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采访:《香江论剑》——记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主席陈世萍先生的传奇人生

海西举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拜读了陈世萍大作《香江论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2.8.6香港武联会主席霍震寰先生给《香江论剑》一书评言复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世萍主席 台鉴:</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承赐大著《香江论剑》,厚谊盛意,特函申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本著作记述了阁下拜师学艺的亲身经历和成长修炼过程,当中包含了很多练武的生活细节,事例丰富生动、感情真挚细腻、任重道远的是传承中华武术、弘扬民族精神,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相信,《香江论剑》一书的问世,一定会给中华武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为人类健康快乐的生活送来佳音。</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谨奉寸笺,以申谢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专此奉达,并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时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霍震寰 谨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零二二年八月六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霍震寰,男,汉族,1949年5月出生于中国香港,广东番禺人,无党派,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霍震寰,现任长江国际商会名誉会长、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香港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 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主席。</p><p class="ql-block">职业</p><p class="ql-block">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武联会主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世萍《香江论剑》目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三溪地理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致谢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巫格格:《香江论剑》读后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林建华:《香江论剑》</span>序言</p><p class="ql-block">3.陈世萍自序</p><p class="ql-block">4.编者清风淡墨赋</p><p class="ql-block">5.海西举人按语</p><p class="ql-block">6.为《香江论剑》序言</p><p class="ql-block">7.八闽岳祖白岩山下地灵人杰</p><p class="ql-block"> 三溪交汇孕育出传奇陈世萍</p><p class="ql-block"> ——宗亲寄语</p><p class="ql-block">8.碧水云天短评文章:</p><p class="ql-block"> 坎坷经历铸就铮铮铁汉</p><p class="ql-block"> 孝心柔肠合唱传奇人生</p><p class="ql-block">9.寒雪青锋</p><p class="ql-block">(第一部)</p><p class="ql-block">第一篇 寒风炼石</p><p class="ql-block">第二篇 不惧冰霜寻剑人 </p><p class="ql-block"> 铸锻品性梦江南</p><p class="ql-block">第三篇 饮马黄河,伏牛山下磨青锋</p><p class="ql-block">第四篇 自然无垠天外天</p><p class="ql-block"> 海纳百川上善水</p><p class="ql-block"> 师拜万籁声</p><p class="ql-block">第五篇 练武花絮</p><p class="ql-block">其一 武林春色(一~三部)</p><p class="ql-block">其二 北上传奇(一~六部)</p><p class="ql-block">10.有关气的九种变化及原因浅识感悟心得</p><p class="ql-block">11.意与志的叙述悟自然门武功</p><p class="ql-block">12.关于气的功能与养生之文武火候之理的感悟</p><p class="ql-block">13.站桩要领的感悟心得</p><p class="ql-block">14.吾承万师传授炼九宫精阴连环步的感悟</p><p class="ql-block">15.尊恩师嘱悟习学《阴符经》,以武习文会友求明师指点长真智</p><p class="ql-block">16.老子《道德经》是“武功”秘笈</p><p class="ql-block">17.读好书,学做人</p><p class="ql-block">18.余所习学的心得感悟与认授如下</p><p class="ql-block">19.活到老学到老典故</p><p class="ql-block">20.感悟浅谈习学老子《道德经》之道与自然</p><p class="ql-block">21.我对孝道与感恩文化的感悟浅见</p><p class="ql-block">22.道教文化,修炼与科学</p><p class="ql-block">23.本命年生日心语(编赋什么叫生日)</p><p class="ql-block">24.人生感悟赋</p><p class="ql-block">25.心意六合拳永恒纪念恩师吕老瑞芳大师尚武精神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26.人生感悟解心怀</p><p class="ql-block">27.李青山前辈在陈洲街练武照片</p><p class="ql-block"> 永恒纪念恩师李青山先生</p><p class="ql-block">28.炼拳化劲心得</p><p class="ql-block">29.浅论性命双修感悟篇</p><p class="ql-block">30.炼什么拳都要行此十三字,我以太极拳为感迪炼之自然体悟!</p><p class="ql-block">31.尊恩师语要文,武,道,医,拳,之养生健康而修炼论火候之法</p><p class="ql-block">32.悼念恩师万老籟聲115年诞辰祭文</p><p class="ql-block">33.悼念心意大师一一恩师王景春(原名王天照)精神永在!</p><p class="ql-block">34.怀悼恩师费老隐涛先生武学精神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35.论门派</p><p class="ql-block">36.形意《拳经》釋解</p><p class="ql-block">37.南派《龙虎》桩</p><p class="ql-block">38.形意拳适合中年人的锻炼选择</p><p class="ql-block">39.余炼武融文感悟七情六欲賦习之</p><p class="ql-block">40.恩师万、王两师传穴道针灸图文</p><p class="ql-block">41.悟述師訣永字八法与自然門內外家功法与步伐,身手法,心眼三才合一秘訣精華</p><p class="ql-block">42.论六气与人体之感解(万师籁声,王景春,吕瑞芳,李青山,费隐涛五恩师高论传之真诀)</p><p class="ql-block">(《香江论剑》美篇内容就暂展示这么多,其它内容,读者可待陈先生该书出版后再阅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祝老伴生日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 结婚生子 , 是为人类发展,还是为了还不清的前世孽债?谁也说不清道不白,但无须细嚼!生活虽然艰苦,自有美貌娇妻紧相随,结婚五十年的今日是壬寅年,虎年、虎月、虎日、高歌庆祝爱妻生日快乐开心,因香港疫情严重,遵政府法令!雖子女儿孙满堂,不能聚集同欢庆,但也足够开心快乐🌹🌹🌹🌹🌹🎂🎂🎂🎂🎂</p><p class="ql-block"> 人生路漫漫,回首忆当年,风光无限,雄姿不减正当年,携吾妻敢与天公比娇颜!祝生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习文练武精粹</span></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读书一定要配合“习武”,就是避免读出以下这三种人:</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我中华民族历来“崇文尚武”,因文者阴也,武者阳也,一文一武,相互配合,方能阴阳平衡,不偏不倚,允执厥中,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p><p class="ql-block">若只学文,易过柔,恐趋懦弱;若只学武,易过刚,恐近鲁莽。故自古圣人办学,无不文武并授,刚柔相济,把握阴阳,顺乎天理,合乎中庸。</p><p class="ql-block">孔夫子所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与御,即射箭与驾车,正属武之范畴。孔夫子本人也绝非文弱书生,恰恰是膂力超群,身强体壮之人。</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列子》中有记载:“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意思是说,孔子的力量能徒手打开城门,却不以此为耀。</p><p class="ql-block">《淮南子》中也记载到:“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过于孟贲,足蹑与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就是说,孔子不仅智慧超群,而且勇猛过人,以至于能与野兔赛跑。</p><p class="ql-block">以上记载,偏于野史,仅供参考。但以孔子射箭与驾车的技术而言,说孔子文武双全是一点都不为过的。</p><p class="ql-block">纵观历史上有点魄力的文人,基本都是文武兼修,如东方朔、李白、文天祥、辛弃疾、王阳明等。</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有些文人如诸葛亮、张良、刘伯温等,虽乏会武功的记载,但却都懂得一套养生方法,实际上都属于武术。</p><p class="ql-block">假如一个文人,既不懂养生,也不好武力,只是干读书,往往会读成这三类人。</p><p class="ql-block">一、酸腐</p><p class="ql-block">由于只学文,不强身,自然文过力行,往往对事物的见解刻板,迂腐,不切实际,俗称“腐儒”。</p><p class="ql-block">二、阴柔</p><p class="ql-block">由于只学文,本身就多阴柔之气,此气加上读书的头脑,若无阳刚之历练,多会造就“好算计”的品性。这类人,往往好耍小聪明,一副社会油子、巧言令色的嘴脸。</p><p class="ql-block">三:懦弱</p><p class="ql-block">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此言不仅是针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亦可联系到个人的强大。</p><p class="ql-block">倘若只学文,而没有一个强悍的身体,就连跟别人讲道理都缺乏底气。所以,每逢国家面临危难,真正出来干实事的,往往都是有一定身体素质的。</p><p class="ql-block">所以,没有“武备”的文人,往往魄力不足,遇事相对怯懦。真正到了危急关头,很难有足够的担当。这样的文人,是不足以肩负重任的。</p><p class="ql-block">伟人毛曾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故特别强调一句话: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p><p class="ql-block">故当代宣扬读经者,一定要明确和落实这个道理,把握好“阴阳平衡”。就算没有条件习武,也应该有替代习武的“劳作”。文武兼修,动静结合,阴阳互补,方能真正培养出“智仁勇”兼备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炼武习文读感于壬寅年寅月壬寅日午时</p> <p class="ql-block">2022.7.21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挺光先生送巜香江论剑》一书敬赠香港武术联会阅读收藏。</p> <p class="ql-block">2022.7.19</p><p class="ql-block">香港福州十邑同鄉會理事長陳治林先生收悉《香江论剑》一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邊:社會事務部主任高一德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邊:香港福州十邑同乡会常务副秘书长、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谦秘书长黄挺光先生</p> <p class="ql-block">2022.7.17《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主席陈世萍先生玉像》徒弟杨阳财敬上</p> <p class="ql-block">2022.7.17游作忠:《香江论剑》作者阿摆大师</p> <p class="ql-block">2022.6.9香港十邑同鄉会,香港武术联会,香港中通社等来领《香江论剑》一书阅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健康长寿的法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推介武功大师陈世萍力作《香江论剑》</span></p><p class="ql-block">2022.6.23</p><p class="ql-block">认识香港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主席陈世萍先生是一机缘。我是门外汉,不懂武功门派。但是,接触过气功,丹道,祝由方面的老师,读过不少这个行业的书,文章,有兴趣研究保健行业。一看见陈先生的信息,就联系他,想买下大作。承熱心寄下二部。拜读之后,想将书中的价值推介给有兴趣的朋友。(出版社责任编辑的职业习惯能够一看书稿立马发现能否出版,价值所在)陈先生在耄耋老年推出他一生的功夫总结,希望有利于社会。其善良的心可赞!其苦辛拜师的历程可叹!其公布的功诀价值了得!想健康长寿,寻医问药者,能够入陈门,掌握一些法诀,将不负其望矣!结识陈大师,我还产生一愿望,联合几位朋友(公司),推出培养上医项目。(《内经》云:上医治国,下医治病)国家层面正需要培养大批能够治国的人才。以陈先生的背景,能力,以北京,香港的公司平台,何不做点于国家社会有长远助益的事业呢。我与陈先生是同龄人,一通电话,一拍即合!待防疫结束,见面确定合作细节。一部书,一个读者,也许将会引出难以估计的社会成果。朋友,你说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责任编辑,北京三圆湖科技公司法人,江西吉安《三圆湖历史纪念馆》主持人,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经济科技委员周军</p> <p class="ql-block">2022.2.18壬寅年壬寅月壬寅日,陈世萍先生弟子余建熹先生收到《香江论剑》一书阅读。</p> <p class="ql-block">巫格格:今天(2022.2.10),很开心也很荣幸,收到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主席陈世萍先生赠送的《香江论剑》,这本书我之前已经阅读过电子版,非常有趣。陈老先生在书中讲述了他跟随众多武术名师的习武经历,同时还分享了诸多珍贵的武学秘籍,书中的很多资料不局限于武术、还涉及到儒释道医的精神和内涵,让人开卷有益,对武学爱好者,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p><p class="ql-block">通过阅读此书,我深感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它用独特的身体语言承载了厚重的中华文明。</p><p class="ql-block">它崇尚“文武兼修、德技兼备”的“侠义”精神也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2020年,武术已经进了青奥会比赛项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武术可以进入奥运会,让中国武术在世界舞台绽放奇光异彩!</p> <p class="ql-block">2022.2.5海西举人朱炳锟收到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陈世萍主席《香江论剑》一书阅读,感谢!</p> <p class="ql-block">2022.2.5正月初五,国际自然门武术联合总会陈世萍主席好友“易坛老骥”苏乾章老师收到《香江论剑》一书阅读。</p> <p class="ql-block">陈世萍先生</p><p class="ql-block">参加2021</p><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大汇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溪地理记</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龙溪白岩出,崖水滴山墩。陈酿武林酒,拳藏许家村。上洋正对面,茶油飘郁芬。胡鼠攀山岗,宝溪前坪莊。</p><p class="ql-block"> 层层叠叠十字路,一湾静水葫芦门。瀑泻龙潭面,顺势利洋七曲奔;永福岩下水,邀约淡洋泉。携手走西口,合股灵洞转北喧。溪柄涧深风疾,急流至溪源;大岭山上林翠,有泉曲曲情。蜿蜒西下贵湖聚,幽幽碧波平。三港汇演水,敢借东风天际漂!</p><p class="ql-block"> 钟鸣龟昂首,聆听唐宋贵湖谣。千顷良田双寺院,晨钟暮鼓两经声。佛音梵语化草木,盐石米石同生輝。八闽岳祖雄鸡唱,白岩山下有佳肴。喜听庠序诗书朗朗声,传颂朱子儒学世世音。天上魁星九霄照,宝地一湖两状元。杖栏进士多剑客,文武满家园。</p><p class="ql-block"> 刀霞尽染六公殿,鼓角齐鸣响彻天;五蛇齐聚佳垅里,杜鹃花赤满山嫣;郑圣之题甲高岭,典故云羞妍;陈陵尚礼乐,风吹罗带鹤衔书;南山放五马,虎犳狮象各护守;西山有狮隔岸看,修道不食前山羊。青瓦白墙树遮院,小桥流水客徜徉;清溪奔腾西去,十里相送见柯峰。</p><p class="ql-block"> 贵呼!贵湖,龙腾虎跃兮,龙溪!吾爱三溪旺盛万古兴!</p><p class="ql-block"> 陳世萍</p><p class="ql-block">撰于农历壬寅年正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点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溪地理记》乃是陈世萍先生书写家乡地理风貌的散文,从而让读者认识到真是:“地灵人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致 谢 篇</span></p><p class="ql-block">在众多师友及同门兄弟的鼎力支持下,拙作《香江论剑》,终于在壬寅年春月完稿。</p><p class="ql-block">余不才,却在数十年的武术生涯中幸遇王景春、吕瑞芳、李青山、费隐涛等四位武术巨匠,并获王恩师引拜泰斗万籁声,在从师学艺和一辈子的练功感悟中,如实记录和积累了数十万字武学资料。长久以来,余有意将繁杂的学习笔记及师授资料,整理成册以便在适当的条件下编印出版,以将恩师们传授的武学思想和武术秘诀公布于众,为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也顺便将余一生的学武经验与感受介绍给广大读者,用以在宣传中华武术文化中,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在近一年来的编辑岁月里,心意六合门嫡亲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心意六合拳代表性传承人吕延芝师姐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字资料,并对《香江论剑》的编辑工作做了宝贵的专业指导;余师拜万籁声现场见证人之一、身在大洋彼岸加拿大的师兄洪鼎生先生,微信传情谊,逐句逐字斟酌校对,纠正稿件的笔误,提出真知卓见,为《香江论剑》增光添彩;福建省武协主要领导人之一、师弟林建华教授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审阅《香江论剑》稿件,鼓励余早日完稿付印成书,为弘扬武林正气出力;万籁声自然门研究院院长、师兄吴明怀先生数度网络来函,关心拙作的编辑进展,并对稿件进行审阅和指导,福建省太极拳协会会长师弟陈金夏,中国武术家总监严义松两阅稿校对与指导;香港福州十邑同鄕会常务副秘书长,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挺光,香港中通社记者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总教练洪少葵他们都以真诚的鼓励和支持。余何能何德,一卷拙作竟然使诸武林大家劳神,不禁诚恐诚惶而稽首谢过!</p><p class="ql-block">拙作的编辑工作更惊动了众多远在家乡的文化界、武术界的学者、文人和同门师兄弟。其中有余小时同师学武的师兄闽清县武协顾问陈景知;国际自然门联会总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福建省自然门武术协会付监事长,市书协会员,连江县武术协会监事长师弟邱宏兴、原闽清县高级中学物理教师,福建省发明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会员潘韩飞,原文联主席书法家诗人游作忠,省书协会员,县文联副主席王方,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吴祖略,中书协会员闽江书画院院长黄以桢,作家陈时忠,原县电视广播局副局长市书协会员福建省陈氏原流研究会副会长,二陈研究会会长陈世泽,福建省海峡百姓书画院院长,省书美协会员黄玉钗女士,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省诗词学会理事、福建省易学研究会理事、原闽清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汪锦斌,原县文联秘书长书画家黄斐炜,梅声诗社常务副社长林国龙,福建省易学研究会理事“海西举人”朱炳锟,书法家陈小平等,以及刘晨虎、沈爱华为代表的、余的门生爱徒。他们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关心、支持《香江论剑》的出版工作,余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深深的爱意,在此一并谢过。</p><p class="ql-block">还有,担任《香江论剑》主编工作的师弟“清风淡墨”居士。其为报师恩,重手足,匿名承担编辑重责,劳苦而功高。但为尊重他的独特选择,余谨在此用一小诗,以聊表真诚谢意!</p><p class="ql-block">清茶小酌黄昏后,</p><p class="ql-block">风雨同心友亦师。</p><p class="ql-block">淡定浮生平凡过,</p><p class="ql-block">墨刀横撇辑雄辞。</p><p class="ql-block"> 草 稿</p><p class="ql-block"> 陈世萍致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巫格格:《香江论剑》读后感</span></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26日,我有幸从海西举人朱炳锟老师朋友圈品读到一篇好文章《香江论剑》(实际上是一本书,由国际自然门武术联合总会主席陈世萍先生所著),我一下子就被书名吸引了,香江论剑,立刻让我想到香港的武侠片和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同时,伴随着文章配乐《铁血丹心》跌宕起伏、令人振奋的音乐响起,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关于武林门派、剑客、江湖儿女的侠义世界。</p><p class="ql-block">我连夜阅读,当晚看了几十页,后来工作繁忙,无暇看书,但我心里始终惦记着没有看完的部分,考虑到在手机上翻看,不太方便,于是我把整篇文章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打印成册,随身携带,上下班坐地铁时翻看,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看完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受益颇多,奈何文笔有限,就写感受最深的两点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师道》</p><p class="ql-block">古人云:“疾学在于尊师”。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陈世萍先生能在当今武术界赫赫有名、享有盛誉、受到世人敬仰,一是他自幼天赋过人,勤学苦练;二是他广拜名师、博采众家之长;三是他尊师重道、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从他的文章和为人处世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常怀感恩之心,时刻不忘恩师教诲的人,无论是开宗立派,还是著书论说,本质上都是为了传承师道,把他从各位大师那里所学到的武术精髓传承下去,藉此弘扬武术文化、传承武术经典。</p><p class="ql-block">《二、武道》</p><p class="ql-block">金庸先生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孙中山先生也曾提笔“尚武精神”;“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文武双全是可谓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高褒奖,我从小就痴迷武侠小说,也喜欢看经典的武侠片,对那些武艺高强又具有侠肝义胆的人崇拜不已,但那些人物大多是虚拟的,在现实世界,很少遇到真功夫的人,直到2016年冬,在广西南宁,我偶遇了一位习武的潘师傅,跟随他学习一个多月的白鹤拳,才知道武术、武道真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今有幸品读《香江论剑》,我对武道有了更深的理解,陈主席在书中详尽叙述了他的学武经历,不仅分享了他的武学心得,更公开了不少珍贵的武学秘诀,书中的很多资料不局限于武术、还涉及到儒释道医的精神和内涵,让人开卷有益,对武学爱好者,更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陈主席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思想;诲人不倦、无私分享的格局;以及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和总结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读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巫格格,80后天府侠女,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现就职于建筑设计院,分管财务与人事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林建华:《香江论剑》序言</span></p><p class="ql-block">近接世萍师兄寄来的大作《香江论剑》书稿,不胜欣喜。翻开书稿扉页,“香江论剑”四个苍劲的大字即刻映入眼帘,世萍师兄鹤发银须的近照,以及脸庞上刻满的历史沧桑和威武正气,让人心动。</p><p class="ql-block">翻开书卷,那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珍贵历史故事,伴随着师兄习武寻道的节奏,一个一个娓娓道来,像是一股涓涓清泉流淌在久旱的心田,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世萍兄从小嗜武,广拜名师,苦练南派武功。然而真正改变武术生涯是在遇到心意(形意)大师王景春之后。王师景春是位武林奇人,他历尽江湖,武功卓绝,威名显赫而虚怀若谷,他培育英才,桃李满天下而清贫处世。无论踢打摔拿、长短杂兵,无一不精。尤其是醉八仙、地趟双刀和九节鞭更是饮誉武坛。世萍兄天赐良缘,又聪颖孝道,勤学苦练,深得王师喜爱。王师毫不吝啬,倾其所有授予爱徒。并带着他跑遍半个中国,见识各种不同武艺,拜见名师高人,增长学识。经过多年的苦练琢磨,恩师朝夕督促指点,使世萍师兄武功精进,视野开阔,犹如脱胎换骨。</p><p class="ql-block">世萍师兄能以七五高龄,将半个世纪之前拜师学艺的亲身经历和成长修炼过程,点点滴滴如此真实详细地记录下来,让几十年前的这段既艰苦又温馨的习武寻道的传奇经历展现在世人面前,令我十分感佩!数十万的字里行间浸透着对恩师王景春及诸位武林大师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师门兄弟姐妹的手足情谊。其史料之珍贵,叙事之生动,文笔之细腻,使我感动不已!</p><p class="ql-block">书中除了用大量的篇幅叙述从恩师王景春习武经历外,还专题谈到了王老师带其拜见心意六合门吕瑞芳、大刀李青山、首任南京武协主席费隐涛、自然门万籁声大师等的经历,以及各位大师对他的谆谆教导。这几位都是中国现代武坛大师级人物,都身怀绝技,造诣极深,为中华武术奉献了毕生精力和贡献。在世萍师兄笔下,大师们不仅德艺双馨,更是如此豁达、儒雅、亲切、平易近人,使人见文如临其境。</p><p class="ql-block">我于1964年从黄渊先生习练十二路弹腿、练步拳等基础长拳,1969年到农村插队劳动后,于1973年上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师从郭鸣华教授专修武术,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在武汉体院参加全国武术师资进修班学习,随温敬铭、刘玉华教授习练形意、八卦、翻子等拳艺和理论。1978年暑假回漳州时才拜见了王景春老师。由于在外地工作,只能在寒暑假期间回乡得到老师的教导。从那时起,每年的寒暑假,我每天都随景春恩师、洪敦耕老师,还有郭澄园先生、郭浩欣先生一起练功,即便大年初一亦是如此。当时也时常听王老师提起师兄陈世萍,只是无缘相见。直到在2017年在漳州召开的“首届中华自然门武学国际论坛”,世萍兄专程从香港回来参会时才开始谋面,真是相见恨晚。</p><p class="ql-block">世萍师兄穷毕生习武之经历所奉献的《香江论剑》,焕发着武林的磅礴大气,令人震撼。书中许多练武的生活细节,事例生动,感情真挚,笔触朴素细腻。更重要的是宣扬了中华武术自强不息的精神。该作不仅记录了世萍兄一生的拜师学艺,习武悟道,成才报恩的历史轨迹,还记录了中国数位南北武术大家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更有罕见的儒、释、道文化和自然门等不同门派的珍贵功法,很多原本都是不传之秘。因此,该书的武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不言而喻。翻开此书,定能身心获益。</p><p class="ql-block">该书图文并茂,尽管有些照片已经泛黄,但那是半世纪之前珍贵的历史记忆,让人感到无比亲切。该部大作的出版,不仅为武术界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更可告慰先师的在天之灵。《香江论剑》完稿后,世萍师兄送我一阅,并嘱我为之做序。师兄这部大作意义非凡,分量极重,我实诚惶诚恐。但作为王景春恩师的学生,能在这部大作上留言,是我极大的荣幸。因此,我不揣冒昧,写上几句,以表达我对王景春恩师的崇敬和深深的怀念,也对世萍师兄的付出和成果表示祝贺和敬意。</p><p class="ql-block">愿《香江论剑》早日付梓。</p><p class="ql-block">林建华</p><p class="ql-block">2022年元月5日于厦大海滨东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编者赋</span></p><p class="ql-block">立论香江《剑》啸啸,受托庸才忧。</p><p class="ql-block">五十万字金戈语,秃笔恐折腰!</p><p class="ql-block">皆是陈年旧事,笔笔酒香悠。</p><p class="ql-block">千层纸,百丈冰,鹤发银须悟真经。</p><p class="ql-block">自古英豪多磨难,铸《剑》千锤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皑皑雪,潇潇风,师拜泰岱见神威。</p><p class="ql-block">武林万仞高,心诚自有道,</p><p class="ql-block">忠孝千秋事,师徒父子情。</p><p class="ql-block">善得恩师循循教,功德蛮遐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逾古稀近杖朝,著书斜阳照。</p><p class="ql-block">妄得师兄谬爱,秃笔锄芳草,真无奈!</p><p class="ql-block">稿如山,文皆宝,取舍难断何是好?</p><p class="ql-block">截得精髓三十万,不是偷闲乃弟老!</p><p class="ql-block">雄文精典编辑糙,看官恕罪讨。</p><p class="ql-block"> 编者 清风淡墨 稽首</p><p class="ql-block"> 辛丑年冬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自 序</span></p><p class="ql-block"> 余幼年,秋风乍起,家境突变,数代书香,一秋凋零。四壁如洗,食不果腹,衣难御寒。无奈,牧童隔墙闻庠钟,牛笛声咽恋书声。</p><p class="ql-block"> 余年少即飘泊四海,历尽风刀霜剑,拼父母所赐躯体,而谋生参道炼武。探索人生真谛,遍尝人间五味。数十年坎坷路,却未敢忘却祖训,劳作之余,攀书山而不辍,舞拳戈而不舍,力求不辱陈氏门声。而今,余年逾古稀有六,羁旅香江。偶尔,回眸往事心潮澎湃,居然勉为其难地命秃笔而耕棘院,试图将学武所获,武林逸事,家国情怀,付之以笔墨,愿能排印成册,为同道知音献上一枚茶余饭后之口中咸榄。</p><p class="ql-block"> 陈氏祖上崇文尚武。先祖音乐圣师陳旸公,官居大宋礼部侍郎、显莫阁等职,像塑京城天壇神乐署。公以主撰史上首部《音乐百科全书》而名闻遐迩;高叔祖方利公清光绪考中武举之荣;祖父寿南,清宣统年间己酉科秀才,精医朮,擅五行,明文尚武;叔父绍尔,精南少林龙虎桩拳法,德艺双馨,誉满乡邻。</p><p class="ql-block"> 余自幼刁顽,竹马木枪,满庭辗转。叔父绍尔却偏爱萍之蛮野生性,时尔有意无意间从中点拨一二。余满十四岁,陈公绍尔正式将余收归门下,成为南少林龙虎门入室弟子。从此,余步入武林,如鱼归大海,一发而不可收也!</p><p class="ql-block"> 春去秋来,转瞬之间几十年光阴已逝!此间,余奔波于大江南北,遍访武林前辈,虔诚拜师学艺,先后师从内家名宿:华北拳王王景春、心意六合拳宗师吕瑞芳、大刀李青山、太极八卦掌大师费隐涛等;南派拳师:轻功大师吴世乐、南少林福建拳师黄聿球、刘岩鸿,郑发奎、陈振美、苏其昌、黄英希(江湖俗称長眉毛);浙江陈茂细、洪志杰、刘坤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得恩师王景春引见武林泰斗万老籁声,并受推荐拜于其膝下,纳为入室弟子。从此,常受万老恩泽,点化迷津,滋以精华,授以专技,终身受益,没齿难忘。</p><p class="ql-block"> 余谨将传承于诸武林先辈之秘诀,加上本人之浅薄感悟,编撰成册公布于众。然而,此举并非沽名钓誉,而是为了感恩武林先辈、古今学者和提携余一路走上正道的师长、朋辈;感恩帮助和批评、关注我的各界贤达、武林刊物、气功疗法杂志等。也因,武术自然门秘技、内家形意、八卦和南拳秘诀等,皆为文物性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余既习之得之,则有义务遵师命传之于世,让有志向、有天赋的年青人,学习,研讨,评判,继承和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有道曰;“学人所长,补己之短,扬长避短,学则善也。”余愿用此言与天下有志于武学文化学习研究者共勉之。</p><p class="ql-block"> 然:在下才疏学浅,书中所述难免出谬误瑕疵,若追此责,皆因本人艺粗、舌笨、笔拙,与众武术前辈无干。故此公告,本《香江论剑》纯粹是个人学武感悟心得之公开,仅供诸位看官参考批评。余万不敢以书中论点贻误苍生,以致滋生罪孽,切切!</p><p class="ql-block"> 陳世萍</p><p class="ql-block"> 辛丑金秋于香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5、海西举人按语</span></p><p class="ql-block">2019年九月初三日,是苏乾章老师供奉的王堪舆先生的诞辰日,苏老师办酒三桌款待宾客,酒席上,我跟陈世萍先生初次见面,他花白的美髯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0年正月,陈世萍先生从香港回到家乡闽清省亲,我们多以微信联系交流,2020年6月7日,我受陈世萍先生邀请,到其府上拜访,共进午餐者还有一位县域久富盛名的书法家游作忠先生。陈世萍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身为习武之人,虽入学少,但后天谦虚好学,今日评价他,允武允文,文武双馨,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对祖宗缅怀,对父母孝敬,对师傅感恩,对家人真心呵护,对朋友有情有义,对学徒关怀备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6、为《香江论剑》序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本记录了世萍君跌宕起伏,风雨兼程人生路的书;一个充满侠客情怀的书名——《香江论剑》,勾起了品鲜者对封页之内的万种风情产生窥秘之强烈欲望。</p><p class="ql-block">“剑”,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中,始终是一件传奇而又正义的兵戈。千百年来,君子按剑仰天忧世,文人骚客激扬文字,指点河山万里而挥毫喻剑;多少英雄豪杰仗剑天涯,不畏马革裹尸捐躯沙场;更有百万雄师如青锋出鞘横扫千军如卷席。</p><p class="ql-block">五千多个春秋岁月,上至王公将相,翰士侠客;下到商贾庶民,三教九流,莫不尊剑魂而正本清源;武林豪杰莫不迷剑艺而较高下;战将纵横疆场莫不赖青锋而统帅三军;壮士持剑,而行仁仗义;明君扶剑,而正身立国;古国剑情深植血脉,千古风流而经久不衰!</p><p class="ql-block">一柄青锋写春秋,剑助杜康李白醉叹“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辛弃疾狂饮豪抒“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无数文人骚客,胸怀上国豪情,挥毫泼墨,尽显丈夫剑劲!</p><p class="ql-block">开启《剑》封,拜读萍君《自序》,陈氏一族文史武学跃然纸上。萍君豪迈,广结剑友,诚拜名师,勤学苦炼,躬耕不辍;尊师悟道,终得武学精髓。此番将所学所悟编著成文立册,贡献于众,确实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论剑》以记叙、散文、诗歌、小说等汉语写作方式臻以适量的文言文表达成份,使其丰富多样的内容,既生动活泼,又不失典雅稳重。</p><p class="ql-block">其中它所叙述的武术专业讯息,罕见地将易数五行、生理医道、武术气功与《道德经》古典哲理,融汇贯通,既完整继承了传统武医结合的精典内容,又创新发展了独特的综合武学理论。此种集中华优秀文化为一体的实用内容与思维方式将对武学研究,武术教学和武术养生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作者透过叙述自我学武成长的经历,去揭示人生哲学、生命机理、自然法则。书里的故事也许是你我皆熟悉的,平时感觉毫不起眼的人间常事,但是作者却从人间烟火之中品味、提炼出了不平凡的武学精髓、人生哲理。</p><p class="ql-block">《香江论剑》是一本集心意自然门与少林六合自然门为一体的,体现中华民族人本文化为特征的,弘扬天人合一辩证思想的武学文化著作。它必将成为广大中华武学研修者,探索中国武术渊源,解读武学精典的参考工具;它的凌空青光将为初涉武林者拨开云雾,指点迷津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成才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易学研究会理事</p><p class="ql-block"> 朱炳锟(海西举人)谨序</p><p class="ql-block"> 辛丑冬月于万安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7、</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八闽岳祖白岩山下地灵人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溪交汇孕育出传奇陈世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宗亲寄语</span></p><p class="ql-block"> 欣悉《香江论剑》编著成册,我们陈氏宗亲,以陈门祖先崇文尚武之青史为序,一为世萍宗亲表示祝贺,二为广大读者揭示作者献身中华武学,并学有大成之宗族传统文化之脉络。</p><p class="ql-block">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不同姓氏族谱中都承载着无数厚重的家族发展史。千年的文韬武略故事,承前启后地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不断将中华文明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龍溪陈氏亦是《百家姓》中的骄骄者之一。</p><p class="ql-block"> 先祖陈暘,宋史称“乐圣”。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的编著者;华卿公于洪武十三年,奉红牌带兵驻扎龙溪护卫入闽始祖;熹公、千郎公开基龙溪,耕读繁衍,开馆授武,龙溪自此成为武朮之乡;文灿公字明台,史传“力大拔树横扫贼匪”;故,我龙溪陈氏一族,翰墨可傅天子,武威能安一方。陈君世萍求学练武之路,亦无处不表现了先祖的鲜明文化烙印。</p><p class="ql-block"> 萍公列祖品福公天祖端生公父子善行商,盛传与螺州族亲陈若霖家族往来甚密,若霖官居极品,故萍公祖居亦称官厝。</p><p class="ql-block"> 清光緒年间,元霄闹花灯,发生许、池两姓斗殴。小姓池氏众人为了避打,逃躲入官厝,萍君祖上高叔祖辈以高叔祖道宽公为首伸张正义与宗亲组织八十多人武士力敌八百人,雖得胜,但伤及人命。后此事件,由太傅陈宝琛出面调停而和平解决。</p><p class="ql-block"> 萍君高叔祖方利公是清朝光绪年间武举榜首,因前面叙述之案意外失公车!但高叔祖遗留下的(提刀与铁杖58年炼铁时已毁)三百六十斤武石尚完好。萍君刻苦练功,年轻时常以此石炼劲;其祖父是清朝宣统己酉科秀才亦是精文尚武。日月如梭,世事纷繁,民国以来华夏沧桑巨变,习武之风渐微。正当龙溪陈氏宗亲,无奈叹息尚武家风远去之时,却在前一世纪末,发现一颗武林明珠正在闪耀,这就是正在武林山路上跋涉的陈君世萍。</p><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秋去春来七十余年,萍君早已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羽翼丰满,德、武双修,誉满武林的自然门武术第四代传承人,其间的无限艰辛自不必我等赘述。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文化,陈君世萍客居四海通衢之地,国际大都市香港。在香江之畔创立了“国际自然门武术总会”,讲学授徒,为宣传光大中华传统文化竭尽全力。</p><p class="ql-block"> 先人的表率,家乡的情怀,萍君身居香江满怀乡愁。他惦念故里文化教育,主持完善先贤二陈纪念堂,筹资办学,建祠修谱,捐集巨资,弘扬礼乐文化,尊祖修陵,重修祖厝。热心于公益事业。其身怀绝技,爱国爱乡的高尚品德,足已告慰陈氏列祖列宗!更堪当子孙后辈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闽清颍川龙溪陈氏宗祠理事会谨上</p><p class="ql-block">代笔者原村党支部书记陈世忠撰于辛丑金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8、摘自《碧水云天》短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坎坷经历铸就铮铮铁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孝心柔肠合唱传奇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 ————(碧水云天感言)</p><p class="ql-block"> 读完陈君世萍拜师回忆以及他前半生的简述,吾掩面沉思:陈君自强不息;屡挫不馁;习武拜师访友,真是孝感天地,坎坷经历,实乃传奇人生。不禁仰面长啸,不觉泪流如雨。可谓感吾心动之至。</p><p class="ql-block"> 陈君,年幼体弱,几近死亡,经神师点化,身体康复。他拜师之路,令人不堪回首:克服经济压力,携妻子,带儿女,不顾山高高,路迢迢,去访友寻师拜师;一边工作,养家糊口,一边习武习书,追求梦想;面对悬崖深渊而不惧,苦练功夫用心习书。他先后拜了二十八位师傅,博采众长,苦练(五祖拳、罗汉拳 、永春拳、心意拳、自然拳中的九宫步……)聚各家各派的精华于一身,武艺高强。然而,他没有利用武力去争强霸势,去敛财聚财。而是,将武术与文化融为一体用来健体强身,广纳门徒,传承中华武术文化。把老师的的武功、武德以及习武习书的精神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师傅!师傅,视师如父!拜师回忆录,字里行间渗透了陈君的孝道之理。 生活无论多么艰辛,经济无论多么拮据,他时刻忘不了节衣缩食,孝敬师傅。他的眷眷之心,孝心柔肠,跃然纸上,脱贫其小学三年之文化洗礼,酬谢同仁共研,真乃天道酬勤也。</p><p class="ql-block"> 陈君懂科学,识玄学,攻心,相术,样样精通。异性同仁在他面前都是晶体,尤其吾本人几经验证,屡被其看透,说中,异性众友都心服口服。他幽默风趣,学识渊博,同他碰撞过的异性同仁,心灵魄影,早晚被他俘虏。他吟诗作对,出口成章,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让人耳目一新。他自幼习武,是习武天才。他虽习武,他的中肯研书习画文笔颇佳,他写了许多关于养生健体,育人心灵,启人智慧的文章。他的书法,挥去之笔,如滔滔江水,奔涌向前;回峰之笔,犹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奔腾而来。每一横,每一竖,每一撇,每一捺,仔细品味:象山,象水,象树,象花……任凭你去遐思……仿佛海市蜃楼,如诗如画!他尤其擅长写存头诗词。你随便说一句话,他能捕捉信息,一首首诗娓娓道来,许多异性同仁对他情不自禁。他外刚内柔,刚柔并济,关心呵护弱者,异性花心是天生脆弱,需要强者来慰藉心灵,诉说衷肠,自然水到渠成,不谋而合。他的情义胆识自然朴实,淡然奇缘纳怀共爱!</p><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陈君的坎坷经历,陈君的拜师旅程,陈君的事迹可算是传奇人生,蕴含着千百年来长江黄河灿烂的文化,闪耀着一种不屈不挠,永远进取的龙的精神,是承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旅程碑!希望把他这种恒心毅力的精神,这种文化,这座丰碑,传承下去,作为中华民族子子孙孙永远的精神食粮传承至永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9、</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寒雪青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篇 寒风炼石</span></p><p class="ql-block">丙戌年(一九四六)腊月,数九寒天,梅县龙溪境,陈氏家族夜半三更上天將余送来了这个世界,父亲喜从天降为余取名世萍 。注定了一个尘世萍泊,命运坎坷的惊湍人生由此展开。</p><p class="ql-block"> 余生扵一个新旧交替,兵荒马乱又百废待兴的年代,家庭贫困余幼年多病,半牧半读至初小结业,就无奈辍学务农,时仅十一岁矣!</p><p class="ql-block"> 时遇五九、六O年罕见的自然灾害,国家内外交困造成生活极为困难。余终日放牛拾柴,米糠伴野菜,鸟蛋炒鱼虾,但凡能安慰一下肠胃的东西全都成了美食。终于有一日,饥饿难当,余领头下了杀心!一伙牧童,一小截牛尾巴,三根萝卜,一瓦罐“牛肉煲”,外加一顿竹鞭爆炒屁股,就成了少年时代抺不去的,五味杂陈的永久记忆。</p><p class="ql-block">龙溪境乃远近闻名的“杖林”之乡,从古至今,习杖术以卫乡里,是此地的尚武风气。武举、名师辈出。余从小敬佩武林豪杰、爱国将领,虽已缀学,却经常随带岳飞《精忠报国》、 《水浒传》、《说唐演义》、《三国演义》等历史英雄和武侠连环画,以及一本翻得稀烂的《小学生字典》。久而久之,对书中武术高手如数家珍,对故事情节倒背如流,对古今武林侠客的高强武艺仰慕至极!学武之心如饥似渴!终于,七岁那年叔父绍尔将我收入龙虎桩门下,正式步入了武学生涯。 </p><p class="ql-block">正所谓:</p><p class="ql-block">龙溪腊月青峰雪</p><p class="ql-block">杖岭寒风尚武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惧冰霜寻剑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铸锻品性梦江南</span></p><p class="ql-block">叔父尔是位严苛而又善于因材施教的南拳师父。</p><p class="ql-block">陈氏家族数代尚武,大力神劲者辈出。余亦天生一股使不完的蛮力,故,尔师除了加倍施以桩法训练外,命余常与耕牛抵力。先是与牛犊抵头练顶劲,又拽牛尾巴练拉力,再后双手握牛角练扭劲。余二十岁时即可扭摔一头大黄牛。后来练习先祖遗留下来的360斤的武石,渐渐地逐步将此石提上膝、捧过腰。蛮力与巧劲皆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尔师悉心授予龙虎桩的稳马硬桥,气力吞吐。几个春秋过来,由于余臂力过人,基本功扎实,三战、四门等套路耍得虎虎生威。</p><p class="ql-block">一九六零年余十四岁,父亲将过于顽皮的余委托在龙岩邮局当领导的陈其西叔父管索,希望我能走上正轨。其西叔父知道我酷爱武术,就顺势将我交给同单位来自山东临沂的大洪拳师傅傅传信管教。不想傅师父见面就喜欢上了我这个膂力出众,手腿别样粗长的小伙。就安排比我大两岁的女儿照顾我生活并与我一同练习大洪拳。师父不遗余力地教我“十二桥手”、“十二马”,以及大洪门的崩打、架打、扒打、滚打和发身力整劲;并授以活马步桩为根基的闪展腾挪(出步多含跤法);让我掌握了大洪拳的手上八法(斩、撑、勾、挂、缠、拦、沾、挎);深入讲解拧腰探背,伸膀远击;大洪拳的劲力以脆快为主,讲究抖肩晃膀,发力刚猛,刚劲、明劲,柔劲、暗劲,混元劲逐步推进,刚中有柔。师姐每日悉心指导、陪练。他们父女使我第一次见识并系统学习了以大开大合为特征的,豪放的北方拳种。在近三年的精心授拳和无微不至的生活体贴中,我与师父和师姐结下了一段难以割舍的师徒、姐弟情缘。</p><p class="ql-block">为了提高南拳体系的技艺,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八年余遍访闽浙二省武林前辈,虚心学不同门派的功法技击,先后向梅籍拳师陈振美(外号阿美师)、郑发奎、黄聿球、刘岩鴻、黄永希研练金狮拳之崩跳串跃;十八罗汉“仰掌为水,立掌为木,扑掌为火握拳为土、钩手为金”之五行掌法;虎桩三战、四门之举重牛力;地躺拳之“九滚十八跌”以及南方杖法与技击术。</p><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八年,拜访浙江陈茂细、苏其昌、刘坤,洪志杰等师父研学龙虎戏斗法等龙虎桩软、硬、轻功。</p><p class="ql-block">诗曰:</p><p class="ql-block">满山苦棟横秋果</p><p class="ql-block">一路黄梅入梦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篇 饮马黄河,伏牛山下磨青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篇 自然无垠天外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海纳百川上善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师拜万籁声</span></p><p class="ql-block">随着乙卯年(一九七五)师从王景春恩师以来,逐步认识到了老一辈武术家的愽大胸怀和对中华武术事业发展的无私奉献。王师经常与我促膝长谈,聊中国武术门派的利弊,认为武术门派是冷兵器时代军事斗争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门派斗争产生了武术文化内容和风格的差异,好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了武术发展的鼎盛发展。使中华武术成为世界武坛最为光辉灿烂的瑰宝!</p><p class="ql-block">但是,由于门派之间的争斗、封锁,又阻碍了中国武术事业的整体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世界战争进入暖兵器时代,国际搏击术的体育竞技化蓬勃发展,中国武术的自由搏击运动,开始落后于世界水平。王景春大师认为,中华武术应在鼓励各门派保留特色的基础上加强联系与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发展;必须团结起来消除内卷,把中华武术健康地引向搏击竞技和全民健身两条路,使武术转型为,具备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这是我们武术工作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他分析说,福建省武术门派繁多,但总体可以分为三大主力:</p><p class="ql-block">其一,源于南少林(泉州少林寺),以龙、虎、狮、鹤等像形拳及永春拳等为主体的南拳派系;</p><p class="ql-block">其二,以源于徐矮师、杜心武之自然门与少林六合门组合形成的,主要流行于福州及厦门地区的,声蛮海内外的万籁声派系; </p><p class="ql-block">其三,就是以心意六合门、形意拳为实力的中国内家拳派。</p><p class="ql-block">你已经具备了链接南拳派系与内家拳派的基本条件,现在你必须以及大的诚意,极强的毅力,去学习武林泰斗万籁声的精湛技艺,并联络、团结其门下有识之士,共同促进门派大团结,为新的历史时期的福建武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所以我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带你去见万老先生,争取让他收你为入室弟子。</p><p class="ql-block">戊午年七月(一九七八),师父王景春与武林泰斗万籁声相约,带我及黄德镇师弟在福州竹林境(万籁声住所)会面。</p><p class="ql-block">早上八点许,俩位武林泰斗拱手寒暄,相互问安后,宾主坐看茶。我与师弟黄德镇立于恩师身后。随即,景春师父向万师详细介绍了余与师弟的情况,并表达了将我俩推荐给少林六合自然门为徒,入室他的门下的愿望。我们赶忙向前迈步,表示了加入万老师门室的虔诚意愿。万籁声开言道:“既然王老弟强力推荐自己的爱徒加入少林六合自然门,我有何理由拒绝?不过道有道法,门有门规,按本门惯例你们俩必须接受三年的“准徒弟”考验期,考验你们的人品、悟性。倘若不符合本门规范,即使是王老弟推荐亦不可轻易入室,不知你俩赞同与否?”我们立即应允所有条件,诚心接受考验。</p><p class="ql-block">辛酉年(八一)辛卯月(二)甲申日(初二)正是龙抬头吉日。陈世萍、黄德镇师拜万籁声,入室少林六合自然门的拜师仪式,在万籁声的住所,福州市竹林境举行!王景春作为推荐人全程主持了仪式,万籁声门下“三洪”(洪正福、洪敦耕、洪鼎生)作证,另外万籁声夫人也亲临现场。吉时,陈世萍、黄德镇向万籁声行三跪九叩拜师礼,礼成。万籁声正式纳二人为少林六合自然门入室弟子。</p><p class="ql-block">成为万籁声弟子时,我任闽清县一建筑工司保卫科和劳工科科长。工作压力不算大,但每日经常要跑二、三个工地,所以虽工作时间零碎,却有比较自由出行的机会。故,总是利用下福州工段的空余时间,到万师父家讨教武术真谛。师父是个武林界出了名的教育家,因材施教是他的老本行。他对我说:“练拳不能练死功,每个学拳者都应当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规划,方能事半而功倍。我看你有两个优势,两个弱势,必须突破弱势,发挥优势,因势利导地练习少林六合自然门。”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你学历低读书少,获得武术典籍上的武术间接知识的困难大。这是你的最大劣势。其二,你目前工作性质的特点,决定了你只能自由支配零碎的业余时间,不可能满足你专业练功的愿望。”他进一步分析到“但是你练武阅历丰富,南北拳法皆有领略,积累了同龄人难以掌握的武术实践知识;其次,你能吃苦悟性高,具备了进修高层级武术要诀的基本素质。”随后万大师开始给我指点迷津:“所以,你首先必须继续在“社会大学”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广交书法家、画家、阴阳先生,甚至算命测字先生。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学实践知识,是社会这所大学的“教授”,虽然他们传播的知识真伪混杂,但你是有能力去伪存真获得武学所需要的营养。”关于六合自然门练功的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他说“中华武术虽然门派众多,但是文化同出一门,故,一通百通,你不是一般的学拳小青年,而是高级研修生。我授予你自然门要诀拳理,你尽可将其悟透后,自然融合于平时所练的各种拳法之中。大可不必从大同小异的武术基本功练起,这种方法方是自然门功法提倡的自然而然。”他总结说:“所以,广交朋友以长认知;悟透拳诀,免练笨拙;化整为零,碎练整合,趋利避害,自然而然。切记!”</p><p class="ql-block"> 此间,从八一年到八四年,我经常创造机会到竹林境接受师父授诀讲解。师父由易至难逐步授予我杜心五所传的徐矮师所创自然门独有功法,包括三角步,四角步,六角步,左右七星步以及九宫步伐。并授给我这些功法的图解。并在赠送我的相关文字材料中,标注阴阳八卦六爻辞点的注解,以便于我理解自然门功夫与《易经》理论的内在关系。</p><p class="ql-block">万籁声是浩瀚武林中箸名的技击大师。善长于以快制慢,以长击短;出手软绵绵,粘身便是铁;鬼异的自然门步伐与手法,更是使许多高手不知所措而马失前蹄。</p><p class="ql-block">癸亥年戊午月(八三年六月)的夜晚。万籁声师父为我讲解各种自然技击术。说到激动处,毅然起身走到院子里,招呼我说:“击技术讲究的是临场发挥,自然反映。比的是悟性与技术的层次。赢也好,输也罢,都是事后才知道自己用的是何种拳法。那种设计好的攻防手段皆为初学表演。”说完吩咐我:“现在你尽管使出手段将我击倒,看看我是如何防御,不可耍伪拳,要真打”。我从小学武,与人切磋从无畏惧。此时与师父四目相对居然有不寒而栗之感,只见万师怒目圆睁,眼帘上卷,眼中杀气寒光,不怒自威!师命不敢违,我取右势上步拳击万师面门。肘未直,力未到,万师已左鹰爪扣带我右拳,右腿轻踏在我胸口,半渡而袭之。速度之快,出手之准狠令我大惊!师父之钢勾鹰爪与六合窝心腿,果真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师父七、八十年代生活过的也不是很宽裕。夫妻二人大多数时候忙的都是柴米油盐。与那时福州市的普通居民一样,家里没有什么象样的家具,照明也就挂几个白炽灯泡,烧的是煤球与柴火。有时我乘下工段之便,常常为他们带上一些松木碎片,给他们当柴烧,他们连声道谢,感觉十分高兴。说明大师的生活已经完全平民化了。</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师父听说我的妻儿都已定居香港,就对我说:“你单身一人在内地不可太长久,一是开销大,二是长期分居影响感情。依我看你还是尽快去香港与你的家人团聚。若有可能的话,在香港创立一个自然门武术协会,一是在国际大都市,向世界宣传中华武术文化;二是在香港回归之际,为国家做些实事。”</p><p class="ql-block">八四年底我终于踏上了南下香江的列车,定居香港。并奉万师命,与师兄洪敦耕一道创办“国际自然门总会”,授拳创业,宣传中华文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97香港回归做一些有益的事。事业有了着落,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改善,我依然心里惦记着平民大师,故此,每月都寄一些钱给万师父,让他贴补家用。可是没想到的是有一次我回内地探亲,到竹林境看望他老人家,他却掏出一包用旧报纸包的钱对我说:“这是你寄给我的钱,你也不宽裕不必每月给我寄钱,我们的收入够用。”话完硬要把钱塞还给我。我怕他生气此事也只好作罢!但是师父高尚品德却永远铭记于心!</p><p class="ql-block">真是:</p><p class="ql-block">胸宽尽纳千川水</p><p class="ql-block">艺湛堪培上德人</p><p class="ql-block">自古武林多杰士</p><p class="ql-block">刀枪剑戟也慈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五篇 练武花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一 武林春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部</span></p><p class="ql-block">一九六0年刚闹完花灯,一列绿皮火车正拉着汽笛,沿着闽江右岸向西驰骋。</p><p class="ql-block">少年陈世萍跁在车窗上,望着打在玻璃上的淅淅沥沥的春雨,心里充满了离乡的愁怅。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自己天生一付谁也管不了的顽皮相呢?家里穷书是念不成了,可是也总不能领着一帮牧童整天上树偷果下河捉鳖,动不动还用弹弓捕杀邻居家的“野鸡”,烤人家地里的番薯吧!因老惹事屁股没少挨父亲的竹鞭子。连唯一能降服我的教我龙虎桩拳术的绍尔叔,也感觉管束不了我了!他建议父亲在外地找一个拳师管教我,离开家乡更有利我的身心成长,还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也不知道师父怎么就出了这样一个馊主意!此事鬼使神差地又让在龙岩白沙邮局当领导的陈其西叔知道了,让我父亲把我交给他带到单位去,让邮局里的一个来自山东的傅师父教我武术并教我做人,顺便在邮局当临时工,赚点钱养活自己。父亲正因此事一筹莫展,一听有这样好事能不赞成吗?至于我同意不同意一点都不留说话的空间!唉,想想要离开朝夕相处的小伙伴,想想养了几年已通人性的老牛,还有熟悉的山川溪流……唉!除了无奈,还是无奈!还好,其西叔的目的是带我去学北拳,听说北拳是上战场用的拳术,一定很厉害吧,那师父一定长的比我高大威猛吧……</p><p class="ql-block">思绪展开了,窗外的天也晴了。火车抵达龙岩苏坂火车站,再随其西叔转坐公交车前往白沙邮政局。</p><p class="ql-block">汽车一路颠波向北,下午三点时分车至白沙邮政局职工宿舍。</p><p class="ql-block">说是邮局职工宿舍,其实是邮政局租用的民房,二层土木结构青瓦白墙。其西叔和傅师父前后相邻各住一个单间;师父的女儿另住一房,其西叔将我安排在与师姐相邻的另一个房间里。里面只有一张木板床和一桌一橙房间挺大,显得有点空荡。前后相邻房间的木板隔墙上都有一扇相通的门,但都畅开着。叔叔安顿好我后,他就忙去了。</p><p class="ql-block">出于好奇我走到隔门边探头往里间瞧,只见里边与我住的这一间面积差不多大。一样的简易床,床头墙上挂着一个一米多长的置物架,上头放着一些衣服包包之类的东西。床头右侧多了一张木桌,上面有一面小镜子,还有头梳和一小盒白雀灵(护肤脂),看得出来是女生的用品。我当时还小(13岁)也没想什么,只觉得有人作伴挺好的。但是她是先来的,又是我的师姐,我心里感觉自己像个客人,有点忐忑。后来靠在床头我居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p><p class="ql-block">忽然感觉有人在轻轻搖曳我的脚,一个声音“嘿—,你是谁?”我一骨碌站起来!眼前站着一个比我稍高一点的女生,好看而又有点疑惑的双眼正盯着我。我有点不自在,还没等我开口她紧接着说:“你是陈世萍吧!听我爸说你要来,想不到真到了!”言语中没有半点羞涩,看来山东连女孩都很豪爽!我向她点点头以示确认。后来她又问了许多,我脑袋晕乎乎的回答着,真不晓得说了些啥。</p><p class="ql-block">晚饭时在单位餐厅终于见到了傅传信师父。师父用他那山东大汉宽大的手摸了摸我的脑袋,慈祥的眼睛里尽是温馨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部</span></p><p class="ql-block">当晚,在师姐傅燕芸的房间里,师父命师姐打了一趟大洪拳三十六式,把我看得眼花缭乱,只觉得拳脚并用,大开大合,速度快,张力大,灵活多变,与余所见的以四平八稳步伐为特征的龙、虎、鹤、狮拳法完全不一样。心里想这拳真灵活,但比起龙虎桩好像桩法不够强劲,有点花拳绣腿的样子!反正感觉好看不一定好用!后来师傅叫我打了一趟龙虎桩说:“练的不错,但要学大洪拳就得改架子。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要准备好吃苦哦。”接下来他吩咐师姐“今天世萍旅途劳顿就早点休息吧,明天起傍晚放学后你教世萍师弟先从筋骨易变练起吧。”说完大家就散了,各自回房睡觉。</p><p class="ql-block">我躺下了,没事胡想“筋骨易变”?啥意思?筋骨都是母亲生的,怎么可能再改变?我是个急性子不问清楚今晚昨入睡?于是大着胆子走到隔门旁,看见师姐燕芸正在做作业,就轻声地问“师姐,你能告诉我什么叫筋骨易变吗?”师扑哧一笑,说道“就是练压腿和站桩呀”。师姐的声音很甜,笑的样子真好看!我心里想。我说:“站桩我练过,但是什么是压腿,你能告诉我吗?”“好呀,我先帮你预热一下吧!过来,把腿搁在这!”说完又给了一个可爱的笑脸。我赶紧走过去把左脚跟搁在了她的木桌面上。师姐说,把左右膝关节都挺直啰!我赶忙挺直了左膝关节,右膝关节却直不起来,她让我右腿挺直,我的左腿却又弯了,腿后的筋疼得我直咧嘴。看看不行她干脆让我靠墙站直,面对面在我的前面蹲下,叫我把左小腿搁在她的右肩,然后用左膝盖顶着我的右膝盖,同时双手用劲压住我的左膝盖,身子慢慢站了起来。这时只觉得双脚韧带就撕裂似的,疼得我呲牙咧嘴!但是我是男子汉决不能出声求饶!最后还是师姐手下留情,没有顶直她的双腿,要不然我就要投降了!她放下我的左腿称赞道:“好!,是条汉子!”我心里想,就差点把我的眼泪都痛出来了!说也奇怪坐过了师姐的第一次“老虎橙”,抬右腿时疼痛的感觉就又那么剧烈了。我终于保住了男人的面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部</span></p><p class="ql-block">平时她去上学,我去当差,相互照应着。燕芸师姐总是教我练功又照顾我的生活。有时去远程当差回来晚了,她总是热好饭菜留着。我一身臭汗换下来的衣服总是抢着洗了。真的把我当亲弟弟看待。至今想起来心里还暖暖的。可是人都有软肋,这么一个坚强的女生也有她害怕的事。有一天夜里睡到半夜,她突然抱着被褥跑到我的房间,把被子往我床上一放蜷缩在床头,惊悚地说:“有鬼!我害怕!”。我被她吓了一跳,仔细一听……笑了!我说什么鬼不鬼的,老鼠在咬木头磨牙而已!她说反正她害怕,就在我旁边睡了。第二天收工回宿舍,我一看傻眼了!燕芸正用书本在我的床铺中间垒起了一道长城,对我说:“这是楚河汉界,咱们各睡各的互不侵犯!”。答道:“那好吧。”心里直犯嘀咕“唾就睡吧,垒一道墙干啥?”</p><p class="ql-block">这一睡,又是一个春秋。生活很贫穷,但是我们却很快乐。灯下练功,月下切磋;隔着“楚河”唠乡情,烤块红薯是零食;万安溪中戏鱼虾,东连山上看霞辉。</p><p class="ql-block">一日,斜阳染红了溪水,我惊奇的发现,从水中站起来的燕芸,湿衣服紧贴的胸部有两个肿起的包。赶忙对她说:“师姐,你胸部受伤了!”并伸手去摸。不想燕芸急闪身随手便是一个斩手,打得我手臂发麻!她脸色通红喝道:“呆子!这是生理现象,不许碰!”一时间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心想不让摸就不让摸发那么大的火干什么?大概是从那时起燕芸好像与我渐渐地疏远了些,我们俩也不再楚河汉界地当梁山伯与祝英台了。但是她对我练功却要求更严格了,生活上照顾的也更体贴了,有好吃的总留着给我,而且眼神中多了些莫明的光芒。我有些迷茫,但却很享受这种对待,也愈发把她当成了亲姐姐。</p><p class="ql-block">忽一日,无意间听见其西叔与傅师父在隔壁房内聊天。师父对我叔说;“他兄弟那么多,又不是长子,你跟他家里商量一下,把世萍过继给我当儿子,我把燕芸许配给他,行吗?”其西叔回答:“那感情好!这孩子重义气、正直,又是练武的料,交给你培养正好!”我一听,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我们老家的男人最怕当“上门奴”,要是那样我回去怎么见人?不行!我得赶紧走!第二天趁着其西叔和师父去总局,师姐去上学,我溜进叔叔的宿舍撬开他的抽屉偷了几块路费,步行到苏坂火车站,连夜离开了白沙镇。</p><p class="ql-block">火车在万家灯火中驶离苏坂,我长嘘了一口气心想终于逃出来了!可是,随着机车向一头东扎进无穷无尽的夜色,一种伤感却阵阵涌上心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一对父女的深情厚谊,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灵魂深处!如今我居然不辞而别,此时燕芸一定正焦急寻人!她是一个重感情的女孩,说不定该伤心地哭了。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和不安。但男人的自尊心告诉我,好马不吃回头草,即然出来了就不能再回去了。更何况我即将回家了,家乡对少年的魔力是无于伦比的!</p><p class="ql-block">花开花落,时光已经又走过了六十几个春秋,虽然年愈古稀而那两个羞涩而又烂漫的武林春天,却成了我此生最值得回味的季节……</p><p class="ql-block">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白沙春早双拳好</p><p class="ql-block">苏坂夜深七尺逃</p><p class="ql-block">不是负情无义汉</p><p class="ql-block">只因前路浪涛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二 北上传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甲子(八四)年仲冬十一月十六日。师父王景春携我登上45次京福特快列车,在夜幕之中离开榕城驱车北上商丘。</p><p class="ql-block">按恩师之意,此行中原将带我首站拜访河南商丘名扬海内外的师伯,心意拳大师吕瑞芳,并邀其南下。第二站则停浙江嘉兴,拜访师伯江湖人称“活关公大刀李青山”心意名家。亦邀其入闽同聚闽清。</p><p class="ql-block">出发前,师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千百年来,社会动荡,江湖险恶,武林处处有危机,就是在这种生存环境中,练武之人在不同于凡人的警觉中,练就了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身手。只有心静,才能养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警觉,才能为“动如脱兔”准备基本条件。所以师父与我约定:从上火车起到返回闽清止,我必须用平生所练功夫寻机袭击他,能打中他一拳奖励二十元钱;踢中他一脚奖励五十元;能把他打倒,奖一斤猪肉,一只鸡,一瓶酒,一百元钱。并交待必须真打,如果违例,就不再教我武功!这样创造了一个真实战争环境,逼着我不得不打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落坐的是8号卧铺车箱。客不多,原本可以睡四个人的包厢,只住了师徒俩。所以我们坐在靠窗的茶几两侧,一边喝着茶,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天。师父总是那么健谈,从接受俄罗斯拳王专业培训拳击,谈到一九三六年华北五省擂台比武夺冠;从卢沟桥事变(一九三七年)后,在东北军领旅长衔,任东北国军武术总教官,谈到在正面抗日战场上短兵相接时大砍刀血溅疆场的神威作用。一直调侃到近午夜,车已过鹰潭,觉得有点困了才睡下。我因多喝了些浓茶,又听了许多师父亲身经历的故事,所以躺在卧铺上一点睡意也没有!反复品味着师父纵横武林,保家卫国的征战场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车出江西婺源,内急,我去了卫生间,回到包厢门口,在带节奏的车轮声中隐隐分辨出师父均匀的鼾声。心想师父布置的作业八字尚未有一撇,何不此时出手打师父一个措手不及?一可完成作业,二可掌控力度不伤及师父。于是乎恶从胆边生,出右掌向睡在入门右铺的人影胸部打去!说时迟那时快,我的右手腕被钳住,右肘被向上托起,痛的我双脚踮起,紧接着身子被一拉一推,不偏不倚一屁股重重坐在了位于包厢左侧的铺位上。由于震动太大,吓得隔壁包厢的一对男女惊叫起来。我赶紧安慰说没事,是我睡不安稳掉到地板上了!此时,我发现师父却童真似的抿嘴乐了!</p><p class="ql-block">十一月十八日下午五时许,机车在大雪纷飞的黄昏中缓缓驶入商丘。</p><p class="ql-block">我提着行囊,随着师父,步出火车站。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使初识北方风雪的我猛地打了个激凌!街道上人踩车碾,尘土裹着白雪,成了灰色的冰泥巴,所有瓦房的屋檐下都挂着长长的冰溜子。街道空旷而行人稀少,过往的公交车和货车,在西北风的助力下扬起了漫天雪雾。偶尔也看见雪地里驰过套着马匹的两轮大车。街道两旁大多为两三层的平房,只有少量挂了招牌的老店尤其醒目。商店的大门都挂着厚厚的保暖布帘,顾客进出时冷暖气流交汇形成了腾腾的雾气。</p><p class="ql-block">这一切告诉我,我已身处华北平原了!</p><p class="ql-block">师父轻车熟路带我挑开了名曰“大众招待所”的门帘,顿时暖暖的气流把我们拥抱其中。</p><p class="ql-block">真是:</p><p class="ql-block">屋外鹅毛舞</p><p class="ql-block">帘中驿火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招待所是三层中空走廊平房,一楼进门一个服务台,右转为走道,南侧各五个开间,北侧为厨房餐厅。走道尽头是双开弹簧门,门上方醒目的两个黑体大红字“厕所”。服务台的左边隔墙是通往二层的楼梯。</p><p class="ql-block">出示了身份证件,登记了信息,交了二十元的押金,我们入住了103号房间。放下行囊顿觉内急,我说:“师父你先歇着我要去撒泡尿”。师父回说:“等等,我与你一起去。”</p><p class="ql-block">推开公厕的弹簧门,里面一个小走廊上又有两个通道,左上方写了个“男”字,右通道上方则写着“女”字,男左女右没有乱了分寸!</p><p class="ql-block">面壁对槽,师父在右我在左,卸货放闸,流水哗哗,哆嗦一爽过后,我用右眼余光瞄了一眼师父,感觉他笼头关不住仍在滴水穿石。一念突起!左脚掌一登,起身形向师父背后闪去,同时右手向师父前胸穿出,企图用靠别之势将师父向右侧发出去!怎料想师父几乎与我同步,左脚右撤面壁变背壁,左手顺势按捋我右手,右掌斩推我的左肩,此刻,我右脚尚未着地,受到师父按、捋、斩、推之顺势合力,仰面八叉摔倒在地!同时听见“撕”的一声,师父的功裤撑成“开裆裤”!师父赶紧提起裤头,抓紧破洞,我亦一骨碌跳起身,师徒二人嬉笑着跑回房间。</p><p class="ql-block">后来,我连夜寻遍商丘街头,好不容易才买到了适合师父穿的宽裤头!</p><p class="ql-block">经过这两件事,我彻底被师父精湛的武功折服!更被他的那种博大胸怀所感动。因为,武林之中长辈与晚辈过招,万一失手将成为终生难以弥补的遗憾。记得我和师弟黄德镇曾经与一位江湖中名声显赫的师父交手,他可能是轻敌了,提出要一对俩,结果失手了!后来此人再也没有在武林中现身。我们师兄弟俩也一直在找他,想给他赔个不是,可是始终没有音讯!这事也成了我们的一个心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十一月十八日当晚,由于旅途劳顿,且招待所房间里的暖气作用,我们师徒很快就进入了梦乡……</p><p class="ql-block">十一月十九日,可能是老天也知道有了南方来客?打开南向的窗帘,发现天空居然放晴了!一看时间已近8点。我赶紧招呼师父起床,因为今天要去拜访师伯吕瑞芳。</p><p class="ql-block">洗漱完毕,在招待所草草买了几个馍,各喝了两碗豆浆,一抹嘴就出发了。</p><p class="ql-block">一掀招待所的棉门帘,一股冷风逼得我这个南方佬又退了进来!回头一看穿着棉大衣,扣着厚棉帽的师父瞧着我笑道:“咋样?叫你带大衣你不带,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走呀!”我心里一横“走就走,谁怕谁?”。街道上也没有公交车,我跟着师父一路顶风向北走了约莫三十分钟,来到一个露天溜水场,场内人声鼎沸,滑冰的大多都是青少年。这些人中“企鹅”在飞溅的冰屑中穿梭起舞!这种不怕严寒履冰为乐的豪迈场景,对于一个南方佬来说,还是平生第一回见识!</p><p class="ql-block">距离溜冰场不远,数栋三层混凝土钢筋结构的平房,分前后排列,楼前东西两侧各建有一排单层厨房。师父带着我在正对着溜冰场的那栋楼的一层,敲开了其中一个宿舍的木门。应声出来开门的是一位婷婷玉立,面容娇好的年青女子,看样子约莫三十一、二岁的光景。特别明亮的眸子里透出了一股英气,举手投足之间干脆利落,一切都使人感觉赏心悦目。“练家子,大家闺秀”这句话猛然跃上我的心头!她用悦耳的北方普通话向我们打招呼“师叔,快请进!”师父却不无玩笑地答道:“哟嗬,延芝怎么越长越惹眼了?”她也不搭讪,转头对我微笑着说:“这位就是福建来的客人吧,你好!”说着落落大方地向我伸出手来。我有点受宠若惊,赶忙用双手小心握住了她那只充满青春魅力的右手,说:“你好我是陈世萍!”说完怕失了礼节赶紧放手。她礼貌地把我们让进了屋里,同时提高嗓音朝屋里叫道:“爸,客人到了!”</p><p class="ql-block">从屋里出来了一位戴着白色回回帽,留着小山羊胡子,精神矍铄的慈祥老者。他满脸笑容,远远地就向走在前面的景春师父伸出了双臂,嘴里喊道:“景春老弟!好久不见!”我师父同时大声说:“师兄你好!”说话之间俩位异姓师兄弟已经紧紧拥抱到一起!这种饱含风雨洗礼的情感深深感动了我!一时间什么是仁、义、礼、智、信,我突然开悟了!景春师父简要地向吕师伯介绍了我,师伯拍拍我的后背,捏捏我的肩,说:“人高马大,眼正而又有煞气,是块练把式的好料!”</p><p class="ql-block">整个上午延芝师姐(后来我才知道她比我年长两岁)和姐夫烧水备菜,把挂在屋檐下的冻羊肉、冻牛肉取下化冰,准备着中午的家宴,忙得不可开交。师父和师伯在屋里促膝长谈,诉说着别后春秋冷暖,武林花开叶落,感叹岁月无情,人生苦短!午宴朴素而丰盛。师姐延芝热了一壶水果汁(以此代酒接代师父与我),一为他们师兄弟助兴,二为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在这冰天雪地的中原小城,气氛显得格外温馨。午后,延芝师姐上课去了,姐夫也上班了,俩位久别的兄弟依然小酌叙旧。后来,师父终于谈到了我,谈到了闽清,谈到了此番北来邀请师伯南下的意愿。我也诚恳地表达希望学习心意六合门武功的愿望。吕瑞芳师伯欣然首肯,说:“好呀,世萍马驰千里学艺,既是同门兄弟高徒,就是我的门徒,心意六合门又得了一个南国传播人,好事,好事呀!”进而整个下午到黄昏,师徒三人转而聊起了心意六合拳的基本特征。师伯很健谈,并身体力行。说着说着就起身示范,我赶忙起身脱了外套跟着练起来。鹰捉、挑领、横拳、虎扑…师伯一招一式手把手严格要求,分解动作要领,传授行气发劲。师伯虽然年逾古稀,可是其身形依然起落钻翻,束展开合,动转反侧,随心所欲,进退自如。我心中不禁感叹“真乃一代宗师也!”</p><p class="ql-block">演示传授至虎扑把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五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演示传授至虎扑把式,为了说明动作的攻防涵义,师伯与我皆出右势对垒。我因自幼练蛮力,三百六十斤武石也能提起,故在闽清武术界因手长力大小有名气。此时出手,我自恃年壮气足,做好了力拼的准备。师徒二人右前臂方触及皮毛,忽觉一股快如闪电般的下按前拉之力,将我带向右前方,使我几乎失去重心,我当即发力转腕回抽右手,企图稳住身子!未曾料到师伯居然听出了我的劲道,向前跟步顺水推舟,我急忙回撤,可是为时已晚,右脚方回半步,师伯早已抢位过身!我不由自主地向后仰去心想“糗大了!”。正当此刻右手腕转来一股回劲,恰到好处地让我的重心返回平衡。原来在瞬间万变之中,师伯的右手始终“粘”着我,操控着我的进退俯仰!我除了对老武术家的精湛武艺无比钦佩外,更深深体会到了武林前辈们的高尚品德!对比民间一些老是拿弱者儿戏,自诩为“高手、名家”的“拳头师傅”更看清了玉、石之别!为了说明动作的攻防涵义,师伯让我皆出右势对垒。我因自幼练蛮力,三百六十斤武石也能提起,故在闽清武术界因手长力大小有名气。此时出手,我自恃年壮气足,做好了力拚的准备。师徒二人右前臂方触及皮毛,忽觉一股快如闪电般的下按前拉之力,将我带向右前方,使我几乎失去重心,我当即发力转腕回抽右手,企图稳住身子!未曾料到师伯居然听出了我的劲道,向前跟步顺水推舟,我急忙回撤,可是为时已晚,右脚方回半步,师伯早已抢位过身!我不由自主地向后仰去心想“糗大了!”。正当此刻右手腕转来一股回劲,恰到好处地让我的重心返回平衡。原来在瞬间万变之中,师伯的右手始终“粘”着我,操控着我的进退俯仰!我除了对老武术家的精湛武艺无比钦佩外,更深深体会到了武林泰斗们无与伦比的高尚品德!</p><p class="ql-block">甲子年十月廿九(84年11月21日)乃黄道吉日。奉恩师王景春之命,我向吕瑞芳大师行回民拜师大礼,正式成为心意六合门入室弟子!拜师仪式由恩师王景春主持。 </p><p class="ql-block">甲子十月三十日晚十点,我们师徒三人在夜色之中告别商丘,踏上了南归的列车。在一路开往上海的绿皮车上,带节奏的车轮声,迷迷糊糊地仿佛又把我带回了,下午与延芝师姐交手的场景。她那一摔头,一后坐亮掌,杏眼之中一股英气逼人的光芒岂是凡人能承受得了的?其闪展腾挪飘浮不定的身形和近身靠打,见缝插针,毫不畏惧的拳风,无不透露出深厚的心意拳扎实功底。幸好我腿脚出奇的长,若换正常尺寸的男人,可一定得败在她的手下……</p><p class="ql-block">列车在浓重的夜色中奔驰,子夜的报时声已经响起,可是站在吕家门口挥舞着告别手势的倩影,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之中,久久不肯离去……</p><p class="ql-block">诗曰:</p><p class="ql-block">挥拳融化千丘雪</p><p class="ql-block">聚义暖摧百丈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六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一觉醒来已经七点许,列车到达上海站,即刻转沪杭线。中午在杭州再换乘长途汽车赴嘉兴。下午五时三十分扺嘉兴,当即入住回民旅社。</p><p class="ql-block">入夜用过晚歺,师徒仨人信步嘉兴街头。街道多为两层半木结构古建筑瓦房,普通街巷灯火阑珊十分幽静,只有五芳斋门市部、中百公司等少数几个商业中心才能见到车水马龙的景色。但是,倒映着两岸灯火的,长水塘、苏州塘、京杭古运河等河流与跨跃河上的圆拱桥相映成趣,却为我们师徒仨人展现了一幅水乡夜色的水墨丰姿。</p><p class="ql-block">十一月二十三日早晨8时许,俩位师父领着我在一个居民住宅区见到了心意大师,大刀李青山。</p><p class="ql-block">李师伯红面长须,体形硕大,威风凛凛,却满面笑容。他与吕瑞芳、王景春俩位师兄弟寒喧过后,将客人让进堂屋。堂屋宽畅,兵器架上供着两柄重型春秋大刀。三位大师落坐后我依然尊卑有别地立在王景春师父一侧,以免失礼。此时恩师景春方对李青山师伯介绍到:“此人陈世萍,福建闽清县人,是入我门室多年的爱徒,此番我带他北上拜访众师兄,已在商丘为瑞芳兄纳入门内……”话未说完,只听见李青山师伯哈哈大笑,接过话说:“师兄都把你的爱徒收为门徒,在我这你还用多言吗?但是规矩还是要的。”说完离坐指着堂上供的大刀说:“这是两口大刀,大的重一百二十斤,小的重九十斤,你选一把试试,看看能否提的动。”我心里思量,三百六十斤的石锁我能提得起,提起一百二十斤的大刀应该可以成功。说话之间我打量着一百二十斤大刀的长度,预判着它的重心点,然后运足气跨前一步,双手抓刀柄大喝一声提刀离架至胸前十数秒后从容放下。李师伯应声叫好!我又走到九十斤大刀前面,提刀竖起,并奋力舞了半圈刀花!李青山师伯连声道好,说:“能提得动一百二十斤大刀的现在非常少见,你还能舞动九十斤大刀半个刀花更是不易,这一关满分!”说着李师伯来兴了!扎紧裤腰带下场地运气提起一百二十斤春秋大刀耍起了胸花、背花。惊得我合不垅嘴!随即师伯收刀上架毫不费力!真乃关公神力也!</p><p class="ql-block">大家重新落坐喝茶,李师伯牵手让我坐在他的身边对我说:“还有一个规矩就是拜师仪式移师岳武穆陵园。”听了李师伯的话,吕瑞芳、王景春师父对看一眼,会心地笑了。他们仨兄弟继而喝着大碗茶侃起了大山。尽聊天南地北,武当少林,武林奇事,门派兄弟深情……</p><p class="ql-block">中午师徒一行,在回民饭店用餐。烤羊肉,烧牛排,金凤扒鸡,万圣马糕点,回族果汁,一桌纯正清真菜肴……</p><p class="ql-block">吕瑞芳、王景春到了嘉兴的信息不径而走,下午嘉兴武术界的一些名流纷至沓来,李青山师伯满面春风,不停地接待着来访者,介绍着我们师徒一行。晚歺时,恩师王景春建议第二天转程杭州。</p><p class="ql-block">甲子年十月初二(十一月二十四日),我们师徒四人乘长途客车原路返回杭州,住湖滨招待所。</p><p class="ql-block">癸亥日(初三)宜祭祀。正值小雪节气后两天。杭城北风凛冽,云低雨细,风雨之中夹杂着纷纷雪花。在王景春师父的主持下,在吕瑞芳师父的见证下,我虔诚地向李青山师父行了回民拜师礼,正式成为我仰慕已久的,号称现代云长的李青山大师的入室弟子!</p><p class="ql-block">站在肃穆的岳武穆陵前,我仿佛置身于潇潇风波亭,一干人马正昂首挺胸逆行于风雪之中慷慨报国!现实与梦幻皆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此刻,我深切体会到了三位中华武林泰斗的良苦用心!这一拜更深层次地感悟到武术的核心意义。武术是什么?武术是国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我自投身武术事业,敬拜南北武术精英为师数十人,此番拜师之大礼,刻骨铭心,未齿不忘!</p><p class="ql-block">礼成,师徒留杭二日,览古城,忆宋史,观大潮。</p><p class="ql-block">丙寅日(十月初六)宜出行。我恭邀:王景春、吕瑞芳、李青山三尊武林泰斗南下入闽,讲学传拳。闽清即将迎来一个空前绝后的武林盛会!</p><p class="ql-block">诗曰:</p><p class="ql-block">武穆天威山作赋</p><p class="ql-block">钱塘浪莽水吟诗</p><p class="ql-block">陵前一拜墘坤定</p><p class="ql-block">报国精忠矢不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0、关于气的功能与养生之文武火候</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之理的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文者乃静,静以似动;武者乃动,动以似静。文者能倡之以民声,使天下而闻,后趋之于治平;武者能威镇众乱,使邦国而震;是以静中藏动,动中涵静,静动相依,动静相辅,此乃文武之火候是也。 </p><p class="ql-block">“动静無始,变化無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此16字真言,乃自然门之精髓所在。亦是本门功夫武文并炼,德道兼修,以文养武,以武化文,以德悟道,以道修身之妙诀所在!也是华夏文化之瑰寶和精粹。静以养性,动以健命。养性者在高度入静中激发出大脑潜在的智慧,上可索古,下察未来,打破时空界限,以合于天地,故能感知天地也。健命者增加热能量,强阳气、活气血、坚筋骨、实肌肉、润毛皮,以达到体健,消除疾病,以炼气知境界可称为“气功”是也。</p><p class="ql-block">吾恩师万老籁声常言训教之,古人知之纯真,但今人胡说坑人。古人修持,一是求知,想明天地之奥妙。二是修身强体养心,求得健康长寿,循序渐进,不急不燥。今人练功,教者为名利所惑,一知半解,不识天地机关之玄机,不明人体之性能,故编无律之法,哗而取宠,以玄深而自傲,因其不懂玄理,故以玄虚以装神秘,迷惑众生,误人不浅。理不明、法无序,时有打着太极之招牌传令教人,出偏受害者广练追求功能,不知无转化之机,上火耗阴者久则狂,损阳积阴者久则幻,只其因,是不知火候也。吾悟火候者文武之技能是也,会修持恩师训教炼之要简之诀,共享爱好者,共研习之,共保祖先文化,弘扬正气以达成共同进步。 </p><p class="ql-block"> 论气之功能者,以动静呼吸之数健体肌、和气血、安脏腑、去疾患之法术也。动以养神,静以运化,去呼吸以增能量,弃呼吸以成化合,动不可急极,急极者则形狂,静不可寂极,寂极者则神亡,动以合时以应流注,动以牵形肉以分脏腑经络,此时去疾健身之要诀,此不可不明。命不健疾病缠,不可求性,沉思悟道,消耗最巨。命者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不足者,必靠后天之补,所以要健身修命不可不修心养性,因道不明,魔欲难禁,扰神乱志又是病基。学道合天地而立公心,知律效地而大宽容,以明天人合一之真谛也。则起居行止有方,然知道必须无私欲斗,去己之非,合道之是,德道双修,此即修心,学道不修心,知道不如不知,学生知自裁之心,道之是法,不是口上言谈。至于驭呼吸,纯属文武结丹采药之妙。用神意以入窍,驭呼吸以聚能,能足则封神意而进入安定,热能运化。息自为潮,然而神不可全藏,意不可离中宫,决不可效当代清静丹道门之法,神无所守,意随气走或意驭气走,要聚脱神入化,否则气乱而不归元。以上是恩师万老传给我得口述之诀,恩师的遗言吾此生有责编著汇集供同仁者共研习学进取。所以吾遵从师命学习各派之精华,取之武林学者,医道相术,五行术数,文儒撰者,取他人之精长补自之短,力研气之功能,合呼人体之经络,合天地之自然,炼之真领术,为有需人之应用治病健身,备足文武兼练,不负师传之愿。凡学生几无不偏者,因大法本错,谁认真谁走偏,奚不悲乎?为此须铜臭,害信己之人,常人尚且不为,武术界出现可悲现象学生信教师,老师骗学生,谁信我,我骗谁,卑蔑之极;我信谁谁骗我,可悲之极,究其因,因无一本真正的精华讲道之书,古代虽有祝由之科,符咒之道,行医驱邪,为功能不全者调精志而去疾病实胜医药,然器质之疾,实非信口雌黄能解决的。</p><p class="ql-block">试以本门动静二功论之,即内圈手与【炼精化气】之塞耳功。内圈手为动功,动中之静也,一步一手,步手相依,内息周流,神光四溢,目无全牛,内气充盈,久久加工,似登泰山而小天下,心胸一片开明,此动态之求,是为动为阳,其意不外驰,气虽鼓荡,神却内敛丹田,视之动实之静,即为是诀。</p><p class="ql-block">而塞耳之功,双指一塞,口目一闭,身躯拳缩,不动不摇,心神收摄,九窍关门,是为静为阴,视之一团静之阴象,然,内蕴炼精化气之妙,隆隆作响之声不绝,此即内部生育转换,以火烧水,腾化为气,气以养神,在于火候之关键也,静者也,动者也?</p><p class="ql-block">经曰,性功顿悟,命功师传,性命之关窍,岂可等闲视之,此自然本门真诀,一动一静,动静相合。一内一外,内外互依,有成者,小之心空手敏,技击应敌,大则强身去疾,颐养天寿,岂小道乎,特人不悟罢了!</p><p class="ql-block">数语泄天机,而欲索真功,在于求明师点拨实授,志者得之!</p><p class="ql-block">故气功教炼者,学习天地大道,了解宇宙规律,明白人体之气化,掌握精志之调节,编排封疾之功法,才是真正的行善救人,所以才有长编论述人体经络之穴道,顺其自然之炼法,以自我之控制治病之疗法。</p><p class="ql-block">现解述气对肝、肾、心、脾、肺之讲述之真谛。 肝调肾藏,心启脾运肺节之真谛,叙述如下: 古来医道以五脏定情志而功用,然在实际生命中,其功用与所定多有不符。因此在推病理和临床治疗中,多有不适,然古人尊圣思想极重,无人敢言,使医道基础学显得十分单调费解,在使用中,很难实现理清方药层层贯通。先列吾恩师万老传训论五脏生命态能如下,以供同仁者临床借鉴。 心藏神,脾藏意,肾藏志,肺藏魄,肝藏魂,脑主神,心主意,脾成志。肾主魄,肺主魂,肝养神,心生血,肺归血,脾统血,肝藏血,肾炼血,脑为六阳之首,阴亦直接间接入脑,实五脏六腑十二经之总枢,是人体高能量集中点,成为髓脑役神主,是很客观的事实。意生于心,藏于脾者,是指意布周身肌肉浸入五体运化,输之五运达到五脏六腑之均衡是也。肌肉之中,心主意则心如君主,意为神使,令行:周身则气血畅通无阻,脾成志,志者意识之积成,意通过脾思虚而产生,肾者赖精而存,精源于后天水彀,故脾成志。肾成魄者,肺稀奇变无形为有形,此有形只到水液为止。而欲浓缩变成形态,是依肾阳蒸炼而成,故曰:肾成魄。肺主魂,魂由血生,是指营血气能是否外出取决肺术之强弱,故曰肺主魂。肝的运化脑髓由肝输血以滋养之,若肝不滋脑则髓乾枯,神则呆燥,再神令行于周身各部,各部之动均需血以润养筋方可工作,故曰肝养神是也。心生血者,心合天弃地液以火合化以成血,当代医学称血液摧气是也,再者心泵血是血运动周身之动力也。肺席血者,肺主气,血行脉中,必赖气先充其脉,通其道而堵血流。脾统血,脾主肉,脉行肉中,受肉束缚不妄行。肝藏血,肝主筋,人身之血由肝和筋贮纳也,肾是炼血心合液气而成血,其中所有废物,到肾再炼而成营血。以上论述:心肝肾肺脾五脏之功能运化之变。为气之六神,驭之神气以变化,合于阴阳之变化,六神者:元神、识神、体神、阳神、形神、用神,再化为五运之变化,五运者:神运,气运,意运,魂运、魄运,此以元神为宗祖,以上论术吾师传之真诀是也。 </p><p class="ql-block"> 自然门第四代传人陳世萍感悟撰 于戊戌初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1、意与志的叙述悟自然门武功</span></p><p class="ql-block">浅悟自然门武术与志意的文化叙述,志意有三个内涵:</p><p class="ql-block">一是由生感建感,最终确立了立场认识论,这个过程告诉了炼武人的环境造就人的意识!有了感悟的意识就能决定长进追求。</p><p class="ql-block">二是在固定的立场指导下,固執自己的思维认识方法,认识客观,将主观加於客观之上,以分析利害得失决定取捨。</p><p class="ql-block">三是将人分成三类,即是聖贤类,英杰类和常人类。</p><p class="ql-block">聖贤类,無自我目的,一生孜孜於研究客观规律,不带任何主观色彩,求实求用於人类益寿强体。通过对天地客观规律的研究,虚实自然的典范,建立一种有利於人健身祛病的方法,解决人精神负担,消除個体精神枷锁的理论使人明白道理,懂得炼范规律,从迷途中擺脱出来。这种理论無阶级性無国度性。叫做动静無始点!</p><p class="ql-block">英杰类,是在一定的时空範围内,不为自己,献身事业,虚实求为,自然随然,不论规律,研究的是走向成功的自我反射的方法。达到随然应变之境界。</p><p class="ql-block">常人类,是以我为核心,以家庭为半径,以个人得失为行为准则,处处以我独尊以霸图雄的个人技巧。这些人的学问,才智再高也無用,因为他的才华能力完全被个人的〈名利〉得失所囚,無法發挥,像一头毛驴拴於磨上,在固定的範围内奔波挣扎到死。</p><p class="ql-block">这三种人是三种人生观,持三种不相同的立场,他们的是非观念是格格不入的,是不可能沟通的,因此说道不同,实难共语。</p><p class="ql-block">此是自然门文化而主宰武术,医术,道术的心得感悟,吾徐师祖是大儒侠,师爷杜心五是国学大师,吾师萬老籁声博学多才,中华武林三奇俠才是真正的武文融为一体叫做自然门博大精深也!</p><p class="ql-block">自然门第四代传人陈世萍述于乙未初秋!</p><p class="ql-block">望同仁者雅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2、有关气的九种变化及原因浅识感悟心得</span></p><p class="ql-block">有关九气的变化与炼者有何关系!</p><p class="ql-block">余就点题实习验化</p><p class="ql-block">以下我来谈谈关于“九气”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情绪对人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情绪过度还会引起疾病。</p><p class="ql-block">据《内经》称,个中原因有二:首先是,情绪会影响心脏活动,引致其它脏腑活动发生病变。其次是,情绪会影响精气异常变化,导致五脏六腑的病变。</p><p class="ql-block">《内经》还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p><p class="ql-block">1.生气时,气会沸腾。</p><p class="ql-block">2.高兴时,气会松懈。</p><p class="ql-block">3.悲伤时,气会减退。</p><p class="ql-block">4.恐惧时,气会沉寂。</p><p class="ql-block">5.寒冷时,气会收缩。</p><p class="ql-block">6.炎热时,气会排出。</p><p class="ql-block">7.惊恐时,气会混乱。</p><p class="ql-block">8.疲劳时,气会消耗。</p><p class="ql-block">9.思考时,气会集中。</p><p class="ql-block">至于最佳的炼治之法,首要是控制情绪归如自然。保持情绪稳定,也是长寿的其中要诀。</p><p class="ql-block">以上浅识论义是否正确,望贤达圣者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仙风道长自然门传人陈世萍丙戌暮春于香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3、站桩要领的感悟心得</span></p><p class="ql-block">不管什么拳炼桩规矩都是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秘密,如讲秘诀那就是规矩要领,重意气运行。</p><p class="ql-block">一、大道甚夷,站桩没有秘密,如果说站桩真的还有什么秘密的话,那就是「规矩要领」四个字,所谓「入规矩,合规矩,脱规矩」,佛有法语「以戒为师」,孟子有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诚至真至理之言也。</p><p class="ql-block">二、形意与心意拳重精神,重意感,重体认功夫,学习心意拳要善于提问,没有体认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提问,即使是已经有所体认,也要尽可能的结合自身的炼功感觉实际进行提问,结合得越密切,道理就越清晰。</p><p class="ql-block">三、炼形意与心意拳的松紧适度的道理不是想出来的,而是体认出来的,只要尽可能的保持好站桩姿势,尽可能的身心放松了站桩,真正做到了这两点,自然也就明白了什么是松紧适度的道理。</p><p class="ql-block">四、站桩都有相应的姿势,但里面最重要的是要领和要求,并没有什么「标准」的「正确」姿势,学者大可不必纠结自己的站桩姿势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标准」,只需要按照要领和要求逐渐规范顺其自然就好了。</p><p class="ql-block">五、站桩姿势和意念的不同,可以产生和诱导出不同的锻炼效果,比如,我们平时站托抱桩,如果是高血压患者,两手可以放在肚脐以下,多体会怀内中气球是否有下坠之势,如是则血压就会降下去;如果是低血压患者,两手可以抬至肚脐以上,多体会怀内中气球是否有上提之意,如是则血压就会升起之觉。</p><p class="ql-block">六、还有不管是静脉曲张患者,还是膝关节病患者,站桩时都要尤其注意双膝撑拔这个动作要领,此为最具针对性的锻炼要求,不可须臾离也。</p><p class="ql-block">七、形意与心意拳的讲究「形不破体,力不出尖」,所以,我们无论是站桩,还是试力,乃至实际力致用,周身大小关节都必须要保持钝形三角,所谓「形曲力直」或者说「似曲非直」的状态,先师王老景春语解「形不曲则力不圆满且少变化」,老子曰「曲则全」也。</p><p class="ql-block">八、王老景春师父法道「练拳以至应用都是松的时候多,紧的时候少,松是经常性的自然,紧只是一瞬间」,语言极近平实,道理却极为深刻,学者要详加领悟,切实体认。</p><p class="ql-block">九、例如技击桩训炼要在松紧,所谓松紧转换;养生桩锻炼重在松净静,所谓松紧控制。前者谓之炼,后者谓之养,不管是技击桩,还是养生桩,都要求养炼结合,养炼合一,只不过两种桩法的取向和要求有所不同罢了。</p><p class="ql-block">十,技击桩站得好与不好,不在于站桩的外形,而在于站桩意气领悟的内容;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意念的真实与气的运行。</p><p class="ql-block">辛卯春于香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4、吾承万师传授炼九宫精阴连环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的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善观,目、神、声、音、韵,之朮与九宮步功法之感悟</p><p class="ql-block">武术,相术、 医术这三者,都是有关研究自然门而融合的一门学问,只是研究的角度和方法途经不同,然而,它们是辩证统一、相互关联,又是融为一体的。是自然门中的一个主要练功秘诀,。是用察形辩色分析对方一举一动一种学术,&lt;术与武&gt;在这里出现了玄机,存在阴阳之变化,存在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之玄机。所以,矮祖师爷就在老子、庄子书中悟出圆的功法,以相术来察形辩色来判断对方一举一动的功法。以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癫癫倒倒,生生化化的玄妙,而脱神入化,为身不动而炼精&lt;则虎啸元神凝固&gt;化气出神入化的内化功法,求之明心见性,心不动而炼气,&lt;则龙吟元气存守&gt;.念不动而炼神&lt;则二气交三元.混元气自回矣三元也&gt;二气者阴阳也,求得人之三宝&lt;精气神&gt;等等,,,,,,,炼者要加以悟之,要知什么是空,要知什么是本性,什么是虚,什么为动静与无始端变....要潜心悟之参透习之...万师指点要读悉佛法道缘以及达麾修禅炼法才能悟其明理运炼九宫精阴法也.....才能示人传之.用于武者变化严明,特别观其眼神视冶、身手步伐,屈张伸缩,示人相之结合也,用于九宫之内知其吐纳生死之要妙化也....以贵贱恶善良术相来判视而炼之。对阴阳哲理、中医经络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综合研究,对自然拳法功架创出了新的定义和新的理论学说。在炼法“实用意念拳术中”。强调练拳要先想后做,先看后行。要求自然拳在技击和自身治病端化时,只意想某一相关穴位,端化意念的作用,就可以取得出奇不意的效果。吾老师万老籁声创造性地提出的自然拳的新的理论学说主要有“以心行意、以形化意按窍(穴位)运身”和“神意不同处”妙用脱神易位求之气定心闲等悟炼。 </p><p class="ql-block">按妙窍运身,就是在运动时,要想穴位,意念穴位领着身体走,比如两手上抬时想十宣穴找劳宫穴(手指找手心),两掌下按时想外劳宫穴(手背部),动作既轻灵又隐蔽,并能充分体现出自然妙化用意不用力的精髓和特点。“神意不同处,心意可融化”是指在练套路或技击发招时,眼神向上而意念向下,眼神向前而意念向后,眼神向左而意念向右能达到心意气融为昜发等等,充分体现出了自然而然及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奇正相生相克的运动规律和最佳功效。 </p><p class="ql-block">士者 面部為目神關係最重。故達摩測量法。頭面十分。目神五分。佔全數之半也。古法大體。以神光黑潤。慈和。收斂。為佳。令則大半相反。.此盛衰之气候不同。人事随之转移也。刻下玄明露尤为上贵。金睛露威为特贵。虽主权诈机智。危险奔驰。残忍奸贪。然合天道衰弱。因气数而使之然也。如不机智。则难立足跟。如不冒险。则难成大业。如不奔驰。则无遇合。如不残忍。则无暴发。故黑白分明者。为乱世之无用。此乃古法之末及。兹特补注之。人性烈如火.喜怒哀乐,爱恶欲憎,变态无常,但有触动,便生妄想,难以静性.必要有真惩忿则火降.真寡欲则水升也.身不动名曰叫炼精,炼精则虎啸.元神才凝固.心不动名曰叫炼气.炼气则龙吟.元气存守也.念不动名曰叫炼神,炼神则二气交三元混.元气自回矣,三元者精气神也&lt;此乃人之三宝也&gt;.二气者阴阳是也...炼就自然九宫之功法须修人心性为宗祖也....应物不迷则元神自归本性自住矣.性住则身中先天之气自回复命归根有何难哉.诀曰;回光返照一心中存.内想不出.外想不入.我们人以六根为心定气闲也&lt;眼,耳,鼻,舌,身,意&gt;再对六尘&lt;色,声,香,味,触,法&gt;根尘相对,就起知觉作用,所以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赏味道,身体就是对外边环境的触觉,以&lt;意字&gt;悟识大脑,起知觉和分别之悟化.所以说意属知,身属觉,眼属见,耳属闻,鼻属嗅,舌属赏,这些就是见闻知觉的性能,这就是我们人的本性了 , </p><p class="ql-block">吾师指出,要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才能循序渐进地感悟虚实之端变,炼者需知六根六尘相对才能入静空忘而求之虚实端化妙用也,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过早地问津,要不顶不丢,要以主动的精神去习练、适应,炼者并加之研悟习其精华,弘扬光大中华武魂而傅播......为此供同仁者武林前辈后生贤者共研批之校正</p><p class="ql-block">作者自然门第四代传人万籁声入室弟子......陈世萍作于壬辰仲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5、尊恩师嘱悟习学《阴符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以武习文会友求明师指点長真智</span></p><p class="ql-block"> 《阴符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典范,是道学中一部重要典范。吾师万老籁聲生前讲过:此书作者不详,伪托为轩辕黄帝所作,故名《黄帝阴符经》也,历代名家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及宋朝大儒朱熹对此均颇有深研集注。有将此书列入兵家类,也有列入道家类,历来对其注释有上百种之多,各言其是,从诸多名家之研,注释之多,可见其在中华文化上的重要性和影响之大。《阴符经》全文四百四十八字,包罗广大,含意丰富。历代学者认为《阴符经》与儒道有密切关系,清朝名医徐大椿曾说:“阴符赞易之书也。”即《阴符经》是有助于对《周易》的理解,不只是前人所说的“赞易之书”,而是一把金钥匙。此经与易道广大处差不多,包含有极广极深的哲理,历代人们认为它“辨天人合变之机,演阴阳动静之妙”。按所需将其用于政治、军事、治国、修身、处世、养生及练功、练丹等等。</p><p class="ql-block">关于阴符之名,诸家解说相同无异,杨文会在《阴符经发隐》中说:“隐微难见,故名为阴;妙合大道,名之为符。经者,万古之常法也,后人撰述如纬。”符者即合也,故有符合之说。钟离真人曰:“阴者,性之宗。符者,命之本。大道无形,视听不可以见闻,大道无名,度数不可以筹算资。道生形,因形而立名。名之大者天地也,即天地上下之位而知大道之高卑,即阴阳终始之期而知大道之前后。”明代著名学者吕坤在《阴符经注》中说:“《阴符经》天载之玄秘,三教之心传也。《易传》、《道德》、《清静》三经皆从此出。……,阴而符之天下,天地也,圣人也;阴而符之身,仙也,佛也;不符,养阴之道也;符,用阴之道也。天道体阴而用阳,故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可见《黄帝阴符经》中心思想是告诫人们遵从天运自然造化之道,法于阴阳消长、生死之理,明了五行生克制化之机,在修练身心、理政、治国、统兵等等诸方面行藏举止都要密吻道数、人天合一。《阴符经》与八卦甲子相表里,相符合,互为发明。全书自始至终暗喻“阳符”二字之义。首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提醒人们,随时顺应天地自然之道,观天而后行,法于阴阴,消息盈虚,无思无为,寂然不动,如此才符合至静之道之意蕴。告诫世人明辨制化的生杀之机,恬淡世情,心神专一,归根复命,时时谨防天之五贼(天既生人,亦能杀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五运阴阳之气四时循环,迭为消长,生、长、敛、藏循环圈,生杀万物者也。春夏为生,秋冬为杀;阳主生,阴主杀。杀即贼也。五气杀人,故名五贼)侵害人体。故要恬淡虚无,抱元守一,如此才能洞察五运阴阳之奥秘,偷夺天之五气,所谓见之者昌也。天地人(万物)之间,永远处于一种互为吐纳交换的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吐纳交换即“盗”之意蕴。“盗”者,暗行、窃取之谓也,所谓福来而不觉,祸发而不知。所以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即宜,三才既安。”人们只要虚怀若谷,以静观动,遵循“八卦甲子”天运规律,行藏举止皆符“诸仁”、“诸用”,则道之佑我,观、执由我了。</p><p class="ql-block">《阴符经》一经问世,广流传。吕坤评价说:“其言洞察精微,极天人之蕴奥。帝王得之以御世,老氏得之以养生,兵家得之以制胜,术家得之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纵横家得之以股掌人群。”唐李荃在骊山逢一老母,与他坐树下解《阴符》元义,最后告诫其:“《黄帝阴符》三百言,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术。参演其三,混而为一,圣贤愚智各量其分,得而学之矣。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人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圣人学之得其道,贤人学之得其法,智人学之得其术,小人学之受其殃。识分不同也。”并诫其:“此书又名《黄帝天机之书》,九窍四肢不具,悭贪愚痴、疯痫狂诳者,并不得闻。如传同好,必清斋三日,不择卑幼,但有本者为师。不得以富贵为重,贪贱为轻,违者夺二十纪。”从上述大家应知道《阴符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了,及古人对学习此书、传授此书的要求了。我们在研究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到了一定境界后,若要想再上一个高度是不得不读此书的,尤其习《易经》研易学者更需要学习此书,以深入认识、掌握、运用自然法则,进入人天合一,达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不测之谓神”的境地。先秦文化文简意骇,难懂,而先秦以前的则更是难弄明白了,今人学习起来就更困难了。好在历史名家对此书注释不下百余,一般将这不长经书分成上中下三篇来解说,更有将其分为道、法、术三个章篇来演释的。版本繁多,各有千秋。选用的是当今陕西娄关台任法融道长所注的版本。其在书首先拟文介绍了“《黄帝阴符经》基本思想”后,将全经分成三章来解释,这三章是:“一、神仙抱一守道章; 二、富国安民演法章 ;三、强兵战胜演术章。”我们安排每章分二次连载,加上本次的“《黄帝阴符经》基本思想”一文共七次连载完毕。</p><p class="ql-block">若能够知道,更能够阅读中华文化之经典的人都是有缘者,我们是在弘法,《易魂》弘扬的是天地自然道法,教给大家的是知天晓地(万物)的天机大法,能领会能掌握多少是大家的先天天份、后天修为及自身努力。希望大家能认识到,认真领悟它,都为有缘者。</p><p class="ql-block">龍溪陳氏字仙风道長习学于2015年农历暮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6、老子《道德经》是‘武功’秘笈</span></p><p class="ql-block">吾恩师以文,武,道,医,拳五寶:信,義,侠勇,德为育人!</p><p class="ql-block">自然门武学属于道德经中的道学精髓文化:</p><p class="ql-block">内家拳法是源于《道德经》.!道家的经书中说:“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生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便是虚无太极:”再论太极拳谱里说:“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气有强弱,势:刚柔,刚柔并济..四两拨千斤等”,又云:“气分为二,而贯於一,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又说:“若能学得婴儿耍,行动自然打法于行路天下最为强”…!</p><p class="ql-block">《道德经》76章说:“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老子文章中说:‘天下柔弱莫过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之至柔,驶聘天下之至坚”,又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意思是形容:柔弱的水是生的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它能战胜任何刚强的东西,而刚强的东西却无法阻挡水的猛烈进攻!</p><p class="ql-block">书中又是这样形容武士的,“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豫如冬涉川,犹如畏四邻,严如客,涣如冰将释.”.。又说:“含德之厚,比喻赤子,猛兽不惧,毒虫不蛰,攫乌(猛禽)不博,骨弱筋肉而握固。”…,意思是说:得道的武功高手莫测高深,行走时好像踩在冰上很小心,又好像是腼腆的外来客人,但又严肃而冷酷又仿佛冰开始融化(庄严而慈祥)。又说:他们武德很高,身体柔软的又似婴儿,但不怕猛禽和野兽,是因为柔软而灵活所以身体而异常坚固..!无怪乎八仙里的道士们个个武功高强..!</p><p class="ql-block">《道德经》中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着不争”。老子文中说:“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意思就是::拳术高的武士不爱炫耀,不轻易发怒,不爱争强好胜。又说:武功高手走在野外不怕野兽和老虎。从军后在战场不穿盔甲,因为老虎和野兽也无法伤得了他,在军队中刀枪也根本也伤不了他..!你们说这里说的可是三千年前的武士…! 或是武术的最高境界吧…!待继续精研领略!</p><p class="ql-block">对于内功的练气方面老子是这样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丹田)。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他在说:将充满全身的内气抱在怀中(像手抱圆球),将自己内气练的柔和,呼吸像婴儿一样!又说:思想虚空而清静,虽然万念扰乱,但还是要把心收回丹田,这样才能静下心,气回丹田才能保证身体强健的生命力!在文章中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 慈是玄之又玄.阴阳的含意)。夫慈.故能勇.,舍弃慈且勇.?夫慈一战则胜, 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意思就是:我有三个宝贝,第一就是‘两玄相合’的慈,你要懂了‘慈’你就厉害了,没有‘太极’慈,你岂能勇猛?有了‘慈’你能随意战胜对方,就像天兵天将在保护你..此乃胆量也!这是不是在讲(無极之太极内家拳)也?</p><p class="ql-block">在面临敌手时老子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又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意思就是:高手相遇在比武时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忍’让应对不要主动进攻,更不能轻敌而大意,在告诫临战时如何战胜对方..!</p><p class="ql-block">观看日本的最高武术‘忍者柔术’号称不死神功!他们自称是自己的祖宗发明的!?依我看绝对是偷学于‘老子’中国文化!因为日本自古就使用的是汉文,现在的文字才发明一百多年,日本文化来源中国儒道文化,如史记上记载:秦始皇令徐福派八百童男童女到蓬莱仙岛(日本)。历史上有“遣隋使”、“遣唐使”等事例.!因而日本的:‘茶道,柔道,剑道,空手道,合气道,武士道等’,甚至包括宗教都是‘神道教’总离不开这个‘道’文化。所以说日本人的文化和我们祖先也是(老子)中国人…!学者们千万再别胡说:日本文化受中国佛教的‘禅宗’影响?佛教是后来传入的!所以佛教文化根本不是日本古代文化的主流..!</p><p class="ql-block">再回来说,太极拳八卦掌形意,心意,自然拳等等被武林称为内家拳(内家练气练柔)来源于《道德经》…!?那就怪不得不看《道德经》的少林拳被历来武林称为外家拳(外家练硬拳)!说到这里我想说:武术真是中国人的‘老子’发明的.!这可是近三千年《道德经》所叙记述的‘武学’秘笈!历史上被誉为:“(老子)天下最大..!”想必这句话也是出自‘武林高手’的口中吧..?!也许是为了认可‘老子’是‘武学’宗师而发自内心的呼喊…!?</p><p class="ql-block">吾派自然门是以道法自然而立之!</p><p class="ql-block">吾读了巜道德经》文章,获益匪浅,对于老子道德经内还有老子对自己武术的描写,吾加以习之感悟。</p><p class="ql-block">老子在《道德经》文中里写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意思是我这辈子,出生入死,敌人有十分之三被我打死,十分之三被我放生,还有十分之三生不如死。还剩下十分之一老子没有提到,看到老子写这文章这么霸气,我想也是打个平手吧,在不济他也能全身而退,可见老子武功实属高手。</p><p class="ql-block">那么紧跟着说他平生战果之后的文所讲,我推测就是老子的修炼法门,不过我们大多数人看不懂:“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在,吾恩师萬籁声先生也有一篇讲的和老子的这段相对应,就是讲到《阴符之术》里的第一盛神法五龙里描述相似:</p><p class="ql-block">“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p><p class="ql-block">《道德经)文中指出.“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尤其这句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我怀疑是道家“胎息经”的法门。等等需要精通读懂道德经内在贤达之士共同继续探讨。弘扬中华文化耀舞世界!</p><p class="ql-block">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主席陈世萍撰写于公元二O一五年季夏于香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7、读好书,学做人</span></p><p class="ql-block">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p><p class="ql-block">先天不足后天補,天下無难事,只要肯登攀,老天不负有心人!</p><p class="ql-block"> 有人工作,有人上学,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篇文章,能看到这篇文章也是一种幸运,真的受益匪浅,对我有很大启迪,这篇文章将会改变你我的一生,真的太好了,希望与有缘人分享,也希望对有缘人有所帮助!看完之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提笔想习学写此文时:特别激动,希望大家好好的看看这篇浅述,相信多年以后,再来看这篇文章,一定有不同的感觉。正如“打工皇帝"唐骏说:“我觉得有两种人不要跟别人争利益和价值回报。第一种人就是刚刚进入企业的人,头5年千万不要说你能不能多给我一点儿工资,最重要的是能在企业里学到什么,对发展是不是有利.….…”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如能正确视之,冲出黑暗,那就是一个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毕业后这5年京进入空间最佳时期,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p><p class="ql-block"> 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思路!其实,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去赚;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让人感到恐惧,很想逃避!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无论你多么意气风发,无论你是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甚至不归路,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p><p class="ql-block">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毕业后这5年里的迷茫,会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一辈子的平庸。如果不能在毕业这5年尽快冲出困惑、走出迷雾,我们实在是无颜面对10年后、20年后的自己。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不确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待定,也有很多的决定。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恐惧与逃避谁都曾经有过,但不要把迷茫与困惑当作可以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进入空间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在毕业这5年里,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创造精彩。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才会四处碰壁;一个人找不到出路,才会迷茫、恐惧。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要相信年轻的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弯路,找到出路!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不少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奢望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无法等来的,你必须选择一份工作作进入空间业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无疑定踏入社会这所大学的起点。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到达终点。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大不同!毕业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感情、职业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这个时候,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使自己稳定下来。如果你不主动定位,就会被别人和社会“定型”!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在毕业这5年培养起来的行为习惯,将决定他一生的高度。我们能否成功,任木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就是定位。你给自己定位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定位能决定人生,定位能改变命运。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只要一双翅膀;灰姑娘变成美公主,只要一双水晶鞋。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梦就“会红”,爱拼才会赢。只要不把自己束缚在心灵的牢笼里,谁也束缚不了你去展翅高飞。现实情况远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于是,当优越感逐渐转为失落感甚至挫败感时,当由坚信自己是一块"金子"到怀疑自己是一粒"沙子”时,愤怒、迷茫、自卑就开始与日俱增。其实,应该仔细掂量一下自己,你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手中要有绝活,才能上要有过人一句话:真金是要靠实力来证明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本领修炼好了,才有资格考虑伯乐的事情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想要卓尔不群,就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年轻人要想让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天有下雨与日出,人生高峰与低谷。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拂去阴霾,就能亮出朗朗晴空。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不如意,要相信自己不会一直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总有一天能冲破重重云层。告诉自己:我并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只要在内心点亮一盏希望之灯,一定能驱散黑暗中的阴霾,迎来光明。的确,论资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职场菜鸟,业务涉及不深,人脉一穷二白,在工作中经常碰壁。他们的压力并不一定都像千钧大石,而是像大雨来临前的天色,灰色低沉,明明有空间,却被灰色填满每个缝隙,只能等待大雨倾盆之后的晴空。"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吃得比猪差。”这是很多刚刚毕业的人喜欢用来调侃自己生活状态的话。虽然有点儿夸张,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确一直都被灰色心情所笼罩-心里永远是多云转阴。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产生的。”换个角度看人生,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与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快乐。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就业也好,择业也罢,创业亦如此,只要奋发努力,都会成功。你是不是准备把生命的承诺全部都交给别人?毕业后这5年,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黄金时期。在最能决定自己命运时,如果还不把握,那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的人生我做主,命运由己不由人。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而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别说你没有背景,自己就是最大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8、余所习学的心得感悟与认授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 炼武者即炼拳论健康 延年益寿也!</p><p class="ql-block">“人体处处皆是拳”之理,出自炼者感悟心得之理论,这理论与炼拳深授其“拳者浑身都是手”之说有同工异曲之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拳中的攻防功能,而含有人体的阴阳学理,又合各种拳架出圆和攻防的原理。</p><p class="ql-block">  一、何谓“人体处处皆是拳”</p><p class="ql-block">   古人说:“炼拳者须知无极而生变化达到阴阳之母诀”,这说明惟有一阴一阳才算合拳之义理,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均非拳之阴阳变化也。“人体处处皆是拳”,第一层含义指的是人体中固有的部位和机能,阴阳在机体内外的分布及其功能的发挥。</p><p class="ql-block">   人体部位有上下、内外之分,上属阳,下属阴;外属阳,内属阴。比如,头顶的“百会”是人体诸阳脉汇集之穴,它属阳;裆内的会阴穴,它是各条阴脉总会,所以属阴;十二经脉的手三阳、足三阳经循行于手、足外侧,属阳;手三阴,足三阴,循行于手足内侧,属阴;督脉位于背后中线由下而上,属阳;任脉位于胸腹前由上而下,属阴;阳维、阳跷;属阳;阴维、阴跷、属阴。冲脉、带脉都与阴阳经相交。体内的五脏、六腑,脏属阴,腑属阳。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虽有阴阳之分,却是两者贯通,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脉气循经运行,脉脉相通,依此去维持体内气血平衡,促使机体健康。如果阴阳失和,气机失调,就会导致不同疾病产生。为明确此理,特以十二经脉循行示意。</p><p class="ql-block">   人们经过练习拳术,可以促进体内气机的旺盛及阴阳平衡,提高人体机能,这与炼拳者来说的“想招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本意是相统一的‘此乃人体处处皆是拳的第一层含义。</p><p class="ql-block">   第二层含义,是说炼拳时动作必须出圆弧。所谓圆弧,不仅指平面正圆形,而且有立圆弧、平弧、斜弧、后弧、顺弧、逆弧等等的圆弧形线路出现在全身周围,从头至尾闾,从手至脚,凡是能够活动的部位,均有各种不同圆形出现。全身上下、左右,有近百个大小不同,构造不同,形状不同,活动程度不同的关节,在拳走动之间要关关相对节节相灵,这些关节极大部分均有各自的圆弧表达出来。躯干是个含意用心拳,各个部位是各种变化随之而转,不存在一处死角,周身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圆弧的连环,真可谓人体处处皆是圆。</p><p class="ql-block">   炼拳以圆中分阴阳,根据各种拳的虚实和技击原理,各个不同的圆弧中,均含有阴与阳两个点,阳点为实,它是技击中的触着点,阴点随于阳点之后作为后盾。动作时圆弧中有阴阳之分。它不同于第一层人体固定的阴阳部位。如胸腹部前中线的任脉(阴),背部由下而上的督脉(阳),手、臂内侧的手三阴经,外侧的手三阳经,这些阴阳位置是固定不变的,阴经不能变为阳经,阳经也不会变成阴经。但是它们之间阴阳的脉气却是循径相通,阴阳相和的,循行变化之道。</p><p class="ql-block">   而发拳动作划圆弧分阴阳也不是固定的,而是灵活的,有变化的,在同一个部位上,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阴可亦阳,阳能变阴。以各种马势变化为例;右手由后向前打出,以掌背为劲力点、这是与对方招手时的触着点,故掌背为实、为阳,掌心在后为虚、为阴;待用劲到位后,右掌平弧内旋,手心翻向下形成捋势,在右掌内旋之间,便是阴阳变化的过程。这时,掌心由阴变阳,掌背由阳转为阴,以上阴阳变化的过程就在于右掌内旋之间,每一个进退之中,全身上下所有部位各自都有不同的圆弧产生,而这些圆弧中,均存在着一阴一阳两个点。根据实际的用法不同,有时阳(击点)在圆弧的外侧,这时内侧为阴(虚);也有阳(击点)在圆弧的内侧,这时外侧为阴(虚)。阳(击点)在圆弧外侧的,运用的是由里向外起离心力作用的招式,如:掤、挤、按、蹬、穿、靠等这些招式,劲均是由内向外发出。</p><p class="ql-block">   阳(击点)在圆弧内侧的,一般的运用在由外向里起向心力作用的招式。如:吞、吐、套、扣、封、拿、擒、滚,浮,沉等招法。</p><p class="ql-block">   当然,在技击实用之间的阴阳变化也不是纸上所谈的那么刻板,而是相当灵活、变化无穷,这方面的感受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去获得,逐一去领悟师传之诀窍“人体上处处皆这拳的论点。</p><p class="ql-block">  二、何说“拳炼到顶峰时浑身才能都是手”</p><p class="ql-block">   “炼拳者须知浑身都是手的理念,是习拳者要在长期段炼中的经验才能总结,它与“人体处处皆是拳”中第二层含义相互融贯,同出一源。</p><p class="ql-block">   人体本来只有一双手,何谈“浑身都是手”呢?这主要是指习拳者经过长期的悟念拳之锻炼,走步柔沉稳,自头至尾椎,从肩至指梢,从胯至脚趾,上下均能一概放松,使其节节松开,又能处处合住,毫无僵硬出现。浑身究竟有几双手?用拳须就其技击内容来说它不拘泥于招手。论技击的真正含义,人体各个部位的运用不该有限制,应根据客观情况,从实际出发,遇到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招法对敌。指、拳、腕、臂、肘、肱、肩、头、胸、背、腹、臀、胯、股、腿、膝、脚、踝、跟、趾等全身20个部位,左右并有40个部位,各自都能使出不同程度、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的招法,并可一处多用。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各种招法能在100个以上,根据应用需要,施出它们各种的招法,去对付犯己之敌。</p><p class="ql-block">   要使全身每个部位均能参与技击应用之列,这还要明白各部位的构造及其形态,知道它们的活动范围和转动的极限度,并与炼拳的基本要求相符合。为阐明各部位“一处多用”这个概念,以下从三个部位略作简释:比如肩部,肩有内、背侧、上靠的四种技法;肘有前、后、上、下、外、滚的五种以上用法,还不包括屈肘的拿法;臀部在人们印象在用拳技击上没有什么地位,总以为臀部仅是起平衡重心的作用,其实,臀部在打击对方下部时很有威力,可从左、右、后三方靠击侧后之敌,并能向下坐压对手的膝部,还可配合两手将背后之敌挑起,向前翻出等。</p><p class="ql-block">   这三个部位,都不如手和脚那样圆活灵巧,不属于变化多端的部位。肩、肘、臀尚且一处有四个以上的招法,那么全身上下的左右面,含有100个以上的招法可施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部位、构造不同,它们的力量与作用不相等而已,以上便是“炼拳者能悟之浑身都是手”的概况和应心得手。</p><p class="ql-block">   “人体处处皆是拳”,“出手浑身都是手”,是对炼拳者好感悟和应用的高度概括。这两个论点是对于炼“拳”的内涵的掌握,其见解非同一般。炼拳者古人是通过对阴阳之义与人体周身上下、内外的每个部位做过无微不至的深刻研究、分析,并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取得极丰富的经验之后,所悟出来的心得体会。所以能够把全身上下、内外一切部位的活动,包容在一句话之中。它既不乏具体内容,又能将那些具体复杂的内容,从阴阳两仪至拳术原理提炼到高度的抽象之中,辞简义深。练拳的境界要令人敬佩之至才是技。</p><p class="ql-block"> 丁亥初春于香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活到老学到老典故</span></p><p class="ql-block">古语云说法一:“活到老学到老”一语,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之口,直译为“我愈老愈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梭伦早年就赢得“雅典第一诗人”的桂冠;在实行摧毁氏族制度的“梭伦改革”前后,四处游历考察;晚年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经常吟咏“活到老学到老”以自勉。著名传记 作家普鲁塔克在《梭伦生平》中引用了这句名言。18世纪法国启蒙家卢梭在晚年的著作《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又加以引用和发挥,从此,梭伦的这一名言得以流传至今。 说法二: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1 9 5 7 年5 月2 6 日),《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3 6 0 页26。说法三:出自朱熹。说法四:出自孔子。</p><p class="ql-block">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是客观的,所有意识之外的东西都是客观的,客观事物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当然,事物是客观的,并不代表我们人在客观事物面前就无能为力,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也就是说,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进行实践,从而改变事物的状态,为我们自身服务。</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正确的实践要有正确的意识为蓝图。那么我们应怎样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呢?答案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知识,从而拥有某一方面的技能特点,进而为社会作出贡献,为自身创造条件。</p><p class="ql-block">我们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即使是精通某一方面,也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所以,活到老学到老。</p><p class="ql-block">从自身来讲,学习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己的价值。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p><p class="ql-block">活到老学到老,平凡的一句话,是做人的大意境。由其现在一部手机随身所带会令你学到意外不可估量的新鲜事物,只要你肯学就有你的进步!</p><p class="ql-block">仙风道长龍溪陈氏老人学习于辛丑中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感悟浅谈习学老子《道德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之道与自然</span></p><p class="ql-block"> 老子《道德经》(也称《老子》)一书,虽然只有五千言,但历代注释、解释、翻译,发挥老子思想的著作却可能数万倍之多。大家也都承认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或主要特征。</p><p class="ql-block"> 自然的意思就是自己如此。从词汇的构成来看,自然是“自”(自己)加“然”(如此)字。无论我们怎样解释“自然”的语法成分,其“自己如此”的含意都是最基本的。“莫之命而常自然”就说明自然是不需外在恩赐或控制的。用现代语言来说,自己如此也就是强调事物动因的内在性。凡是由内在原因或动力而发生的事物,就是自然的,如反之就是不自然的。用于道德分析,人在这个世界上要善行品德,行道無德就不成道,凡是发自内心道德感情的行为就是自然的道德行为,因惧怕某种压力而表现出来的言行不一致的讲一套做一套就不是自然的道德行为。</p><p class="ql-block"> 由此产生的自然的另一个含意就是外力作用的间接性。因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必然要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所以在强调自己如此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内在动因和外部作用的关系问题。所谓“百姓皆谓我自然”就是说圣贤之人虽有作用和影响,但百姓并没有感觉到其作用和影响。在这种间接或柔顺的外力影响下的事物的发展,仍然可以看作是自然的。对于人际关系来说,无论是别人对自己的影响和施舍,还是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和劝告,越是尊重对方的内在动因、越是考虑自愿的原则,就越符合自然的价值标准,而勉强自己接受或强制别人接受都是不自然的。</p><p class="ql-block">自然意味着发展轨迹是平稳的,或者说是可以预见的。事物本来是怎样的,现在和未来就大体还是怎样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并不是让事物永远保持不变,而是辅助万物的自然的变化,也就是平缓的发展或演化,既不发生突然的变化,也没有突然的中断。从运动轨迹的角度讲,其过程是平稳的,从变化的趋势和未来讲,其过程是可以预见的。这两者的实际内容是一样的,因为平稳的发展过程,其未来状态自然是可以预见的,而潜藏着各种意外变化的过程则是不可预见的。对于人际关系和道德行为来说,有一贯性的表现是比较自然的,突然发生或突然改变自己一贯的言行举止就是不自然的。因此,被迫的突然改变的行为就会给人不自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余通过学习考察自然之学术,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是余炼自然功法之感悟。老子推崇一种完全顺应自然本性的生活方式,对“自然之境”怀有极其强烈的向往之情,将其提高到了一个根本性价值的地位。他曾总结了人、天、地、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总原则。在这里,地、天、道不过是从人向自然过渡的桥梁,老子所强调的正是要求统治者应该效法自然,行自然之政令,使人类社会得以自然而然地发展。老子并不是要把人们引向神秘、玄虚,装神弄鬼的形上世界,而是要让人们回复原初的自然生活本能。</p><p class="ql-block">《道德真经集解》中所评:“道贯三才,其体自然而已。”侯外庐说:“这里所谓天、地、道、自然诸观念虽然蒙混,但是人的社会秩序适应物体的自然秩序,这种关系却表示的十分明白。”“道不是来自天上,恰恰是来自人间,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所接触到的道路。”这条“大道”贯通了人与自然之境,人法地、法天、法道,都是为了能够顺任自然。自然并非外在于道,道本身就是自然的。“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这样,老子哲学中以自然为终极价值的特点凸显无疑,既然道的自然无为本性就是人的本性,人就只有纯任自然才能实现社会生活的和谐。</p><p class="ql-block"> 从自然的上述含意,我们很容易推出自然的状态必然意味着和谐,意味着没有剧烈的冲突,既没有内部的冲突,也没有外部的紧张和斗争。显然,无论内部冲突或外部斗争都是破坏事物自然发展的,是和自然的原则不相容的。因此,凡是有利于维持或实现总体秩序之和谐的行为,就是接近或符合自然原则的;凡是有可能引起冲突与对抗的言行,就是违背自然之原则的。</p><p class="ql-block">老子哲学有一个可能的体系结构。这就是以自然为中心价值,以“道”为自然和无为提供了超越的和贯通的论证,以辩证法为自然和无为提供了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经验性的论证。这种对老子哲学体系的“有机重构”突出了“自然”在老子思想中的价值地位,对于重新考察道家与儒家、佛家的关系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老子所关心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自然的和谐,是自然界的状况问题。</p><p class="ql-block">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如果读书与报告即使触及了一点点老子智慧的精华,也只是冰山一角。但是老子《道德经》一书中所折射出老子的这种顺任自然无为而治的胸襟,虚怀若谷谦下明善的精神,令吾深深地感动。我想,这也许就是老子之道的妙处吧。</p><p class="ql-block">最后,我想以《以结语·家在旅途》中的一段话结束:自然,还是不自然,并不取决于状态本身的特性,而是取决于状态与环境态势的关系,取决于形态化生及其维持的机制。脱离一定的环境态势以及形态的化生与维持机制,状态本身无所谓自然或不自然。所以,“自然”的要点在于柔弱、善下,而不在于对具体的名教的顺与反。“人之道”并不总是既柔弱又善下,“自然”并不是人们想自然就自然,也不是对现状的一成不变的放任,因此,道者仍然自道必须去推行一种“不言”的感悟教化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让其光耀日月,輝煌世界。</p><p class="ql-block">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主席陈世世萍习书于庚子初冬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1、我对孝道与感恩文化的感悟浅见:</span></p><p class="ql-block">我在学习,在感化,在投入应用与率范教育子孙努力学习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几千年祖先留下的高尚品德形成的基础。我们国家的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p><p class="ql-block"> 人间有三大真情:亲情、友情、爱情。如今,亲情缺认、友情缺位、爱情缺真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亲情方面出现的“六亲不认”我素我行,言行不至,讲多做少,对父母奉养半吃半饿,死时洋鼓洋号,做祖先事不闻不问甚至言三语四,不敬先贤先祖的不孝与不感恩现象导致的问题已构成社会问题,影响了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建设的进程与质量。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所以,给予我们国家孝道文化以科学和现代的诠释,对当下公民教育大有裨益。以上浅悟望大家贤达人士加以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 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主席陈世萍撰稿于己亥七月五日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2、道教文化,修炼与科学!</span></p><p class="ql-block"> 试图通过种种修炼方式而达到生命永驻的境界,这是道士们在宗教信仰支配下的神圣选择,也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目的。他们的曰常生活都是围绕实现这一最高理想而展开、进行的。在此过程中,中国古代道士亦展开了对生命的大敌即死亡的持久的反抗。在执著不息、幻想联翩的生命追求中,虽然他们一次次地失败了,但就在他们对生命奥秘的探索中,却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在有意无意之中踏入了科学的疆域。</p><p class="ql-block">道土的外丹修炼贯穿了整个道教史,目口使在唐末趋衰之后,习炼外丹者仍不绝如缕,时至清代后期,还有(金火大成)之类的外丹著作出世。虽然这种外丹修炼长生成仙的追求是虚妄的,失败的,不仅损害过许多道士的生命,也损害过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学士乃至一般民众的生命,但是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看,道士们生活中的这种努力并非全然是徒劳无益的,在道教外丹术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无论是服丹成仙和飞丹合药的根本信仰及基本理论,还是具体的实践操作,包括方法、器具设备、原料药物及炼丹产物、对丹药中毒的认识等等,都广泛涉及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和科学技术思想,涉及矿物学、冶金学、化学、医学不口药物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这种情形追求宗教信仰却踏入科学之门,倒确如一句俗话所说的那样: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p><p class="ql-block">比如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它的发明即与道土炼丹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火药最主要的成分是作为氧化剂的硝石。道土们炼丹配药时,常将硝石与三黄(硫黄、雄黄、雌黄)及其它一些原料合在一起烧炼,结果引起了剧烈燃烧或爆炸。炼丹道士在,晾魂甫定时必然会注意并思考这种现象,&lt;周易参同契)对这种现象便作了记述,并提醒炼丹者予以注意,否则配方及操作不当,就会出现“飞龟舞蛇,愈见乖张’’的剧烈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炼丹道土的生命。中唐的&lt;真元妙道要略)也记载广硝石,宜佐诸药,多则败药。生者不司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p><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这种现象发生多了,便会形成相应的概念,所谓“火药’’之称,便是唐代炼丹道土对这种会发火爆炸的药物的称呼,尽管他们是在“药’’的系列里为火药安置了一席之位,还没有认识到火药的其它价值,但早如果没有炼丹道士的实验,火药的发明也许要推迟许久。 炼丹道士的丹房本是羽化飞升、炼丹成仙的所在,但实际上却成了原始的“化学实验室”。在他们于震悚中i己下“火药”名字的时候,他们实际上也积累了许多化学知识及实验技术。其中有关于铅、汞、矾、砷、金、银、硫等化学物质的知识,对许多矿物的认识,古代炼丹道土实际也走在了前列。</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对这些金属、矿物的化学反应过程的了解与把握,勤谨而又虔诚的道士也积累了不少知识,并实际炼成了被视之为‘‘合金’’的物质,如“雄黄金”、“雌黄金”、“曾青金”、“硫黄金”、‘‘白锡金”、“朱砂金”等等。难怪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名著&lt;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会将中国古代炼丹术视为近代化学实验的先驱。</p><p class="ql-block">既然道士们生活中的种种修炼方式目的在于养生益寿,那么这些修炼手段便自然与医学科技有不解之缘,因此对中国古代医学甚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古代社会巫医不分,巫师又兼医师的角色,他们除以种种巫术为人消灾除病外,同时也以药物为人治病,比如&lt;山海经·海内西经)中即有巫彭、巫咸等巫师“皆操不死之药”的说法。到了秦汉时期,在众多神仙方土中更不乏掌握一定医药知识之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据说很可能即为秦汉以来的神仙方土整理汇编而成。道士们在这方面的成就比之于古代巫师和神仙方土,堪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通过自己的修炼实践或直接的行医实践,在病理学、药理学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其中医术高明者也不在少数。</p><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如葛洪既为一代高道,又是著名的道教医药学家,由其撰写的&lt;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医药著作,在疾病防治、药物性能鉴别、养生保健等方面,可称得上是中医史上的经典之作,而对于某些疾病和传染病如天花、结核病、恙虫病、急性黄疸肝炎的记录和认识,以及对免疫方法的认识和以免疫法治病等,则在中外医学史上均有先9区首创之功。此外,在&lt;抱朴子内篇·仙药》中,葛洪对于药用菌科生物和植物的药性功能及用法的记叙,亦贡献甚巨。南朝高道陶弘景对中医的贡献则突出地体现在药物学方面。他一生撰写了大量医学著作③,其中的《本草集注)在系统整理、全面总结前人药学经验,以及创立新的药物分类法等方面,功盖后世。唐代的(开宝本草)、宋代的&lt;证类本草)、明代的&lt;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法方面均受其影响。至于被奉为“药王’’的唐代名道孙思蓟,更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神医”,他修道炼丹,又兼行医看病,在中医方剂学、本草学、各科疾病防治以及整理&lt;伤寒论)等方面均成就斐然,至于&lt;千金要方)、&lt;千金翼方)二书,堪称中医史上的宏构巨著。</p><p class="ql-block">孙思邈的医学成就,是道门的一大骄傲。除上5菹三人外,道土中精于医术者还大有人在,这里难以一一介绍。总之,从道教的性质以及道土修炼的目的两方面来看,道土们的修炼方式除了其终极目的之外,亦有与医学科学相通的一面,这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的。尽管在道士修炼方式基础上形成的道教医学因受神仙观念等的影响而掺杂有许多非科学的糟粕,但其在中医史乃至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均值得大书特书。</p><p class="ql-block">道士生活中的内丹修炼,则具有气功养生学方面的价值。英国学者密尔顿曾通过深入研究,认为宇宙、地球、人体在化学组成方面确实具有相关性和同一性,天人感应及内丹术也</p><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均有化学方面的依据。他明确指出,道士们把人体看成小炼丹炉不失其从某一角度看问题的合理性。随着现代生命科学、中医学、仿生学、养生学及气功学的发展,人们对内丹修炼(主要是气功)的内在合理性必然会有更加充分的认识。气功与内丹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内在的传承关系与相通之处早为人们所公认。道士炼内丹讲究运用先天真气、元气,导引吐纳,使人体内的精、气、神凝合为丹(实为“功”),这种路数在气功中体现得十分鲜明。一般情况下,气功都要求练功者调节内气,寂然入静,在调身、调息、调心的努力下,排除杂念,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p><p class="ql-block">在呼吸吐纳、反复修炼的过程中,即可调和阴阳,翕聚精气,存神内视,气沉丹田,经络畅通,神完气足,由此便能激活生命潜能,“小可祛疾,大可延年”。现在学者研究认为,气功能够开发人的智力,优化人的情绪,增进人的身心健康,防治人的心身疾病等等,功能之大,不可轻视。也有人论证,气功治病,可以不假外药即可病除,其原理是微粒流产生的异体电波输入病者体内,刺激病人神经系统或病灶部位,改善内在血脉与经络的现状,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这些说法,抑或有待验证,但是以内丹术为代表的道土修炼方法对现代气功的启示,却只会有增无减,则是无疑的。</p><p class="ql-block">道土修炼方式与科学的诸多联系,丰富了道士生活的内容。他们在修炼过程中偶然所取得的一些科学成就,不管是出于有意或无意,终归是他们的生活收获。所以,在我们了解和认识古代道士生活的同时,且不可疏忽了道士生活中的科学发现与创造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本人闽人梅川龙溪陈氏《仙风道长》学习精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3、【本命年生日心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编赋什么叫生日)</span></p><p class="ql-block">鸡呜安泰日,狗迎五福春。时值戊戌春节前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是我诞生之日,追思母难的恩爱生我育我。忽萌芽奋发思念《习文学武悟心思》之驿动。</p><p class="ql-block">回首往事,思绪万千。也许是幼年窮筋之缘故,也许是命运坎坷之使然,曾经的愤青,怀着学武习书的梦想,初入武林之门径,心见刀枪剑器,曾经的追风少年,桀骜不驯于诸物之间,放浪不羁于形骸之外。因不甘寂寞,后几经参于社会运动沉浮阵痛,惊叹世事无常,历经人生跌宕。时而暗自窃喜于所谓成功的畅意,时而黯然神伤于失落无助的懊悔。其间,既有命运多舛的感慨,又有生命顿悟的升华。也许,这就是人生吧。</p><p class="ql-block">在我年轻时,鄉鄰伙伴《指点吾习武需论文习书》而书剑并悟:再由恩师万老籁声训教!才明鸿志“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人生苦短,世事沧桑。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武林与业界精英,抑或桑耕凡夫,其最终的归宿均如一缕轻烟,顷刻间烟消云散,何不看淡人生!夜深人静时,我常问自己,人生在世有几个七十三春秋的本命年,逾百岁之人亦不多见。曾经的意气风华青年,如今已年过古稀之外,敢问所剩时日还有几多?其实,这只有天知道。不知缘于何故,总有一个强劲的声音在脑海里环绕--“回想”,回想,它是心灵的思悟和心境的港湾。从此,我勤于执笔悟武而晴耕雨读雪炼,惊奇地发现,回想到求知之路是这样的平静和坦然。重燃希望之星火,来树人生之目标。感慨于旷远无垠的浩瀚武学于宇宙,而知自己的渺小;拜访于武林之名家,儒文于书法师尊挚友等,而笑自己的无知;结交于博学笃行的良师益友,而悟生命的丰盈和富足。</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既无渊博的学识,亦无超人的才华,惟有一颗纯正的心,默默耕耘着自己的喜爱武文墨田,用燃烧的激情碰撞,靠久违的秃笔涂鸦,无非是把自己对人生的渺小感悟,借助于武笔拜墨酣畅淋漓地倾诉在刀剑拳击与宣纸上求知而已。“以武洗志,借墨书心”,我常常夜游于武林艺海而流连忘返,不断地俘获灵感和汲取滋养,以至于心平而气和,悠然而自在。“半亩方塘耕日月,一支胡笔写春秋”,我常以为友人书写涂鸦自勉自督,并以此释放心底深处的能量,畅享缤纷未来的憧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拟在有生之年,能将师传武诀并书写些涂鸦墨迹留下,以记载学习武拳书法的心路历程,这也许是给自己人生留下的一点点痕迹吧。</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祖国武术璀璨夺目,喜逢习主席提出文化自信的伟大号召,使吾倍感年轻十岁,浑身充满活力,再然青春激情。惟在今后岁月里更加勤勉奋进,以身作则养好身体力行表率,亲同众弟子齐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势,高举文化自信之伟大旗帜,以弘扬自然门忠贞爱国情怀和修身济世除霸安良之不朽精神,争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微薄贡献。</p><p class="ql-block">武动浩瀚于宇宙,赋予强者以无穷的力量。美妙的大自然,恩赐智者以永恒的光华。李白有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以此短文来纪念《母难之日诞生吾于人世,历磨七十三春秋,记述十二月二十一日》撰文念母此是我的生日记述于本命年的长河中!供友人斧正评批!</p><p class="ql-block">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负责人陈世萍撰!</p><p class="ql-block"> 于 二O一八年二月.六日,草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4、【人生感悟赋】</span></p><p class="ql-block"> 人生,是场没有导演的电影,都是现场直播!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人生在世,无论素心向佛,还是问道向天,不必追问风的讯息,不必探究雨的印鉴。只需屏蔽纷杂,洗尽铅华;只需沐浴身心,回归自然。</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任重而道远,复杂又简单。心海一阔,忘情一笑,自由自在,魂归故里,气联大千。</p><p class="ql-block">陈氏联谊会长陈世萍撰游作忠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5、心意六合拳(简称心意拳)永恒紀念恩師呂老瑞芳大师尚武精神永放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 从清初开始一直在河南回族穆斯林群众中密传,近代以来才由河南回族武术家传至安徽、湖北、北京、上海等地。所谓心意六合拳,是以“心意诚于中,肢体行于外”之义命名的。六合,有两种解释:一为内三合与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二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一身含六势。心意六合拳在河南的开山祖师为洛阳回族人马学礼,他艺成后曾赴少林寺试功,打出少林山门,威名大振,人称“神拳”,从此在河南立起心意拳门户。心意拳动作竺的功用无穷,定式为桩,动式为拳。一举一动都要做到全神贯注,意念集中,劲力裹含,蓄而后发,要求打出火烧身似的灵劲与爆发弹性力。身法要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腰塌头顶,气沉丹田,收臀提肛,舌顶齿叩。练习时束身而起,长身而落,手随意发,力随声落。发力刚猛狠毒,动作快速灵活,在健身和技击方面都有很高价值。清初至今的三百余年来,河南回族群众中涌现出了马兴、张志诚、马三元、马梅虎、刘万义、买壮图、袁凤仪、卢嵩高、吕瑞芳、于化龙、金黑彦等一大批心意六合拳大师,为该拳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页献。自清代至今,河南回族的尚武传统一直没有断绝,河南境内的不少清真寺都设有习武场,每日晨昏拜后,大家弹腿打拳,玩枪弄棒,切磋琢磨,互试比赛。在这种浓厚的习武风气中,河南回族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武术家,在此介绍几位:马学礼,河南洛阳人。生于清初,生卒年待考。祖居马坡村,后迁北窑村。幼年家贫,牧羊为生。马学礼13岁那年在洛阳漉河中游三井洞放羊歇脚时遇到一位老者。老者见学礼性格刚毅,身轻体健,有习武之天赋,决定传授他心意六合拳。自此学礼每天刻苦练功,老者常来指点。7年之后,学礼尽得真传。老者辞去,并嘱学礼继续苦练,10年后去嵩山少林寺试功。于是学礼朝朝暮暮,寒暑春秋,无日稍怠,苦练此拳。十年之后,遂往嵩山少林寺试功。试功后少林方丈颇为满意,叮嘱学礼回洛立起心意拳门户。学礼回洛后,因成功打出少林山门而声名大振。从此,“神拳马学礼”之名传遍洛阳。马学礼是虔诚的穆斯林,回族穆斯林历来将习武强身看作“逊奈”(圣行),因此马学礼晚年在把心意六合拳的各种功法升华到最精湛的阶段之后,将此拳定名为“圣行心意六合拳”。马学礼的长甥马兴,三甥马三元及南阳张志诚为其传人。后来心意六合拳能够扎根河南,遍传天下,马学礼有开山奠石之功。买壮图(约1797--1877),河南鲁山县人。他是心意六合拳一代名师张聚的外甥,早年得其舅父真传,数年苦练,功至登峰造极,威名远播,许多高手前往探试,败靡者不计其数。买壮图在武林中人称“心意大侠”,与“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形意拳大师郭云深齐名黄河南北,二人又与另一位形意拳大师车毅斋并称为“意拳三绝”。买壮图的许多弟子后来都成为一代宗师,为弘扬心意拳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买壮图被认为是心意拳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买壮图大师是精炼简化心意拳的杰出代表。心意拳中最着名的套路是四把捶,又称心意四象。基本拳式为:“头拳、挑领、鹰捉、斩手”。最早在洛阳以外流传的是马三元式四把捶,其拳式达二十八式。买壮图将其精简到四个拳式,把重复动作全部删掉,仅加“反背”作为半式,充分发挥了心意拳在技击中以短见长,以少胜多的优势。买式四把捶起势为接“都阿”式,具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操练起来静如山岳,动则山崩,刚柔相济,束长开合,浑然一体。长期练习买式四把捶,会锻炼出心意拳中所要求的绝断劲,也叫六合劲,即一般人所说的爆发力。买壮图大师曾作过一首含意深刻的心意拳歌诀:练拳容易得艺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难躲,遇敌好似弓断弦。吕瑞芳(1908--1999),字风林,河南舞阳县北舞渡人,其祖父吕金梁、父亲吕青魁皆心意拳马三元一脉传人。买壮图大师的高徒丁兆祥阿洪是其舅父。吕瑞芳自幼酷爱武术,除继承家学外,又得到丁兆祥的刻意栽培,遂成了汇同马式(马三元一脉)、买式(张志诚一脉)两支派练法之嫡系传人,较全面地继承了心意拳的内涵,为其后来形成独特的演练风格奠定了基础。吕老师一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古兰经》和圣训,精读刘智的《天方典礼》、《天方性理》等着作,对《易经》、《黄帝内经》也有研究。长年的知识积累和刻苦练功,使先生对心意拳的理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为心意拳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买壮图大师的孙子在给山西太原心意拳理论研讨会信中称:当代心意拳出了吕瑞芳先生这样杰出的传人,实属幸事。”心意六合拳在河南回族中被称为“教门拳”,本来不传外教,前辈大师都是在晚年才在至亲中择贤而授,所以传面极窄。吕瑞芳先生性格豁达,胸襟宽广,弟子中但凡人品可靠、正直上进者,不分回汉,均精心培养,尽授其心意拳真谛。1959年,先生随同青海省武术代表团参加全国第一届运动会,与儿子志德、女儿延芝同台献技,轰动赛场,《人民日报》刊文誉为“吕氏三杰”。1985年先生的武术资料在北京展出,被国家体委列入中华武术文库,国家武术院收藏。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吕老师首次将首次将教门内秘传一百余年的买壮图式心意四把拳整理成文字和图片资料在《武林》杂志上发表,引起武术界同仁一致称赞。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在漯河、郑州、洛阳、商丘、驻马店等地义务教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1991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全日本武术协会会长松田隆智先生采访了吕瑞芳老师,回国后将吕老师的“斩手”拳照刊登在日本《武术》杂志1991年夏秋季合刊.并且在这一期杂志的特辑中提出“心意六合拳是中国武术之核心”的观点。吕瑞芳老师出身于心意拳世家,祖、父、叔、兄皆精于心意拳。吕瑞芳的舅父丁兆祥先生,具有买壮图大师那种练神还虚之功,并著有买式心意拳谱,享年九十八岁,是姬隆丰夫子开创心意拳以来,寿龄最高的一位心意拳大师。吕瑞芳的老师尚学礼先生,曾于民国二下年秋在开封打擂得剑夺魁,靠的就是这路买式四把捶。吕瑞芳老师自幼秉承家严师训范,公开传授买四把捶,实乃武林幸事。下面是买式四把捶的动作说明。六合式两腿微屈,两足前虚后实,两手相抱,两肘护肋,两掌心向下,手腕略垂,两足心要悬。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塌腰松胯,尾闾中正,谷道上提。舌舔上腭,呼吸顺其自然。周身上下合而为一。</p><p class="ql-block">愚徒陈世萍叩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6、人生感悟解心怀</span></p><p class="ql-block">1.人从娘胎里来,由棺材里结束,此是硬道理,谁都不能改变,只许珍惜当下。今天不知明天事,发生啥,谁能预料?未来,会怎样,谁能左右?过去的事,注定消失在脑海中,不要总去回忆;未来的事,也未必就会发生,不要总去烦恼。人这一辈子,就该活在当下,活好眼前,永远不要等,该见的人就去见,该陪的人就去陪。时间有限,开开心心过好每一个今天,比啥都重要!2021年加油。</p><p class="ql-block">2.生活是开水,不论冷热,只要有适合的温度就好。生活是口味,不论酸甜苦辣,只要有适合的口感就好。每个人过的都是自己的生活,与他人无关,自己快乐比什么都重要!</p><p class="ql-block">3.不要逢人就掏心掏肺,要知道有些人,面前心连心,背后动脑筋。控制好心情,生活才会处处祥和。不管你经历多痛的事情,到最后都会渐渐遗忘。因为,没有什么能敌得过时光。</p><p class="ql-block">4.你明知道蜷缩在床上感觉更温暖,但还是一早就起床;你明知道什么都不做比较轻松,但依旧选择追逐梦想。这就是生活,你必须坚持下去。无论今天发生多么糟糕的事,都不应该感到悲伤。今天是你往后日子里最年轻的一天了,因为有明天,今天永远只是起跑线。</p><p class="ql-block">5.人活着,说到底是为了体验世间美好。糟心一天,就辜负了一天生命。时间宝贵,一天也不该浪费,尤其不该浪费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所以,乐观点、心宽点,别和闲人斗气,没事多哄自己开心。唱个小曲,喝点小茶,看个小笑话,都比琢磨那些乌七八糟强。</p><p class="ql-block">6.要让自己成为一个阳光的人。不抱怨生活,也不羡慕别人的人生。走自己的路,跟随自己的梦想,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愿以后的你: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和不累的人相处。和所有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过想象里的一百种生活。</p><p class="ql-block">7.别总是抱怨生活不够幸运,是你欠了生活一份努力,每一个你讨厌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够努力的曾经,未来美不美,取决于你现在拼不拼。</p><p class="ql-block">8.你的每一份经历,不管是顺境还是坎坷,都会增加你生命的厚度。世界很小,请带着梦想一起奔跑;世界很大,请带着坚持努力成长。希望以后的自己,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想美好的事,睡安稳的觉,把时间用在进步上,而不是抱怨上。</p><p class="ql-block">9.人生百味,情最浓,人生繁华,淡最真,人生一路,一步有一步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感悟,不论时光如何流转,有些东西不会改变,那就是对美好的追求,对真情的渴望,给他人一份善良,给自己一份淡然。</p><p class="ql-block">10.累了,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人生是有太多包袱,我们可以选择将它一一扛在肩上,也能选择潇洒地放下它们,而能否放下,则会决定我们未来的人生,将继续痛苦,还是可以享有幸福。生活就是一种积累,你若储存的温暖越多,你的生活就会越阳光明媚,你若储存太多寒凉,你的生活就会阴云密布。</p><p class="ql-block">11.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感慨,也有所感悟。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也许真的生活不如意,但不必太在意,人生本如梦,岁月不会迁就任何人,要学会看淡一切。</p><p class="ql-block">12. 人生不易,珍惜拥有,感谢经历!人生不能后悔,但是可以拐弯。把握好时间,从容的生活,所有的困难都会走过。现实会告诉你,不努力就会被生活给踩死,无需找什么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p><p class="ql-block">13.人生就那么短,不要为了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委屈了自己。该开心时开心,想发泄就发泄。过好自己生活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而活。时间会苍老我们所有的等待,但同时也会给予我们所有的期待,不骄不躁,你会遇到你想要的。早安与晚安!</p><p class="ql-block">14.哪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与其抱怨为什么别人长得机遇垂青,不如先尝试付出同样的努力。真正对自己负责的人,都在不动声色地努力,等到完成后用结果一鸣惊人。</p><p class="ql-block">15.有了坚强的理由,一切顺风顺水,虚伪的懦弱,也会在真诚的诺言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无所适从。所以,坚强也就成了你人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日日早晚都康乐开心!</p><p class="ql-block">16.人一生中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碰到不顺眼的人,不可避免,如果你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痛苦,活得累。如果你看不开,就会伤心伤己。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看淡,学会释然。</p><p class="ql-block">闽清龙溪陈氏老人习学感悟于辛丑夏於香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7、李青山前辈在陈洲街练武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永恒紀念恩师李青山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恩师李青山:河南周口市人,1910年生。幼时从师学武,专习六合心意拳和查拳,后又学刀枪棍棒,武术功底颇深。1953年到嘉兴定居,向回族青少年传授武艺。 1980年嘉兴成立回民武术队,被聘为总教练,1981年在辽宁沈阳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会上获大刀金牌奖,所使大刀重90市斤,比传说中关云长的春秋大刀还重9斤。被人称之为"大刀李青山"。他还在《少林小子》、《自古英雄出少年》等影片中出演武侠角色。他是省人大代表,还被聘为浙江省武术协会顾问。授艺之余,以推拿伤科为群众解除病痛,治愈者不下千人。 (原载《中国回族》,1993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入本貼时稍有修改。)</p><p class="ql-block">被誉称为中国当代武林怪杰的著名回族武术家李青山老人,曾以挥舞三百斤大刀威震武林界。最近得悉哈吉·李青山老人已于2004年7月6日上午11点15时归真,享年九十岁。</p><p class="ql-block">李老原籍河南周口人氏,定居于浙江省嘉兴市。</p><p class="ql-block">生前对教门极是虔诚可敬;平素性格耿直,疾恶如仇。曾数次前往沙特阿拉伯朝觐,每天凌晨做冷水沐浴后,即上礼拜殿进行晨礼拜。之后,便坚持一生不曾拉下的武艺修习。闲暇时以治病扶伤为己责;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小楷书法。</p><p class="ql-block">哈吉李青山,一生从无病患,身体强健,与毕生从事武术运动极有关系。以九十高龄归真,是武术界的损失,也是回族的损失。</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以真诚的祈祷为他祝福:祈真主恩赐予哈吉李青山老人以后世的乐园佳位</p><p class="ql-block"> 愚徒陈世萍叩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8、炼拳化劲心得</span></p><p class="ql-block">一、炼拳感悟:有人讲不可用蛮力,要用软劲,此则未必尽然。未开始学拳,一身都是笨力,全身紧张,既学拳后,全身松软。筋舒气通。务必要炼去全身紧张仍须保持原来之笨力。因松软之后,笨力变为真劲矣。昔人谓笨力称之曰臂(膂)力。其力在肩臂之间也。不能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也。故笨力是(为)本钱,松软是用法,用得其法,小本钱可以做大事业。不得其法,本钱虽大,事业无成也。故得炼拳真理之后,举重摔角,拍球赛跑,随意可也。不必禁忌。但以笔者愚见,各种运动。不如多打几趟拳脚舒舒筋骨。</p><p class="ql-block">二、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无极生太极即阴阳也。在古时代里,何物非阴阳。故行功论有云,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偏沉双重,阴阳不匀也。故读者于举手抬足,务须注意,一阴、一阳、一虚、一实。老子曰:吾善藏其余,祈揣摸之。</p><p class="ql-block">三、炼拳文武解。文武二字,乃神形之意也。</p><p class="ql-block">四、以上写出各条均经验也,理论也。真之功夫尚须在基本功站桩中求之。功夫纯熟。自得得心应手之妙。炼功时最好少求理论,多做功夫。功夫昔人好,理论今人好,笔记书写记述后人好。实在理论一多,功夫不专,进步反少矣。(寒暑无阻,风雨不问)(技不敌功)故能学成绝技者,第一是绝顶聪明人,第二是绝顶愚笨人,须具愚公移山之恒心毅力,</p><p class="ql-block">第三是有仇恨立志申雪之人,只有此</p><p class="ql-block">无有不成者。倘一暴十寒,终身不成。</p><p class="ql-block">五、孟子曰:尽其性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命矣。火之炎上,性也。水之润下,性也。此物之性也。春茂秋杀,天之性也,恶劳好逸,惧死贪生,此乃人之性也。然火遇风可吹之使下。水之遇火能蒸之使上。松柏心坚,秋冬不凋。人知礼仪,见义勇为此乃易后天之性返入先天之性也。人未拜师炼拳之时百脉滞塞。筋紧缩而短,故力聚于肩膂。既炼之后,百脉畅通,筋长力舒,由肩而膂,由膂而腕。由腕而形于手指。渐渐弃后天而转入先天。如得先天本能则神妙不可思议。学而得此劲发,当知言之不谬也。</p><p class="ql-block">以上受恩师身传言授之感悟也!</p><p class="ql-block"> 丁亥金秋于香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29、浅论性命双修感悟篇</span></p><p class="ql-block"> 读老子《道德经》三十二章中启示;道恒,無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之与江海也。</p><p class="ql-block"> 自然之道是永恒的存在,但它又是混朴而無状可名的,使人见不到它的真正面貌。唯有道是最微小而不可见的,但是以道来调理身体的时候,心神又不敢将道当作臣民去随便的加以指令驱使。心神如果能够均衡而统一的守着道而不加意识的偏颇指令,那么元气就会象万物一样自动的去宾顺自然之道的统一均衡。以自然修功法!</p><p class="ql-block"> 吾师以文,武,道,医,拳五寶,信,義,侠,勇四德而传承,此乃自然门精髓文化也!以下是余感悟浅论性命双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论述 性命双修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历代古人研究性与命的理论及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对自然认识和对自身认识及修炼的法则。浅悟玄子篇中《养生之道》文中指出:何谓“命”和“性”?在天则曰“命”,在人则曰:“性”,性命双修,即“明心见性”和“炼精化气”相结合。</p><p class="ql-block">一、性命双修与含义</p><p class="ql-block"> 所谓“性”,即心、神信息系统,包括思想意识,情感去向,有先天元神,后天识神,有潜意识,显意识。所谓“命”,即形(精)气,包括形身肉体及生理代谢系统。所谓“双修”即修命的养形,修性的养神,性命结合,以祛病延年,激发潜能,开发智慧,改变人的素质,换句通俗的话讲:既有健康的体魄,又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性命双修,就是形神兼修,身心合炼,功德双修。</p><p class="ql-block"> 性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命是万物存在的基础。性如果没有命就不能显现,命如果没有性就没有灵机。性是命的主宰,命是性的基础。现在有少数功友将“性”与“命”分开,余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分割的,性就是神,命就是精与气。“性”是指人的性格、精神、理智,修炼在于提高思想意识,升华精神。更高层次可以改变人的生命密码,抹掉祖辈及父母疾病的遗传信息,留下长寿基因,从而使修炼者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命”是指人的肺呼吸(或叫后天呼吸、外呼吸)和肌肉组织细胞之呼吸(或叫先天呼吸、内呼吸);修炼在于强化身体物质,使体内物质向更高层次转化,反过来又促进认识的提高。命(物质)是性(精神)存在的基础,同时命又依靠性认识事物,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事物本身。动静结合,是性命双修的主要途径;涵养道德,是性命双修的重要前提;内修清静心,是性命双修强身健体,开发智慧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二、性命双修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性功能的修炼,重点在修心性,修炼的主要方位为上丹田,上丹田有祖窍、泥丸宫,祖窍虚空处为元神潜藏之所在。上丹田在头部,说白了在大脑,是人体一切活动的指挥中心(叫中央指挥部),靠心意指挥。</p><p class="ql-block"> 命功能的重点,在下丹田,下丹田离肾脏近,肾藏元精。下丹田有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等,对面有两肾的命门穴,中间的立体空间为元气之海,即为“前对脐轮后对肾,当中有个真金鼎”。性功的修炼都与精气神中的神有关;命功的修炼都与精气有关。那么说:性功就是炼神,命功就是炼精气。吾师万老籁声授教吾多读《养生与悟道》中玄子篇的文献:即炼丹三宝、精气神、渐进途径:炼津成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返道。性功能的主要功法有:通灵法、悟空法、玄通法、希夷睡法等。</p><p class="ql-block"> 从性命角度看,炼津成精、炼精化气属命功,炼气化神是命功向性功过渡阶段,炼神还虚、炼虚返道属性功的修炼。人要长寿,离不开血管、血液和细胞。而“养气蓄能法”(站桩)等功法,恰好能活化人体细胞,改变血液流速,防止血管堵塞、延缓血管衰老。修炼者精气旺盛,人体经络就畅通,气血旺盛,人体就健康长寿,百病不生,返老还童。这是命功修炼的目的。性功呢,炼神,炼神的作用就是“神通”,古人说的各种法力、法术。现在我们所说的思想意识方面的修炼,涵养道德及各种特异功能。</p><p class="ql-block"> 从阴阳角度看性命,心为心火,当属阳,命为肾水,当属阴。一般而言,阳性物质是可见的,有形的,阴性物质是不可见的,无形的。人体形体是可见的,属阳性物质,人体精气神,不可见,属阴性物质。而这个阳性和阴性中,又可分为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元神是性功修炼的根本,藏于心,于上丹田,属于阳。精气是命功修炼的根本,藏于肾与下丹田,属阴。而元神也可分阴阳,有阴神和阳神。精气有阴精和阳精等。这就是笔者要强调的性中有命,命中有性,性命双修。性中不离命,命中不离性,性功修炼离不开命功这个基础。修性不修命,修行第一病,余十分赞同古人和前辈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行且百分之七十修炼命功,百分之三十修炼性功,要每天灵活修炼,寅时的“环阳睡法”;辰时或巳时的“神龟伸缩法”;“养气蓄能法”和“健脾胃法”;午时的“通灵法”;酉时的“强肾造精法”;戊时的“静功”。而且十分注重“盗天机”,灵活应用季节、时辰:方位、阴阳,在“知窍”上下功夫,在“虚静”上做文章,能达到事半功倍。多读他人有关修心养性,多同良师益友研讨点授,更加取得明显之效果。</p><p class="ql-block"> 修“性”不修“命”是练功的第一大忌,现在修炼者大部分是中老年,随着年龄的增大,五脏六腑的功能逐渐出现退形性变化,十二经脉不通受阻,体内阴阳失衡,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外科等多种中老年常见多发性疾病。余以为:这些疾病就修炼而言,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应该放在“命”功上。吾师万老授教余要常读玄子创编的“中国道家虚灵功”,功法中:神龟伸缩法、养气蓄能法、健脾胃法、调整上实下虚法、提气造血法、排风湿法、强肾造精法、环阳睡法等都是筑基,强身健体的命功大法与阴符功。试想:一个人如果只炼“性”功,全部或主要时间放在打坐或“性”功功法上,即使出现了一些预感、感应、扫描、透视、等特异功能,甚至所谓的穿墙过壁,呼风唤雨等仙人般的神话,但自己体内潜伏的疾病仍然存在,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能享受正常人的健康生活,有的甚至执着、偏见、神魂颠倒、精神失常;还有的一身病态,自己还不能生活自理,甚至于坐着轮椅接待来访的“问仙”者……我说即使你是一方神圣,命都快没了,要这个特异功能,敛这么多钱财何用呢!</p><p class="ql-block">三、性命双修与作用</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我们每个修炼者,不但要追求强壮体魄,也要追求健康的心理素质,使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两方面都活泼健康发展,这才叫健康的幸福人生。《性命圭旨》说:“神不离气,气不离神”、“性不离命,命不离性”。以生理变化心理,以心理变化生理。体弱多病者先从命功入手,炼津成精、炼精化气,祛病健身,然后心神安定,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返道。吾悟玄子篇中《养生文化》说:修道是道家气功养生的最高层次,亦既是修性。这也就是气功修炼者精神的升华,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提升;是“人品”得到社会和百姓的公认;是综合素质由内而外焕发的那种自然的风彩,是生命形式的飞跃,也是身体结构,脱胎换骨实质性的递进转化。所以,气功修炼者如果不是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绝不可能修炼出高深的功德。所以,对于身强体壮、气血方刚的年轻人,可以以性功开发大脑智力为主,通过锻炼祛除一切不良信息,做一个有理想、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中老年人身体素质差以命功为筑基功,先修命后修性,逐渐弥补自己的气血,充盈填满自己的骨髓,以“仙风道骨”的自身形象融入社会和百姓之中,最后达到圆满光明的境界。所以首先必须认真练好健脾胃法,神龟伸缩法,养气蓄能法,强肾造精法等命功功法,打牢身体素质的基础,同时排除私心杂念,用《道德经》阐述的道家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去修心养性,从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入手,淡化自己的名利。“不吸烟、不酗酒、不吸毒、不赌博、不嫖娼、不行贿、不受贿、不诬陷和诽谤他人”的八条戒律,就修炼者而言是基本和必须做到的要求。按照老子《道德经》中“上善若水”修道标准,忠孝、好善、慈悲、平等、博爱、教化、忠恕、和蔼、忍耐、勇猛,此谓修道者功德“修炼”“十心”。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修道者必须具备的行为准则。就每个修道者而言,“入道”后,必须不断地“证道”、“体道”、“悟道”,道在心中,才能心正气正,心虚神明.......。修心养性练自然!</p><p class="ql-block"> 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净,清净無物,無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觉明,觉明则神意惯通而万象归根。</p><p class="ql-block">国际自然门联合总会主席陈世萍撰文于二O一一年九月农历辛卯金秋于香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0、炼什么拳都要行此十三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以太极拳为感迪炼之自然体悟!</span></p><p class="ql-block">太极拳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武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练习太极拳的要领可归纳为十三个字:</p><p class="ql-block">(一)静:就是安安静静、平心静气的意思。学太极拳首先要求我们排除杂念,专心练拳,这样就能意识集中,思路专一,心无二用。其次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方可细心揣摩,对一招一势的姿势和虚实的转换、开合的变化等基本要领都要用心领悟,力求打得姿势正确,较快进入所谓太极意境。用前人的话说,就叫做:“去其轻浮刚猛之气,入于清静无为之域。”</p><p class="ql-block">(二)意:太极拳是“以意行气”,练意不练力的内功拳。这就是说太极拳的一招一势、一举一动都是以意来领先的。什么是意?意就是心意,就是意识,意到哪里,手足就运行到哪里;心里怎么想,四肢百骸就怎么动。这动是愈轻灵愈好,而决不是凭力气驱使手足运动。用意则轻灵自如,用力则僵硬迟滞。拳论说:“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意发自大脑。</p><p class="ql-block">(三)慢:有两层意思。</p><p class="ql-block">1.学拳不能性急。一般学拳的人,往往迫切要求很快地学会、学完全套拳。殊不知快慢不当,反而有弊无利。俗语说:“欲速则不达”,“慢功出细活”。初学时,要树立一个慢慢学的思想。这就是说,学拳必须循序渐进,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招一势地学。</p><p class="ql-block">一招熟练后,再学下一势,决不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地学。慢慢学才能对手足的运行法则、架子定式及其运用的原理了解得比较透彻,对上下承接、虚实转换等基本要领领会得比较清楚。常言道:“宁磨千遍,不改一着”,学得虽慢实际是快,表面学得快,实际是慢,这就是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p><p class="ql-block">2.在锤炼时应自始至终顺其自然,慢慢运行。动作不宜太快,也不宜过慢。动作衔接要清楚。过快过慢或时快时慢都会形成前后衔接不清或上下脱节的现象。而在姿势趋于正确、定型,动作运行纳入正规以后是可以适当加快的。动作变快时,各种转折、衔接的地方都必须做得十分认真,不可含含糊糊,一带而过。动作由快变慢时也是一样,总之必须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散。</p><p class="ql-block">(四)真:就是认真。学拳要“一丝不苟”、“锲而不舍”。对一招一势都要循规蹈矩。对眼、手、身、步的基本要求,必须毫不含糊。每一个姿势都力求自然舒展,合乎规范,这样久而久之,就不会走形变样了。</p><p class="ql-block">(五)柔:是轻柔、柔软。柔并不是轻而浮飘,软而无神,而是“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的柔软。初学太极拳时,手足的一举一动总不免带些僵劲滞气,没有一点绵软的味道。轻灵就更谈不上了。这种僵硬之力不除去,体内自然之刚劲就无从发出。</p><p class="ql-block">其道理就像封闭的炉火,不能生焰发热一样。所以初学者应该从极松、极轻、极柔开始,极柔而至刚,万法而归一。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的目的就在于使它去僵,僵去则刚生,硬去则刚发。运用柔软以迎刚,可以化刚为乌有。这是“有心求柔,无心成刚”的道理。周身柔和了,也就轻灵圆和了。练习日久,自会趋于“刚柔相济”的境界。</p><p class="ql-block">(六)正:就是端正,立身中正的意思。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倚。头要“顶劲”,好像头上有绳子悬着,做到悬头竖颈,松腰沉肩。腰脊无凹凸弯曲之形,身躯不俯不仰,不歪不斜,手足肘膝肩胯,上下互相对应,身体就自然形成上下一条垂线。身正则上下通达,气血运转就畅通无阻。这不仅有利于气沉丹田,而且有利于腰脊旋转,使立身稳健,不失重心,做到既“无过”也无“不及”的不偏不倚之神态。</p><p class="ql-block">(七)连:连续的意思。练拳时运行自始至终如抽丝,绵绵不断如圆环,处处无折断。动是外形表现出来的,手足的运行转换也是如此,特别是前后转动,不仅要有承上启下之意,而且要有连贯无隙之形。着着势势自然紧密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所谓“一气呵成”、“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八)匀:就是均匀、匀称。练拳时动作不能忽快忽慢,必须匀和而稳健。呼吸更宜匀和自然。运行的忽快忽慢,自会引起气血运转得忽弛忽张,从而破坏了匀和平衡,以至出现呼吸急促、动作散乱、不协调等背离杨式太极拳要求的现象,这身体都是有害无益的,特别是对康复者更为不利。</p><p class="ql-block">(九)圆:圆就是圆圈、圆体。前人都用太极图的原理来解释太极拳的原理。太极乃无极而生,太极亦圆,但是有阴阳之别、动静之机。所以太极拳的运动就离不开一个“圆”字。从它的外形上看,四肢的上下左右前后运动,从不直来直往,而是做圆环或者弧线运动。拳论说:“至于手足运动不外一圆”,圆弧运动则柔和自如,弹性自生。腰脊旋转,催动四肢千变万化;四肢变化带动腰脊旋转,那就自然形成气血协调,神志舒畅。太极之圆其外无边,其内无点。内外虽然有别,但不是分裂或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由外向内,以内催外,内外一致,紧密配合,两者的关系如此,不可顾此失彼。太极拳的一举一动始终不离一个圆字。</p><p class="ql-block">(十)松:就是放松、松净。“松”不是单指放松某一部分、放松某一关节,而是指周身肌肤骨节处处松开。前面已说过,练太极拳是以“意”为引导的。所以练拳时要有放松的意识。用意识来引导全身的肌肉和关节,四肢百骸由僵变柔,运转也就轻灵圆和,劲力发放时自然无坚不摧。所谓松沉不同于松垮,不同于散乱,而要松而不懈,松而不散。懈则飘浮,散则无根。松沉则轻灵稳固而有劲。身躯形成上虚下实、胸宽腹实状态。 </p><p class="ql-block">(十一)随:就是跟随、相随的意思。也就是上引下随,下引上随,左右协调,周身一体,互相贯通。练拳时切不可左引右停,上动下滞,各不牵连。四肢百骸必须做到:“一动无有不动”和“一静百静”。形成习惯后,就不至于产生顾此失彼,瞻前不顾后的现象了。</p><p class="ql-block">眼神和动作的关系是“眼神领先,各个关连”;脚步和身躯的关系是“步随身换”、“身随步移”。拳论说:“上若动,则下自随之;下若动,则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p><p class="ql-block">(十二)恒:就是坚持,从不停顿。我们不论做什么,只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顽强不懈的学习态度,并能反复不断的实践,那么再大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学拳也是如此。但多数人初学时表示态度诚恳,决心大,一旦学会了初步的架子,便以为已经全部学会了,学习的劲头也就松下来了。其实,这才像一个刚刚学会站立的婴儿迈出了第一步,离真正的功夫还相差甚远。再过些时候又觉得练不练都无所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任其自流,结果把已学会的也忘得一干二净,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像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们应该每天坚持锻炼,决不可间断。</p><p class="ql-block">(十三)谦:就是谦虚、虚心。在练拳时,要虚心学习,不要浅尝辄止。因为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是没有止境的,学拳也不例外。拳术的一招一势,机智灵活,千变万化。入门后,虽然有所理解,而其深奥之处,还有待于长期反复实践,才能逐步理解。另外,应有自知之明,常以“满招损,谦受益”为座右铭,经常鞭策和激励自己。</p><p class="ql-block">十三字诀的总诀就是一个“练”字,舍“练”而空谈则总无益也。</p><p class="ql-block">仙风道長悟习于辛丑初夏于香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1、尊恩师语要文,武,道,医,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之养生健康而修炼论火候之法</span></p><p class="ql-block">金丹之法,火候最难,从来火候少人知之。欲将药物炼成神丹,全赖火候得法。巜文火》《武火》,文火能温养,兼能益汞。武火能采取,又能炼铅。文日烹,武日炼。实则尤须明《真火》与巜凡火》之分。 真丹惟有真火为用,不是真火丹不成。凡火只能益命,延寿千岁亦枉然。而在火工之运用上,须先明起火之法,运火之候,文火武火之用,进火退火之机,息火止火之诀。 《清净火候,全在一己。阴阳火候,则重彼家》。夫传火已难,南宗火候,则更百不易传矣!以南宗火候,诀最细微,法最严密也。 </p><p class="ql-block"> 水火,本全备于人一身之中,神即火,气即水;心即火,肾即水;人当少壮,水火制衡;一至中年,大抵水不胜火者居多,已破之体,率多肾亏阴虚,即水不济火之象也。由此可明《水即命,火即神》,此丹道修炼重神炁、重心肾之有以也。水多则火灭,火盛则水干;故养生之道,重水火既济。《在人一身之中,上而炎者为火,下而漏者为水》。水之泛滥在于意散,动而专一,则意不散。火之干燥在于念起,静而翕机,则念不起。故水泛则紧意,火燥则弛念,此为要法。夫水火者,乃坎离之象,铅汞之体也;故为丹法之玄机。神火下炤,则水中金《坎中真阳》自上升而为用。丹经日:《圣人无别药,一味水中金》。《学道最是要知音,丹头须用水中金。若非积行修阴德,走遍天涯没处寻》。吕祖曰:巜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人事隔天机,若人寻得水中火,自有黄童上太微》。巜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水上火下谓之既济》。此均言水火之妙用也。 </p><p class="ql-block"> 丹法最初难得者在火工,火工之初机在丹田发暖,两肾有如汤煎,而周身毛窍生汗;若此候亦无,则难得炼丹之火工也。丹经谓:《以火炼金而成丹,以神驭炁而成道》。而擒铅制汞,猛烹猛炼,须用武火。及乎铅汞相见,神炁相住,子母相恋,守城沐浴,则须用文火。故火最要紧,以《火非药不产,药非火不生》。巜上阳子语》《火是药之父母,药是火之子孙》。《神即火,炁即药,以神御炁而成药,以火炼药而成丹》。《白玉蟾语》故无火则丹不成也。火之源为肾中生炁,下手法为凝神下炤炁穴,专一不离,久久则自炁旺火生,薰蒸四大,而使周身通畅;此为真火。《神照坤宫,真火自来》。《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按:三昧真火,运行之于外,可以为人治百病,运行之于内,可为己身治百病。用真阳之火,既可补人,亦可以补己》。惟真火之生,须用真神,何谓真神? 《身心并一,则为真神》。故火之生,常以所用而不同,如用炁动时,则以无为火;用神炤时,则以神为火;用真息时,则以真息为火;用呼吸时则以呼吸为火。巜火盛时须用坤水埋藏,火冷时须用巽风吹嘘》。或欲火之微,是为文火;或欲火之炽,是为武火;或欲火之薰蒸全身,是为巜普火》;或欲火之理行脉络,是为巜针火》;欲火之生,则为起火,欲火之灭则为止火。或为火球,或为火珠;用之路异,而法亦有别。此则不可不明辨者也。 </p><p class="ql-block"> 既得火工矣,不明火候,亦无益也。张三丰曰:不知火候总徒然。」又云:巜火候工夫本自然,能通此妙即神仙》。明其火,尤须知其候。《防火候之差失,忌梦寐之昏迷》巜仙圣不作参同契,火候功夫那得知》。故世谓《情生为调药之候,药产为采取之候,归炉为封固之候,起火为运行之候,沐浴为息火之候,火足为止火之候》。不明其候,便为不得诀矣。丹法中又有二候六候之分。二候者,阳生为一候,药产为一候。张三丰曰:巜一尘不染,万虑皆空,则心死而神活,体虚而气运,方可求一阳之道,二候之功》。《一候为一阳,有如震卦;二候为二阳,有如兑卦;正宜合丹》。当此即可采用,故曰巜二候采牟尼》也。至云六候者:采外药,采内药,为二候;进阳火,退阴符,为二候,卯酉沐浴为二候,共称六候。巜六候仙胎结成,十月婴儿怀抱》。此外又有七候八候十二候之分,及一时之候,一周之候,一月之候,一年之候,均随宗说而异。惟用火须先明候,火必应候,候至火亦至,人与候不可相离也。 </p><p class="ql-block"> 方内散人言火候时云:契中言火候者有数种:有铅中之火,白虎初弦之气也。有汞中之火,青龙初弦之气也。有二七之火,白虎首经是也。有周天之火,十月抽添是也,有首尾之火,炼己温养用之,后天阴火是也。有中间之文火,一符得丹用之,先天阳火是也。有外火,三日出庚,震来受符,天地之和气是也。有内火,缓处空房,平调胜负,一身之元气是也。有丁壬妙合之火,以汞投铅,前二候用之。有举水灭火之火,余四候得药用之。有未济之火,火上而水下,顺行之常道,求药用之。有既济之火,水上而火下,逆行之丹道,法合丹用之。惟修道之士,最宜须明而不可或忽者,即药产时之火候,巜静中阳动金出矿》者是。采药时之火候,巜地下雷轰火逼金》巜铅遇癸生须急采》者是。温养沐浴时之火候,巜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还须知止足》者是。周天时之火候,巜文武爻铢皆不计,周天火候有谁知》者是。结丹脱胎时之火候,巜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里水银平》。与《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者是。以及全部丹程中之文武火候与内外火候。此中诀法甚多,景亦互异,故不可以文字言语指点也。不可以有意求,亦不可以无意得,总须清虚静定,忘虑绝机,于若灭若生,若有若无之中,自领自会,自生自得,自契自知。故古真修为,重随师参问者以此!问深答深,问浅答浅,不问不答,尤须看缘会如何者,非无故也。白玉蟾曰:巜上品丹法无卦爻,心入虚无行火候》。不在虚无寂定中,岂能有火生候至哉?其中尤以内外火候为最能概其全用。 </p><p class="ql-block"> 夫未得丹之前,最难得者,外火候也。既得丹之后,又难得者,内火候也。外火候者何?即人身呼吸之息。内火候者何?即由呼吸调停之时,而天然若有若无之元息。要之,外火候者,虽见为有,必归于无。内元息者,虽似于无,不可着有。若强无着有,不惟内之元息无以见,即外之呼吸亦不调矣。天应星,地应潮;此明外火候也。自有天然真火候,不须柴炭及吹嘘:此明内火候也。要知火候虽有两般,而其总归一致,不过绵绵密密一个絪蕴之气而已。老子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先天炁,后天炁,得之者,浑似醉》:。由此思之,则知内外两个呼吸,只是一般绵密而已。此已说得最详明矣。年来不少人问火工,问火候,问用火,阅此当可得一梗概矣。惟南北两宗之火候,大有区别,与炼己之有别,鼎器之有别,采药之有别者同,此则又不可不知者也。</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关于气功能与养生之文武之火候之理的感悟的诠释!</p><p class="ql-block">.三昧是佛教用语,来自于梵文Samādhi,也译作“三摩地”、“三摩提”。 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p><p class="ql-block">2.如何集中精神,可分为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种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后得定”。前者靠积德,后者靠修行而得。</p><p class="ql-block">3.《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三三昧(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称为三昧。</p><p class="ql-block">4.三是指身口意 ,昧是不执著。三昧就是身体清净,语言清净,念头清净,没有染着的意思。身口意三业清净。 </p><p class="ql-block">自然门第四代传人陈世萍习于戊戌初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2、悼念恩师万老籟聲115年诞辰祭文 </span></p><p class="ql-block">痛哉呜呼!悲切哀哉!</p><p class="ql-block">天苍苍海茫茫,無漈海風浪湧。云倥偬鸥鸣哀痛,灌河青苇哭西风;恩师乘风驾鹤去,九十高壽</p><p class="ql-block">升天地动容;</p><p class="ql-block">東海怒吼向天啸,收我為徒岂能这么早?鸥驾西风空中翱,寻觅恩师当年音容貌;</p><p class="ql-block">一身投向武林中,北京農大厉剑把身造,学富五车终有为,置身武林最前峰,投筆撰寫武術匯宗書,为祖國武學弘揚光大,天旋地转无所惧,从武就有钢铁志;风霜雪雨写春秋,武林當中稱泰鬥;几多坎坷辛酸泪,化作忠诚入洋流;学为人师是表率,诲人不倦人人爱;行为人范是楷模,崇拜您的徒兒学生无比多。恩師弟子有五千,您之弟子恐翻番;感叹岁月多磨难,曾经郁闷心不安。一把二胡抒胸臆,二泉映月如哭泣;灌河芦苇闻低头,提前脱`去翠绿衣,凄婉随风西飘去,東西南北处处感悲戚。一杯清水化為酒,祭悼恩師文,武,醫,道全,動似行云流水是真功。最是感动弟子处,授武,醫,道一課享一生;知识丰富引入胜,诙谐幽默吸引人。恩師多才多艺且不说,关爱徒兒有独径,不用冠冕堂皇词,只重润物细无声。</p><p class="ql-block">恩师功德难表尽,只因弟子局外人,今生做您一徒兒,实乃人生才有幸,来世情缘求不变,还愿麾下做小徒。</p><p class="ql-block">人生自古谁无死,您留丹心照徒兒。天堂人称无虞烦,愿您那里能康安。</p><p class="ql-block">尊敬的恩师安息吧,我们未来在天堂见,愿您保佑您的家人世代平安幸福永远。</p><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樹丰碑,恩师:您永远活在我们弟子心中。</p><p class="ql-block">丁酉初夏入室弟子陳世萍撰寫悼念祭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3、悼念心意大师一一恩师王景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原名王天照)精神永在!</span></p><p class="ql-block"> 恩师王景春先生:于2002年仙逝,亨年88岁!人虽与世长辞,但其武学精神与山河同寿,与日月同辉。恩师王景春先生是河南省襄城县人,一九一五年出生于个德高望重的武林世家。历史上诸多帝王世家生活的地方…河南,是古代历朝经济文化的中心,洛阳一个地方就是九朝古都,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源遠流长蕴育了这位武学奇才,哺育他健康成长。恩师父亲叫王清元师爷,是名拳师鲁水聚曾祖师的高徒,鲁氏又系名嗓一时的心意大侠买壮图的师兄弟。童年的恩师,受家庭及环境的熏陶,耳濡目染,深深地爱上武术,整天随父亲冬炼三九夏炼三伏,丝毫不懈怠,再加上恩师心性聪慧过人,天赋极高,因此:武功盖世。</p><p class="ql-block"> 为了追求更高的武术境界,拓展武学道路,他又相继拜曹武艺,黄剑伯师爷为师,苦炼心意中的"形意,行意"少林,太极,八卦,特精于醉拳以及佛塵鞭,佛塵剑与西域掌等多门派拳艺。恩师的武功不仅是武术世家渊源雄风的再现,而且聚诸位师爷以及各门派的精华于一身。真是位武林高手,一代武术大师!</p><p class="ql-block"> 据恩师叙述身世经历:在十五,六岁时已炼就一身好武功,并且学会诊断症治跌打损伤的医术。后来从事軍旅生崖,只因世事变迁,王天照改名为《王景春》遠走他乡,浪傲江湖,以教拳行医为生,数十年来走南闯北。直到一九五二年,来到福建漳州,才在这里定居下来,开了一个小诊所,白天为人诊治看病,早晚坚持炼武传艺。后来恩师以漳州为基地,应聘到福州,厦门,泉州,晋江,三明,闽清,连江,长乐等地授徒教拳。将中原的武苑的种子撤在福建的沃土上。让八闽大地恩育着武林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哺育出学生遍布全省各地以及港,澳,台,东南亚,世界各地。恩师的崇尚武德,博采众长,尊奉炼武为健身之宗旨,鄙视持强凌弱的行为。一九五七年恩师选入福建省武术代表队,出席了北京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评奖大会。当时:恩师表演了醉拳,双刀和九节鞭,赢得了本次大会的嘉奖。</p><p class="ql-block"> 恩师王老先生性格豪爽,十分健谈。师徒之间视为亲朋厚友,不排姿尊,平易近人,视余为亲生儿子之关爱有加,無话不谈。恩师说;"早年我随家父及师伯,师叔们炼拳,后来我四处谋生,遍访名师,曾向王子平,万籁声等名家讨教,就是自己的师兄弟,也是各有长处,如能将他们高招秘诀吸收过来,不仅能使自己功夫日臻完美,而且对发展中华武术也有极大禆益"。</p><p class="ql-block"> 我于一九七八年与我师弟黄德镇敬邀恩师来故乡闽清习武并传授诊治骨伤科技艺,恩师以他的学历经验为典范,带吾南北拜师交友,以恩师之为人,带我拜师伯心意大师吕瑞芳,大刀李青山,费隐涛等为恩师习其精华秘诀。于一九八一又带我敬拜当代武林泰斗恩师万籁声先生深造自然门功法。他老人家为我安排了隆重地拜师仪式,有见证人为师兄洪正福《已鹤驾》,洪敦耕(现在香港授徒为医),洪鼎生(在加拿大传授自然门功夫)三洪师兄为见证人,万师亲拜天地与师祖后上坐受余敬拜收吾入室。这一切都是恩师王景春先生安排,余深感幸福有加。吾今撰文留言训教子孙与徒子徒孙作为永恒纪念,也鞭策自己不忘师恩,不可懈怠,继承恩师的遗志,把恩师的武学,武德,武术精神发扬光大!来报答恩师二十多年的栽培,不能将恩师的宗旨,将诸恩师所传授的技艺未能精炼成就传于后人!实感有愧于恩师……今特撰此文思过;敬拜恩师在天有灵庇佑恩师阖家康安发祥以及众弟子团结顺安暢意百事通达!</p><p class="ql-block">不肖愚徒陈世萍悼念拜叩于壬辰夏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4、怀悼恩师费老隐涛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武学精神永放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 简 历 一</p><p class="ql-block">时代:近、现代 </p><p class="ql-block">生卒:1915-1987 </p><p class="ql-block">简介:近代武术家,清江浦南门外费家庄人。6岁习文,11岁习武,集武当、少林功夫于一身,年轻时浪迹江湖,遍访名山大川,结交各路拳师。1937年曾任国民党军政部武术教官。1930年在谕参加全国武术擂台赛,在击败数十名武林高手进入前五名后又主动退出,被武术界誉为“不争也君子”。曾因共产党员纪乐天是师兄弟而被日本人逮捕受刑。1954年应邀赴宁筹建南京市武术协会,选为主席。多次出任省武术比赛的裁判长和总裁判长。著有《群拦剑》、《简化少林拳》、《八卦掌》等。又创融形意八卦、太极醉拳、剑术及摔跤为一体的“费家功夫”,为弘扬 恩师费老隐涛先生</p><p class="ql-block"> 简 介 二 </p><p class="ql-block"> 永恒的怀念</p><p class="ql-block">江苏淮阴人,1915年生。11岁丧父,随母亲生活。母亲出生武术世家,曾挫败堂兄、族人夺田企图。从此,开始在舅舅辅导下练童子功,学武术基本动作。后又拜武当派真传石凤翔为师,学习内外家拳、十八般兵刃。随名扬南国的师兄刘海龙学习大小梨花枪和郝派太极拳,随武术家孙禄堂学形意拳和孙氏太极拳。经名师指教,武艺大长,能力断巨石。以后,又向全国摔跤冠军王子庆学习摔跤。经数十年刻苦努力,终于集少林、武当功夫于一身,十八般兵刃都会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赴重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武官。1940年,全国武术擂台赛在山城举行,连击败数十名武林高手。一次在家乡被日军抓获拷问,与费比武,旋多人蜂拥而上,想掀倒费,均被费推到在地。一小队长冲上来,被费摔得好高而后又托下来,见状都拟拜费为师,均被拒絶。1955年,赴北京参加全国武术会议,周恩来、贺龙等均勉励为祖国武术尽力。国家体委曾派专人对其技术进行专门整理。</p><p class="ql-block"> 愚徒陈世萍叩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5、论门派</span></p><p class="ql-block"> (初稿)</p><p class="ql-block">查遍全网络关于“门派”这个名词的最合适的解释就是“武术拳种和派别的合称。门派来源多样,门派存在于武侠小说中,称之为武林门派”。这种解释看似符合逻辑有点“道理”,但是将“门派”一词划规“”武术专用词”就违反了汉语词汇一般通用的应用规则。所以这是一个以偏概全的谬误!</p><p class="ql-block">什么是门派?“门派”是某个地域在长期的历史时期内,受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下,经过优胜劣汰而积累形成的行业特点与风格,皆可称之为“门派”,比如戏剧、餐饮、工艺品等等,当然武术门派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词汇。</p><p class="ql-block">中华武术门派起源于数千年统一文化基础,不同地域条件和不同社会形态的冷兵器作战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拳理、套路、器械和别具风格的攻防方法和劲力特点,及练功方法的拳种,可称之为“门”。数门风格相近的、集中流行于某一地区的拳种,可称之为“派”。</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和氏族部落间的生存斗争。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大规模的战争,所以产生了武术动作的操练。秦、汉、三国时期衍生出了武术竞技。两晋南北朝,人们注意到了武术的健身养生作用,并根据阴阳学说和中医理论的“精气神”,开始在武术运动中融合进了养生的元素。唐代设立武举制度促进了军事武术的发展。元宋时期,民间有组织的武术活动兴起,促进了武术向表演方向的发展,此时开始有了“门派”的萌芽。明清时期,武术发展到了高潮,众多武术流派崛起,武术门派星罗棋布。武术门派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p><p class="ql-block">中华武术的门派文化具备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封建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武术门派中的嫡庶尊卑的森严辈份结构,深受封建分封制的影响,而这种稳定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武术门派的武术技艺的特点保持和功法的深度挖拙;而封建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思想,逐步成为统治和维护武术门派的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武术的一个门派正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缩影。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民族精神决定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与韧劲。一个武术门派也不例外。本门武学在门内直传弟子之间的传播、发展的范围与质量,决定的因素在于人品道德与一定的经济实力、武术实力和文化智慧。特别是离不开门派内师兄弟的团结精神和凝聚力。精神力量是武术门派的核心组成部分。依据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精神与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促使武术技术(功夫)得到 极大的放大和传播。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门派正是其中最基础的单位。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决定了民族志向的高远程度。没有高尚的品格与道德,你功夫再好物质实力再雄厚,仅仅通过各种卑劣的手段,借师父伟名处处谋私营利决不可能立碑树传!做为一个武术入门弟子应该在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教学,立馆,创会,努力传播以本门派为主体的中华武学(包含功夫与理论)。都要以身作则,树榜立样,不谋私图利,勤勤肯肯奉献自己微簿力量,为一方人民的武术建设事业造化,受一方人民的欢迎,此乃为清正的门风。方不辱师门!</p><p class="ql-block">说到不辱师门,不得不谈事师之事。事师事胜于事已事。“一日为师一生为父”,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尊师重教之道,更是维护门派尊严和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尊师并不是单一的尊敬教过你的师父,广义的尊师,就是尊敬门派的前辈。故,门派传承的世系不能乱,此,谓之曰: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父即父,祖即祖,曾祖是曾祖,师伯师叔不能不敬,这是维护门派组织结构稳定的必须。这是儒家“仁、义、礼、智、信”文化在武林中的具体呈现。决不能投机取巧越世篡辈,特别是功高势旺的门派掌门人,更应该克已复礼,要知道敬人即敬己,己不敬人,后人何以敬汝?所以只有保持门派世系传承,才能永保门派长盛不衰。</p><p class="ql-block">关于门派世系排列规则做以下具体说明:</p><p class="ql-block">1.武林门派世系规则,是中华武术文化在千百年武术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文化产物;</p><p class="ql-block">2.本文乃奉王景春,万籁声,吕瑞芳,李青山,费隐涛等五恩师生前所授,并叮嘱必须在适当的时期,适合的条件之下加以公开的师授资料(谨供业内人士参考);</p><p class="ql-block">3.师曰:世系规则来自传统宗祠文化和武术文化传承的长期积累和演化,形成了公认的门派世系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理由有三:</p><p class="ql-block">其一,师父的长子为门派的自然继承人,符合传统宗祠世系文化的基本特征;</p><p class="ql-block">其二、武术传承最大特征是“言传身教”。做为智慧生命,婴儿一出生就有了感知,父母的武术传授从此刻就开始了,况且由于亲缘关系,所获得的武学信息最为细致,最为全面。故师父的长子成为天然弟子;</p><p class="ql-block">其三,“师导尊严”是中华武林的第一原则,出于尊师和维护师父的尊严,师父的长子在世系排列上应尊为师兄。</p><p class="ql-block">4.在长子为兄的基础上,各门派同辈弟子在世系造册时一律按拜师的先后定长幼。但允许年幼辈同的师兄,为谦虚称年高后来的师弟为“师兄”,但后来年高者称若年幼先学者为师弟应为不尊;</p><p class="ql-block">5.师父膝下无武术继承人(或师父的非家乡门派传播区)的特殊情况,将最先入室的弟子定为长房大师兄,以入室先后定师兄弟。</p><p class="ql-block">在旧的历史时期,门派偶设“掌门人”,但弊病颇多经常造成门派不团结。目前我国不允许私设民间社团组织,所以设置“掌门人”的社团组织,脱离了武林世系文化的范筹,涉嫌违反《国安法》。所以倡议各门派遵纪守法,让武术门派在合法的范筹内,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因此,完善武术传统世系文化,是为了加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唯一正确的选择。</p><p class="ql-block">另外,中华武术门派在不断交融并蓄过程中,门派世系产生了一些交叉。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说白了就是跨门派拜师的辈分区分。</p><p class="ql-block">其一,甲门师,先入乙门,拜乙门之师为师,甲门徒后亦入乙门,拜乙门之师为师,甲门徒必须告知乙门师,“本人乃甲师之徒,前来拜师祖入乙门”,甲门徒则以乙门师之徒孙;</p><p class="ql-block">其二,若甲门之徒,先于甲门之师入乙门拜乙门之师为师,甲门之师为求武学甘愿贬级入乙门,则在乙门世系上,应称原甲门徒为师兄,甲门徒可在口头上谦称甲师为“师兄”。但回到甲门派世系依然不变,师即师,徒乃徒,世系记载决不可乱也!若反其道而行之,则门派休矣!以中华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华武术亦休矣!</p><p class="ql-block"> “门派”不是一个封闭的代名词。因为中华武术“门派”,诞生于一个包容性最强的民族,虚心向学是中华文明不断进步的动力根源。所以“门派”必须在坚持各门派优秀特性的基础上,敢于兼顾包容,敢于摒弃门内之糟粕,兼容并蓄其他门派的特点与优势。做到他为我用,我为他用,使门派功夫既独树一帜,又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此如,我的家乡(福建省闽清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武术之乡。但是由于是南方山区,地形闭塞交通不便,社会发展经历长期的历史性封闭,武术事业的对外交流极其有限,虽然境内拳种数量不少,但基本上皆为南派风格,严重缺失来自北方古战场的大气拳种和对外交流较为频繁的岭南(指珠江三角洲,即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拳种。</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我的结拜兄弟黄德镇,有幸江西邂逅全能武家,一九三六年华北五省擂台冠军王景春,我与黄德镇极力促成了王景春大师入梅,在闽清收徒、授业讲学,余并盛邀心意六合门大师吕瑞芳、大刀李青山南下入梅收徒授业,一时间国家顶级武林大师云集,百数众闽清武术爱好者得到了大师们亲授武功。同一时期,武林泰斗万籁声先生所代表的少林六合自然门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入闽清。闽清武林新增了心意六合门、形意门、少林六合自然门等一大批优秀门派拳种。大师们还亲自参与策划和指导了,闽清县首届武术协会的建立,王景春大师亲自出任闽清县首届武协的顾问。可以说,闽清县迎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武术发展春天!</p><p class="ql-block">探究中华武术门派的产生、发展与现状,有利于通过优化健全社会化武术社团的管理,有利于揭示武术运动与中华民族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关系,有利于各级管理机构通过门派网络对全体武术工作者和广大武术爱好者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教育。使中华武术在世纪大变局中,变大做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6、形意《拳经》釋解</span></p><p class="ql-block">运身辗转不停势,左右协拨任意行——这里指在与敌交手时一定要变化运动,王老景春师父说过“宁可不势不可停势”,意思就是在战斗中别管姿势正确与否,也要想方设法顺势而应变攻击,尤其是左右明拨,因再强硬的直力,也要被有意无意的横拨而动摇,同时膝也可左右拨动对方,腿膝也要和手臂一样的缠绕,横拨运用,这句话最适合运用于搓手的情况,因搓手是不伤害地不停点化,全身的滚动,头、肩、肘、手、胯、膝、足的自然运用,使甲乙双方都可以在互不伤害的原则下,练就浑身自然运用的过硬功夫。</p><p class="ql-block"> 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这指步法,足每进时要有用意,而且要以低步而进,进步要低,退步要高,这是至理名言,不可违背。抢中入或走旁门都要有占据主动的用意,或踢或蹬或磋或踩或跨或踹,都要行之有效,千万别盲目乱动,因为整个身体全靠两足支撑,落空受击必倒。消息专凭后足蹬,前足为先锋,后足为主帅,前足吃好位置后,就全凭后足的蹬力,前足的踢、蹬、踩也是全凭后足的把握,稳当发力而奏效。在搓手中足步的作用,主要用法为勾、挂、拌、扫,不许踢,左右横扒不许击,如膝顶定要把握分寸,如防护措施得当可以互相发放。</p><p class="ql-block">与人较勇无虚备,进退好似卷地风——这里讲与人交手时千万别轻敌,骄兵必败,一定要认真对待。毛主席讲:“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却要重视敌人,对于敌人的一举一动,必须处处警惕,认真解决,要战就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p><p class="ql-block"> 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足齐到方为真——武术就是打法,武术是动武之艺术,打法是攻击之方法。这里讲在交手时,身法最重要,打法定要先上身,这里讲上身,一是自己的身要上,身如弩弓,手似飞箭,只有进身才可有整体的击发劲,只手去而足与身不上,手如行云飘渺,无根无力,而且宜前倾被控,足上手不上身易仰面后跌而任人摆布,手足齐到站好三体式的架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益的。二是讲上敌身,手上敌身及攻入根节,拳谚说:“顾梢拿中打根节”,攻到根节手足齐上,就有胜利的希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的战斗,都要上中下配合,出手则足同行,出足则手就上,足去手不去,肯定没武艺,手去足不去,定然艺不精,手如两扇门,全凭腿胜人。</p><p class="ql-block"> 身法近敌,便可施展头、肩、手、肘、胯、膝、足的七拳作用,远去手足及近用肘膝,贴身肩撞膀靠,浑身上下哪处见空哪里打,定叫他防也防不住,躲也躲不了,动作协调劲力顺达,姿势舒畅乃为六合。这才是真正的形意打法。</p><p class="ql-block"> 壬辰暮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7、南派《龙虎》桩</span></p><p class="ql-block">在龙虎合击桩里所练的开肩、开胯、开脊、洗髓:我小时启蒙老师是叔父陈绍尔教龙桩,后寻师学艺十四岁正式拜师学拳为乐趣,师有黄聿球,陈振美,苏其昌,黄英希,郑发奎,浙江平阳陈茂细,刘坤等南派师傅所传所讲的炼拳方法大同小异,就不必一一讲述。今天就简介一下炼时开肩法度,然开肩发力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推肩或送肩之拉伸之力势矣,而是需要布开好几块骨头方是达到真正的开肩。</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就是开胸骨,因为两侧的肋骨就是通过胸骨连到一起形成固定胸廓的,而我们练功就是要把身体分成左右两半,为出动静打下功夫的基础。</p><p class="ql-block">第二就是开锁骨,第三是开肩胛骨,它是悬在胸廓后面的,通过肌肉连接,骨头中间是没有连接。连带就开了肩峰,顺着锁骨向外摸,肩部最高的点就是肩峰;这样喙突,既肩胛骨外侧角突出来的一个像鸟儿的嘴一样的结构,才能致使大臂肱骨从关节盂的关节唇里正垂面里能360度旋转。</p><p class="ql-block">开肩部的关节,它是一个整体,连接着上肢与胸廓;肩部这个整体的开开,才能使上臂有立体上360度的运动幅度,并且保持在高速运动时的稳固性。</p><p class="ql-block">严格的来说,肩部周围有三个关节:盂肱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为可动关节。</p><p class="ql-block">盂肱关节的运动:前屈和后伸,既手臂前后摆动;外展和内收,既手臂的左右摆动;外旋和内旋,既肩膀不动,手臂划圈;这样才能致使手臂立体的360度旋转。</p><p class="ql-block">胸锁关节,既胸骨和锁骨内侧之间形成的关节,手臂向上耸肩的时候,锁骨也跟着向上耸,手臂向下降肩的时候锁骨也跟着向下降;此处练的圆肩,既溜肩是也。锁骨既会向内扣,又能向后打开,其关键是要打开胸腔。</p><p class="ql-block">肩锁关节,肩胛骨肩锋和锁骨外侧之间形成的关节。肩胛骨可以围绕着胸廓发生关节的运动。肩胛骨的运动范围:上提、下降;内收外展;旋外旋内。手臂上举时肩胛骨旋外;手臂下落时,肩胛骨旋内。</p><p class="ql-block">千万不要小看肩胛骨的运动,如果肩胛骨运动受限,你动一下手臂看一看。肩胛骨在整个上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肩胛骨有力量,整个上背和肩膀就有力量;老话讲:一个膀手卸千斤。</p><p class="ql-block">龙虎合击桩之开肩纳气收放自然,歌诀:头鼎千斤额端正,哂起獅嘴象飞雄,鼻吼时时要自然通气,有力起力找于脚底,有桥無桥看娇使,有桥来者断其去,無桥来者骗其来,吞吐浮沉朝宗延缩八诀力。现就先粗浅简单介绍这么多吧。</p><p class="ql-block"> 戊子初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8、形意拳适合中年人的锻炼选择</span></p><p class="ql-block"> 在人的有生之年,健康是第一位的,现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年人身体走下坡路的趋势越来越普遍,像高血压;心肌梗;脑血栓;肝硬化;总之都是中年人健康的大敌,最可悲的是,中年人作为一家之主,承担了很大的家庭责任,上要养老,下要育小;而一旦患病,损了健康整个家庭就会陷入生存的危机。所以保持有健康体质对中年人而言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p><p class="ql-block"> 中年人选择拳种段炼,应以练内家为主,也就是选择善养精气神的拳术,根据我所了解,形意拳与心意拳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无需折腰下胯,无需窜蹦跳绕;只要寻得明师授教,坚持以恒心炼习,就能改换气质,复还先天之性,整个人精气神三宝俱足,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人到中年在选择拳种上,至关重要,像一些以炼外为主的拳种,有悖于养气血,精神;是不适合中年人练习的。</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形意拳与心意拳都能适宜中年人炼习吗?答案是否定的,这要看师傅是不是明白拳理。形意心意拳虽出自一门,但形势相差很大,别家形意咱没练过,不好评论,对于形意心意,我也炼习多年,有着深刻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形意拳无疑是道学,秉承道家法则,遵循自然,不尚拙力,无论男女老少,都能从事这一优秀的拳种。首先谈谈道学,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法则,即是自然规律。任何物种包括人类,都不能脱离“道“而独立生存,在道的面前,任何物质都太渺小了,人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形意心意拳遵循自然法则,是以武证道的典范,如起势从无极到太极,再到四象然后生出三体,这就遵循了天地法则的转化规律;再者以单重三体式为核心,以”中和“为特色,实质上就是以阴阳二气化生一气,这个过程就是”中和“,天地以阴阳二气化生万物,这就是自然规律,有了这一步,就是合道,以武证道就有了理论根据。 </p><p class="ql-block">形意心意主张以柔育刚,通过去除拙力拙气,达到自然而然的”不运气气自充;不加力力无穷“,这与一些人主张的”炼习形意心意拳要用尽力气来炼习,好打出明劲“,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实践出真知是一句至理名言,形意心意拳健身实效到底如何,说的再多也是空话,看看很多形意拳老前辈有我恩师王景春,万籁声,吕瑞芳,李青山等都是活到九十多岁,八十多岁时精气神三宝俱足,身手敏捷,声如洪钟,一些高难度动作,连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就是最好的说明了。形意心意拳适合中年人的锻炼选择。</p><p class="ql-block"> 辛卯初春于香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9、余炼武融文感悟七情六欲賦习之</span></p><p class="ql-block"> 我尊师训参悟七情六欲融武炼之对练精气神有一定帮助,如能悟透是世上一流的性与命融武双修!此是恩师万籁声先生!生前对我讲的练功要理,《讲此内容时有我四个恩师共同在场听从恩师万籁声先生讲解七情六欲的炼法要诀!以及文,武,道,医,拳结合七情六欲融合参悟而炼之!</p><p class="ql-block">叫我收存,四恩师有;王景春,吕瑞芳,李青山,费隐涛》传授于八四年冬月:此是修性修命延年益寿之根本,也是炼丹结精内功的文武双修!供贤达之士参考共悟研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人的七种感情。儒家是以:喜,怒,哀,惧,爱,恨,恶,欲为七情</p><p class="ql-block">佛教以喜,怒,忧,惧,爱,憎,欲为七情。</p><p class="ql-block">2:中医学名词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总称。</p><p class="ql-block">叫做六欲:</p><p class="ql-block">人的各种欲望。“所谓欲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高诱注以为生,死,耳,目,口,鼻之欲。佛家以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为有“六欲”也泛指各种情欲。</p><p class="ql-block">喜怒哀乐只是七种情感之一,只算普通的情感。而七情六欲有特指情欲之意,这两者可大不相同!练武者须知力从何来,怒以心急,心急如火发怒而力暴也,此叫暴发力也:痛恨以恶行以心怀毒念,思藏杀意才能出乎意料之中。我举此两例同大家共学研之!求得进步弘扬正能量!感恩师传授艺精华升化!我估计以此理论啟迪融武炼就升华应無几人有此诀窍,唯吾师万老有此论语诠释。此是叫阴符七星十法归零练法也!</p><p class="ql-block"> 以医道的认可,是七种精神情志的活动,是人们对于外在各种刺激所引起的不同心理状态。关于脏的理解:人体内心丶肝丶脾丶肺丶肾五个脏器的合称。</p><p class="ql-block"> 脏,古通藏。五脏具有"藏"的特点,藏精,藏气,藏血,藏神为其共性,故又名五神脏。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广泛联系六腑和其他组织器官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因而五脏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炼武者须知此要理才能控欲精炼升华!</p><p class="ql-block"> 过喜者伤心,过怒者伤肝,过思者伤脾,过悲者伤肺,过恐者伤肾!此五者相应地放松微喜,怒,思,悲,恐可对五脏的段炼精髓益气炼血功能!悟透动静無始,变化無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参透易理癫癫倒倒,神神化化归回大自然。为此打个比方;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人太过聪明,但聪明反被聪明害,处处算计于人,机关算尽反误了性命。林黛玉天天哭,哭出了肺炎就来了。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喊嚇死了曹操军中的一员大将,我想,此人肯定是肾虑过于恐惧则气散也。三国的周瑜嫉贤妒能,过分聪明由于心态不平衡,老觉得诸葛亮比他聪明,老不服气,结果把自己气死了。此叫心结气病身亡也。炼武之人需明喜,怒,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变化和人的五脏是休戚相关不可违背而逆行,要放怀天地外,得气山水间。</p><p class="ql-block"> 以上简文是吾心得浅悟 是否正确望同仁贤达者给于批评指正求得进步! </p><p class="ql-block"> 自然门传人陈世萍于己亥初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0、恩师万、王两师传穴道针灸图文</span></p><p class="ql-block"> 口内穴位图解:金津穴、玉液穴</p><p class="ql-block">又叫左石泉右……暂藏研</p><p class="ql-block">中医针灸穴位取穴标准:</p><p class="ql-block">  金津穴、玉液穴</p><p class="ql-block">  (Jīn jīn Yù yè)(《针灸大成》)</p><p class="ql-block">  〖类属〗头颈部奇穴。</p><p class="ql-block">  〖位置〗位于口腔内,舌下系带两旁之静脉上。左侧称金津,右侧称玉液。</p><p class="ql-block">  〖解剖〗穴下有粘膜、粘膜下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p><p class="ql-block">  〖取穴方法〗仰靠坐位,张口,舌尖向上反卷,上门齿夹住舌头,暴露舌下静脉,约当静脉中点处取穴。</p><p class="ql-block">  〖刺灸法〗三棱针点刺出血。</p><p class="ql-block">  〖注意事项〗本穴禁炙。</p><p class="ql-block">  〖作用〗利舌洪音,清泻热邪,生津止渴。</p><p class="ql-block">  〖主治疾病〗舌肿、舌强、舌炎、失音、聋哑、喉炎、咽炎、热病、呕吐、口疮、口腔溃疡、乳蛾、疮疡、绞肠痧、腹泻、漏经、急性扁挑体炎、消渴。</p><p class="ql-block">  〖配伍应用〗</p><p class="ql-block">   舌强难言:两穴再配廉泉穴、风府穴(《针灸大成》)。</p><p class="ql-block">   聋哑:两穴再配百会穴、哑门穴、翳风穴、听宫穴、听会穴、耳门穴、和髎穴、上关穴、人中穴、承浆穴、颊车穴、涌泉穴、心俞穴、肝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间使穴、通里穴、外关穴、关冲穴、合谷穴、三里穴、委中穴、三阴交穴(《儿科针灸治疗经验》)。</p><p class="ql-block">   热泄、暑泄:两穴再配合谷穴、内庭穴、十宣穴、委中穴(《针灸学简编》)。</p><p class="ql-block">   胃热呕吐:两穴再配内关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天突穴、内庭穴(《常见疾病针灸治疗便览》)。</p><p class="ql-block">   口内生疮:两穴再配长强穴(《针灸大成》)。</p><p class="ql-block">   单乳蛾:两穴再配少商穴(《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p><p class="ql-block">   面颊泛肿生疮:两穴再配合谷穴、列缺穴、地仓穴、颊车穴、承浆穴、三里穴(《针灸大成》)。</p><p class="ql-block">   消渴病:两穴再配承浆穴,有清热利咽,消肿解毒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文献摘要〗</p><p class="ql-block">  《千金方》: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方: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勿使著舌下中央脉,出血不止杀人。</p><p class="ql-block">  《大成》:口内生疮,金津、玉液。</p><p class="ql-block">  〖研究进展〗</p><p class="ql-block">  1.急腹证 点刺治100例急腹症(如胃痉挛,肠痉挛,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功能紊乱),有迅速止痛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2.口腔疾患 点刺,治疗舌炎,口角炎,口腔炎,有消炎止痛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编记于辛卯初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1、悟述師訣永字八法与自然門內外家功法与步伐,身手法,心眼三才合一秘訣精華</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永字八法始創于晉代,有所謂永字法者,為諸法之祖。吾万老籟聲師父要余以永字八法刻苦承書,遂煉自然功法,古人書圣右軍王羲之習之初攻煉十五年之久,以其備八法之勢,能通一切法度也。吾師天賦極高炳承杜師爺心武精傳秘訣加之開拓乃用之驗法.授余悟習深研,用于九宮步伐應用煉之,因余品性愚呆,悟其未透,不敢妄言精煉,現將師傳之訣供賦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永字,點為側,橫為勒,直為努.构為趯,&lt;摘音&gt;左為策,掠.右為啄,磔.用于功法應用煉之為落,起,佳,霯,圍,回,藏用之八法,別名起勢叫怪石,玉葉,鐵柱,蟹瓜,虎牙,犀角,烏啄,金刀,此乃散打煉之法度,用于六角步,四角步,五角梅花步,三角步,左右七星分化步,善變于一二為乾坤陰陽,四象八卦六爻為一二三為生生化化,癫癫倒倒,動靜無始,變化無端,虛虛實實,自然而然,以聾為重視,盲以聽覺以心帶意煉之九宮精經也.....九宮總步為三十三步,乘八法以三十二字訣悟之。以四法化八,以三才乘八法字法如下:為懸珠,垂珠,龍瓜,瓜子,杏仁,梅核,石楯,象簡,象笏,垂針,曲尺,飛鷹,龍尾,鳳趐,獅口,搭勾,寶蓋,金錘,懸戈,飛帶,戲蜨,蟠龍,吟蛩,游魚之變化口訣,用法解之;側不貴臥,勒常患平,努過直力敗,趯宜峻以勢生,策仰收而暗揭,掠左出而鋒輕,涿倉皇而疾掩,磔趬以開張之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煉法簡述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側字煉用時平其手,當側勢就手為之,順其勢而借側之,貴在变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勒字煉用時不得臥其身手,中高頭須閃,以手順勢壓之,乘其虛取其勁勢則功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3.努字煉用時身手直則無力,以弓式為型,出手左偃而下,以勢須用微勢,在乎趯手下行,則形圓勢質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4.趯字即是腳煉用時須蹲鋒,得其勢而出之,出刞暗收勢以勁手而借勢构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策字煉用時得斫手,背發而仰收,以微勁借勢而峻於掠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6.掠煉用時左時而欲利,撤過謂之掠,借策勢以輕駐鋒勢轉換之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7.啄字煉用時如禽之啄物之速,按身手蹲鋒之勢也,以疾馳之勢勁若鐵石則勢成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8.磔字煉用時以不疾不徐,以勁勢輕轉而暗收,在迅勁得取之.身手以緊築而微仰便順勢下行,勢足而後磔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乃永字八法煉自然功法,需精研悟以心得所欲也,煉者細心研究,努力習煉,始能得其妙處,非草草讀過煉之即可應用,益知识与技能,吾學識淺粗加之生活所迫,師傳余竟齗二十年之久未曾煉之,直至二零零六年中風得病才按師授之法煉之治病養傷也,万師傅此訣吾未能細心精研實有愧于師愛之心,有負本門宗旨,余應虛心力检之過。今將此訣揭秘,望同仁者及武林前輩后秀之賢士為祖先之文化祖國之葵寶共研進步宏揚光大,讓世界知自然門武文朮相博大精深也。敬請批之效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然門杜心五高徒万師籟聲入室弟子陳世萍賦于壬辰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2、论六气与人体之感解(万师籁声,王景春,吕瑞芳,李青山,费隐涛五恩师高论传之真诀)</span></p><p class="ql-block"> 八四年十二月于福州</p><p class="ql-block">练功之人须知天地之自然,四时之要害,气即之变化,务求明暗之化劲,变化之自然。习者须知六气诸运用,人相之形基,气血之流结。所有论天之六气是风热湿暑燥寒为形质生命的存在提供了环境。六气系化衍生循环形成了万物的生长化收藏的归类。人与天地之间有着息息相关,六气的正常则是养人,但过与不及则是伤人。天之六气的系化依地之五行的转化而维持,人体之六气赖着六腑的生克制化而循环,人体五脏六腑互相表里,是阴阳属性的体现。</p><p class="ql-block">先讲到风:风吹万物生,风性属阳上升条远,阴者横行疏通。热能助万物长,热性属阳炎上,合人体肝气升腾,调畅气机胆汁输曳清洗百脉,蒸发水液化气上升合人体小肠,榨取吸收营养,再化为气助睥开,阴者下沐湿煦万物张长合于人体之间的心阳下照,输气血温润周身。湿运万物化,阴者化生精微,升提水液。合人体脾运化水彀精微,升提水液,阳者,容纳水液,合人体胃容纳水彀,属热消磨是也。暑盛万物昌,阳者火度大。合人体心包为心之传使,主命门相水是也。阴者湿度大,是合于人体中的三焦为气化之物,湿热交蒸,令上焦如雾,中焦为如沤,下焦如渎,燥敛万物收,阳者燥化水液化上升,合于人体中的大肠燥升水液,使糟粕成形排泄出体外,阴者:凉敛凝聚下降,合人体中的肺肃降水液,通调水道。寒封藏万物,阴者封而聚能外寒内热,合人体中的肾脏寒凝寓热,蒸化水液,分清泌虫,阳者张而曳浊,外热内寒合于人体中的膀胱寒化蜀气,形成尿液不复而上升排出体外。</p><p class="ql-block">气功的炼就成内景气化图之象,要谈到无行的术数,九数者定位而变化,人之成三,运六而用九,古往今来,背诵于口,然深究其意,而是古人自身视察记载而总结,三成者,是人形成于三个月,即是胎儿三月形成始成三年蒙味启,三十而立,正当年,六运者,是胎儿六个月已成阴阳合化经络脏腑已齐全了。六年而学,六十而尽甲子,九用者,九个月胎已成人已入世,动而运作气息与母体的气息息息相关,而博取宗气成先天,所有先天不足后天之补也。炼气者就就此所在也。人之九岁而去稚气,九十而寿至极。此是人生历程千古不变之规律,然而细察人体也皆以三成六九之论调。外展形貌,即是面部形态,以分五行之人,土为中性方正,向上者木火二型,性格开朗,心地善良,热情奔放,向下者,呈水,性格沉称,善于谋虚计划周密,办事认真,土型则集中阴阳双方之性呈纯厚志成,稳重谦和,此貌之用三也。相人体向前倾其性必阴,因气血聚于任腹也,,人体向后倾者其性必阳,因气血集于背督也,阴者性检而善算计谋划,阳者寡言善于交游皆失中正,唯形中正体直才有浩然正气,办事认真而不呆板,多谋划而不险苛。背弯于左侧则功能必见降弱,脊弯于右侧气血必有阻滞,唯背正无倾斜,五脏六腑才能全功能序以升化。此皆以三之义。言体者分三节,根节主下肢,中节主胸腹是也,梢节主头和上肢,根节主在会阴,中节主在丹田命门,梢主在头祖窍,分成为三焦,上焦心肺,主宰者膻穴中夹背:中焦脾胃,主宰命门丹田。下焦肝肾,主管会阴长强之穴道是也。此外是五行之成之义,骨成框架,筋佐动作,胍予滋养,皮毛外附,若无肉之之为用,骨无束则散,筋无缚则离,脉无定则姜驰,皮毛无附,此气血缠于形体之中是五行三成之义也。气血成于上焦,精水分于下焦,上降阳而造阴,下升阴而主阳,唯睥固之而调之,此是内五行成三之论用也。外五行而观形态,中五行观于气色,当内视方可知其真。我们祖先在成千年载然炼就治病有始疗之见证。</p><p class="ql-block">现代医学用截流断电方法对人体解剖研究实难窥生命之妙窍。盖其研究的不是生命而是尸体,已无流注与气化矣。为使医者能知生命内部之真象,吾将师传之气化真功的内景图以示之,并告之以炼之法,供同仁者共研之习之,并将国魂发扬光大,在此望炼者或医者能自持之,日日如此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功成之境界,炼之法:将双目微闭,向双目内侧合视,意集于印堂,神意以鼻尖为中,下视丹田,抛弃一切杂念进入虚无静定,俄顷目现光华,但神意忽动忽摇,坚持之,先由丹田处开始逐明,随着修持而渐广而清晰,百日后先见到内景气化,随修之深则可见五脏六腑之意象是也。内景气化以脐下见深紫红中有一点炽热如日落深水之中之感觉,脐上微下处一片黄金,有气冉冉上升,到膈而变小化成水珠下降,若能静守下定,可见三味火各现之,即象白云飘于上之感觉是也。中有一白红相间之珠放光之象,脐下如一盆熊熊之火热似也。此时会感觉到见紫气光华,而脐中则黄红,光焰一片,白红气升水降之象,能使全身暖热之大觉,特别是腹中以脐左右感觉最热是也,此就是叫作气化内视之图感也是人体中的阴阳之变化,如同天地之光暗之转变。所有水受热蒸变气而升,气受寒化而降受火热之再升,此是天地之变,人身也是同样,体以心为火,心为阳下照肾以水受热以化气上升,此乃任督二脉之相连,炼者须求神意当不为其动,唯恍惚不知不见,方可进入醐醍灌顶。百骸雷鸣,久持自识其身医之基也。心为启,脾为束,肝为调,肺为节,肾为固,形成整体生命。心启是周身活动的原动力,在于心的搏动,心张合造成肺张合,胃张合,以怒生,以喜缓血液之运行赖于心泵之力在体内跳动循环。脾束:脾是供给水彀精微的多寡决定血的盈亏,脾主的肌肉是血脉流行的基地,血流的快慢取决血的浓度与肉的紧松所以炼功者必需知之五藏之要诀,炼松静之运化,主要是强脾之目的,以调血之均衡以保身心健康之需求,所以炼者要突出强脾养肾之要诀,炼之才能达到效果之境界。血的浓度与肉的松紧,这种规范血流行路线,是决定血流阻力大小的能力而称为脾束。再讲述:肝为何称为调泥、肝之情志一怒一魂,怒者,用力收缩也,收缩放松,形成一张一合,肝主筋,筋血在恒怒中随一张一合,取于心的泵血功能是由肝蒸气使三焦压力增加和筋的一张一怒而形成的,而心的泵动又维持了筋血怒张的恒能,相互相成此为五行中的木能生火,肝本为木之真谛是也。肝调在生命中作用极大:一、以合动静调血出入,动则血出而养四肢百骸,静者血入以养神魂。二、肝情之怒是行血,出魂之根,动则行血,静注则出魂。三、溫寒酸苦合则温滋与清积同用,温养以成功能,清洗以成代谢。四、借脾驭之力,用以温化之功,化有形之血为无形之质,行游体外,收集信息产生知识。此皆肝调之功能也。功在怒以鼓升,酸苦清洗,此是瞻注胆脏腑之一依据是也。肺节:节其消耗付出也,以此即约,节省二词的来源与含义也。节者是以高制低,以坚利魄,是强治的手段,行保证自己的形式。肺主气,气顺血而行百脉,气以张为用,怒以合为用,合的越紧,血流的越急,而气在脉筋之作用,为合的抗力。以节制怒的程度,此是令由已出之意也,肝化气以坚三焦迫心收缩,肺进行气以化水降,使心松张,肝借意注之力化气外游,肺主皮毛卫气,以控营精外流,此是肺之三节是也。三节者有二者是防肝之太盛而生器,亦起是防合理开支之无度也,肝肺之交,诚治国成事业,管理学之大成,是之相互成之要部,不可质芽。</p><p class="ql-block">讲之肾固:肾是藏志,志者:是念念不忘的目标和任务,全力以实现的状能是也。人之志,气也是肺肾之强弱以定生命的目标而延续。炼者须知运气之固肾以保精益之强盛是也。所以任务维持生命功能,为了这一目标启动功能,制造营养维持供给,以保生存。时时有供不应求之患,此是惊恐产生的原因,惊者怕起动,滋润二路供给有缺之也,恐者怕学习知识,健全识神,掌握艺术学问,和交际生殖消耗太多,大伤元气也。故有惊有紧张之态,恐有封固之态。所以炼功者必须知脏腑之态能静动之目的。如不明白吐纳浮沉动静松虚云之要领,炼之对体之有害,为了满足私欲,不问自己身体状况能否允许,拼命之用脑不停的做过分的消耗,在体内造成供不应求之状态,为敛外财劳心伤体,使自己元神伤重,元精亏,造成消化吸收不良,营养补充不上,去拼命的吃好东西来补给,其结果越补越虚,何也?后天机器已失滋养,再好的东西也吸收不了。外财虚正名,为一己之虚荣,耗属于自己的元精与生命,而得无助于生存的多余之财其不愚乎?神者内主五志七情,外通天地环境其用在变化,变化则神明,变化者包括推翻自己已知之识见,适应客观。魂者滋养本体,清洗本体,收集外界信息,其用在怒发怒者努也,是收缩之意也,发者是借努之力,用注三态由体内向外发放无形之功能也。意者是集中束缚液体。驱气驭血行于体内。其用在行注,行通达,注主供养。魄者:寄力在内监察,以防偏左伤身,是严格界限,规范动静,防止合理耗省五度,敛无归有是也。其用凉缓节制功能,并负责供给补气营养,实行分配督是之大权,其用在持衡,特衡之要勤奋积累。此是人体五藏功用之真华,道在心中,人类一切发明皆以人体功能为模范,最先进的技术也是人体本能的延伸而已,舍异一个万之自我,纹纹于外境创造,生命已供不应求出现红色信号,仍在耗精伤神敛财,此欲望伤欲基也。</p><p class="ql-block">闽人梅川龙溪陈氏世萍于香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世萍大师人生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孔子就是信上帝的。记录孔子思想的《孝经》记载如下,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孔子认为,最大的孝,就是以祖先之灵来配祭上帝。按这个要求,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君王做到了最大的孝。你到天坛看看,上为皇天上帝牌位,下为祖宗牌位。这就是配祭上帝。我不才以墓敬己丶敬文丶敬业丶敬地丶敬天丶敬自然,以方土为乐归也!</p><p class="ql-block">此是传统文化!做文化不懂得此举那是不完美的人生,能走进这一步:才能相识,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有归宿感乐于面对此是为自然规律走进一步。最后归乐土,此才是人生最大幸福美满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墓志铭</span></p><p class="ql-block">吾友陈世萍,一九四六生。闽清龙溪境,贫困一家庭。长年父抱病,生计慈母撑。三弟共一妹,衣食苦双亲。为减双亲累,弃学事农耕。家贫不媚世,人穷贵自强。务农十三载,文化大革命。投身此运动,磨练其人生。及至青壮年,学武兼修文。拜师结好友,获益殊良深。画家吴祖略,文联游作忠。交往如兄弟,挚友又知音。学书不临帖,挥洒自随心,力由功底出,见字如见人。学武数十载,武师数十人。形意王景春,当代大师称。得蒙其点教,拳艺倍倍增。又蒙其引荐,拜谒万籁声。自然门绝技,泰斗武精英。二师多传授,德艺与时馨。心意吕瑞芳,太极费隐涛。大刀李青山,武林负盛名。二师引见后,有缘拜门庭。十年名师教,炉火自纯青。广交天下友,三教九流人。侠心与义胆,坚韧矢志贞。凛凛威严貌,耿耿正直心。江湖传其义,乡个爱其情。孝亲又友弟,笃族又睦邻。慈母早去世,精心奉父亲。巨资办葬礼,感动众乡人。二子婚庆日,办酒二百零。免礼宴亲友,慷慨大度心。移居香港后,难忘家乡情。建祠和修谱,认祖复祖陵。尽心又尽力,悠悠赤子心。桃李满天下,红颜有知音。今届古稀寿,余撰墓志铭。鞭长不过腹,绠短汲井深。滥竽免充数,借以抒余心。吾与世萍友,少小就知交。心志相契合,情趣谐相投。上山打柴草,下水捉鱼鳅。打闹共嬉戏,隔日不隔宵。道义共相勉,危难同相消。披心与沥胆,心与日月昭。吾友从小起,豪爽就正直。讲话如雷鸣,做事存道义。生性本刚强,不畏权与势。抑恶与扬善,轻财重孝悌。铁骨铮铮汉,顶天立地人。仰無愧于天,腑不愧于地。清风存骨气,明月昭丹心。余荫泽万世,风范忆千年。</p><p class="ql-block">挚友 陈绍煌撰 师侄黄旻敬书於乙未冬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