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1日,伴着初冬的暖阳,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再一次相约腾讯会议室,以“双减”下的数学魅力为主题,开展第五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江老师带领老师们共同学习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领会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和江老师的引领,老师们站在更高一级的视角理解“双减”的目的和意义是让教育回归服务国家发展、服务民生幸福;回归服务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回归遵循教育内在规律运行;激活学校的内在活力与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带着对“双减”精神的理解,江老师采取和老师们一起回忆童年时光、共同阅读故事案例、思考幼儿评价组织与开展的方式,带领老师们联系实际工作,从教育行为和教育重点反思,维护好学前教育秩序。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一日活动,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形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让孩子度过快乐而富有意义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的第二部分,老师们再一次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基本原则,与“双减”精神进一步对接。通过学习江老师引领老师们要将教育目光延长,认识到幼儿3-6岁的学习要为其终身发展奠基,进而思考到数学活动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也是数学活动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在学习政策和教育理念的同时,江老师还邀请孙宁老师和施莹莹老师分享参加思政活动设计组织、及参加数学文化故事编辑的体会和感悟。两位老师都进行了深入的分享,让老师们感受到要重视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要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运用领域目标之间相互渗透,促进幼儿全面均衡发展。教师还在师幼互动过程中营造和谐友好的教育氛围,发挥榜样示范的渗透和引领作用,让孩子感知平等友善的精神环境、体验尊重自主的文明行为,进而将德育教育贯穿在数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的第三部分,江老师重点解读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工作举措和做好入学准备教育重点。首先是准确把握入学准备的内涵,将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有机融合和渗透;其次是处理好循序渐进与把握重点的关系,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身心基本素质,在大班根据需要实施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再次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方式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和终身学习准备。</p> <p class="ql-block"> 学习后,江老师请老师们围绕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各小组通过语音和文字的方式分享组内研讨内容。通过学习各组研讨内容,感受到老师们对文件精神的理解深入,积极共享所在园所落实“双减”精神的具体方法、并进一步思考数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及核心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的最后,江老师从三个方面给予总结和引领。</p><p class="ql-block"> 一是清晰落实“双减”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过程。减负于孩子、解放于家长、提升于教师。因此教师要将目光聚焦到个人未来发展,通过制定发展目标,清晰努力方向。确立在数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在学习和日常积累中提升课题教学质量能力、教学研究能力。</p><p class="ql-block"> 二是具备与时俱进的意识和行动。不断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尝试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形成新的教育方法。</p><p class="ql-block"> 三是注重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发挥数学的“魅力”,在数学教育中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乐于动脑、喜欢探究等宝贵品质。</p> <p class="ql-block"> 最后,江老师用“真正的教育家”与老师们共勉,鼓励老师们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尊重幼儿、鼓励幼儿、有效的引导幼儿、温暖的回应幼儿,用平和的、真诚的、朴素的、有感受力的教师身份,和幼儿共同成长,形成自己的教育轨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