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关于冬季,气温明显变冷,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幼儿园提醒您共同做好加强传染病的防治,以下是冬季常见的传染病预防保健知识,我们一起来了解吧!</p> 新冠肺炎 <p class="ql-block">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p><p class="ql-block">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p> 预防措施 <p class="ql-block"> 1.少出门,躲在家,勤消毒,多通风;若出门,戴口罩。</p><p class="ql-block"> 2.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从公共场所返回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p><p class="ql-block"> 3.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p><p class="ql-block"> 4.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p> 上呼吸道感染 <p class="ql-block"> 婴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p> 预防措施 <p class="ql-block"> 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发生伤感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p> 手足口病 <p class="ql-block"> 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p> 预防措施 <p class="ql-block"> 1.流行期间不和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p><p class="ql-block">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p><p class="ql-block"> 3.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p><p class="ql-block"> 4.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p>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p class="ql-block">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p> 预防措施 <p class="ql-block">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p><p class="ql-block">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p><p class="ql-block">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p><p class="ql-block">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p> 家长应该做什么? 一“防” <p class="ql-block"> 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居室常通风,每次不少于15分钟;勤晒衣,保持家庭成员的个人卫生。流感流行季,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活动,如果必须外出,请全程佩戴口罩,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p> 二“查” <p class="ql-block"> 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尤其家中或孩子玩伴中出现类似症状时,请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不小心得了流感,请不要让孩子带病上课,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可能会引发病毒性心肌炎,因此务必让孩子卧床休息,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后方可去上课。自己在照顾孩子时,也要注意防护,避免过度疲劳。</p> 三“练” <p class="ql-block"> 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免疫力。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防止受凉。</p> <p class="ql-block"> 做好防护,远离传染病,健康过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