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杂记

李汉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张照片是我搬到新区新房后俯拍的照片。画面里是401的南北区合影,山脚下那些建筑是北区,北区是工作区。南区是生活区,南区又分老区新区,画面里不包括新区。画面中间的楼房曾是我住过的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因喜欢上了篆刻,刻了一印,文字是〈401即原子能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401是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代号,最早曾用601代号。当初为保密,涉密单位名称大都是以数字代替。如今已解禁,网上就可查到401属性。一般在本地区说到原子能院, 还都习惯称401。以前,在闫村路口,就有这样的告示牌,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得前行。可见当初保密多么严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一枚〈家在401〉。1959年来到这里,那时虽小,对当初的老区还是有印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现在老区盖了新楼,老区的变化很大,闲来无事,凭印象画了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老区示意图。老区基本格局没变,一条主路,一些建筑分列两边。有些生活设施,在这里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小社会。在老区周围过去有铁丝网防护,小时出去玩,钻铁丝网也是常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老区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401长大,对这里的环境熟悉,记忆中不只是建筑格局,更多的是所闻所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老区主要道路,路的尽头是曾经的苏联专家楼,现在是招待所。在这条主路上,人们有过各种形态演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最早在专家楼前,有一个下沉式圆形喷水池,里面还养过鱼,没水时,大点孩子们经常下去玩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说起这个专家楼,在我们401也算标志性建筑了。楼里布局不错,有舞厅面包房,装修在当时也算一流,热水有专线供应。为外国专家配有西餐厨师。专家的家属也都住在这里,见过苏联的妇女小孩,她们也到商店买东西。后来,突然那些人都不见了,听说是坐飞船回国了。现在想来,可能是大人骗小孩玩呢。 专家走后,记得有段时间常去里面看电视,里面有台黑白电视机,那时也算稀罕,小电影一样。记得最清楚的‘奇袭’这部电影第一次看到是在那里看的。后来,专家楼成了单身宿舍,再后来变成了招待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专家楼的后楼,餐厅舞厅在后面。专家走后,这里也曾做过冰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401的标志性建筑,专家楼前,很多人都在这里有留影。这是父母和大姐一家70年照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小学三四年级时我们班在专家楼前的照片。第二排右2是本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上一届校友去延安插队前,在专家楼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401主路两旁,分别有食堂,商店,书店邮局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大食堂。曾记得,60年前后,全民吃食堂这股风也在401刮起,各家不做饭,都参加公共食堂。我和母亲在家属食堂吃饭,父亲在职工食堂吃,哥姐在学校食堂吃。我记得那时吃饭在这个大食堂的后半部分。吃饭时围着桌子都站着。吃食堂的时间好像不是很长,后来因对伙食不满,陆续有人退食堂,当时好像退食堂还是落后表现吧。反正全民食堂不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后来办不下去也就散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说到吃饭,顺便说下三年困难时期吃饭。那时人们普遍吃不饱营养不良,浮肿人很多。所里不少人都去农村菜地挖过白菜根,吃过,很难下咽。后来形势缓解一些,上面还下发过黄豆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有关大食堂记忆深刻的事还有一件,就是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那天早上上学路过大食堂,看见大食堂门口墙上贴满了庆祝标语大字报,还有报纸号外。号外这词也是第一次听说,当时还纳闷什么叫号外呢?在学校听同学说原子弹就是咱们所里研究的,小小的我居然有了点莫名的自豪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文革时期,这里的人们也疯狂起来,食堂外墙上大字报很多,在食堂前批斗过很多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86年老伴和孩子在大食堂前的照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食堂对面,也就是4号楼和7号楼之间,是一片空地。那里有401最早的灯光球场。那时常有外单位球队来比赛,围观的人很多。后来灯光球场移到了平房和23楼之间,再后来建在了小山坡那里。大食堂对面那片空地,后来成了儿童乐园,现在是文体中心小广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当初的国营商店,虽不大,维持着这里人们的基本需要。与商店有关的菜站煤站都在老区外面,很不方便。这里的人周末常骑车十来里地,去良乡房山镇上购买这里没有的东西。记得小时为买个鱼钩,和小伙伴步行去良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商店对面是书店,这里也算中心了,过年过节时小小商店人满为患。有过一次淘气经历說说,那时买东西捆扎都用纸绳,现在看不到了。和小伙伴用双纸绳做了一个活套,一头拴在柜台脚上,活套放在人走路的地方。我们在旁边看着,一会儿一个中年人脚被套住,走了两步腿被绳拉住。他扭头看我们在笑,立刻明白是我们恶作剧。怒发冲冠直冲我们过来,还好纸绳结实,拽住他的脚。我和小伙伴仓皇跑出商店,那人追出商店好几十米,我们跑到消防队才算放下心来。现在想想,孩提时代,是有不少让人讨厌的时候。</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我们这里唯一的书店,造型别致独特。也不大,却是人们最喜欢的地方。过年时的年画,各类书籍都有。那里的小人书很招小朋友喜欢,不过一般家里不太给孩子买,终究受经济条件所限。这里也不像市里有出租小人书的,小孩来书店也就过过眼瘾。书店晚上也营业,每到晚上,书店里很多人拿书在看。找个地方都不容易,有的就蹲在地上看。那时娱乐少,到书店看书充实学习,很多人都这样做。去过多次看些自己能看懂的读物,常常关门了这些人才散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书店维持近60年,直到2016年才彻底停止营业。照片店门上的白纸写的即是停业通知。现在这个书店已经拆了,一切只能留在印象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现今多渠道可获取知识的时代,小书店的作用减少了。不过读者挤在书店里如饥似渴吸取知识的场景,让我记忆犹深,觉得美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书店旁边,有四个王八驮石碑。现在知道,那不是王八,学名叫赑屃,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它能负重,于是古人让它驮石碑。小时在那边玩常爬上爬下。现在想想,当初建设老区时这些古建筑能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说明那时对古文物保护还是非常重视。石碑离书店很近,在11号楼后面也有石柱华表,要说盖楼一定不便,但还是做到了安全保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些石雕文物被毁是在文革初期,说是四旧,让农民一个勒令,吓得所里立刻用吊车将其放倒,有的碑成两段,有的破损,实在是可惜。躺地下好多年后,80年代中期,几个赑屃摆在儿童乐园供孩子玩。也就是到了近些年,重视文物保护,将这些残破文物收集到一起,存在了一个角落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赑屃镇守在儿童乐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老区改造前,老楼端墙50年代的标语仍可朦胧显示。这上面写的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楼的标语,大概是:拥护周总理声明,一定要解放台湾…。因为76年地震,老房都进行过加固,标语的后半段看不到了。但我记得很清楚,后面还有金门、马祖、大担、二担。后面三个地名都是从这标语里记住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六十多年,标语能留下残迹也不容易了。文革时,那墙面上没少刷大字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台湾的口号从小看到大,但还没实现,只希望不再拖,早点实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消防队,小时常去玩的地方,因为旁边小树林里有些体育器械,单杠,爬杆等。那爬杆有大概十米高,消防队员练臂力,两腿笔直不动,引体向上全靠手臂力量,干拔几秒就拔到头。我们小孩也常练,最后也能拔到头,不过动作难看,连蹬带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消防队员为我们展现过救灾表演,出发、爬楼、速降等,还是挺有本领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同学钟和平,张振东早期在大礼堂前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到大礼堂模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消防队后面,曾经有个露天剧场,舞台部分都有,就是原来大礼堂的舞台部分,舞台前面用墙围起来很大一片场地,有两个大门。看电影看演出就在这场地露天观看,赶上下雨,看电影很狼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小时看电影没票时,曾翻墙或从墙洞钻进去。实在进不去只好等演一半放人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后来将露天剧场改建成大礼堂,观看条件好多了。那时的大礼堂可能在这一带都算数的上的建筑,外边一些大型会议都会租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文革中,也看到过闹派性人群在礼堂争斗,礼堂后面也成了造反司令部。那时的人也不知中什么邪了,挺好的同事邻居不再和谐。401虽说远离城里,相对封闭,可什么政治运动这里都会有所表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礼堂用了很多年,为建设核科技馆,将大礼堂和消防队楼都拆了,感觉得有点可惜。不过细想,大礼堂的利用率现在已经很低了,除非有交响乐团演出,或其它专业演出团队,那是个很好的演出场地。不过这种机会有数的几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当初在消防队对面,是四合院。最早部队警卫营驻守在里面,后来警卫减少,四合院腾出来用于设置一些生活服务,比如:照相馆,修鞋部,副食店,邮局等,菜站肉店也从外面移入四合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四合院也曾放过电影,做过文体活动站,在里面可看电视,打克朗棋,打羽毛球等。几经变化,那里最后建成了商店超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方印刻的是〈在401长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几十年过去,两三代人在这里长大,最忘不了的还是我们的学校。我们这届学生,完整的上完小学,赶上文革没再继续读书,晃荡三年就开始了知青生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里的学校是职工子弟学校,小学最早只有前后两排房,随着学生增多,又建了左右两排形成了一个大四合院,中间当操场。我上过的学校,有了孩子还是在这里上学,变化都不是很大。有的老师教完我们这一拨,又教我们孩子,真是知根知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孩子上小学第一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小学校大门,对我们来说,真正的学生时代也就是在这里六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401封闭的环境里,这里的孩子与市里孩子相比,见识的少,比较单纯。说是在北京,一年也进不了几趟城。说话就是普通话,没有什么京味。上学最高兴的时候大概就是春游了。因为一到春游,我们会去市里公园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进城’一词在我们这说来习以为常,但在知青时,身边有很多其它城市知青,听我们说起北京常说进城一词,于是玩笑我们,你们不是城市青年啊。也确实,他们谈论城市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大街小巷,名吃名店,景区景点,市井习俗我们都不太熟悉。但我们会这样对他们说:我们在远郊,因为我们那里是研究核武器,搞原子弹的。会有放射性污染,所以远离城市,是为了北京安全,不在市里我们也是光荣的。有时也会把道听途说的这样一个故事告诉他们。我们那里高度保密,为了探测咱们国家核进展。外国人开车偷偷到距离我们十几公里的地方,下车抓把土就跑。通过这把土,就能测出放射本底得高低。说的神秘感十足,也让外地知青云里雾里。咳,扯远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工作多年后,班里聚会地点还是选择在小学校,这是在校门口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小学毕业时都没有过合影,也没有毕业证,因为文革开始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大概在九十年代初,在老区外盖了小学新校园,老校区被弃置。赶上那时科研经费不足,各单位搞民品开发。我们的实验灯厂设在小学后楼,那时小学校房子算是危房了。几年后,整个小学校园及前面幼儿园拆除,盖了居民楼。旧时的校园只能留在印象中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老区楼前小路,此时老楼已搬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老楼前的车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3号楼,曾经的家。住过多年,位置优越,离商店、粮站、澡堂菜站都近。也是新区老区之间的必经之路。楼房前后院树很多,是夏天抓知了猴的好地方。楼后的小河更是有情趣,抽蜻蜓,捞小鱼,抓蝌蚪,扎蛤蟆,逮泥鳅,回忆起来都是乐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老楼要拆之前,和同楼的发小同学志刚楼前留个纪念。可见我们都有老楼情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朱白两印〈老楼情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13号楼的砖沿上,有一段有缺口。看到这个,我就想起自己小时的不懂事。那些缺口是我用一个气门杆敲的,觉得好玩。挺漂亮的砖墙敲的那么不整,大了以后深感愧疚。好在房子已经拆了,″痕迹‘’灭失,心情应该轻松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那一日,13号楼真的拆了。其实,老区老楼拆掉,那是拆掉了记忆的载体,没有了原来的场景,随着时间流逝,各种美好的或伤心的记忆都会淡忘。房子已经到了使用年限,拆了盖新房,改善住房条件都是大家盼望的。虽难舍,拆也罢。401的住房欠账太多,没盖新楼前,没几个人住房能达标。随着原子城新房的建设,401一定会面貌一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左上角是新区原新东路的新楼房,入住已有几年。近处是老区正在拆的13号楼,中间的道路是曾经去新区的小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401原子城这几年有了些变化,跟上时代变迁,会变得更好。〈旧城新颜〉让我们拭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没拆老区时,看北区一目了然。因为老楼都是三层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新楼起来了,北区被遮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但401的风景依然美丽。照片为那日雨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401也有云雾缭绕的时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照片左下角是核科技馆,中间山下是快堆,右边是老区在建楼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老区夜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老区,胡乱扯了一些,又贴了几张现在照片,只是希望让自己的家园能变得越来越好。如有记忆错乱,望友指正。</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点补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此美篇被传后,不少看者留言,让我感觉到,401过去的点点滴滴,都会有融入大家的记忆。从老者的回忆中得知,当初南北区选址还是很有考虑的。南北区之间山岗是工作区与生活区的天然屏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很多孩子眼中的水塔山,就是这道山岗的最高处。早期的生活用水,都是利用水塔高度压差提供,水塔也让很多孩子好奇。水塔九十年代初已被拆除,原址上建起了住宅楼。水塔山是孩子们游玩的场所,昔日模样已很难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没想到,我们班同学忻燕文有一张水塔山的照片,水塔清晰可见。时间越久,照片越显珍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不少孩子都爬过这个水塔,从下边的门钻进去后,里面墙上有梯子。其实上面也没什么,爬个高,就是练练胆子。不过从水塔的凉台上,曾有几个孩子顺着绳子滑下来过。说起来这几个孩子算是经历一险,绳子没断就是幸运,几个孩子手心全被绳子磨破,纱布裹手疗伤好些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水塔的下面有过挺大一片柏树林,再下面就是最早的401医院。小学第一次体检就是在那里做的,也记住了血压标准是70/11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医院前面有一条小路,是去北区的近道。不少职工都走过,八十年代末,因盖了住宅楼,那条小路被封闭。也因为有个自行车不用步行上班已不算什么事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22.2.4</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