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老庄上村位于岚县西南的土石山区,一道由东南向西北延伸的沟谷末端。是王狮乡长门行政村辖的自然村。村周沟壑纵横,土石混杂,西北向石山土沟呈扇形分布,在村前汇聚。村西越干成崖为兴县东会乡界。顺东南沟谷而出,经长门、沙窊两村与209国道相连。距长门村4里,王狮乡14里,县城46里。</p><p class="ql-block"> 全村在册30多户80多人,现常住20多人。姓氏多杂,“尹、熊、王、李”等姓氏均为清末民初后从陕西、静乐、交城等地逃荒迁入,建村较晚。据称熊姓自交城、尹姓由陕西榆林先后迁入。随社会变革,人口外流,部分村民早年迁居长门、沙窊、王狮等周边各村,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常住留守人口多为60岁以上老人。村民生活贫困,院舍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土木旧房,几无砖房。村内街道未硬化,至长门的水泥路为2011年改造实施。村内原有山神庙一间早年塌毁。村庄避风向阳,周边山体起伏,水源充沛,山溪在村前汇流,常年清流不断,向东南汇入普明河。</p><p class="ql-block"> 原有耕地500余亩,分散在村周沟坡,退耕还林后仅留200多亩。农作物以玉米、高粱、谷子、土豆、糜黍等小杂粮为主。过去也曾种植莜麦,但因产量低基本已无人耕种。地处山区,牛羊养殖也是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但随人口逐年减少和市场行情影响,近年羊群渐少,仅有一户养羊,养牛数量相对较多。夏季村周山林间的野生蘑菇和中药材也是村民副业的收入来源之一。</p><p class="ql-block"> 2000年左右,政府曾组织村民移民沙窊移民新村,但仅有少数几户实施搬迁。2018年,老庄上村被确定为岚县脱贫攻坚90个整村移民的自然村之一,按移民政策安排,全村所有人将移民至普明镇龙山移民小区,但也仅有部分村民愿意搬迁。</p> 东南向航拍的老庄上全貌。村子在几条山谷汇聚处依势分布,西北高东南低,房舍坐北朝南。 西北向航拍的老庄上全貌。出村道路由东南方向顺谷而出。村前沟渠内清流不断。 村民院舍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土墙木房,低矮破旧。 庭院依势而建,房舍北高南低。 人口较少,院落也不多。“两排院落两条街,斜坡土道进出村”是老庄上的基本面貌。 村后土堎下,村民们的土豆窖。 <p class="ql-block">村中的老石碾不知从何时停止了转动,静静地停在这里,伴随它的是周遭几十年间日渐衰老的老墙老房和老人。</p> 拉了牛车准备上地耕作的村民。传统畜力仍是村民们劳作的主要帮手。 坐在家门前吃饭的老人。 村西地头上,正在铺地膜准备春耕的村民。 劈材烧火做饭,养狗喂牛拉车,原生态的乡村生活。 大锅、火炕、工字窗,是农家屋内的传统陈设。 墙围画中不同人物的帽子与屋主人戴着的草帽吸引了我的镜头。 年轻人不在村里,狗狗猫猫就是老人的孩子。与狗猫说话聊天,成为他们打发空闲时间的方式。 几个孩子用自制的弓箭瞄准墙角的一只蜘蛛。星期天,在外上学的孩子随父母回到家中,对村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上午时分,出牧的羊群吸引了正在废旧机改车上玩耍的孩子们。 离村不远的土石路上,一位从地头骑骡子回家的老人。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3年8月、2018年5月拍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