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享”文博 报恩圣地

鸽子张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曾说: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著名历史学家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南京有2500年的建城史,450年建都史,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或许不知,它也有1800年的文学传统!被称为“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世界文学之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将明城墙与大报恩寺分列南北,巍峨的中华门城堡与大报恩寺玻璃塔遥望呼应,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香水河、香水河桥遗址、御道遗址及保存完整的香水河石砌驳岸。拱桥两侧的两座碑亭建在了古大报恩寺御制碑亭的原址上。</p> <p class="ql-block">微风吹拂,风铃鸣响。怀揣着期待和猜想,这即将开启的大幕,会演译怎样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大王殿遗址。</p> <p class="ql-block">大报恩寺圣地当年建造盛况的模型。更坚信:唐代诗人杜牧笔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传承发展5千年,从未间断。探索文明延续的原因,历史学家、思想家及政治家们虽然各抒已见,大同小异,都认为中华民族有着自轩辕黄帝以来连绵不断的五千年文化,一代代的文人志士对悠久的文化作深入的研究,弘扬她的精华。</p><p class="ql-block">社会在前进发展,中华文化思想中的优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且是民族团结精神的重要纽带。展馆遵循雅俗共赏的原则,将佛教文化、考古发现、传统文化和现实之间架设了无形的桥梁,让我们进入了一个美好的精神境界。</p> 学而时习之 <p class="ql-block">脚踏实地 (荷)花开朵朵</p> <p class="ql-block">九百多年前北宋时代,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全文总共一百多字,却描绘出一个高远的意境。所谓莲🌹的四德:香、净、柔软、可爱,原来出自佛教。佛典以莲花为喻,说明人皆有所谓佛性。</p> <p class="ql-block">2008年7月,为筹备大报恩寺复建工程,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大报恩寺遗址发掘时,发现了一处地宫,并从地宫内出土了一只石函。根据石函上的碑文记载,这座地宫为北宋长干寺真身塔地宫,距今已有997年,函内珍藏有“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金棺银椁”等。</p><p class="ql-block">考古人员打开石函,取出套在石函里的宋代铁函运往南京市博物馆进行考古研究。考古人员在铁函里清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主要有100多幅保存完好的宋代丝织品,盛有香水的银镏金净瓶和硫璃净瓶,水晶念珠、金琥珀以及种类丰富的宋代香料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08年11月,中央电视台直播了“鎏金七宝阿育王塔”从铁函内被成功取出的全过程。该塔高1.18米,表面除了刻着各种佛教故事外,还镶嵌了水晶、玛瑙、琉璃等450多颗宝珠,被称为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现的体量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七宝阿育王塔。</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佛学最初传入时,沟通当时流行的玄学和佛学原理。佛学被改造而融汇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丰富了中国哲学范畴。佛学将中国思想中的主体意识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佛学虽有将人的认识绝对化的一面,但同时也宣扬了比较丰富的关于生与死,相对与绝对、整体与个别、暂时与永恒等对立范畴关系。吸引了历代思想家们加以匡正和改造,使之永葆青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开花结果。</p> <p class="ql-block">梁武帝和达摩对话。</p><p class="ql-block">著名历史学家汤用彤先生对汉魏南北朝至隋唐中国佛教史做了具体研究,系统而完整地揭示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佛教传入之初,依傍黄老方技,到南北朝又由于国家分裂,分为南统和北统,南统祖尚玄虚,注重义理;北方侧重实战。南朝末年,南北两系开始融合,义理与禅法结合,尊定了中国佛教宗派形成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汤用彤先生还着重指出,由于受中国思想文化的制约,到南北朝末期,中国佛学逐渐脱离印度佛学的原貌,开始进入自觉的理论建设时期,并由此而影响到隋唐中国化佛学宗派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代的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学说和佛学。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代书籍,汗牛充栋,数量很大。</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 一种文化,它的发展是惊人的,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及以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老公突然问我:佛是男性还是女性?我说,曾经看过一些文章,说是男性;也有说佛是神,无性别。旁边的一位清洁工说:“我在这儿伺候了佛几年,每天仔细的擦拭干净佛的全身,求佛保佑我们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我始终认为佛是女人。”😄莫非这个问题是个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这条走廊,正在讲述一个“九色鹿”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停下脚步,静心地听。九色鹿救下了一位落水的商人调达,只求他别告诉其他人它的存在。但是这调达背信弃义,贪图富贵,将九色鹿的踪迹告诉了国王,国王派兵去抓九色鹿,九色鹿当面斥责了调达的卑劣行径,国王大怒,命人将调达又扔进了河里。</p><p class="ql-block">故事告诉我们: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调达得到了九色鹿的帮助,却因为贪婪而违背承诺,最后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我们要谴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p><p class="ql-block">九色鹿象征温柔善良、诚实守信、勇敢正义的品质。这也是我们当代人所需要和传承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展厅。找一块石头坐下来,好好欣赏。<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不由的想起了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span>春播、夏收,秋种,秋收、冬藏为而不恃,循环往复。老子从自然界中抽象得出的慨念,凝结成为关于世界本原、运行法则、到人事社会法则。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不是神道,而是和理论思维的发展联结在一起,主张人们以刚強为主,柔弱为辅;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运筹帷幄,必操胜劵。……而这些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人文精神中最为可贵之处。</p> <p class="ql-block">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徜徉在“会通”的大海中,它是魏晋南北朝几百年间的历史与思想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玄奘和佛祖千年对望,玄奘偈语: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p> <p class="ql-block">“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首李白的乐府诗《长干行》便出自于此。东吴赤乌三年(公元240年),孙权在此建造江南第一座寺庙建初寺和阿育王塔,此后历代有东吴长干寺、宋天禧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明大报恩寺相继在这里弘扬佛法,成为江南佛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金陵大报恩寺塔是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南京城最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永乐皇帝赐封该塔为“第一塔”。明散文家张岱称之为“永乐之大窑器,中国之大古董”。被西方人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1856年,金陵大报恩寺和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战火。</p> <p class="ql-block">史书记载,古报恩寺内五彩琉璃塔高约78米,九层八面,琉璃塔因塔体全部用白石和五色琉璃瓷砖砌成而得名。琉璃塔以五色莲台为基座,塔体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每层的覆瓦、拱门均用赤、橙、绿、白、青五色琉璃贴面。拱门用五色琉璃构件拼接而成,上有飞天、雷神、狮子、白象、花卉等图案,造型生动,制作精美。塔顶有黄金制成的宝顶,下面有9级“相轮”,之下为“承盘”。塔顶和每层飞檐下都垂悬金铃鸣铎(风铃)152只,金铃闻风而鸣,禅意阵阵。塔身内置有146盏长明灯,由百名少年童子,日夜轮值管灯,使之昼夜长明不熄,每日耗油五十一斤之多,白天光亮耀日,入夜如火龙悬挂,华灯耀月,数十里外可见。</p> <p class="ql-block">朱棣当年为纪念生母䂵妃而建大报恩寺,他的生母是高丽人的说法,一直占主流。明史专家马渭源介绍,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应该是蒙古人。还有一种说法是朱棣为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建此塔。两种说法都有史书记载和民间流传,近年,学界比较倾向于“为生母䂵妃而建大报恩寺”的定论。</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重建的大报恩寺塔没有复原为琉璃塔而改建成为玻璃塔?从技术角度分析,不难!今天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及建筑设备等远超过六百年前,但是原址下的地宫是不可移动的文物,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迹,决不能被破坏的。因此考古学家和建筑专家在保护与传承中找到了平衡点.一一钢架结构的玻璃塔,既有琉璃般的光泽和质感又充满了时尚的气息和魅力!</p><p class="ql-block">不可否认,当年的琉璃塔从造型风格、色彩搭配、塔韵气质等是今玻璃塔无法比肩的。</p> <p class="ql-block">站在塔上,环看四周,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现代与古典交相辉映,各种风格的搭配,使得整个城市充满了视觉空间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因为“疫情”还是“寒潮”?来博物馆的游客少之又少,很多展厅只有我们两人。这样的观展“待遇”可遇不可求。有一种冲动,一定要用《美篇》记录下这次观展的体会和收获。留给自己也送给喜欢中国历史文化的朋友们看看。感谢当代的著名学者们个人对学术问题的真知灼见,给予我学习、启迪与思考。看一次博物馆不足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补缺”,却能激发出我对于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的提升和追求,且对于丰富多彩的中华古建筑、服饰、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