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骑行 一路看风景

哆基朴

<p class="ql-block">题记: </p><p class="ql-block"> 我们捷安特车队这次出行6人(龙行天下、换个步伐前进、飞跃、辣椒王、五月和哆基朴),我首次体验4+2骑行模式,也是首次骑行穽底挂壁公路和大垴村。辣椒王更是勇气可嘉,买山地车后第一次骑行就是长途,而且是爬山,必须点赞! </p> <h3>  13日黎明集合</h3> <h3>  装车</h3> <h3>  进入太行大峡谷风景区</h3> <h3>  到达石板岩镇</h3> <h3>  选择入住太行人家,出发前一天龙行天下网上预订好的。</h3> <h3>  组装车子,准备出发太行平湖。</h3> <h3> 第一站:骑行太行平湖 太行平湖又名南谷洞水库,位于林州市石板岩镇北部,是国家级AAAAA风景区太行大峡谷河流“露水河”的拦河蓄水工程,是红旗渠补源工程,距石板岩镇5公里。2017年8月获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太行平湖亦是太行山水的灵动之处,湖畔青山叠翠,水面波光粼粼,太行山姿倒映于水中,更衬托出山的雄伟、水的温柔。上佳的风光,不仅吸引着众多游客,也使太行平湖成为影视剧的重要外景地。</h3> <h3> 第二站:骑行穽底挂壁公路 <br> 挂壁公路全长1500多米 ,以距山顶与谷底皆有上百米,似悬在半山腰而得名,与人工天河红旗渠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看起来不及红旗渠那么宏大,但是要知道,穽(jǐng,意思是深坑)底村全村也不到800口人,整个工程整整花了15年时间。</h3> <h3>  出发前再转转,欣赏一下石板岩镇美景。</h3> <h3>  出发了!</h3> <p class="ql-block">高家台 </p><p class="ql-block">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明朝时期,一户高姓人家为了躲避战乱,从云南前来此处,见此山明水秀,草木兴盛便安家于此,而后渐渐地繁衍为村落,因村前有处小山丘,故取名为高家台。   </p><p class="ql-block">高家台,一座古老而又独特的村庄,一座恬淡而又幽然的秘境,一处林州人守住的乡愁!它靠山面溪独具风情,不少摄影师与画家纷纷来此采风,一处天然的山水画境,故这里也叫“画家村”,素有“千里太行第一村”之称。 </p> <h3> 该村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南北朝东魏时期,神武帝高欢就屯兵于此,明代名将左良玉也驻军于此,并筑山寨于仙霞谷。清代嘉庆年间筑有黑龙庙、山神祠、土地庙等。至今高家台村留有明清两代的石磙、石碾、石磨及各种石雕、石刻、迎风石、日月石,满眼是石作风景。</h3> <h3> 高家台位处巍巍太行最壮观美丽之处,此段具有典型的太行雄奇多姿的特征。高家台在狭窄的山谷中就地取材,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巧妙布局。村内块石砌墙,板石作瓦,红石铺路,石台作阶,石屋石街石院落,石磨石桌石凳子,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石头村。</h3> <h3>  千古之谜“猪叫石”<br>  “兆世事风云,佑万民安康。”当地百姓认为,猪叫石除了能当报警石,还能保佑一方平安。如果对石头默默许愿,猪叫石便能保佑平安。</h3> <h3> 借用了安阳“百家号”上源易缘照片,在此感谢。</h3> <h3> 门楼正面镶嵌石刻篆字“造化门”,这是穽底的标志。穽底是由分散在山间的十几个自然村组成,走过“造化门”是穽底村。</h3> <h3> 祥云湖是一座人造湖,早在70年代,这里的人们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砸沟造地,筑坝修库,战天斗地修起了这道长100米、高30米、宽8米的拦水大坝,将神龙湾大峡谷拦腰截断。</h3> <h3> 辣椒王和换个步伐前进在此休整</h3> <h3> 挂壁公路 <br> 挂壁公路全长1500多米 ,以距山顶与谷底皆有上百米,似悬在半山腰而得名,与人工天河红旗渠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看起来不及红旗渠那么宏大,但是要知道,井底村全村也不到800口人,整个工程整整花了15年时间。</h3> <h3>  哈喽梯</h3> <h3>  挑战成功</h3> <h3>  留影</h3> <h3>  星光·月影·晨曦</h3> <h3>  “隐藏”在太行大峡谷中的石板岩镇是林州市的“后花园”,是一处超然于世外的“桃花源”,是一幅悬挂在太行大峡谷中的“山水画”。<br> </h3> <h3> 世外桃源般的民宿小屋更是为太行平湖增添了一抹色彩。遐想一下,在这冬日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闲坐亭子里,静守一把木椅,静品一杯热茶······就这样感受着温暖阳光的抚慰,好不惬意!</h3> <h3> 这里白日四周山色尽入眼帘,夜幕降临更具别样风光。远离了尘世间喧嚣,在夜晚在晨间,悠闲漫步于蜿蜒小溪旁的小道上,看看日出日落,听听溪水潺潺,享受原汁原味的慢生活,可以彻底洗涤一下被繁杂生活污染的心灵。</h3> <h3> 第三站:骑行大垴村 大垴村位于林州市石板岩镇西北部海拔1765米的太行山顶,南北11公里,东西约3公里,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大垴村是林州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是最后一个通公路,最后一个通移动信号的村。 大垴村其实就是一个村庄的标志,它起源于明朝末年,至今400多年历史。大垴村古称“九连山”,意思是九座山峰相连。在林州,习惯把太行绝壁最上面比较舒缓的山顶叫做(垴)。解放后,住在最高山顶的这些村子为了行政区划上有个名字,便用了“大垴”这个村名。所以说,大垴是个有名无实的村子,虽叫大垴村,却无大垴这个村,是山顶上12个有名有姓的自然村统称。这12个村是:闯头、南壕、柳树庄、北洼、南洼、岭上、下沟、小井沟、石片头、北和地、南和地、斜道坡。 乾隆五十二年,这里修通了一条驮道,对外物资交流全靠牲口驮运。1986年,这里的村民在村党支部书记许存山带领下,历时3年多时间,劈山炸石,在山崖上修出了一条路。这条路全长13.6公里,有21盘头,人们称是“登天路”。2012年至2013年,由政府投资,这条“登天路”得到了硬化,村民出行更加方便了。 如今的大垴村,崎岖山道是自驾、驴友、骑行者所青睐之地。从石板岩镇到郭家庄,经车佛沟盘山而上,峡谷云雾盘旋群山之中,山坡上林木葱蓉,空气清新。</h3> <h3>  追风少年——龙行天下,76年。他和70年的五月、78年的辣椒王是70后。</h3> <h3>  好照片就是这样来的</h3> <h3>  路滑容摔倒,去时我推着车子,返回时我看前面三人骑了过去,便冒险骑行,在拐弯处不幸中招。</h3> <h3>  飞越—— 66出生的大哥大,我和换个步伐前进是68年的,我们是60后。</h3> <h3>  俯瞰来路自豪感油然而生。</h3> <h3> 成功后的喜悦</h3> <h3> 装车准备返回</h3> <h3>  带了两袋小米回家</h3> <h3>  手工面条美味可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