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格了!丹巴县太平桥乡小学校“五项管理”全覆盖至家长的一封信

丹巴县太平桥乡小学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您的孩子是否正经历着以下困扰?</p> <p class="ql-block">好吧,下面这封信,请您收下!致我校家长的一封信</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近期,教育部、省教育厅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进行了安排部署。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请您认真阅读,切实承担起监督和教育的职责,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p> <p class="ql-block">一、加强作业管理,为孩子全面发展创设空间。</p><p class="ql-block">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普通高中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严禁教师使用校讯通、微信、QQ、钉钉等信息平台以及APP推送作业、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完成、提交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请家长朋友对孩子居家学习进行监督管理,督促孩子合理安排好居家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培养独立做作业的能力和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建议家长朋友,要积极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再给孩子布置作业,不要给孩子过量报兴趣班,增加孩子身体和心理负担。</p> <p class="ql-block">二、加强睡眠管理,为孩子身心健康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50,高中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30。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寄宿制学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请家长朋友一定要做好陪伴和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睡前习惯,设定好固定的睡眠时间,提供健康的睡眠环境,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切实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p> <p class="ql-block">三、加强手机管理,为孩子健康发展提升能力</p><p class="ql-block">原则上,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请家长朋友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监督管理,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共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积极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促进孩子健康发展。</p> <p class="ql-block">四、加强读物管理,为孩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学校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不得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请家长朋友鼓励孩子认真阅读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书籍,让孩子从喜爱看书入手,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记录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从读本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建议家长朋友们,每天挤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五、加强体质管理,为孩子强健体魄注入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严格落实国家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的根本保证,请家长朋友,督促子女每天坚持校外体育活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严禁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不良读写姿势;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体育锻炼的习惯</p>

孩子

家长

不得

学生

作业

睡眠

体育

朋友

手机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