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崖头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沁源,山大沟深,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说故事神奇,尤其是“龙”传说更是家喻户晓。在灵空山一带,关于龙母龙子、盖海洞、五龙池,龙头、龙尾、龙脊等有完整的故事链;还有很多山脉、河流、村庄都带有龙字,龙居山、青龙山、青龙河、五龙川、龙门口等,使沁源这片古老的土地充满传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在中峪乡有沁河出境地龙头村,沁源地形西北高,东南底,各源流从上游汇聚于龙头,千里沁河滚滚南下,龙头就是沁河的总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在一片田园风情的景凤镇的南部,有一个崖头村,原名也叫龙头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又一个龙头村。相传在山里曾挖出龙骨,因此而得名。后改为崖头村,缘于村东边的一座山,本地人也叫卧龙头,山势奇特,半依半卧在村后,成为崖头村温暖的靠背。卧龙头从山下从正面看,有险峻的额头,突出的嘴巴,似一石人站立,绕过从东面观,又像一横卧的石龟。石崖上却是一块平展的田地,土壤肥厚,庄稼茂盛,当地人都神奇于这块肥沃田地的土如何高高举在石崖顶。在石崖上人们用石头垒一堵围墙,还有一个石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到崖头村时,正是秋收时节,村民们正忙着抢收。今年因为断断续续下了将近一个月的雨,导致已经过了节令还没有收秋,这几天太阳终于亮堂堂地照在大地上,田地终于见干。六十多岁的刘栓庆和老伴正在地里收玉米,黄澄澄的玉米一堆堆陈列在两行玉米杆之间,格外醒目。地边一头带着红辔头的毛驴正低头吃草,这样的场景也只有在景凤一带能看到了,能够保持到现在的原始农耕。刘栓庆个子不高,满脸风霜,接近大地色的肤色,双手粗糙,一看就是一个勤劳的人。他虽然不是本地人,但说起以前的老人旧事,村里人一致说:那只能找他问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果然,问对了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刘栓庆知道我的来意后,放下手头活气,坐在玉米秆子上,很热情地给我介绍。要说崖头总绕不过村东的石崖。石崖上的石洞,是古时村人经风水先生指点建造的,说崖头村的风水,西部的虎山高,东部的龙山低,为此修建石墙以增高,石洞是为了过龙脉。他说听古人讲,石崖上原来有一形似人形的石头矗立,还长着耳朵,后来年久风化,石人掉下石崖栽到水里。在石崖下,建有三教庙,建庙时间不详,有一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修三教庙的石碑记载:念沁邑崖头村有三教庙,建立原非一日,属本村风景攸关,实为五村之公所也。——有僧人福耀见简陋不堪,遂募化五村人等,多创建殿宇、僧房、扶梁、纠首姓俱载诸梁上——。现在的三教庙于文革时期捣毁,遗迹犹在,说起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里,虽然荒草丛生,一片狼藉,但多少年没有人动这里,人们对它怀有深深的敬畏,因为它是曾经的信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笑着说:每个村里的传说都神奇,都善意,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传说寄托美好的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他也笑笑说:你还别说,崖头村就因为这条龙脉,人才辈出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有道理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崖头村原来有5个自然村,现有只有问家峪和崖则峪,共有200多户,将近400口人。以刘姓为主,占到全村的80%,其他张姓主要在崖则峪,李姓主要在问家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崖头人引以为豪的人物当属张有福,他是土生土长的沁源人,也是唯一成长为一方父母官的人。生于1921年的他,生性耿直,曾任五区书记、郭道书记、县委书记(核心组长)、革委主任,于1984年离休。他在任期间带领全县人民农业学大寨,改河道、扎石坝、垫河滩、造田地、绿化荒山等做出了显著贡献。1965年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畜牧工作大会,并受到表彰和奖励,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还有曾任四川某县县长的刘木林,曾任云南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的刘耀武,曾任云南军分区师级干部刘贵成,曾在百团大战中人38团副团长的高根锁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不是崖头本村人的刘拴庆,说起这些也是满脸自豪,他从小长在崖头村,已经和崖头融为一体,崖头的辉煌和兴衰,直接影响着他的生活,虽然他依然是一个牵着毛驴种庄稼的庄稼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他还讲了一个关于“九十九个谷”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崖头村副村长李满庆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进崖则峪沟口的那片黄金地。传说这块地有二亩大,一直以来是村里的一块茂盛的庄稼地,产出的谷子碾磨的小米醇香远近闻名。但这块地一直只能产九十九个谷,也就是每年割倒的谷子,只能捆九十九个。地中央有一块巨大石头,四四方方很周正,爱地如命的庄稼人就想把石头挪开,好多打谷子。因为石头巨大就像长在地里一般,于是人们用钻头钻,蹊跷的是还没钻几下,石头从中间裂开一条缝,有红色的液体流出,村人大惊,疑为血水,再不敢搬动。因此这块大石头依然立于地中央,年复一年,这块地依然以“九十九个谷”产量,一年又一年。当我们查看这块石头时,地堰上正好有一村民经过,他高声喊着:“九十九个谷”和血水。我没有听懂他太多的话,但这两句话听懂了,看来关于这块地和这块石头已经成为崖头家喻户晓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石头上长满灰白、黄色的石花,四周有小草护卫,不知道这块石头是否知道人类赋予它的传说,是否因为传说的美好而盛开了石花。九十九个谷,九九为尊,一块土地,就这样伴随着故事一年比一年葱茏,敬佩在土地上劳作的人们,在劳动之余给我们留下耐人寻味的传说故事,让我们在咀嚼粮食的同时享受文化文明的熏陶。劳动是光荣的,是有趣的,是文明的起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