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所案例】指向探究:幼儿“橘子红了”自然项目的实践

生态好文

<p class="ql-block">陈鹤琴认为要回归自然,让幼儿到大自然去体验和学习,凡是幼儿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幼儿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指南》也提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秋天是硕果累累丰收的季节,本月分享日,嘟嘟带来一箱橘子。在品尝的过程中,幼儿们开始讨论橘子,“这个橘子好甜。”“橘子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上周我刚和妈妈去过三都,那里有很大一片橘子园哩。”幼儿们对橘子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以此为契机,我们来一次大调查,于是,项目课程“橘子红了”就这样应时而生。</p> <p class="ql-block"><b>项目开展前:科学梳理活动脉络</b></p> <p class="ql-block">图二:幼儿采摘橘子</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和比较,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和发现,如发现橘子颜色深浅变化,橘子的点点特征。同时,要给幼儿提供开放的空间。例如,当幼儿有自己的发现时,可以及时记录,分享记录的故事,进一步观察和探究。</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问题大罗列</p><p class="ql-block">幼儿对于采摘过程有太多分享,为了满足其好奇心,教师继而抛出一个问题“你最想知道关于橘子的什么秘密?” 幼儿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将提出的问题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制定了问题墙。</p><p class="ql-block">案例2:关于橘子,我想知道……</p><p class="ql-block">问题墙的内容:为什么吃橘子会上火?为什么有的橘子黄,有的绿,有的一半黄一半绿?橘子的皮上为什么有点点?等等。</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一次采摘自然体验后,幼儿们的奇思妙想给我们带来许多惊喜。可见,在一日生活中,教师不妨先等一等,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支持他们进行观察探究,培养其思考和探究能力及合作解决问题能力。</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观察记录本</p><p class="ql-block">幼儿对橘子有初步的了解,在谈话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有话可说。但由于幼儿对橘子只是在初步认知的阶段,大家纷纷提出问题,讨论激烈。于是再次请幼儿进行多种感官的探究。</p> 一、问题先导 <p class="ql-block">在确定项目课程“橘子红了”之后,有最基础的出发点还不够,所以在实施前,我问自己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这个课程可以从几个方面开展?</p><p class="ql-block">橘子课程可以开展一些怎样的活动呢?我们可以从“识橘”入手,对橘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与认识,接下来开展系列的“探橘”“玩橘”“品橘”。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可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点会生成新的探究点,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这个课程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吗?</p><p class="ql-block">幼儿们乐于探究秋天的瓜果,对橘子这一水果充满探究欲望。“橘子外面为什么有点点?”“金桔算不算橘子?”凡是幼儿目前关心的、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物和问题,都会兴致勃勃参与其中。结合月主题《吃的香,长得棒》也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这个课程有什么教育价值?</p><p class="ql-block">自然项目是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幼儿获得某种固有的理论知识。课程目标的生成过程是教师和幼儿切磋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促使求知欲始终贯穿于幼儿的成长过程,让幼儿愿意探究和表现。</p><p class="ql-block">尽最大可能让幼儿实际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共同制定采摘计划。采摘后,根据幼儿需要生成了“识橘”“探橘”“绘橘”等活动。</p><p class="ql-block">此外,我们还将幼儿的经验延伸至班级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例如:在美术区,幼儿可以自由地开展橘子宝宝、橘皮借形想象等活动;在科学区,幼儿自主创新橘皮排序、称一称自己采摘到的橘子、进行沉浮实验;在角色区,幼儿可以欣赏橘子丰收音乐舞蹈、进行《橘子红了》电影模仿秀。</p> 二、脉络设计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一:项目线索图</b></p> <p class="ql-block"><b>项目实施中:感受、体验、实践</b></p><p class="ql-block">自然项目活动,重在探究,建立幼儿与自然的连结。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支持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对其发现表示赞赏。</p><p class="ql-block">一、识橘:橘子知多少 </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橘子采摘乐</p><p class="ql-block">橘子采摘活动是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之一。幼儿采摘、观察、品尝橘子,进一步讨论和思考,拓展了经验,提升了认识,“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p><p class="ql-block">案例1:摘橘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小铁蛋:昨天我妈妈带我去三都玩了,那里的橘子树太多了,我还爬到梯子上摘橘子,把它放到一个篮筐里。”</p><p class="ql-block">小童:“我家门口的橘子叫芦柑。不过它还是很绿,没有成熟。”</p><p class="ql-block">嘟嘟:“我是用剪刀剪下橘子的“小头发”,爷爷告诉我,拔下来的橘子会破,存放不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二:幼儿采摘橘子</b></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和比较,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和发现,如发现橘子颜色深浅变化,橘子的点点特征。同时,要给幼儿提供开放的空间。例如,当幼儿有自己的发现时,可以及时记录,分享记录的故事,进一步观察和探究。</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问题大罗列</p><p class="ql-block">幼儿对于采摘过程有太多分享,为了满足其好奇心,教师继而抛出一个问题“你最想知道关于橘子的什么秘密?” 幼儿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将提出的问题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制定了问题墙。</p><p class="ql-block">案例2:关于橘子,我想知道……</p><p class="ql-block">问题墙的内容:为什么吃橘子会上火?为什么有的橘子黄,有的绿,有的一半黄一半绿?橘子的皮上为什么有点点?等等。</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一次采摘自然体验后,幼儿们的奇思妙想给我们带来许多惊喜。可见,在一日生活中,教师不妨先等一等,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支持他们进行观察探究,培养其思考和探究能力及合作解决问题能力。</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观察记录本</p><p class="ql-block">幼儿对橘子有初步的了解,在谈话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有话可说。但由于幼儿对橘子只是在初步认知的阶段,大家纷纷提出问题,讨论激烈。于是再次请幼儿进行多种感官的探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三:橘子观察记录</b></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幼儿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并用图画或者符号进行记录。通过此次记录来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在和同伴交流中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发现的乐趣。</p><p class="ql-block">二、探橘:橘子的奥秘</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橘子种类多</p><p class="ql-block">橘子的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种类也有很多。橙子算是橘子的一种吗?金桔是不是最小的橘子呢?砂糖橘为什么特别甜?对于橘子的类别幼儿们一知半解,于是制定以下记录表,进行探究。</p><p class="ql-block">表一:橘子种类大发现</p> <p class="ql-block">表二:我观察到的橘</p> <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橙子、橘子大PK</p><p class="ql-block">案例3:橙子、橘子大PK</p><p class="ql-block">幼儿们拿着橘子橙子,左看右看,嘟嘟开始剥了起来。不一会儿橘子就剥好了,开始剥橙子了,“这个橙子剥不动啊?”我并没有干扰他,“对了,我有好办法。”说完他拿来塑料水果刀把橙子切开了。</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橙子和橘子外观很像,但是它们又不同,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橙子很难剥橘子很好剥;原来橙子是橘子和柚子的杂交水果;橙子树比橘子树更矮等等新的经验。借助实际的探究,幼儿解开疑问并产生新的探究点。在进行自然体验活动时,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认真观察和感受,这一活动幼儿对橘子的探索变得更积极主动。</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橘子水中游(沉浮)</p><p class="ql-block">本活动将剥了皮和未剥皮橘子放入水中,获得橘子沉浮的概念。你们见过水果游泳吗?幼儿们进行猜测沉浮现象,将橘子放入水里做实验,观察它们在水里的现象,再次将沉浮的结果做简单统计,将实验结果进行对照,猜测此现象的原因及原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四:橘子的沉浮</b></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幼儿感知探究橘的沉浮,获得粗浅的沉浮经验,帮助幼儿归纳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让幼儿做简单的记录,通过记录橘子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来认证原有的猜想,调整自己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玩橘:橘子创想会</b></p><p class="ql-block">幼儿对于橘子的探索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运用已有亲身经验的铺垫,亲身经历采摘、品尝、切剖等了解橘子的内外结构,带给幼儿不同的体验感,而通过接下来一系列的活动,积累更丰富的经验。</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剥橘子大赛and创意橘盘</p><p class="ql-block">“老师,橘子的头顶上面有个绿绿的,我们剥橘子可以从这个位置开个口,就很容易剥开橘子。”原来剥橘子也是很有技巧的,于是我们开展了一场剥橘大赛,剥开后发现原来大多橘子在10—14瓣。剥完的橘子幼儿们不浪费,进行橘味拼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五:剥橘子大赛</b></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剥橘子的方法也能带给幼儿独特的“剥橘子大赛”并进行拼盘。在此过程中幼儿获得橘子最方便的办法,切出不同的切面,橘子的瓣数不同且有大有小,获得了新经验。让幼儿真参与、真操作,感受制作的乐趣。在这个过程,教师要做的是捕捉幼儿真实的问题。</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橘皮借形想象</p><p class="ql-block">“你看我剥的这个橘子皮多像一朵花?”在剥橘子大赛中幼儿无意一句话生成了橘皮创意想象活动。原来橘子皮还能用来创作,剥出不规则形状的橘皮。答案不是唯一的。教师尊重每个幼儿的不一样,给幼儿充分肯定。在此过程中,幼儿们进行大胆的创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六:橘皮借形想象</b></p><p class="ql-block">“看,我这个大大的橘子皮变成一只小羊,它肚子饿了,这边的橘子皮上边尖尖的是小蜗牛的触角。”这些话语都来自幼儿表达自己的作品。在幼儿的创想之下包含着有趣的故事情节,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参与,还大胆表达。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有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在幼儿阶段,表现能力比表现技能更重要。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的过程中,不做过多的干预。果然幼儿给了我们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个性化的表达。在项目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起承转合以幼儿为主导,幼儿的热情不断被激发,经验也在这过程之中得到拓展。</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我的“橘子”宝宝</p><p class="ql-block">今天幼儿们利用各种形式来创作表达橘子。哼哼:剪扭扭棒,发现橘子皮光滑,扭扭棒粘不住,便用黏土先粘住扭扭棒,然后贴到橘子的上方,五彩卷发出现。果果:“我需要一些绿色的黏土,因为我的橘子有几个还没有完全成熟。果果便制作了半黄半绿的橘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七:一筐橘子</b></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创作的源泉来源于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和探索过程的再创造。幼儿们对橘子有了一定的观察经验,便能捕捉到独特的一面,将已有经验迁徙到他们的创作中。我们追随幼儿的视角,与幼儿互生共长,共建符合他们的探究课程。</p><p class="ql-block"><b>四、品橘:橘子好滋味</b></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品橘前讨论</p><p class="ql-block">在生活中幼儿们经验停留在直接剥开品尝橘子,在品橘之前,幼儿们进行了橘制品大调查。团团:我找到了橘子罐头。叮当:我在超市找到了橙汁和橘子罐头。安安:我在和味坊里面找到了橘子蛋糕。有淡淡的橘香……</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幼儿们自己亲自出发寻找生活中的橘制品,更加契合幼儿的认知方式。丰富了对橘制品的认知,在引导下,幼儿们交流的范围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神情、语言、动作透露着喜悦和激动,会互相进行分享讨论。</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制陈皮,品陈皮茶</p><p class="ql-block">陈皮是什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幼儿们先从了解陈皮的用处着手,知道陈皮的药理作用及吃陈皮的好处,如何自己制作陈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八:制、品陈皮茶</b></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在此过程,从剥洗切蒸晒等环节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陈皮的制作过程。这一实际操作丰富了幼儿们的经验。品陈皮茶的过程,幼儿发现经过蒸煮的橘皮制作的陈皮茶味道更浓厚。</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煮橘子,品罐头</p><p class="ql-block">罐头的保质期为什么那么久?橘子又是如何变成橘子罐头的呢?带着疑问我们开始制作橘子罐头!过程中幼儿自己剥皮、熬制、装罐。了解自制罐头由于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及密封,存放不久。</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本次活动重点不在于品尝而在于探究的过程,对于橘罐头的生产过程,他们是充满疑惑和探究欲望。所以创造条件,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探究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态度,积累更多经验。</p> <p class="ql-block"><b>项目实施后:反思、梳理、再实践</b></p> <p class="ql-block">“橘子红了”项目活动的生发、发展和分享,看似是不断“随机生成”,但却蕴含许多科学探究和多元表达的价值。通过实践,让我们看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认真专注、勇于尝试的学习品质。本自然项目,从幼儿生活入手,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使课程不断深入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观察幼儿 追随幼儿</b></p><p class="ql-block">在“橘子红了”自然体验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后,根据幼儿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一步步追随幼儿的脚步,和幼儿共同参与、体验。在本次活动,教师始终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了幼儿的坚持、创新、宽容、友爱、合作等宝贵品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放大发现 放手体验</b></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幼儿关注自身在整个自然体验活动中的表现、反思与评价。例如,幼儿在观察橘子时发现,有些橘子一半黄一半绿。教师及时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抓住机会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究:为什么一个橘子的两面颜色不一样?给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大胆体验探究,积累丰富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乐享自然 关爱自然</b></p><p class="ql-block">在自然体验活动中,教师除了关注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安全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享受与自然互动的乐趣。同时,教师要向幼儿传递一些关爱自然的理念,如采摘橘子时要保护好橘子树,用适合的方式进行采摘。让幼儿知道人类和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激发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p><p class="ql-block">在“橘子红了”自然体验活动中,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体验,合力操作探索。一个自然体验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神奇的大自然蕴含着无尽的奥秘,等待着幼儿去发现和探索。我们将继续追随幼儿的脚步,和幼儿一起探索自然,共享收获。</p>

幼儿

橘子

探究

教师

体验

采摘

过程

感悟

活动

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