十条立交桥西南角,属于中国保利集团,是中国首家国有大型企业兴办的艺术类博物馆,馆藏以100余件青铜器为主。</p><p class="ql-block"> 保利艺术博物馆于1998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成立,于1999年12月建成开放,是中国大陆首家由大型国有企业兴办的博物馆。该馆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宗旨,积极抢救和保护流散在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馆藏展示由青铜器和石刻像两大部分组成,展品绝大多数为集团从海外抢救而来,相当部分属于精品、绝品或孤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珍品陈列”所展出的青铜器精品100余件(组)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独特魅力;“中国古代石刻造像精品陈列”的石刻精品40余件,通过展示公元5至8世纪的石刻造像,勾勒出巅峰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保利艺术博物馆已被海内外博物界誉为“中国大陆最具现代水平的博物馆之一”,已跻身中国著名博物馆行列。</p> <p class="ql-block">骑行打卡记录</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通票打卡</p>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古代青铜器朝代</p> <p class="ql-block">铜器用途简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古代石刻造像精品陈列</b></p><p class="ql-block">通过40余件北朝至唐代(公元5世纪至8世纪)的石刻佛像,勾勒出巅峰期中国佛教艺术的风彩。其中公元6世纪至7世纪(北朝时期)山东青州地区雕造的一批佛像,其保存之好,工艺之精,世所罕见。</p><p class="ql-block">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佛像数量虽不是很多,但是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及北周、隨、唐各个历史时期,涵盖了整个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巅峰时期。从单体佛教造像艺术而言,南北朝晚期形成三大中心,即山东青州、河北定州、四川益州(今成都),而这其中又以山东青州地区所制佛像水平最高。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佛像即以山东青州北朝佛像最为集中。无论是佛,还是菩萨,那种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都令人为之赞叹。</p> <p class="ql-block">佛三尊造像 (东魏)</p> <p class="ql-block">这尊背屏式佛三尊造像,除顶部残缺、仅余两身飞天外,其他皆保存完好。整体雕刻细腻,工艺技法极高,为已知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东魏青州背屏式造像之一,堪称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精品。</p><p class="ql-block">  主尊立佛位居正中,两目微张,弯眉细长,双唇微闭,嘴角微上翘,面含微笑;双手施无畏、与愿印。佛两侧各倒悬一龙,龙嘴衔莲茎、莲叶,上托莲台。二胁侍菩萨头戴宝冠,面形方中带圆,面露微笑,身着长裙,手持法器,立于莲台之上。更难得一见的是,二胁侍菩萨的装饰、两侧龙及龙所衔莲茎、莲叶等均有明显差异,寓变化于统一之中。佛、菩萨、龙及飞天等形象,皆以高浮雕技法雕刻而成,刀法圆润浑厚。</p> <p class="ql-block">北魏正始法想造弥勒三尊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背屏式佛三尊造像,整体保存十分完整。像下所设方座的正面有78字的刻铭,明确标明它是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由一位名叫法想的比丘尼发愿雕造的弥勒佛三尊像。这在目前所见的山东青州北朝造像中是时代最明确且最早的一尊;所雕造的弥勒佛形象也是中国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弥勒佛之一,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肚弥勒佛有很大差别。</p><p class="ql-block"> 主尊佛居中,体貌丰健,法相庄严,嘴角含笑,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立于莲台之上。佛两侧有翔龙吐出莲茎和莲叶,其上托出莲台。二胁侍菩萨站于莲台之上,面相清秀,略显微笑。背屏上方雕六飞天,最上方两飞天双手捧塔,其他四飞天分别执箜篌、笙、排箫等乐器,正边奏边舞。像下方座前为铭记,其他三面分别浮雕佛教故事“太子比武”及伎乐、供养人等图像。</p> <p class="ql-block">东魏 带头光菩萨立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圆雕菩萨立像,菩萨头后带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头光,头光上浮雕仰瓣莲花,显示出这尊菩萨的身份和地位要比其他菩萨高。菩萨面容清秀,眉弓舒展,双目平视,鼻梁隆起,嘴角微翘,颈部微收,呈现出一派慈祥与愉悦的神态。菩萨右手曲肘上举;左手执一莲茎状物。头戴五尖宝冠,冠尖缀饰明珠。上身着戴披肩天衣,下身穿密褶长裙。穗状瓔珞于腹前圆环下交叉,再下垂过膝转向身后。菩萨身姿俊逸,神态生动,服饰华丽而复杂,但不显丝毫零乱,艺术水平之高令人叹赞。</p> <p class="ql-block">北魏晚期至东魏 菩萨立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圆雕菩萨像,头部雕刻精细,面相丰腴适度,长眉细目,直鼻大耳,表情含蓄,隐现庄严慈祥之容。特别是长眉弯曲,嘴小而两嘴角微翘略含笑意,最具传神,为目前所见同一时期菩萨像中最为精彩者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尊菩萨像的整体雕饰也十分讲究。菩萨顶梳发髻,戴冠,上身着右袒偏衫,前襟束于腰带呈现三波垂悬纹。下穿多褶长裙。双肩上有圆饼形饰,其下垂两重流苏。颈有项圈,串有长穗、明珠及珊瑚等珠饰的瓔珞,从头后前绕,沿胸前左右下垂,颇为华美。</p> <p class="ql-block">北魏晚期至东魏 佛立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圆雕佛像,最特殊的地方在于背后有长条形的背屏,背屏的两侧有早年切割的痕迹;佛像底部的插榫异常粗大,与佛的体态不甚协调。这一切都表明,它原本是当时流行的带背屏的一佛二菩萨三尊像,由于某些原因,这尊像的边缘等部位损坏了,佛教徒便选取主尊佛部分单独奉祀,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同样令人称叹的是,这尊佛像异常俊美。佛头后部有双层莲瓣形头光,脸形长圆,弯眉杏眼,直鼻薄唇,面带神秘的微笑,正向下俯视,令众生为之景仰。整尊佛像雕刻极为精彩,线条尖利而劲挺,为目前所知北魏及东魏时期佛像中艺术水平最高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北魏晚期至东魏 带背光佛立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带背光的高雕佛立像,石灰石质,背光与佛像双手均残损。佛高螺髻,螺发紧贴两鬓及双耳,规整有致。面相圆润,下颌略肥短。额头宽阔平坦,鼻梁细窄而挺直,鼻翼较宽。以鼻梁为中线,用平直刀法与圆刀刀法相结合,向两边雕出棱角分明的眉骨和起伏柔和的双眼。佛表现出向下俯视的神态,两嘴角向上翘起露出笑眯眯的神情,整个面部洋溢着一种神秘的喜悦之情。</p> <p class="ql-block">北齐 思惟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表现释迦牟尼为太子时,在菩提树下静坐禅悟场面的思惟菩萨像,一直是最优美、也最受喜爱的佛像造像题材之一。不过,因其姿势复杂,用圆雕艺术形式表现思惟菩萨像殊为不易。在目前所见北朝时期青州造像中,圆雕思惟菩萨像迄今仅发现两尊,而您面前的这一尊,艺术水平更为突出,尤显难得和珍贵。</p><p class="ql-block">菩萨头戴五尖式宝冠,肩上有圆饼状饰物。上身裸露,腰系轻薄贴体的多褶长裙。上身微向前倾,右上臂支在右腿上,右下臂残缺,左脚自然下垂,成功表现出思惟禅悟的意境。菩萨体态健壮匀称,形貌端庄俊美,虽雕饰简洁,但手、足等部位质感强烈,造型与艺术水平极为高妙。</p> <p class="ql-block">北齐至隋 菩萨立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圆雕菩萨像曾在毁佛期间被砸毁成九大块及若干小块,随后被深深地掩埋起来。在地下隐藏了千余年之后,这尊菩萨像得以重光,仅左肩上的圆饼形饰缺失。</p><p class="ql-block">与同时期其他菩萨像相比,这尊菩萨的双颧颇显突出,面容更显喜庆气氛。腹部外翻裙腰,束宽带,宽带以连珠纹饰边,并分成若干长方形小格,格内分别雕半双环连珠、摩尼宝珠、莲花宝瓶。左臂下垂,小臂曲伸向前,手捏一莲蕾;右手上举,五指并拢,掌心向前,施无畏印。菩萨通体佩饰十分繁杂而华丽,工艺精美,为中国早期石刻菩萨像中的难得精品。</p> <p class="ql-block">唐代 汉白玉思维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菩萨像为汉白玉质,1972年陕西陇县火烧寨唐代寺院遗址出土,为唐代皇帝的家庙所在。这尊菩萨像很可能当年为唐代皇帝奉祀所专用,为唐代皇室雕刻作品。</p><p class="ql-block">菩萨坐在圆形高座之上,左腿翘起,上支左臂,左手支面颊,右手敷搭在右腿之上。他双眼微闭,眼瞼下垂,正陷入深思之中,将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思惟的场面表现得极为真实感人。菩萨头梳高髻,赤裸上身,下穿裙摆及足的长裙,跣足。菩萨形体与面相均刻划得肥硕丰满,前额宽厚,颊腮圆润,细腰丰臀,两足肥厚得体,具有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代表了当时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准。</p> <p class="ql-block">北齐佛立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单体圆雕佛像,质地为细腻的石灰石。除右手残缺,左手稍有缺损外,基本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佛像面相浑圆,眉呈弯月状,眼睛细长,眼角微微上挑,似作闭目沉思状。嘴角微微上挑,露出慈祥的笑容。身著通肩式袈裟,袈裟单薄贴体,隐现出丰壮的形体。袈裟上以朱彩描绘田相格纹,通体色彩鲜艳。这是典型的“曹衣出水”风格,是有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名家曹仲达创造出的艺术风格,所画佛像衣服质料轻薄,紧贴躯体,就像是刚刚从水中出来一样,较好的表现出身体曲线。该造像雕刻水平较高,具有典型的山东青州北齐时期造像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北齐 贴金彩绘佛立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圆雕佛立像,除左手小拇指略有残缺外,其它部位未见丝毫残损,甚至像下底座也完整保存,而且通身贴金、彩绘也相当完整,令人为之叫绝。佛螺髻,面相方圆,身材伟岸,气度不凡。佛双目眯成一道长长的细缝,向下俯视芸芸众生,双唇闭合,似静静沉思,又具悲悯之态。佛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予愿印。</p> <p class="ql-block">东魏 菩萨立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菩萨头戴蝉珰冠,两侧垂饰宝缯,双肩亦各有一圆饼行饰。身着天衣与密褶裙,披穗状璎珞,格外华美富丽。菩萨脸庞呈圆形且上下略扁,两眼微眯,唇角上翘,双颧外凸,一幅笑容可掬的样子。这是我们目前所见北朝时期笑容最为灿烂的石雕菩萨像之一,与当时常见的端严秀美的菩萨像判然有别,更令人感到亲近。</p> <p class="ql-block">唐代 菩萨头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菩萨头像为圆雕作品,黄砂岩制,约出自山西地区。整体雕刻精美,面部呈现出一种慈祥肃穆的神情,是现存唐代艺术水平较高的石雕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千余载的风风雨雨,特别是以“三武灭佛”为代表的大规模毁佛运动,使留存至今的北朝佛教造像大都残损严重,特别是单体造像完整者为数极少。即使是青州龙兴寺窖藏所出石佛像,绝大多数均残断成若干碎块,有些仅剩下身躯,甚至是手、腿等局部。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这些佛像能够完好地保存到1400多年后的今天,也确实与今人“有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珍品陈列</b></p><p class="ql-block">展出商代早期至唐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9世纪)的青铜珍品150余件(组),展现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独特魅力,其中商代三牛首兽面纹尊、史尊、纲伯卣及西周神面卣、王作左守鼎、戎生编钟等,皆为世所罕见的稀品与孤品。</p> <p class="ql-block">蟠螭纹鼓座(春秋)</p> <p class="ql-block">为“建鼓”(座上立柱贯以大鼓,供人敲击)的鼓座,高46.5厘米、底径63厘米。它形似膨起的圆盖,底部中空,上饰细密的蟠螭纹、綯纹及圆形对兽纹附饰等7层纹带。这件鼓座年代早,体形大,造型与纹饰端庄严饬,保存又极为完好,实属难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戎生编钟 / 蟠虺纹编鎛</span></p> <p class="ql-block"><b>戎生编钟(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b>:一组8件,保存完好,工艺精湛。钟体上长达154字的连续铭文,字随器形,堪称金文榜书。据统计,目前在海内外数万件青铜器中,上百字的铭文也不过100多件,因此这些铭文对研究周代历史和中国音乐史、中国古代青铜工艺史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蟠虺纹编鎛(春秋 ):</b>按实用乐器制作的礼器,一套4件,保存完好,通高45厘米—36厘米不等,个体如此之大的春秋时期鎛钟较为少见。鎛腔体呈合瓦形,上置双兽对峙繁纽,造型优美。胎体厚实,铸造工艺精良。上饰蟠虺纹、蟠螭纹、蟠龙纹等细密的纹样,装饰十分精致,为国家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人形足高柄灯(汉代)</p> <p class="ql-block">这件西汉铜灯,是中国已知唯一一件汉代两用灯。它的最上面是圆形灯盘,灯盘内心安放一个蜡烛纤,可以插放蜡烛。外圈则是油灯,外壁上设置一个龙首形的小流嘴,浸泡在油里的灯捻通过龙口伸出,点燃后就成了油灯。这件铜灯以底座下的三位擎盘小人最具艺术性。他们屈体下蹲,作双手用力向上擎举状,十分生动。三人皆扁平脸,头发向上盘起形成发髻,身上仅穿一条“丁”字形短裤,身体表面呈现大面积文身图案,形像极似今天日本相扑选手。这是日本国技相扑源自中国的重要实物证据之一。</p> <p class="ql-block">细线纹樽(汉代)</p> <p class="ql-block">细线纹樽上面装饰鱼鳞形、菱形一类细纹,下面有三条虎形小短足。樽盖为博山形,装饰十分复杂,反映了2000多年前人们心目中的海上仙山——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上,云气缭绕,山顶伫立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龙、虎、鹿、麒麟、豺、狼等各类野兽在山间出没,奔跑跳跃,各具神韵,另有两位羽人手舞足蹈。这种博山造型多见于博山炉一类香薰,用于铜樽装饰则极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嵌错社会生活图画壶(战国)</p> <p class="ql-block">通体嵌错表现“乡射礼”、“大射礼”等周代贵族生活的图画。其中器身图画从上到下分为四层,其中最上一层表现贵族射箭和采桑的情景。人物姿态多变,场面生动有趣;第二层图画由多个单元组成,表现贵族们射箭比赛、射猎飞鸟和乐舞等场景;第三层图画表现的则是陆战与水战场面;第四层(也就是最下一层)表现的是斗兽和对兽图案,其中斗兽图案共四组,每组由一位手持戈、矛一类兵器的武士及七头形态各异且高度抽象化的禽兽构成,颇为奇特。</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甗(西周)</p> <p class="ql-block">甑、鬲连体合铸。甑部立耳侈口,深腹,耳饰绳纹。鬲部分裆,三柱状足。甑鬲之间设桃形箅,箅上有五个十字形气孔,并有于器身相连半环及助提小环,用以开阖。甑部口沿饰兽面纹一周,鬲部饰高浮雕牛头纹三组,耳鼻眉目角口牙俱全。甑内口沿铸铭文2行6字。</p> <p class="ql-block">应国苒簋(西周)</p> <p class="ql-block">通高22.5厘米,器盖为子母口,器身斜直壁,上细下粗,兽形双耳,圈足,盖顶隆起,中间有捉手,盖缘和器口缘饰长尾鸟纹,两耳之间饰两个高浮雕兽首,圈足饰三角云纹。</p><p class="ql-block">盖内和器内底饰有相同的6行铭文,计57字。通过对铭文的考释,可知作器者为应国公室成员,为了纪念周王对他的赞美和赏赐而作此器。其制作年代同1981年陕西长安县花园村17号西周墓出土的伯姜鼎相近,很可能是在懿王前后。</p><p class="ql-block">应国簋是目前发现的应国青铜器铭文中字数最多的一件,所刻铭文对研究西周时期方国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版方鼎(食器)/商纣王时期</p> <p class="ql-block">这件商代晚期方鼎,保存完整,铸工精良。鼎身四壁近口沿处各装饰一首双身蛇,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肥遗”,左、右及底边处还各装饰有一条乳丁纹带。鼎内还有两处铭文,其中壁上有六行三十七字的铭文,铭文的大意是:在乙未这一天,商纣王祭祀他的父亲帝乙,属于肜日(一个月的一旬)祭祀。商纣王自管城(即今河南郑州)出发进行祭祀活动,返回时,又进入管城,王赏赐给墉贝。墉以其父亲丁的名义作了这件珍贵的青铜礼器。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商纣王二十二年的五月。鼎内底亦有一鱼形族徽。</p><p class="ql-block">依据铭文可知,这件方鼎是由商代贵族墉于商纣王二十二年制作的。其铭文多达三十七字,是十分罕见商代长篇铜器铭文。不仅如此,其内容涉及商纣王祭祀其父帝乙,其中“文武帝乙”一词是继北京故宫所藏四祀邲(bì)其卣之后第二次见诸商代铜器铭文,以充分的证据证实商王帝乙的存在,解决了史学界长期以来围绕其是否存在的争论。更为重要的是,铭文中详细记述了商纣王的王年、月、日及肜日,时代要素齐全,可以据此补充排定商代“周祭”的历谱,与之相近的仅有现藏故宫的二祀、四祀、六祀邲其卣及现藏日本泉屋博古馆的宰椃(háo)角等寥寥数器。</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三牛首尊(商代)</p> <p class="ql-block">该尊口径17.8、通高23.8厘米。这是一件商代前后期之际用于盛酒的容器。它的肩部装饰3个浮雕牛首,腹部和圈足上则分别装饰3组兽面纹。这样的商代铜尊,存世数量不多。</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方鼎(商代)</p> <p class="ql-block">王作姜氏簋(西周)</p> <p class="ql-block">此簋高24.6厘米,口径20.01厘米,腹径25.5厘米,重5.25克。器口有盖,盖沿方折,带圈形捉手。器身两耳兽首伏贴,圈足,下附3只兽首小足。盖缘和器口饰带目窃曲纹,盖顶和器腹饰瓦棱纹,圈足饰斜角窃曲纹。器底和盖内铸有相同的2行6字铭文“王乍(作)姜氏(尊)簋”字样。标明它是某一周王为其姜氏王后所作的铜器,为目前发现的罕见的周王器之一。它与一九七四年陕西周至出土的一件王作姜氏簋形制、纹饰和铭文均相同,很有可能同属一套。像这样的周王室铜器,存世极少,故其学术研究价值之高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提梁壶/圆涡纹罍(商代)</p> <p class="ql-block"><b>兽面纹提梁壶</b></p><p class="ql-block">这件小巧的提梁壶铸造于商代晚期,整体保存较好。壶腹的两侧设置提梁,器口上有小盖,通过精美的小提链与提梁相连,虽历经3000多年,但各部分连接丝毫未损,让人惊叹。通体装饰兽面纹等纹样,器身兽面纹带并非对称布局,而是由三个单元构成,极为少见。</p><p class="ql-block"><b>圆涡纹罍</b></p><p class="ql-block">罍是古代中国一种用于盛酒的大型器具,也可用来盛水。这件距今约3100年前的圆涡纹罍,为商代晚期青铜罍的典型形象,罍肩部设两个对称分布的圆耳,圆耳中间靠近器底处另有一个小圆耳,三个小耳均作牛首形,既富装饰效果,又很实用:通过肩部的两个小耳,可以把罍用绳子吊起来,再用手一勾中间一侧的小耳,可使罍倾斜并顺利倒出酒来,巧妙解决了罍装满酒后因重量大而不易倾倒的困难。这类商代铜罍目前存世数量不多,带盖子的更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应侯壶(西周)</p> <p class="ql-block">为对壶,铸造于西周晚期。通高55厘米,胎体厚实,工艺精美气派。壶上有大圈顶的盖,盖面中心装饰有一只团身飞舞的凤鸟。壶身装饰双线条的波纹,虽相对简洁但雄浑有力,颇具气势。</p><p class="ql-block">器盖与器身均铸有13字铭文“应侯乍(作)旅壶,其万年永宝用”,表明它们的主人是分布在今天河南平顶山一带的诸侯国——应国的国君。</p> <p class="ql-block">豰爵(酒器)/商代</p> <p class="ql-block">豰爵(一对)这两件商代晚期铜爵,铸工精湛,轮廓线条刚劲有力,器表装饰兽面纹、云雷纹、蕉叶纹等多种花纹,上下可达三个层次,层次丰富而分明,花纹清晰且规整,它们是目前所见最精彩的商代铜爵之一。</p><p class="ql-block">铜爵把手内铸有两字铭文,上面一字为一座房子的象形,下面一字表现的是两只手掐着一头野猪的形像。这两字铭文是铸造这件铜爵的部族的徽号,与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豰罍和豰簋上的铭文相同,应属同一部族。这是一个早已消逝的古老部族,今人已无从查考。</p> <p class="ql-block">龙纹流鼎/龙虎纽盖变形交龙纹鼎</p> <p class="ql-block"><b>龙纹流鼎</b>(食器)/春秋</p><p class="ql-block">鼎口一侧设一流口,鼎中液体可通过流口倒出,当时称之为“流鼎”。应铸造于春秋早中期的晋国,异常小巧精致;另一侧把手作貘首形。鼎上置一平盖,盖面中间立一兽钮,兽钮为犬形,昂首端立,身插双翅;兽钮前后的盖面之上各饰一首双身的怪兽,其虎首龙身,身体盘曲,互相纠缠。小鼎整体构思奇异,充满了神秘气息。</p><p class="ql-block"><b>龙虎钮盖变形交龙纹鼎</b>(食器)/春秋</p><p class="ql-block">这件鼎为春秋早中期秦国制品,铸造工艺颇为精湛,为早期秦国青铜器的代表作。其设计颇为巧妙:鼎上设置一个扁平的器盖,盖正中设一环形钮;两侧出榫,插入鼎耳内;盖边缘还有意增厚,并设有三个小卡子,使盖与鼎身之间扣合得非常紧密。如果再穿过盖上的环形钮和两个鼎耳加装一根木条的话,扣合更为严密,丝毫不必担心鼎内食物洒出来。鼎盖周边还装饰有三条立龙与三只伏虎,亦相当精彩。</p> <p class="ql-block">金盉(水器)/春秋</p> <p class="ql-block">这件春秋铜盉造型新颖。它的上部为钵形,下为鬲状,中间设箅隔。鬲部有一短流,另伸出一把手,把手顶部装饰兽首并向内弧卷,构思巧妙。器身装饰蟠虺纹及三角云纹。兽首额上有一字铭文“金”。</p> <p class="ql-block">错铜鸟兽纹壶(战国)</p> <p class="ql-block">为战国早期三晋(韩、赵、魏三国)地区的遗物。通高46.6厘米,保存相当完好。通体错嵌红铜纹饰,以对三角纹组成格栏,由上至下分为7层,分饰夔龙纹、凤鸟纹、龙纹、几何形凤鸟纹、龙纹、鹿纹和凤鸟纹、垂叶纹;器盖亦错嵌四分式云纹。</p><p class="ql-block">在青铜器上错嵌红铜纹饰,是春秋中晚期开始流行的一种新工艺,它利用青铜与红铜的色彩、光泽的反差,形成极佳的装饰效果。如此装饰繁复、精美的错铜作品,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错铜蟠螭纹錍(战国)</p> <p class="ql-block">为战国时期三晋(韩、赵、魏三国)地区用以盛酒的铜礼器。通高32.6厘米,其直口、直颈、腹扁平、正视呈椭圆形,长方形束腰式矮圈足,两肩部饰铺首衔环耳一对。壶口沿用红铜包镶,口沿下颈部错嵌一周三角形红铜饰。腹部设五层嵌红铜装饰的方格栏,格内填细密规整的羽状蟠螭纹。</p><p class="ql-block"> 这种古代被称作“錍”的扁壶,腹部扁平,很像是行军用的水壶。它们是骑马民族最先发明和使用的,便于携带。因其造型奇特,铸造工艺难度很大,所以存世数量稀少,备受各方珍视。此錍通体错嵌大面积红铜纹饰,制作工艺精湛,充分利用青铜和红铜的色彩、光泽反差,极为典雅美观,应采用了二次浇注技法。其图案繁复,为难得的艺术佳品。如此造型的错铜作品迄今出土极少,故马承源、陈佩芬等铜器研究专家将此錍定为国家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叠瓣龙纹鼎(春秋)</p> <p class="ql-block">这件大鼎,据传出自河南平顶山市叶县春秋晚期许国国君许灵公之墓,是为许灵公陪葬的一套七件列鼎中的一件。鼎通高63厘米,最宽处达79厘米,气势雄伟。鼎外周壁嵌接六个造型奇特的怪兽形耳,怪兽头竖大耳,大尾上卷。鼎口沿处装饰细密工整的交龙纹,腹部饰四周垂瓣,内饰交龙形。迄今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大鼎制作工艺和装饰都较为简单,而这件大鼎通体满饰花纹,甚至连鼎足底部亦装饰有兽面纹,整体装饰极为精彩罕见。作为春秋时期某一诸侯国国君所用的青铜礼器,它既是迄今所知春秋时期最高等级的青铜礼器,也是目前所见春秋时期体量最大、工艺最精美的青铜大鼎,是春秋时代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羊首铜铲(商代)</p> <p class="ql-block">这件铜铲,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商代青铜制生产工具。但专家们从形制、保存状况等方面分析,它并不实用,很可能用于某种礼仪活动。</p> <p class="ql-block">龙首形盖弓帽(西汉)</p> <p class="ql-block">这件西汉早期的器物是古代伞盖或帐构的弓帽,通体呈“S”形的龙形,龙体中空,可套插伞骨;龙身上面设一倒钩,用来勾挂用作伞面的织物。它通体鎏金,色泽华美,而且龙的雕塑手法极为精到,龙昂身上扬作飞翔状,双角斜立,两眼圆瞪,大口暴张,牙齿锋利,凶猛异常,就像是一条正在准备出击的眼镜王蛇!</p> <p class="ql-block">车形铜盒(西周)</p> <p class="ql-block">此器应是当时晋国贵族用于盛放贵重物品的器具,目前仅在山西曲沃、闻喜等地发现寥寥数例。这件小盒虽形体不大,但造型特殊,设计新颖,特别是盖顶四只小鸟、底部四轮及两扇小门共10处可以自由转动,颇具巧思。</p> <p class="ql-block">立兔形尊(西周)</p> <p class="ql-block">此器是目前所知中国时代最早也是唯一一件立兔形尊。兔子三瓣豁嘴,四瓣蹄,两只大耳上举,短尾下伏,形象十分写实。立兔形尊盖内有2行13字铭文,标明它当时一位名叫典的贵族,因为周王命令小臣丰赏赐给他一件校正弓的用具,他为了纪念这件事情而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先斝jia(酒器)/商代</p> <p class="ql-block">通高45厘米,属于存世少见的商代大型铜斝。这件铜斝三个丁字形足较高,造型颇显优雅。器外壁上饰兽面纹及蕉叶纹,具有当时青铜器装饰的典型风格。</p><p class="ql-block">器底上有一字铭文“先”,表明它与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先方彝一样,都是商代“先族”的遗物。先族为商代大族,活跃在以山西浮山为中心的晋西南地区。</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三牛首尊(商代)</p> <p class="ql-block">此器口径17.8、通高23.8厘米。这是一件商代前后期之际用于盛酒的容器。它的肩部装饰3个浮雕牛首,腹部和圈足上则分别装饰3组兽面纹。这样的商代铜尊,存世数量不多。</p> <p class="ql-block">史尊(酒器)/商代</p> <p class="ql-block">其通高近30厘米,尊体四面出扉棱,上铸夔龙纹、蕉叶纹、兽面纹等纹样,整体造型典雅端庄,装饰繁复华美,是发现的最豪华精美的商代铜尊,被专家们一致认定为国宝级文物。这件铜尊20世纪40年代初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随即流落到日本,2002经保利艺术博物馆抢救回国。尊底有一字铭文“史”,明确地注明它是史氏家族的青铜礼器。史氏家族在商代是一个大族,地位显赫。</p> <p class="ql-block">双龙耳盘口壶(唐代)</p> <p class="ql-block">这件铜壶具有鲜明的中亚、西亚一带的艺术风格,应当是中国工匠向古波斯即今伊朗一带的艺术家们学习的结果。它造型修长而优美。壶自肩部至器口有一对双龙耳,它们的身躯呈S形,正垫起脚尖伸着头向壶内,似乎正要饮壶内的琼浆玉液,生动活泼。目前所见的双龙耳盘口壶多是瓷器和唐三彩制品,青铜制品则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凤首扁盉(西周)</p> <p class="ql-block">商周贵族行“沃盥之礼”,也就是洗手,需要用盉从上向下浇水洗手,洗手水落入盘中;盉与盘相配构成一整套行“沃盥之礼”所必需的重要器皿。</p><p class="ql-block">  这件西周晚期铜盉为极少见的扁盉,通高44.5厘米,为目前所见形体最大的古代青铜盉之一,而且工艺复杂,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它的装饰十分复杂而精彩,盖纽为一只大型凤鸟,双翅上翘。凤鸟身上又有一只勾喙的小鸟,被一只回首卷尾的虎抓住,虎前后腿回环成为穿孔,通过穿钉使器盖与下方的把手相连接,上下扭运灵活,设计十分巧妙。</p> <p class="ql-block">号仲卣(西周)</p> <p class="ql-block">该卣器表几乎遍布花纹,甚至连器内底上也装饰有四组夔龙纹,装饰极为繁复。盖顶正中为由四只蝉构成的菌形钮。器颈部两侧有环形钮,钮内套装龙首提梁,龙首披角极力外展,十分夸张。器表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主纹,兽面两侧各有一龙及凤鸟。盖与器身口部及圈足还装饰有龙纹带。这件卣造型特殊,工艺精美绝伦,且富有特色,故被专家们称誉为西周青铜卣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司尊(酒器)/西周</p> <p class="ql-block">这件西周早期铜尊,内底有八字铭文:“司作父已宝尊彝,从”。表明其为一位名叫司的西周贵族所作。尊作觚形,尊体等距离设置四条宽大的扉棱;从上至下装饰蕉叶纹、直棱纹、凤鸟纹等纹带,其中腹部以凤鸟纹为主题纹样,所饰凤鸟形象突出,头顶高冠,冠作放射状,俨然太阳一般。司尊通体装饰复杂,豪华精美,而且颇具特色,相当难得。</p> <p class="ql-block">白敢畁盨qixu(食器)/西周</p> <p class="ql-block">白敢畁(qí)盨(xǔ)是周人特有的一种盛装米饭一类饭食的专用器具,据研究,盨最早发明于西周中期,在西周晚期曾盛行一时。到了春秋初年就慢慢消失了。这件西周中期的白敢畁盨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青铜盨之一,对人们了解盨这种存在时间颇为短暂的青铜礼器的起源有重要价值。这件盨器体呈长方槽形,两端有兽首状的衔环,下面有四只扁足。盖面微微隆起,中间有一个方便提取的环形小钮;盖面四角设有四只扁钮,当它仰放之时,则变成了可供盛放食物的盘,设计巧妙。这对儿盨出土时扣合的非常严密,使得其中一只盖内的一角没有被锈蚀,保留下了青铜器原有的金色。</p><p class="ql-block"> 在这件白敢畁盨的器盖,以及容器腹部的内壁上均可以看到铭文,其中在盖内的铭文共3行18字;而内壁上的铭文字数则少一点,共3行12个字。两处铭文都明确地表明这是“宝簋”。根据专家的研究后指出,通过这些铭文以及其他的介绍,可以清晰地发现,盨是从我们常见的簋发展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先方彝(酒器)/商代</p> <p class="ql-block">该方彝通高18.2厘米,工艺极精。器盖和器身均以兽面纹为主纹,下衬云雷纹地,器身兽面纹上下还装饰有龙纹、蝉纹等纹样。器盖与器身内壁有一字铭文“先”,标明是商代“先族”的遗物。</p> <p class="ql-block">暦簋ligui(食器)/西周</p> <p class="ql-block">商周时期的青铜簋上有一对器耳并不奇怪,但簋上有四耳的则很少见。3000年前西周早期铸造的历簋,就是一件少见的四耳簋。</p><p class="ql-block">  历簋的口沿和腹部四面,各有一个由弧身向内的龙形怪兽构成器耳。与一般的簋耳不太一样的是,龙形怪兽的下方还凸出一小块,形成长方形的垂珥,垂珥上装饰凤纹。这类簋存世极为罕见,目前全世界收藏的四耳簋还不足10件。历簋的装饰虽然很简洁,但相当精彩。簋的颈部饰一周圆涡纹,足上饰大型兽面纹;所有纹样都凸起较高,清晰而美观。历簋的内底上有2行7字铭文:“亚_(俞)历乍(作)父乙彝。”标明这件簋是贵族历为他的父亲乙制作的青铜礼器。</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方彝(酒器)/商代</p> <p class="ql-block">青铜方彝,古代的盛酒器。彝,青铜礼器的通称。在古籍中未见以方彝为礼器的名称,宋人以这类器形体作方形而名之。四阿形盖,长方形深腹,盖、器有扉棱。方彝的盖上有钮,盖钮形状很像小屋顶。盖的屋脊形的四角和中部有扉棱,盖顶肩两边为扉棱,中部缺口处有一形似屋顶的钮。盖上饰有简洁的兽面纹,纹饰中的爪、目、眉组合得大方有致。</p><p class="ql-block"> 从方彝整体外表看,呈黄绿色漆古地,遍有已腐蚀了的点片状绿色锈斑,色彩鲜明美丽;从整体造型、花纹及铭文的书写体等综合看,为商代晚期器物。青铜兽面纹方彝的造型优美,纹饰华丽,制作精巧,风格独特,实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觥gong(酒器)/商代</p> <p class="ql-block">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其中的觥筹交错指的是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觥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器身上有兽面纹,下有圈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状。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但是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p> <p class="ql-block">王作左守鼎(西周)</p> <p class="ql-block">此鼎高41.5厘米。内腹壁上有“王作鼎彝左守”六字铭文,标明它是周王专门用于祭祀的一件大鼎。根据器形和装饰等方面,专家们认为这件鼎的主人应是西周中期的周恭王,或是稍晚的夷王或厉王。考古学家们苦心求索近百年,一直没有发现周王陵墓的踪迹,目前所发现的明确的周王铜器存世不过六七件而已,作为鼎则仅此一件,故极为难得。</p> <p class="ql-block">遂公盨(西周)</p> <p class="ql-block">这件青铜盨是距今约2900年的西周中期的一件食具。原本有盖,现已缺失。虽其貌不扬,但它内底所铸98字铭文,记述了“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等内容,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治水及德治的文献记录,将极大推动中国古史研究。整篇铭文堪称一篇政论性质的散文,其文辞、体例在两周金文中前所未见,却与现存《尚书》等古代文献十分接近,对探讨中国古书及文章的起源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正因如此,这篇铭文被学者们称誉为“两周金文之最”。</p> <p class="ql-block">凤鸟尊(西周)</p> <p class="ql-block">尊通高50厘米,胎体厚重,质地精良,保存极佳。通体表现一只昂首挺立的凤鸟形象,头顶花蕾状高冠,勾喙前伸,长尾披垂。凤鸟的背部设置圆拱形器盖,盖上挺立一只小凤鸟,一幅神情怡然的样子。大小凤鸟通身均装饰鳞状羽纹等纹样,繁复而美观。尊盖内侧有2行8字铭文:“倗季乍(作)祖考宝尊彝”,明确标明其为商周时期有名的倗氏家族某位成员所作的青铜礼器。这件凤鸟尊形体巨大,气势不凡,且造型奇特,前所未见,是目前所见最为精彩的凤鸟形象的立体的青铜尊,也是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棡伯卣(商代)</span></p> <p class="ql-block">酒器。这件卣盖及内底上各有一亚字框,框内有2行14字铭文。它为距今3000年前商末周初棡国国君所作。这件卣的器盖好像是一个圆顶的小帐篷,盖顶正中的钮由六个倒置的蝉构成。器身颈部两侧设有环纽,内套龙首提梁。提梁上的龙首极为奇特,吻部前突,头上插两个手掌状的大角,手掌中心还各有一只眼睛,应该具有千里眼的意味。卣的盖面与器腹部上都装饰有大型的兽面纹,花纹凸起很高,下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地,上下花纹可达三层之多。所有纹样虽然繁密无隙,但皆线条清晰逼真,层次分明,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技巧。在已知商周青铜卣中,这件棡伯卣为个体最大、工艺最精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神面卣(西周)</p> <p class="ql-block">这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卣,为目前所见造型和装饰最怪异、艺术水平最高的一件。神面卣是保利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众多商周卣中尤为殊异的一件。</p><p class="ql-block"> 神面卣通梁高33.8厘米,通盖高30.1厘米,器高16.4厘米;口径长14厘米,腹径长19.6厘米,底径长15.2厘米,重量4.23千克。为子母口结构,器体口沿甚高,颈微束,鼓腹,圈足起稜。器盖较高,顶是圆拱状,近沿部呈直壁。拱形提梁跨於器颈长径两端。</p><p class="ql-block"> 卣的器盖与器身两面皆为神面,神面头有双角,双睛圆鼓,直鼻小耳,大眼暴张,吡出两颗獠牙,在威猛之中又略带笑意。即使你变换位置,它的双眼仍紧紧盯着你,给人以摄人魂魄之感。器盖顶端站立一只枭,即猫头鹰。提梁由共用一尾的两条龙组成,龙尾上翘。提梁两端各有一个由象鼻、牛头、羊角组合而成的怪兽。器身中央部位伸出一个貘首,貘是一种食蚁兽,目前仅分布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热带地区。圈足部位则装饰有一头双身的龙,龙首居中前凸,龙身左右延展,恰与提梁上的双身龙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专家认为,卣上的神面就是当时人们心目中最高的神――天帝,而龙、枭、貘及怪兽等则是“天帝”属下掌管各方的神怪。</p><p class="ql-block">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论造型多么复杂,表面皆以刻划的花纹作装饰,只是花纹在深浅、层次上有所区别。而这件神面卣则完全是一件立体的艺术品,具有超凡艺术感染力。专家们认为它是百年难遇的艺术珍品,可谓天才之作。</p> <p class="ql-block">  2000年5月,保利集团将100多年前遭列强掠夺的三件圆明园国宝——牛首、猴首、虎首铜像抢救回国,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好评,激发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爱国热情。三件国宝回归祖国后,集团公司先后组织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几个大城市以及台湾地区进行巡展,各界人士和群众共计400多万人次观展,为集团公司和博物馆带来了巨大的声誉。</p><p class="ql-block"> 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人宣布将归还鼠首与兔首给中国政府。</p><p class="ql-block">龙首、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圆明园兽首铜像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2019年11月,何鸿燊先生正式将马首铜像捐赠国家文物局。</p> <p class="ql-block">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制琴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