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司码头记忆

水果冻

从前,白马井南司在我的脑海里不是跟鱼而是跟吃肉有关的词。上世纪60年代,在南司工作的表叔,是个不大不小的官,来海口就会到我家落脚,我妈总会买肉招待这位南司亲戚。那时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肉,对我们小孩子来说算是托南司表叔的福吧。到了70年代,吃肉的次数逐渐多了一些,但凡吃肉或杀鸡那天,南司表叔必到,十不离九,我们说表叔的嘴带吃。80年代,表叔调离南司到海南行政区,听说建省后官至副厅级。<br> 白马井因东汉初年伏波将军所乘白马用蹄刨沙冒出泉水而得名,白马井渔港1900多年前已是一个天然渔港。现在的白马井渔港南司码头,占地面积277多亩,拥有一个150米综合码头、两个各长80米突岸式码头和一个71米顺岸式码头,码头最繁忙的场面是搬运渔获,最吸引人的是渔婆的身影。<br> 南司码头如同一艘巨艇,在南海的潮汐中起落沉浮。它经历了1959年至1962年和1972年至1975年的两个黄金时期,也经历了1964年至1969年和1977年至1981年的两个低谷时期。80年代中期,南司不断改革经营方式,实行承包制,经济效益逐渐好转。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渔婆现象在南司码头凸显,渔婆阶层逐渐形成,渔婆文化日益浓郁。每当渔船回来后,捕鱼的渔翁就离船回家休息,剩下的活——收货、搬运、买卖全部都交给渔婆完成。凌晨1、2点钟,渔婆忙碌的身影就已出现在码头,渔婆头戴的斗笠是她们分工的标志,斗笠主要有尖帽顶、圆帽顶和元宝形帽,它形成了渔婆阶层的等级划分。尖顶帽是挑担苦力,在码头上又叫“村婆”,是她们用娇小的身躯支撑着若大的码头,她们辛劳的汗水与充满咸味的码头交融在一起;圆顶帽负责接洽渔船分派发货被称为“船头”;元宝帽是联络收购的老板娘叫“贩头”。有报道称,有个做了30几年的贩头蔡玉平,她的儿子王俊峰凭借品牌和互联网意识,将“白马井渔婆”注册成商标,通过实体店和网络销售干鲜鱼货。另一50多岁的渔婆吴锦菊 ,13岁时从靠一根扁担挑咸鱼谋生,到创办集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销售、食品冷冻为一体的创华实业有限公司,产品销往国内外包括韩国等国际市场。当下,南司码头的热闹景象,除了光顾渔市的顾客、游客外,还有本地和外地来的摄影爱好者。住在码头附近的本地摄影师吴剑利老师,近年来几乎每天都来码头,多年来一直深情地为码头存照,为渔婆留影。南司码头特别是南司码头渔婆成了镜头的猎取对象,不计其数的影像和文字不断丰富着南司渔婆文化。<br> 深扎在南司码头那铁锈斑驳龟裂的缆桩,记忆着南司的辉煌与梦想、荣辱与兴衰,记忆着南司的人间烟火,记忆着南司渔婆的风情千种。<br> (照片摄于2021年11月5-6日)<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End</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