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那点事

池柳桦

<p class="ql-block">掌管家政,方晓柴米非易事,年过半百,才懂年龄不饶人。 跨入五十力渐衰,叹惜青春不再来。 春夏秋冬又一载,皱纹色斑结伴来。 岁月赠我百斤肉,不曾积攒一两财。惭愧!惭愧啊!</p> <p class="ql-block">爷爷奶奶走得早,老爸年龄没人搞得清,只知道是属狗的,估摸着1934年生,今年满87。</p> <p class="ql-block">岁数大,腿脚不比年轻人,我们出去游玩就很少带他。他怕拖我们后腿,也不愿意跟我们出去。时间一长,去哪都不考虑带他了。</p> <p class="ql-block">老爸的那些常来往的同事、朋友,一个个都离世了。还有个要好的同事,和老爸同龄,特好打牌,又对不上胃口,所以只是偶尔来往。</p> <p class="ql-block">身体器官用久了,多少有些问题。老爸大牙每颗几乎只剩下一半,上下不对称,咀嚼功能就差了很多,糜烂食物比较适合他。这个情况,很多美食他就只能看看了,同样的食物,他也吃不出牙好人的味道。因此食欲也有所下降。</p> <p class="ql-block">老爸出生在东北,跟随他大哥南下剿匪留在南方。蒙党的政策关怀,解放初期,他进入桂林地质学校读了中专,算有点文化。</p> <p class="ql-block">眼看可以陪老爸开心的朋友越来越少,在81岁那年,我给老爸买了智能手机,并教他使用微信,首先教会他使用视频通话。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生了两次很不愉快的争执,两周后,微信最常用最简单的功能老爸都会用了,他很高兴地对我说:“微信真好,打电话还可以看到人。”后来,我组建了亲戚群,亲戚间联系方便频繁,大大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为了互不干扰,家里购置了两台电视机,一台放老爸房间,一台放在客厅供儿子使用。现在儿子也不看电视了,电视机就成了摆设。</p> <p class="ql-block">老妈离开后,我就让老爸和我们住在一起。一是可以天天陪伴他,不让他孤单;二是可以减少他干家务,方便照顾他。</p> <p class="ql-block">尽管老爸头脑清醒,精气神也不错,但四年前开始,我就不再让老爸管家里伙食,买煮洗我全包。</p> <p class="ql-block">老爸觉得对家里没贡献,就对我说他负责缴水电费、垃圾费,并经常买水果给我和儿子,他牙不好很少吃。洗衣机洗的衣服都是他负责晾晒和收。家里的简单维修也是老爸。挺能干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一家人过日子,多多少少会有些小矛盾。好在我们三人脾气都一样,不爱管闲事,性子急,不计较,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小日子过得还是蛮舒心的。</p> <p class="ql-block">弟媳换了车,旧车就送给我了。车况其实还很好,我不喜欢开车,所以用车少,旧车最适合。</p> <p class="ql-block">看着身边两位好友常带父母出游,感觉自己没做好。周日没有其他安排,天气晴朗,征求老爸和儿子意见,就带他们先到七星渔村吃个午餐,然后去桂海晴岚这个今年桂林市区的网红地游玩。</p> <p class="ql-block">老爸说:“这里真大,漂亮!”自动喷水系统正给草地浇水,儿子带着老爸从喷水器上方跨过,老爸觉得好玩,乐着呢!</p> <p class="ql-block">拍照需要蹲或者坐下,儿子就主动搀扶。我负责拍,儿子负责引位及指导老爸摆POS。老爸时不时要求这里那里帮他拍照,看得出很高兴。</p> <p class="ql-block">老爸患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平常走动不多。但是,今天却说不累,可以走。看来还是挺喜欢游玩。我深感内疚,带他出来太少了,没有车,他的确去不了太多地方。</p> <p class="ql-block">周六日天气合适,我会出去满足摄影爱好,两顿饭菜就由老爸负责,关键时候从不掉链子。</p> <p class="ql-block">老爸文化低,耳朵聋,很多新生事物弄不明白,也常常误会我们,甚至发很大脾气。事后,我都用微信跟他解释清楚。没有隔阂的家庭自然和睦。</p> <p class="ql-block">老妈12年前走了,儿子当时1岁4个月,我要工作挣钱糊口,儿子没人带。还好儿子讲话特别早,从1岁2个月开始会讲话到1岁4个月日常用句都会说了,口齿清楚,不怕陌生人,院子里一家私人幼儿园接收了。费用比适龄儿童贵一倍多,但比雇佣保姆便宜很多。我当时的收入雇不起保姆。</p> <p class="ql-block">儿子三岁时,我们搬家了。工作性质无法保证到幼儿园接送儿子,就咬紧牙让儿子去了金色摇篮桂林加盟园。老板对我特别照顾,别人2100一个月,我只需要1700。幼儿园接送到家门口,省了大人很多事,老爸负责到门口接送儿子就不会累。</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有规范的统一教材,每个月教60到80个生字,四岁儿子就认识很多汉字并学会了汉语拼音。快五岁时,我开始引导儿子看儿童读物,儿子拿铅笔,我握住儿子拿笔的手,一个字一个字点着读完了三本两百多页的32开童话故事书。在幼儿园学过的字就这样全部捡了回来。第四本书开始,我让他朗读,我边干活边听,发现错误地方就及时纠正,就这样每天坚持,儿子不知不觉爱上了阅读。</p> <p class="ql-block">老爸每天晚上带小家伙到楼下和小区里的小孩玩耍,两个小时下来,儿子晚餐的食物全部消化掉又饿了,吃完挂面才能安然入睡。那时的儿子能吃能跑,消耗大,身体瘦得可以清楚看到“一根根排骨”。</p> <p class="ql-block">  儿子年幼时,我经常带他参加同学聚餐和朋友的饭局,儿子爱发脾气,我的同学朋友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素养的提高,初二的儿子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现在已经长成1.75米143斤的小伙子,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p> <p class="ql-block">在最适合培养习惯的年龄,我错过了对儿子的管理。现在花很大气力一项项来培养。好在儿子很崇拜和佩服我,愿意接受我的监督,在努力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子女的教育是父母的事,祖父母不需要参合。这一点我认真地和老爸沟通过。儿子作业拖拉,经常过了半夜还不能睡觉,为此,老爸发过几次大脾气,以为我逼迫儿子学习到深夜,大声训斥我。</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一起的人,都会有摩擦,要及时沟通交流,消除误会,解除矛盾。对老人的行为要像对儿童一样包容。</p> <p class="ql-block">老人慢慢走向寂寞是一种现象,尤其岁数特别大的老人。一是自身健康状况影响,二是朋友都离开了,三是别人怕惹事不敢靠近。这样的老人最需要亲人关爱。</p> <p class="ql-block">老爸兄弟姐妹11个,带大的7个,目前就剩下他了。很多人说老人最怕死,怎么能不怕,眼看周围熟人一个个离开,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自己。三个哥哥后人在沈阳和鹿寨,来往不便。白天没地方去,就在家附近树林子里或者马路边坐着发呆。别人建议老爸找个伴,老爸说:“人太老,招人嫌,不找了!”</p> <p class="ql-block">在桂海晴岚溜达了一个下午。五点多我们转到兴进塔山鱼坊的匠之魂吃晚餐。我上联联周边游买了他们推出的99元3至4人的特惠套餐。老爸和儿子很少吃日本料理,今天就让老小温习一下日餐。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也十分难,每天联联周边游网站上都很多餐馆推出特价套餐吸引顾客,价格是太便宜了。不过发现有的餐馆耍小聪明,貌似便宜,其实菜品分量很少,比如宣传是四到六人套餐,却只能吃饱三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