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日,与朋友一起漫步南山千年古道,沿途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致,并有一些美丽动人的传说,,,满眼的美景,路边的红叶,山下的湖水,湛蓝的天空,和煦的秋风,温暖的秋阳,,,,,,一切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温润,那么的叫人痴迷。</p> <p class="ql-block"> 山道蜿蜒,湛蓝的湖水倒映红叶,水天同色,满目欣然。</p> <p class="ql-block"> 沿着求雨坡上条石铺就的古道,行至二三百米,可见古道上,一块长二十多米,宽两、三米不等,顺着山势斜躺着的巨石,这便是千年古道上著名的女儿街。这里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当年,山上,有一个少年郎,经常在山上砍柴,挑到山外去买,换取一些生活用品。山下,一个姑娘,每天在山上放牛。两少年时常在一起。岁月悠悠,他们的生活没变,但两颗年轻的心在慢慢萌变。不久,人们发现,姑娘的肚子变大了,族人都认为女孩不贞。依族规要站笼沉塘。不管姑娘怎么辩说,都没人相信她。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姑娘自己跳进池塘。死后,把自己的私处化做巨石,让人们查验(女儿街上可以找到传说中的女性生殖器)。事实告诉人们,她本是一个石女,肚子大,用现在的话,可能是瘤。后来,山上山下的人们总是在女儿街两边摆些女红、山货、茶水等,供来往香客交流、饮用。</p> <p class="ql-block"> 沿山道前行,便见路外两块巨石,人称“姑嫂比美石”,两块巨石并立,几乎是一样高,她们面向东方,左姑右嫂,嫂子背着一个小娃娃,小娃娃探着小脑袋机灵的张望,栩栩如生,煞是可爱。</p> <p class="ql-block"> 经幡石是一块兀立路边的整块巨石,正面被人工凿平,刻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纪念南山开山祖圆震祖师等佛号法语,巨石高耸,甚是威严,使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 转过经幡石,就会被眼前几块叠加在一起的巨石所惊骇,巨石前方崖壁上,端坐一尊佛像,这便是著名的“蟒蛇吃和尚”。相传,南山,原为蟒蛇精的地盘,它四处作孽,危害一方,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圆震祖师来南山,乐善好施,广结佛缘,赈济百姓,深得周边百姓拥戴。蟒蛇精恨之入骨,想一口吞掉和尚。而这恰好被观音菩萨发现,菩萨调来一块巨石,压在正疯狂吐信的蟒蛇的头上,使它不能前进半步,再也不能祸害人间。</p> <p class="ql-block"> 顺着石道前行,山势渐渐变陡,远眺山下,远山,近树,相互掩映,微风轻拂,碧波荡漾,湖中连绵小山,宛若蛟龙遨游,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爬过一段陡坡,眼前又一奇石兀立。突兀的岩石上,耸立一两层须弥座无顶石塔,传说这就是观音登天处。岩石下方,是一石洞,传为圆震祖师修禅处,是为“祖师洞”。</p> <p class="ql-block"> 转过山嘴,一块巨石挡在路上,巨石上三个篆书大字“南乌崖”。据史料记载,南乌崖碑,有唐代诗人白居易撰写碑文,宋代张商英撰写《轮藏记》。清光绪二年《县志》载:“此碑石上有符。洗刷之后,便见。‘南乌崖’三大字,旁书‘大宋庆元四年,里人王仲 王宣(翰林学士)观落笔山人沈百药书’”。南乌崖旁的南山山腰有千仞石壁,民间称之为“观音点兵场”,石壁上可以看到很多的类似马蹄痕印。实为在石壁上是镌刻《金刚经》一部于上,今被风化,不可辨识。从南乌崖到灵峰寺(俗称南山寺)仅有二里之遥,途中有“南山古洞”、“寿”字石刻、“油榨筒石”、“仙人脚印石”(民间亦称“仙人掌”)“望云桥”、“棋盘石”等古迹尚存,可供游人观赏。</p><p class="ql-block"> 季节已然立冬,山上到处可见红叶,蓝天映衬,尽展妖娆。几近灵峰寺,路遇竹林,修篁参天,更显妩媚。</p><p class="ql-block"> 一路奇景,一路欢悦,未负秋日,未负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