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主题,不一样的精彩——记高三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

彼岸

<p class="ql-block">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在学校教研室的组织下,高三数学学科于九月初开始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p> <p class="ql-block">  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灵。虽然是同一节课,但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授课方式,让教师们领略了不同的教学风采。</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文科组教师风采</b></font></h3> <p class="ql-block">  刘钧和郝媛平老师的课题是《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其教学设计合理、条理清楚、一环扣一环。刘老师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不仅是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提高,还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合作的能力。郝老师则以引导为主,举一反三,让学生去体验做题的不同方法,并能从中找到最简洁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李宝贝老师在《数列的单调性》整堂课中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数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促进了个性化学习,且以形式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提高了学习注意力。</p> <p class="ql-block">  王亚慧老师在讲《平面向量数量积》时做到师生共同判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新课内容,对于各个环节,教师形式多样,调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一题多证的能力和兴趣。</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理科组教师风采</font></b></h3> 对于《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一课, 石虹老师从问题预设、方法的选择层层递进,层次明显,使得课堂有张有驰、从容有序。郭海燕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课堂气氛活跃。<div><br></div> <br><div>  <br></div> <p class="ql-block">  梁高峰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多次承担学校的公开课,本次公开课讲授《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的实效性,讲练结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信息技术,重难点突出。</p> 张新爱及赵雪茹两位老师讲解的是《函数的基本性质》,这节内容抽象且难度大,学生们不好理解,而两位老师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习题设计层层递进有梯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这一难点有了更好的掌握。 <p class="ql-block">  蔡忠华老师在《导数的应用》这节课的设计上考虑了学生的思维的开放性和方法的多样性,证明方法多样,使得课堂有张有驰、从容有序。刘栋梁老师通过开放的数学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的组织学生互动研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落实。</p> 梁旭峰老师讲《数列求和》专题时,教态自然大方,基本功扎实,准确把握课的重点内容,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学生们积极性很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听评课</b></p> 高三教学任务重,领导高度重视,参与听课的老师,也很认真跟随授课教师的课堂聆听讲课细节,同时结合自己教学思维进行思考学习。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活动小结</b></p>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不仅让老师们看到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给老师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思索的机会。使老师们经历了比较、反思、研讨的过程,思维在交流中碰撞,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课后一角</b></p> <p class="ql-block">  每天陪在身旁的老师,即使是休息时间,也不忘为学生解疑答惑。珍惜每一节课间的时间,积小成大,厚积薄发👍👍👍</p> <p class="ql-block">  高三的号角早已吹响,我们将不负韶华,不负期待,星光赶路,追逐梦想。</p>

老师

学生

教学

教师

课堂

学习

课堂气氛

高三

同课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