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如何做智慧家长——金山学校给家长们的几点建议

金山教学

<p class="ql-block"> 尊敬的金山家长们,“双减”下我校开展了教育教学家长问卷调查,从调查反馈中,我们了解家长在教育中的需求和想法,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就家长们关心的家庭教育的困惑愿给以下建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双减”政策落地,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家长的精神负担。但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永远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面对“双减”,我们应该如何做智慧家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双减”,不是减父母责任</b></p><p class="ql-block"> 双减,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压力减小,社会养育子女压力减小,无论对学生还是家长来说,都是有益的。然而,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双减”施行后,孩子的学业负担减轻,回到家不需要学习,家长仅需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就好,从而导致孩子在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缺失了家庭教育。</p><p class="ql-block">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减轻学业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它更要考验父母的担当。真正优秀的父母,不在于为孩子报了多少班,而在于是否真正参与了孩子的成长;不在于学历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责任意识。</p><p class="ql-block"> 陪伴是责任,养育是责任,以身作则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两个放手</b></p><p class="ql-block"> *放手让孩子选择</p><p class="ql-block">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而不是替孩子做决定。长期帮孩子做决定,孩子只会越来越依赖父母,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家长都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就算自己不同意孩子的做法,也需要以商量的口吻跟孩子沟通,而不是一味说服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p><p class="ql-block">适当的放手更能看到孩子的无限可能!</p><p class="ql-block">*放手让孩子试错</p><p class="ql-block">孩子犯错误其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家长无须过于担忧孩子犯错,让孩子长期处于一个极度安全的环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换个角度想想,犯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只有放手让孩子试错,他才能练就强大的内心,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三个角色</b></p><p class="ql-block">*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的品行;父母的行为,影响孩 子的习惯;父母的素质,影响孩子的教养;父母的担当,影响孩子的责任感。</p><p class="ql-block">同样,父母热爱学习的姿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影响。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p><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父母以身作则,才能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这是父母对子女最好的教导方式。</p><p class="ql-block">*人生的指引</p><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指路灯。为人父母,要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指引着孩子前进的方向。当孩子没有目标的时候,家长要做好方向引导,帮助孩子立大志,将个人的学习成长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帮助孩子找到成长的内生动力。</p><p class="ql-block">*心灵的慰藉</p><p class="ql-block">所谓父母,是儿女心灵的慰藉。</p><p class="ql-block">当孩子遇到烦恼时,我们是否能让他敞开心扉,放心倾诉?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是否能及时发现,给予他精神的力量?当孩子犯错时,我们是否能解读他的内心,宽慰他的心灵?</p><p class="ql-block">如果家长能成为孩子第一时间的倾诉人,那么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四个抓紧</b></p><p class="ql-block">*抓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对于孩子来说,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其求知欲,使自己不断去钻研和思考,并用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进步。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游戏的氛围中学习;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困难,体会学习成就感;及时鼓励孩子、认可孩子……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抓学习态度</p><p class="ql-block">“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端正,孩子上课会认真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往往学什么都能学得比别人好、比别人牢。反之,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孩子,上课开小差、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差。家长可以通过建立学习目标、制定奖惩制度、适当进行督促等方式,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抓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从小养成的习惯。</p><p class="ql-block">1.课前习惯</p><p class="ql-block">物品准备:将每天上课需要用的课本、练习本、学具等提前准备好。</p><p class="ql-block">提前预习:对将要学的新内容进行预习,做好一定的知识准备,以便课堂上高效听讲。</p><p class="ql-block">2.课堂习惯</p><p class="ql-block">专心听讲:不打瞌睡,不开小差,认真听课,把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等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积极主动:积极开动脑筋,多思多问,敢于质疑,大胆发言,和老师同学讨论想法,做到真正理解老师讲的内容。</p><p class="ql-block">3.课后习惯</p><p class="ql-block">及时复习:知识要趁热打铁,学过了就要及时复习,练习巩固。</p><p class="ql-block">独立作业:督促孩子主动做作业,写完作业要认真检查。</p><p class="ql-block">练字和阅读:每天晚上坚持练字、阅读,养成书写工整、课外阅读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抓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1.坚持体育锻炼</p><p class="ql-block">好的运动习惯能帮助一个人强身健体、心情愉悦,拥有积极乐观的好心态。</p><p class="ql-block">2.保持良好作息</p><p class="ql-block">良好的作息习惯不仅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也能使孩子拥有充分的精力去学习和生活,茁壮地成长。</p><p class="ql-block">3.主动承担家务</p><p class="ql-block">孩子的家务劳动,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家长可以每天固定一些家务让孩子作为任务来完成,例如扫地、洗碗、擦鞋子等,逐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观念。</p><p class="ql-block">4.具有规则意识</p><p class="ql-block">中国有句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在规则方面要做到良好的示范和坚决的态度。例如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玩游戏遵守游戏规则、排队不能插队等等,父母一定要坚决地表明自己的立场,给孩子界限,知道有些规矩是必须的。</p><p class="ql-block">5.学会尊重他人</p><p class="ql-block">在学校,热爱同学,和大家友好相处;学会尊重老师、牢记老师的教诲。生活中,学会尊重每一个职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等。这些好的习惯将为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提供有利条件。</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家长的配合,老师和家长的目标始终一致,那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让我们家校携手,形成合力,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撰稿:康凡</p><p class="ql-block">审核:张宏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