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乡教育教学指导员林玉华老师来清河中心校听课指导

森森妈妈

<p class="ql-block">  11月16日,县教研室教研员、清水河乡教育教学指导员林玉华老师走进清水河乡中心小学进行教育教学指导工作。</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此行没有提前安排,到学校后询问学校教师教课安排,现场点名,打完上课铃后直接推门听课。林老师听了两节语文课,一节是四年级贾凡晨老师的复习课,一节是三年级杜亚楠老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听课结束后,清水河乡中心小学全体语文老师集合,在林老师的带领下召开了教研会。</p> <p class="ql-block">  林老师首先从整体角度肯定了一线教师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好,都能明确教学目标,会借助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进行教学。听过课后,看到老师们都能去用教材教,而不再是教教材。林老师还强调了上好家常课的重要性:用课文去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能力,课文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老师不能再用时间靠成绩,而要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设计好,用效率提高成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林老师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点评。</p><p class="ql-block"> 贾凡晨老师的复习课能有明确的目标,在复习伊始用单元语文要素带入,让学生用找“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这就做到了第一步“认定目标”。在这一步,林老师又推荐了更好的方法:复习时结合单元“交流平台”梳理单元课文,用学习方法实践到课文。第二步“设计活动”,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紧紧围绕语文要素、课后题的基础上,低中年级的课堂一定要书声琅琅。在学习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掉进“提问式课堂”的陷阱。老师要明白回答问题不是目的,是手段,是要通过语言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老师们要抓住时机,多走一步,挖掘学生的语言能力。最后林老师特别强调复习课一定要有“复习思维”,要把核心目标落实在课堂上。</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评价杜亚楠老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教学时能根据课后题进行教学设计,课后题是走向目标的途径,这样的教学方向就是正确的。在教学设计上林老师也给出了建议:一、可以抓住一次划着火柴进行单元语文要素提出的方法落实,其它的放手学生让学生去小组合作完成,再做汇报;二、在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时,可以让学生在相关语句中的抓住关键词进行感受、想象、表达,关注到语言文字的应用。三、小组合作要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这种学习方式要从低年级就开始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有主持人、发言人、记录人这样的分工,尊重小组合作的成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老师要进入小组发现问题,进行适时指导。</p> <p class="ql-block">  林老师的此次深入指导为老师们的教学送去了方法、指明了方向,是清水河乡中心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次提升。</p>

老师

教学

语文

复习

清水河

课后

课文

学生

单元

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