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月区“一优一带”课题过程性材料分享专题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幼儿园

课题研究凝智慧 交流分享促成长<br> ——课题过程性材料分享报告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2020年长春市“一优一带”教研活动方案》,根据教育局的工作要点,在净月高新区“一优一带”活动实施方案的指导下,2021年8月初,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幼儿园召开市级课题组《提升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实践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分享报告,旨在同频共振,协同发展。</p> 活动由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幼儿园刘聃助理主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要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儿童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br>  任务意识活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活动,以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育理念将再现式教育活动转变为探究式活动。“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被动教育活动模式,创造了幼儿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课题主持人于朦教师从课题现状述评、课题目标及价值、课题研究方法及步骤、课题过程性材料分享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展开分享。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年龄越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越为重要。显而易见,幼儿完成任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课题参与者马月教师将文献搜集工作进行了分享。韩絮的论文中提出“5-6岁是幼儿发展任务执行能力的迅速发展时期。”为课题研究的幼儿年龄段选择提出了有力指导。彭谢华的论文中提出“可以借助“跳绳”、“值日生”、“新闻播报”等具体的主题活动,进行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培养的。”为课题的实施给予了实践方向。 课题参与者颜喆教师设计了与课题相关的调查问卷,从教师与家长两个维度搜集相关资料,共整理百余份调查整理并运用SPSS对问卷进行分析。从以上调查问卷可见,家长的意识形态中很看重任务意识并且是认可其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的。但也存在部分家长只有意识而无行动的情况,或者在具体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坚持性。 课题参与者高春慧教师进行了课题实践研究,每个月制定不同的主题,有梯度的上升活动的难度。9月份《悄悄话》活动,10月份《图书漂流》活动,11月份《天气预报员》活动,12月份《自立达人》活动。为课题组的下一步工作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践研究成果。 课题参与者张贺教师承担了课题数据整理的工作。数据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它是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又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同时又是统计调查的前提,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中悄悄话数据共有9个月,整理出3276条;图书漂流4个月,整理出966条,整个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琐碎与繁杂。 课题参与者张欣宇教师负责课题数据分析工作。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将它们加以汇总和理解并消化,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为课题阶段性总结提供了真实的数据结果。男孩的任务意识比女孩的要好,这个数据结果也与颜喆教师的调查问卷结果相吻合。因此课题组的下一步实施研究,会更加偏重为女孩的任务意识提升。 课题组在以上的实践过程及数据分析的支撑下,于朦教师撰写了论文《浅谈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指导策略》,鉴于论文撰写的条理清晰、论点明确,最终被省级期刊《吉林教育》录用,也为课题组积累了第一篇课题成果。 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袁千教师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们课题过程性材料分享体现了精细性、规范性、专业性,数据搜集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优秀的教师队伍一定是在园长的引领下成长起来的,希望在联盟园的促动下,净月区的幼教同仁们发展的更快,遇见更好的自己。 净月区学前教育研究中袁晓玲教师,首先感谢赵明园长,为净月区老师们提供的特别宝贵的学习资源,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真正的将课题研究落位在幼儿的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值得教师们借鉴和学习,对未来净月区幼儿园的教师发展寄予厚望。 赵明园长对课题组教师的分享一一做点评,给予了大量的宝贵意见,极大地振奋教师的教研热情。同时,赵明园长对下一步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同频共振,协同发展。赵明园长的指导带给教师们很多的启发,更给予了教研联盟有力的支撑。 在学前教育研究室的支持与鼓励下,东北师大附中幼儿园发挥盟主园的引领作用,以联盟园活动为载体,发挥创新教学形式,以“发展教师、成就幼儿”的思想,提高教师在实践研究中的反思性实践能力,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学术性的附中幼教人。不断发挥盟主园的引领辐射作用,推进净月区学前教育的整体提升。

课题

教师

幼儿

活动

分享

任务

课题组

园长

意识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