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车站路和曾经的南火车站(下)

世上和平

<p class="ql-block">在南车站路上,有几家百年老店,伴随着南车站路百年的风风雨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补充一张兆丰路上上海第二座南站的照片,算是弥补了上回用南浦站照片代替南站的小遗憾。</p> <p class="ql-block">上海铁路分局上海南站:上海第二座南站。看车站内部的铁路走向,这座门应该是在兆丰路上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入正题。南车站路上的百年老店首推大同中学,笔者我的中学母校。</p><p class="ql-block">位于南车站路401号的大同中学,当年曾经是大同大学。大同大学最初叫大同学院,成立于1912年。大同大学的附中,就是现在的大同中学。</p> <p class="ql-block">笔者读书时,大同中学标志性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大同学院(Utopia School)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胡敦复和他的立达学社同人募捐私款创办的。“大同”取义《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为大同”一章中“大同”之意。而立达学社是1911年胡敦复等在清华学堂成立的。“立达”的名字取自于《论语·雍也》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句。</p> <p class="ql-block">胡敦复、吴在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2年,胡敦复等11名中国教师不满于清华学堂在美国人把持下进行思想上的奴化教育,愤然辞职南下。他们“誓将去汝,适彼乐土”,要到上海创办一所“不附庸于洋人,在学术上独立,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大学。</p><p class="ql-block">1912年3月19日,“大同学院”在上海南市区肇周路南阳里挂牌。教室只是几间租来的民房。以后,每年3月19日便成为了大同的校庆日。</p> <p class="ql-block">大同大学校徽</p> <p class="ql-block">大同学院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胡敦复任首任校长。创建初期,他们招收学生,教书育人,确保教学质量。但是最初的大同学院居无定所,不久从肇周路迁到南市的丰记码头。故他们多方奔走,通过各种途径积极筹措校舍建设资金。</p> <p class="ql-block">大同学院时期的校园规模</p> <p class="ql-block">大同学院的校长和教师都纷纷捐出自己的工资作为办学费用,胡敦复的个人捐款累计超过万元,数学系主任吴在渊的捐款总额达5500余元。而他们自己却“生活困顿,家徒四壁”,在工作上则是“日则教书,夜则译著”,乐此不疲。许多立达学社的社员,为创建大同积劳成疾,有些甚至英年早逝。吴在渊52岁时便咯血而逝,为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令人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大同学院地界的界碑</p> <p class="ql-block">初创一年后,大同在上海南火车站北首购地9亩,开始自建校舍。第一幢教学楼落成后,取名“近取楼”。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后面一句:“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也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论语·雍也》中的句子,</span>铭志学社对创建大同的耕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4年1月,大同学院迁入车站路401号新校址上课。</p> <p class="ql-block">大同的老近取楼</p> <p class="ql-block">笔者就读时老近取楼仍在使用,那时称2号楼</p> <p class="ql-block">1922年11月5日,北京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将大同学院改名大同大学(Utopia University)。</p><p class="ql-block">1928年,大同大学文、理、商各科建制相继扩建为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之后又增办工学院。数理、电机两系的教学质量更蜚声全国。</p> <p class="ql-block">南车站路401号校门,以及靠路边后来叫1号楼的建筑。1920~1930年代</p> <p class="ql-block">到1930年代,大同大学南车站路校址扩至110余亩,车站路两侧(现在大同中学校园和蓬莱公园位置)都是大同校园的范围,南至南火车站北缘的车站后路。</p><p class="ql-block">校园内先后落成了大礼堂、图书馆、体育馆、科学实验室、学生宿舍等17座建筑,拥有运动场、绿地等,建筑颇具规模,图书仪器充实完备,学生人数近千人,其规模和教学质量均可列入国内一流高等学府行列。</p><p class="ql-block">一时间,“北南开,南大同”,成为报上流传的宣传口号。</p> <p class="ql-block">大同校园的“老”明德楼</p> <p class="ql-block">那时,大同大学在国内首倡男女同校同班,首先采用学分制。</p><p class="ql-block">学校还发动教师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成立“大同学院丛书丛刊编辑部”,编辑部成员都是各科学贯中西的饱学之士。胡敦复、吴在渊等均著述颇丰,为中国早期的教材建设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大同教师编写的教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八一三”抗战,南火车站遭到日军飞机轰炸。首先到达现场进行救援的就是大同大学的学生。国家遭了难,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大同大学部分校舍也遭到破坏。10月华界沦陷后,校址被日军占为养马场,轰炸损毁的部分校舍被日军拆毁。</p> <p class="ql-block">1937年校园模型,模型中可见那时钟楼已经建成。车站路西面的校园也颇具规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期间,大同师生因无经济实力转移大后方,只得留守上海。校舍从南市迁至租界,一度借用中国无线电工程学校及位育小学继续上课。1938年9月,租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律师公会大厦为临时校舍。后来,大同的大学部改借公共租界光夏中学校舍。中学部继续留在律师公会。</p><p class="ql-block">1939年9月,大同大学在新闸路1370号建成新校舍,并附设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律师公会校址称大同大学附中一院。</p> <p class="ql-block">抗战后,大同第二次创业,获得新生。1946年11月,南市原大同校舍部分修复竣工,附中一院(今上海市大同中学)移回车站路。大学部和附中二院仍留新闸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1948年,大同大学学生数已逾2700人,发展有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工学院四个学院,下设文学、哲学教育、史地政治、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工商管理、会计、银行、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十四个系。</p><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同大学被取消了建制。</p> <p class="ql-block">1952年3月,大同大学被分拆前,在新闸路校区庆祝建校40周年</p> <p class="ql-block">院系调整后,大同大学的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文学院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工学院各系分别并入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同大学先后有17名校友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大同大学毕业证书,1952年</p> <p class="ql-block">大同附中毕业证书,1941年</p> <p class="ql-block">大同大学被取消建制以后,大同大学在南车站路的校舍和一部分校园成了大同中学的校区。</p><p class="ql-block">1953年,大同大学在南车站路以西校园的大部分区域,被辟为现在的“蓬莱公园”。</p> <p class="ql-block">蓬莱公园,曾经也是大同大学校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大同大学创办人胡敦复已年过花甲,在上海解放前夕应儿子之邀去台湾休养。晚年的胡校长,力图在台湾和美国恢复大同大学,但始终未果。1978年12月1日,胡敦复老校长在美国辞世,终年92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大同的中学部。</p><p class="ql-block">大同学院在1912年初创时便设立普通科,相当于中学程度学历。1928年设大同大学中学部。1932年2月,中学部改称大同大学附属中学。</p><p class="ql-block">1937年上海沦陷后,附属中学随大同大学本部迁至租界位育小学上课。1938年9月,附中部临时迁至复兴中路律师公会大厦。1939年9月,新闸路大同大学新校舍建成,成立了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复兴中路律师公会的附中便改称附中一院。从此大同大学有了两个附中。</p><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大同大学建制取消,在南车站路401号的附中一院改为私立大同中学,新闸路1370号的附中二院改为五四中学。</p><p class="ql-block">1956年1月,私立大同中学改为公办,改名为上海市第五十七中学。1959年9月,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决定恢复大同校名,把其定为上海市重点中学。1969年4月,改名为“上钢三厂五七中学”。1978年1月,恢复上海市大同中学校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笔者在学校就读的时候,当时的校名就是“上钢三厂五七中学”,很有时代特色的一个名字。在那里,我们年级22个班级的同学渡过了四年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留有“上钢三厂五七中学”印记的一些物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后,尊重知识,追求学历蔚然成风,大同中学因其悠久历史和严谨的办校风格,又传承了大同的校名,适龄学子趋之若鹜,主管部门关爱有加,海内外校友慷慨资助。一时间大同中学财源滚滚。有了钱,生源又充足,大同便扩大校园,兴建了一幢幢高大宽畅的新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背景为笔者就读时的1号楼,1975年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0年代</span>南车站路401号大门,背景就是曾经的“新大楼”</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由于校址地皮紧张,为腾地建新楼,大同把拥有丰富历史内涵的老教学楼拆了个精光。2007年参加95周年校庆时,笔者看到当年读书时校园里最新的“新大楼”已经成了最破旧的一幢老楼。后来,“新大楼”索性也也拆掉重建了。</p> <p class="ql-block">1990年代的校门,校园开始变化</p> <p class="ql-block">笔者当年读书时早晚进出的南车站路401号校门现状,2021年</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上,对面蓬莱公园一片郁郁葱葱如旧,但足球场边的钟楼已经不在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大同中学除了足球场草坪下的土,全部都是1990年代以后新盖的。校门移到了正对着蓬莱公园的南车站路353号。</p> <p class="ql-block">2000年代,当领导们发现大同似乎缺少了一点历史的痕迹时,为时已晚。校友们想要回味一下读书时曾经的大同,只能去校史室看照片了。</p> <p class="ql-block">南车站路353号现在大同中学的校门,背景上满是崭新漂亮的新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为了聊以弥补缺憾,大同中学找出四书五经、史记楚辞,参考当年胡敦复老校长带着立达学社前辈们建老大同时给校舍的命名,把那些新建的漂亮大楼一个个又叫成“近取”、“时行”、“明德”等等古朴儒雅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从对面的蓬莱公园回看大同中学,感慨良多。校友诗人作七绝一首相赠,曰《深秋游蓬莱公园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蓬莱仙阙水连天,飞梦犹能半日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似有书声浮笑靥,更凭何物忆当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蓬莱公园内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回到那壁厢,大同大学附中二院。</p><p class="ql-block">1952年,附中二院更名为上海市五四中学。在上海寸土寸金中最为精贵的静安区,五四中学度过了四十几年。</p><p class="ql-block">到1995年,教育部门大刀一挥,五四中学被撤销建制,并入了市西中学。</p><p class="ql-block">不过没过多久,教育部门便又策划要恢复五四中学了。内中的决策过程不得而知,但是有一个因素肯定是起了很大作用的。</p><p class="ql-block">因为,大同附中二院的校友团队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别人想要还找不到这么好的资源,这里却把人家校友的母校搞没了。</p><p class="ql-block">大陆这边,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任外交部长钱其琛,1945年从大同附中二院毕业。并且他在学校时就加入了共产党,担任党支部书记。1995年,他已经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p><p class="ql-block">同时,在海峡那边,台湾当局时任“外交部长”的钱复,也是大同附中二院的校友,他1946年入读大同附中初一,次年转学。钱复在台湾还曾做过台大校长、“驻美代表”、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两个校友当时同时主管着两岸的外交事务。而且最重要的是,钱复与李登辉的“台独”倾向不对付。</p><p class="ql-block">这样的两位校友,居然失去了母校的校园。岂不悲哉。</p> <p class="ql-block">大同附中二院的后继者五四中学被撤销的那一年,海峡两岸的外交部长们正被两个姓钱的大同校友包揽着</p> <p class="ql-block">于是五四中学在停办几年后,又以老校友的呼吁为由,筹备复校。</p><p class="ql-block">1999年,把一家叫新群中学的学校改名叫了五四中学,迁入新闸路1370号五四中学原校址。“兴灭国、继绝世”,复办了上海市五四中学。</p><p class="ql-block">海峡这边的钱校友为母校题写了校名。</p> <p class="ql-block">五四中学校门</p> <p class="ql-block">2005年5月17日,这边这位钱校友在卸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后携夫人访问母校,并题词“风云变幻,沧桑巨变,但新闸路上的那座校舍却始终是我心中的母校”。</p> <p class="ql-block">海峡这边的钱校友携夫人回母校</p> <p class="ql-block">几个月后,海峡那边的钱校友也来探望了母校的校园。2005年11月22日,在卸任台湾“外交部长”之后又担任过“国民大会议长”、“监察院院长”的钱复,卸任公职后也回到阔别58载的母校校园。</p><p class="ql-block">参观校史之后,那边那位钱校友留言:“五四是中国新文化的启迪,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随后,钱复又应邀题词“礼者节也”,表示“最重要的儒家文化是礼,我们这个社会要安定祥和,一定要知道礼”。</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位钱校友为五四中学的题字在网上好象被刻意屏蔽掉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四中学办办停停,这壁厢大同中学“有容乃大”,义无反顾地认为自己是大同的正脉传承人,把当年大同大学附中二院的著名校友也网罗到自己的校友队伍中来。</p><p class="ql-block">现在,打开百度百科,钱其琛的名字赫然位列大同中学知名校友的榜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同和五四两所学校都把建校年代定格在1912年,都把3月19日当作自己的校庆日,也都把大同大学17位院士校友的名字镌刻在自己学校的院士榜上。</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大同中学是上海市重点中学,获得过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和国际国内各类比赛竞赛的佳绩,在前辈的光环下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p><p class="ql-block">百年大同,南车站路上的骄傲。让我们这些平平庸庸的校友,也与有荣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方法院,在南车站路152号,也有百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起先这里是上海地方审判厅,后来是上海地方法院,解放后为上海市第一看守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清廷仿照西方“三权分立”的原则,尝试建立独立的司法系统。于是把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专门承担审判职责。按照清廷的规制,上海县应该设置初级审判厅,隶属上级松江府地方审判厅。但是当时上海已是中国的重要商埠,而且是上海道台衙门的所在地。上海道台是江苏省的派出机构,权限在松江府之上。因此在审判机构的设置上,直接设置地方审判厅,上诉机构为江苏省高等审判厅。</p> <p class="ql-block">上海地方厅(地方法院)总体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上海地方审判厅在城厢内的上海县县衙内设立。宣统二年(1910年)又设立了检察厅。辛亥革命后,上海光复,成立了沪军都督府,县衙内的地方审判厅和检察厅因地方狭小,逐渐不敷使用。</p><p class="ql-block">民国五年(1916年)车站路上开始建设地方厅(审判厅和检察厅)建筑,附设监狱,次年(1917年)落成。地方厅建筑砖木结构,二层楼。院区经历次增建,规模最大时占地约20亩,是集检察、司法、羁押于一处的专用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地方厅西边的一条路,叫“地方厅西路”,简称“厅西路”。</p> <p class="ql-block">附设的监狱建筑为民国六年(1917年)12月开建,次年7月竣工,门牌曾为厅西路45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监狱的上一处位置,是文庙附近的普育堂。</p><p class="ql-block">民国元年(1912年)到二年(1913年),国货路的新普育堂建筑陆续建成启用,蓬莱路303弄的老普育堂便被腾了出来。民国二年(1913年)6月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3月之间,老普育堂这个地方便被改作上海地方监狱。</p><p class="ql-block">南车站路的监狱建成后,普育堂旧址的监狱逐渐退出。完全撤销后,监房改建成了民房,名字就叫“普育里”。</p> <p class="ql-block">与上海成百上千条这个“里”那个“里”不同的是,普育里大门两侧有门联。</p> <p class="ql-block">普育里。没想到这地方曾是南车站路看守所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是不是这里曾经有过太多的戾气,借边上孔庙中老夫子的教诲为其化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随即进行司法改革,撤销江苏上海地方审判厅。同时设立了上海特别市,直接隶属南京国民政府。从此南市包括老城厢脱离了上海县,成了直辖市。车站路152号的这处建筑便成了上海地方法院,附设的监狱也改称上海第一监狱。</p> <p class="ql-block">地方法院的监狱建筑</p> <p class="ql-block">监狱建筑的铁窗</p> <p class="ql-block">1937年到1945年上海沦陷期间,这个地方被日伪当局当作了“上海市大道政府”的地方法院。</p> <p class="ql-block">检察厅和审判厅建筑</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这里成为上海市第一看守所。后来在1998年10月,第一看守所从南车站路152号摘牌迁出,搬到了浦东沪南公路1760号,实际是在一条叫御桥印家路的小路里面,深藏于沪南公路的车水马龙之侧。2019年12月,第一看守所又整体搬迁,和青浦庆丰路111号的第三看守所联合办公。</p><p class="ql-block">看守所后背的厅西路目前还在,一度是个“脏乱差”的老大难地方。不久前开始启动了老城拆迁,喧闹的市井很快将变成轰鸣的工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看守所当年的大门,以及靠街面的一排办公用房现在还保留着。大门的门牌换成了南车站路192弄,成了住宅小区的出入口大门。</p> <p class="ql-block">街面一排办公用房则交给了边上的邮局在使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个邮局叫南车站路支局,南车站路194号,上海人称“贴隔壁”,与法院看守所一墙之隔,也是百年历史的老店。</p> <p class="ql-block">地方法院时代就在那里的邮局位置</p> <p class="ql-block">这家百年老店具体什么时候开的张没有找到资料,但是1920年代地方法院的时候肯定就已经在那里的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在这个地方一直没搬过家,在几家百年老店中也算一</span>“最”<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南车站路邮政支局,2021年</p> <p class="ql-block">1901年,上海邮政局设江南邮政分局,地点在高昌庙,也称高昌庙邮政分局,其投递范围大致与今南车站路邮政支局相同。现在的南车站路邮政支局和高昌庙邮政分局有没有继承关系,未及考证。</p> <p class="ql-block">盖有“高昌庙”邮戳的清朝末期邮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思绪稍稍从对南车站路百年历史的回味中走出来,移步便来到南车站路的端头。</p><p class="ql-block">南车站路北口的街角左拐,不远处的陆家浜路1100号,曾是当年南市区区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南市区是1960年由蓬莱区和邑庙区合并设置的。斗转星移40年,2000年和黄浦区合并。</p> <p class="ql-block">1960年,公告建立南市区建制</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南市区人民政府,陆家浜路1100号</p> <p class="ql-block">合并后的区名叫黄浦区。南市的区名撤销。</p> <p class="ql-block">2000年,南市区和黄浦区合并</p> <p class="ql-block">南市区居民的身份证冠字头310102,目前已成绝唱。</p><p class="ql-block">南火车站没了,南市区没了,南车站路还在,百年的大同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感于南车站路和当年的南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曾有电车叮当,似闻汽笛鸣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昔时通衢何处寻,但在梦中念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今日公园蓬莱,对街书声朗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大同理想或可期,历史辛酸岂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车站路的故事就此打住。下一篇打算写国货路的东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资料图片无注明者均为网上、图书馆、博物馆中公开资料或作者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