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县加来中心学校小学英语学科小课题之研究课交流活动(三)

Eis

<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小课题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是点滴实践和积累的过程。在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课中找出问题,并在下一次课中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6日,英语学科课题研究组在小会议室举行第三次课题研究课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指导教师钟尊诚组长主持,活动分为四个流程:集体备课,上课观课,评课议课,专题报告。</p> 集体备课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活动流程是集体备课,先是主备人曹丽萍老师分享本次课题的教学设计。曹老师选的课题是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Unit5 There is a big bed的Let's spell部分,主要讲解字母ai和ay组合的发音,采用3P模式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流程为:</p><p class="ql-block"> 1.以欢快歌曲《Rain rain go away》导入,</p><p class="ql-block"> 2. 以Kay和May两个新朋友为主线,导入新的字母组合ai和ay。</p><p class="ql-block"> 3.通过分享这位新朋友Kay过生日,跟May一起等雨停出去玩这个故事主线,引出带有本课字母组合的重点单词。</p><p class="ql-block"> 4.让学生发现规律,老师讲解发音,让学生尝试拼读。</p><p class="ql-block"> 5.老师讲解ai和ay组合的位置规律。</p><p class="ql-block"> 6.操练与拓展:听音填词、看图说词、单词拼读。</p><p class="ql-block"> 7.总结与作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曹老师的PPT很华丽,非常吸引人。为了更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在指导教师钟尊诚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员进行讨论,课题主持人王露老师和黄慧婷老师等人提出了以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教学过程清晰明了,但是操练时可让学生自由拼读,不必设计太多框架。</p><p class="ql-block"> 2.拓展环节一定要有听音能写,见词能读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3.注意过渡语衔接,先易后难。</p> 上课观课 <p class="ql-block">  课前,曹老师带领学生们唱着欢快的歌曲,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看来我们的同学各个都是十八般武艺啊,不仅学习认真,歌唱的也非常不错哟。</p><p class="ql-block"> 唱完了歌,让我们一起跟着新朋友Kay和May一起学习新的知识吧~</p> <p class="ql-block">  曹老师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Kay和May的故事,总结出字母组合ai和ay的发音。</p><p class="ql-block"> 看!同桌之间都在认真地寻找发音规律。</p> <p class="ql-block">  在不断尝试的拼读后,同学们都基本能读出字母组合ai和ay的正确发音。曹老师并对这发音规律进行了总结与归纳,还利用视频让学生从各方面感知了这两个字母组合的发音以及在单词中的拼读规律。</p> <p class="ql-block">  了解了发音方法和规律,接下来便进入练习巩固部分。同学们之后都非常积极地高举小手,争抢着拼读新的单词,看他们小有成就的脸庞,读的非常棒!</p> <p class="ql-block">  最后的拓展部分,曹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听音填词,让学生去听发音,并填出所听到的单词,这个过程训练了学生的听音能写的能力;二是利用字母自由组合成单词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发音规则去拼读,在这操练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见词能读的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曹老师的板书非常的工整,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一目了然,重点突出。</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课后是评课议课活动,按照流程,先是曹老师作课后反思,如下:</p><p class="ql-block"> 1.上课过程有点紧张。</p><p class="ql-block"> 2.每句课堂用语都要中文翻译一遍太费时。</p><p class="ql-block"> 3.过渡语不够自然。</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课题组员展开研究及讨论,对曹老师的课堂点评及建议归纳如下:</p><p class="ql-block"> 1.建议先拼单词再找字母组合发音,try to read 部分单词过多,可部分删减,并放在big surprise之前,循序渐进进行,利于学生吸收消化。</p><p class="ql-block"> 2.学生在字母组合ai的基础上自主拼读ay的字句,从而发现字母组合ay的发音。</p><p class="ql-block"> 3.课堂上可顺便点明字母L在单词首尾位置发音不同;注意强调sp和st失去爆破的发音规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指导教师钟尊诚组长进行总结,大致分为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1.结合图片培养学生猜词能力。</p><p class="ql-block"> 2.曹老师教态大方自然,利用课本单词创编绘本,很有创意。</p><p class="ql-block"> 3.Let's make 操练不到位。</p><p class="ql-block"> 4.小组讨论发音结果,培养学生的主动性。</p> <p class="ql-block">  相信曹老师在吸收了这次研究课的肯定与建议之后,一定会在之后的课堂中有所突破,结构更严谨,过程更完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p> 专题报告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一项流程是由主持人王露老师给大家分享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专题报告。王露老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p><p class="ql-block"> 一、从一部电影说一节好课。</p><p class="ql-block"> 一节好课,务必要有一个高远的立意,一个打动人心的细节,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和一个意犹未尽的结局。教师只有做到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才能奠定一节好课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二、基于课堂观察的听评课。</p><p class="ql-block"> 课堂观察是指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p><p class="ql-block"> 1、课前会议。包括被观察者说课,观察者提问与被观察者的进一步阐述,双方商议并确定观察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课中观察。包括五个确定:确定主题、确定内容、确定工具、确定方法、确定分工。四个方法:全息性课堂教学录像,逐步记录课堂教学实录,高认知水平观察技术,高参与度观察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p> <p class="ql-block">  3、课后会议。包括被观察者进行课后反思,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形成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p> <p class="ql-block">  三、听评课后的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因此在观察课堂中一定要注意一下三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注意教师布置任务的有效性。关注教师的指令是否清楚,所花时间与呈现方式是否对等,有无利用到本节知识点。同时关注学生是否明白教学指令,完成任务时间是否适合,应答是否流利,是否运用了本科知识点。</p><p class="ql-block"> 二是注意教师提问的质量如何。关注问题表述的清晰度、与目标关联度是否与学生的认知层次相匹配,学生是否能流利的作答。</p><p class="ql-block"> 三是注意各种教学时间的分配,要合理安排教师讲解、学生讲解、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学生自学以及非教学时间的搭配。</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所有的教师都应从自身出发,提升自我以适应核心素养下各学科的不断发展。首先养成习惯性阅读,为课堂增加知识储备;然后关注学科研究,寻找优秀教学资源;最后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凝练教学内容。</p> <p class="ql-block">  听了主持人王露老师的专题报告后受益良多,尤其是研读教材,作为一名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大纲是我们的必修课,只有研究通透,我们才能设计出更好的教学设计,才能有目的性去评课议课,才能促进成长。</p>

学生

发音

老师

拼读

课堂

字母组合

单词

教师

教学

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