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

成琳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婆婆去世已经三年了。祭奠时刻,一幅幅感人生动的画面浮现眼前,不由泪打湿了眼。</p><p class="ql-block"> 我们结婚那年,婆婆整六十岁,走路带风,说话一套一套的,经常给左邻右舍说公断长。看她黑黑的脸,粗糙的手,就知道她操劳了一生。识字,是她在同龄人中的特别;自学认字,是她一生的骄傲。婆婆说,她在生产队给人记工分,张三李四拉了几架子车粪,割了几个来回的麦子,瓣了多少大笼的玉米等等,她要记的一清二楚,认写乡亲们的姓名就是她识字的途径。更让洪洞张大队人佩服的是:包产到户分地,谁家分多少亩地,都是我婆婆一步一步丈量出来,她的大脑计算器就马上生成。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地块能算出个一二三来也罢,山地、洼地、凸凸凹凹的地她也能算出个子丑寅卯。这就是她经常嘲讽子孙们:“把你们寒碜地,到学校专门念书里还念不哈书,我捎带的学就够用一辈子。”我随之奉承:“你专门念书,估计就是个清华北大的高材生。”“聪明能干”是她在乡亲们心中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记得婆婆帮忙给我看孩子的那一年,由于大家都住的是单位的宿舍,打开房子门就叫“出门”了,出出进进的身影都在同事们的眼皮底下。我给婆婆置办了几套衣服,让她和城里的老人们尽量接轨。每次买东西回来的路上,老公总要叮咛我一句:“回去就说这衣服一二十块钱,促销打折的。”否则,婆婆那“乱花钱、不过日子、浪费”的字眼就顺口而出。更烦的是,她不但不穿,还骂骂呱呱得几天。似乎你的好意就酿成了大祸。更让我们觉得搞笑的事:婆婆两周回老家一趟,干农活安顿家务。送婆婆坐上班车时,西装外套,宽松软面料的筒裤,自来卷的齐耳短发,活脱脱一个“城里人”。到公路边下车,她就会进村口的诊所,出来就恢复成朴实无华的“农村人”。更换的备用服随手携带。她对这个更衣举动的解释是:“从村口走到咱家,路上碰见长辈姺姤(妯娌)们,人家看见我穿个扑撩撩裤子,肯定说外老婆城里看了个孙子癫狂了,不知道自己是穷出身。”哈哈!其实人一半心思都是为别人活着:婆婆顺从我们穿时髦,是不让我们在单位丢面子。回家换旧衣服,是为了让乡亲们认为她没有忘本。“艰苦朴素”是婆婆一贯的作风。 </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公结婚的时候,他哥嫂家的孩子正是鼻涕都收不住的年龄。每次回家,孩子们那个期盼的眼神、发现你带回水果小零食的那个欢呼雀跃、一瞬间的那个哄抢……特别是华丰牌方便面,就是他们的最爱。所以,孩子们每到周末,就问奶奶:“大大麻麻回不回家?”有一年暑期,我买了宁县九龙川的黄柑桃,我给孩子们一袋,给我公公婆婆私藏一袋,以防孩子们一抢而光。第二天下午我乘凉后进屋,就听到婆婆说:“赶紧在这偷得吃,走的时候把剩下的悄悄拿上。”原来,孩子们都在奶奶的屋里吃黄柑桃。我问:“给你们家那么一大袋桃子,一下子就吃完了?”孩子们看见我一窝蜂撒腿就跑了。婆婆接着说:“给娃娃吃了长骨头长肉里,给我们老汉老婆吃了就是浪费啦!”瞧瞧!爱孙子的歪理邪说。我们牵挂老人没有吃过这样那样的水果美食,老人却让孙子们都吃尽兴了他们才会尝一尝,否则,他们难以下咽。</p><p class="ql-block"> 2000年,我们终于住进梦寐以求的家属楼。开着昌河出租车的姐夫拉着家人们祝贺我们乔迁新居。婆婆乘车方便,给我们拿了一袋子面粉。姐夫抗上楼,我引导的放在阴台上。紧跟着婆婆进来了,解开面袋子的绳子,里面摸出粘满面粉的钱,我疑惑的问:“把钱为啥放在面袋子里?”她说:“装身上担怕遗挖的丢了。”接着拉起我的手,把钱塞进我的手心说:“你们买楼了,我也没有钱给你们添凑,这两百元你拿着,给你们置办个床单被套啥的,不要嫌少,这是我卖了豆子的几个钱。”我推着说不要不要。她抬头看着我,眼神里忽然流露出不好意思,我晃悟婆婆内心深处的顾虑。她捏着我手的那一份执意,让我顿生感动,悄然无息的接纳了婆婆这片比一袋子面还沉的“心意”。是啊!农村人,基本没有啥经济来源,大的支出就是靠卖一头牛,日常开销就是卖些粮食作物。这二百元,是婆婆心中的巨款,来之不易,我很理解婆婆想帮我们而又力不从心的心情。 </p><p class="ql-block"> 我婆婆由于眼疾,七十岁的时候就视线模糊,看什么东西就是个大小不等的影子,干不了家务活,一日三餐我得伺候她。走路小心翼翼,脚不敢离地面,一直是拖着鞋踢踏着走。但是她头脑清楚,思维逻辑清晰,说话不错说一句,经常不失时机的表扬我。时不时就自责:“我这死老婆子,不死把娃娃都害死了,阎王爷咋不叫我来撒。”当我给婆婆买回内外衣时,她就感叹到:“你又是给我当儿媳妇又是给我当女子的,让你操不完的心。”朴实的语言,听起来是对我发自内心的表扬与感激。我和老公有争吵时,袒护我的永远是婆婆,我这好那好,天底下到那里找这么好的媳妇。挨批评受责骂的永远是老公。时不时还告诫我们:勤俭持家,努力上进,好好工作,要对得起共产党外两个钱。 </p><p class="ql-block"> 婆婆八十岁左右的时候,脑萎缩引起的老年痴呆症逐渐明显,活脱脱一个小孩,还经常发脾气。比如,对儿子质问:“茶几上的桔子香蕉没有了,你瞎着里?没有看见?”有一次半夜四点多,我去卫生间,顺路打开客厅的灯,妈呀!我婆婆在客厅里吃桔子。就是她经常说的:人老了,口淡的,嘴里嚼哇个啥就好点。所以,她能咬下的水果要常备,有时还突发奇想,离奇古怪。有一次,婆婆忽然想起来要吃柿子,快过春节了,天和市场都没有找到,老公专门开车回焦村镇集市上买了一盒触手就破的软柿子,结果婆婆吃的衣襟上、地板砖上,到处都是柿子汁,踩得黄黄的一串脚印,下班回家的我以为婆婆又囤达下了。仔细一看,是婆婆把柿子踏了一地,她的眼睛不好,弄成多糟糕的场面她也看不见。我家熟悉的环境她基本是摸索着走。再比如,经常是晚上我刚睡着,婆婆就会咣当一声打开我卧室门,生气的责问我:“都这个点了,小军还没有回来,你不给打电话叫回来,咋能睡住来?”我老公不回家,我婆婆就不睡觉,婆婆着急睡不着,折腾的我也不能睡觉,十来分钟进来一趟就叫我打电话催她儿子回家。甚至拄着拐棍站门口听有没有脚步声,而且还是黑灯瞎火,开灯不开灯对她说都是一回事,但是对晚上进门就一个黑乎乎的人站在面前的老公来说,怪吓人的。儿子回来了,她就安安稳稳的睡觉了。周末,听我准备出门,她就会追随换衣服的我问:“你出去逛街几时回来呀?那我咋吃呀嘛?”我说赶饭点我一定回来,看着她那忐忑不安的焦虑,我保证了再保证我会按时回来,她跟随我的脚步才能停下来。婆婆活到这个年纪,吃饭是她一天最大的事情。其次就是吃药,如果身体不适,左兜兜右兜兜装得都是药,稍不留神制止,她就会无休止的吃药又吃药。因为,她也不知道她到底吃药了没有。 </p><p class="ql-block"> 我婆婆眼睛看不见,耳朵却很灵光。 每次家里来人了,她通过声音就能辨别来的人是谁,都说的啥话。本来在卧室躺着,就会起身来到客厅坐下听人说话。有一年我做了手术,单位的领导和办公室的同事来看我,我给大家一一倒好茶,我婆婆一如既往的来到客厅,书记就问婆婆的身体状况,我们正在聊,婆婆忽然插话说:“成琳,我咋指甲长的很了,你快给我剪一哈。”我拉过她的手看了看说:“不急,晚上我给你剪。”年长的书记说:“快给老人剪,老年人想起个啥就是个啥。”我不得不拿出指甲剪,老年人的指甲很厚实,王麻子的剪具也很利器,一捏指甲剪,“蹦”一下,剪下的指甲飞了,跌落在了茶几上,哇噻!离我给主任的茶杯就两寸的距离,太悬乎了。我抱歉的给了大家一个微笑,同事们也说单位有事,他们就不久坐了,起身告辞。我一直感觉是这个飞舞的指甲给同事们下了逐客令。我婆婆来客厅凑热闹,固定位置就是四人位的右边,拐杖就在右手边横至单人位,让客人入坐就得跨过婆婆的拐杖去坐四人位或两人位,再者就是绕着茶几和电视柜的过道入座,偏偏我的茶几下铺了块地毯,客人们又不好意思踩踏。拐杖给人困扰是小问题,时不时插嘴说话,且与我和客人聊天的话题及其偏离,让人哭笑不得。</p><p class="ql-block"> 再到后来,我婆婆心里只有她的两个娃和大孙子,她大娃害了个睡不着病,这段时间咋样了?她岁娃工作忙的,老见不着人。“我是不是把娃生到‘忙’字上了?”这句话充满了对我老公的抱怨。我掐指头算了一下,今天斌斌(我侄子)休假,路过西峰可能看我来,要给娃准备做饭里。婆婆心中最重要的三个人在她嘴里无休止的念叨,我时不时还要跟着迎合、劝导。难得我老公有空的时候,就会躺在我婆婆的卧室,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其实,唠嗑内容都是她当年在生产队咋样咋样,反反复复,可能心中残留的就是那么一点回忆:年轻时候生产队的那段“耍人”,换言之,人生的高光时刻。她开口讲,我们就知道她又要说哪一件事情。若装作仔细的聆听,她说的就越起劲。听着听着,我老公的鼻声响起,我婆婆还在自言自语。可能,这就是老人的孤独。老公给婆婆买了一个打发时间的看戏机,《周仁回府》、《秦香莲》、《王宝钏》……不停回放,有时候半夜梦见唱大戏,醒来才知道是我婆婆在听秦腔。但这也抵不住儿子在身边踏实,她需要有人陪伴,即便你不回应,她也感觉自己找对了说话的人。</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意外的事:一次,我和老公吵架了,我躺在沙发上生闷气,听到婆婆“咣—咣—咣—”的拐棍声,脚下“踢踏—踢踏—踢踏—”的挪脚步声。按惯例,我猜想:婆婆是安抚我来了。等到她走到我跟前:“两个人吃饱撑的很,淘啥气里,我看你是福享的烧的很。”呵!不安慰也就算了,竟然还是训斥,不可思议,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这那里还是以前那个知书达礼、体贴入微、包容偏袒我的婆婆?心中顿生怒火,坐起来准备论理,结果婆婆语音一落,就从容淡定的离开了。看着她那蹒跚的背影,我心生怜惜:跟个老瓜子计较啥?到口边的话又咽下去了。但是心里很不服气,又去和老公评理:“我享啥福了?享的福就是给你妈端吃端喝十几年,这叫享福?”老公哈哈一笑:“今天的我妈,我也不认识了,竟然训媳妇这么的理直气壮。”唉!变的亲儿子都不认识他妈了,我的那个不可思议也就可以释怀了。看看,人老瓜了,就还原本真了,她不干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维护儿子就是她原生态的母爱,儿子才是她心中的宝宝。</p><p class="ql-block"> 婆婆于农历2018年9月16日与世长辞,享年83岁。也许是和婆婆朝夕相处了十三年之久,熟知了她的善良、质朴、聪慧,也感知了她后来的不可思议,一切都随着老人一起渐行渐远,固然逝去了颜色。但墓地上燃起纸活的熊熊火焰,同时也燃起了我对婆婆不舍的怀念。从此,再没有人唠唠叨叨了,半夜门口再也没有了等娃回家的黑影。烦你的人去了,没有人烦反而心里空落落地。疼你的人去了,被妈妈疼的感觉再也一去不复返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