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京,是我摄影生涯的启蒙地,北京古建,是我学习拍照的最初题材。1984年,我和老伴儿结婚旅行的第一站就是北京,带着一架牡丹牌120相机和由几位同学及邻居大哥临时培训的拍照常识,来到祖国的首都,从拍照到摄影的学习过程伴随着我的新婚之旅由此开始。那时的胶片基本都是以古建为背景的留念照。后来又多次来北京,每次都会以天安门、故宫、北海等古建筑作为留念地,一种拍不够的感觉。2000年前后,我在北师大进修,在北京前前后后驻留了半年多,把京城有名的古迹差不多都逛了,可是从那以后一晃儿二十多年,才得以故地重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是这二十多年,自我感觉手举相机由拍照向摄影缓慢进步了。老北京的故事讲不完,老北京的古建筑拍不完。二十年后拍北京古建的故事就从天安门说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安门,坐落在古城北京城市中心,也是明清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为“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师蒯祥。清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整个建筑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门最大,位于皇城中轴线上,明清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的天安门,面朝天安门广场,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建筑隔长安街相望,构成祖国首都最为壮观的建筑群。天安门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午门,是故宫紫禁城的正门,也是现在故宫博物院的入口。平面呈“凹”字型,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上,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午门居中向阳,故名午门,在明代午门又称“五凤楼”。午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午门除了作为皇帝臣子的出入口外,还是皇帝颁发诏书的地方,立春日皇帝在此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农历十月初一颁发次年历书,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朝廷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的“献俘礼”。午门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刑罚,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年),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大怒,对劝阻的大臣施以廷杖,共有130多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继位后,欲追封其父为献帝,遭众多大臣抵制,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故有民间相传“推出午门问斩”之说。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处决犯人决不会在此地,而是会将犯人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今菜市口)等地处决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太和门。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座宫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明故宫奉天门形制,亦称奉天门。清光绪十四年被焚毁,次年重建。面阔九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上覆重檐歇山顶,梁枋构件施以和玺彩画。门前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为明代铸造。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和处理政事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太和门背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太和殿及广场。太和殿因殿内金砖墁地而俗称金銮殿,是故宫三大殿中第一大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故宫南北中轴线最显要位置,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明故宫奉天殿形制,亦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太和殿。太和殿曾屡遭焚毁,多次重建,现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三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神兽多达11件,均采用最高形制。大殿长约62.6米,宽约37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6.05米。总体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太和殿是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无论是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还是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等,都在此接受百官朝贺及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科进士的殿试,直到乾隆十五年才改在保和殿举行。太和殿前面宽阔的广场就是太和殿广场,总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尽显皇家宫殿的恢宏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层层叠叠殿宇台阶和汉白玉栏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层层叠叠的宫殿屋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太和殿屋脊神兽。骑凤仙人在前,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和行什。这是皇家宫殿屋脊神兽最高等级的设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和殿,三大殿之中间位置殿宇。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称华盖殿,嘉靖年间遭遇火灾,重建后改称“中极殿”。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住紫禁城,次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三大殿中,唯有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静静的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保和殿(左侧),三大殿之最后一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也曾几经焚毁重建。明初名为谨身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保和”二字出自《易经》“志不外驰,怡神守志”,意为神志专一,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明朝大典前皇帝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接受朝贺。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蕃、王公及一二品大臣,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都在此举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保和殿大石雕,是故宫里最大的一块石雕。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工匠凿去旧有花纹,重新雕造而成。石雕长16.57米,宽3.17米,厚1.7米,重量近250吨。据记载,该石雕的石材采自房山,运 输要安排在冬季,在运输途中,每隔一里就要挖井一口,汲水泼成冰道,用旱船托运,一石采运即需万人之众。这块石雕四周刻有莲花纹,下部为海水江牙,中间雕刻流云衬托九条蟠龙和五座浮山,象征着帝王的“九五之尊”。云龙雕刻精细,形象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壮观的三大殿三层须弥座及汉白玉栏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螭首。三大殿三层台阶上共有1142个螭首用于排水,每遇暴雨就会呈现出“千龙吐水”的奇观。螭,传说中的一种山中神兽,并不是龙族,因头部似龙,故以龙喻之。此螭首系引用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朝曾数次遭焚毁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主座,宝座上方悬挂“正大光明”匾。明至清初,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崩逝后,梓宫奉安放乾清宫,雍正即位后便移居养心殿,乾清宫成为皇帝召见和选派官吏、批阅奏报、处理日常政务和举行重大赐宴活动的场所。其后每年元旦、万寿节等节日都要在乾清宫举行赐宴活动,以千叟宴规模最大,场面最盛。康熙六十一年春曾召集老叟千余人,设宴于乾清宫前,赋诗并赐众叟寿杖。乾隆五十年正月,为庆祝国家殷实富足,在乾清宫举行的千叟宴有三千老者入宴,“入宴者赐如意、寿杖、朝珠、绸缎等物,盛况非凡,礼节繁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交泰殿,后三宫居中位置。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十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再次重建。殿名取自《易经》“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交泰殿平面为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鎏金宝顶,小于前三殿中的中和殿。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帝后在此接受朝贺。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将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遂成储印场所。中有宝座,上方悬“无为”匾,宝座后立四扇屏风,上有乾隆御笔《交泰殿铭》。殿内西次间有一座自鸣钟,嘉庆年间制造,高约6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座钟。皇宫时间以此钟为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坤宁宫,后三宫之最后一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遭焚毁,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故宫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1年)再次因失火重修。坤宁宫名字出自《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在古代皇后地位与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最尊贵的。皇帝是天,为乾,皇后是地,为坤,皇后亦为天地间之唯一,故皇后寝宫取名坤宁宫,皇帝寝宫取名乾清宫。此图为网络下载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神武门,紫禁城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之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为神武门。神武门内设钟鼓,与远处的钟鼓楼相呼应,用于起更报时,但皇帝居宫中时神武门上钟则不鸣。城台开有三门,皇帝走中间正门,嫔妃官吏、侍卫、太监及工匠等皆由两侧门出入。清代选秀女,将嫔妃迎入宫中也走此门。1921年,清逊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即从此门离去。门外上方匾额“故宫博物院”为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故宫角楼。紫禁城整体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周围环绕10多米高的城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四角上,各有一个角楼。角楼与故宫整体同时建造。角楼平面布局为两个十字相叠的曲尺形四周环绕汉白玉石柱杆基座重檐为面体形多角交错,上层檐由四角攒尖和歇山顶组成,四面亮山,正脊纵横交叉,中安铜鎏宝顶,比例和谐,玲珑别致,成为紫禁城标志性建筑。故宫角楼也是众多摄影爱好者重要的摄影题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山公园观妙亭。景山公园坐落在明清北京城中轴线上,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为明清两代御苑。景山为堆土而成,曾是北京全城制高点。元世祖、明洪武两朝都对景山及周边进行大规模营建,并把挖掘故宫筒子河、太液池及南海等泥土堆积起来,形成五座山峰,称“万岁山”,明初又因朝廷曾在此堆放煤炭而称“煤山”。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清顺治八年(1651年)万岁山改称景山。乾隆年间在山前修建了绮望楼,在山上依山就势修建了五个亭子,中为万春亭,东侧为观妙亭和周赏亭,西侧为辑芳亭和富览亭。由于景山园林自元代四即划为皇宫组成部分,故所有建筑均按皇宫规制建造,其等级之高、形态之异,保存之完整,均极为珍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万春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景山公园万春亭上俯瞰紫禁城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万春亭北面向北看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及风景。如果天气晴好,可以看到钟鼓楼以北的鸟巢、水立方或者更远的奥森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海公园,东临景山公园,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全园以北海为中心,占地面积68万多平方米,曾是辽、金、元朝离宫,明清辟为皇家御苑,1925年开放为公园。那首著名的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即创作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承光殿,北海公园团城的主要建筑,元代称仪天殿。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改称承光殿。大殿呈方形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推出单檐卷朋式抱厦一间,建筑结构别致精巧,是北京宫殿中少有的形制。殿内供奉一尊嘉庆时西藏进贡的玉佛,高1.5米,为一整块玉石雕刻而成,全身洁白光润,袈裟及顶冠上镶以宝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静心斋,北海公园里最精巧的一处园中之园。原为明代普通官房,清乾隆二十四年(1757年)在扩建“西天梵境”时修建了静心斋,当时叫镜清斋,为称乾隆小花园。园内主要建筑有镜清斋、抱素书屋、韵琴斋、碧鲜亭及沁泉廊等。园内亭榭狼轩、石桥、水池、叠石假山及楼台,殿阁建筑等形式不失北方园林宏伟壮丽的气魄,又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的情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园内小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天梵境。又名大西天,坐落于北海北岸,东临静心斋,西与大圆镜智宝殿相依,南无琼华岛隔海贯成一线。这里是北海公园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明代为经厂,又为西天禅林喇嘛庙。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扩建后改为西天梵境。1980年重修后对外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西天梵境里面看琼华岛及白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龙壁。北海公园九龙壁是原大圆镜智宝殿前的影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高5.96米,厚1.6米,长25.52米。壁的两面用七色琉璃瓦镶砌而成。两面各有九条彩色大蟠龙,飞腾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甚为壮观。壁上共有大小蟠龙635条,形象细腻生动。北海公园九龙壁是国内现存三座九龙壁中唯一一座双面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颐和园。清朝皇家园林,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颐和园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1961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花448两白银在北京西郊改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在的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清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年至二十一年(1884至1895年)慈禧太后为退居休养,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修清漪园,由于经费不足只修复了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改名“颐和园”,成为离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破坏,园内珍宝被劫掠一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仁寿殿,清漪园时称为勤政殿。清乾隆与光绪两个时期均为皇帝临朝理政之所,其陈设主体大致相同,现在的陈设基本为光绪朝原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邀月门,穿过这道门就进入长廊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长廊,1992年又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万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光、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长廊里一个亭子间及内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佛香阁,位于万寿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每有八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在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78万两白银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排云殿(下半部分殿宇),在万寿山前建筑中心部位,原本是乾隆为其母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贺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等连成层层叠叠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侧面仰望佛香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正面仰望佛香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佛香阁内擎天柱及接引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佛香阁台基上俯瞰昆明湖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众香界。在佛香阁北面山坡上,是一座砖筑琉璃贴面装饰的牌坊。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众香界是佛国地名。众香界北面的一组建筑称为智慧海。众香界和智慧海前后石额上刻有“众香界,祗树林;智慧海,吉祥云”,意为此处乃佛门福地。这里是万寿山的制高点,从佛香阁登此,无平整台阶,较为吃力,以考验朝拜者的虔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很多摄影人选择的拍摄角度,更显出佛香阁的雄伟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云辉玉宇牌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舫,本名清晏舫。位于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也是颐和园里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其前身为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石舫”。石舫长36米,为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身上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排入湖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均重修改建过。天坛是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层,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在同一条南北中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祈年殿,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状排列,中间里层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为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以龙凤和玺彩画。中间4根“龙井住”象征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中层12根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24根,象征一年24个节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祈年殿内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等,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5.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圈,以九的倍数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站在圜丘坛上向北看皇穹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南中轴线上看圜丘南侧的琉璃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外墙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8根檐柱,中间8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鎏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施以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筑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到一声回音;当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到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则可以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走出皇穹宇,从北面看它的院落。该院落呈圆形,墙高3.72米,厚0.9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对缝,蓝琉璃筒瓦覆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在院子里,人们可以分别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讲话,虽然两边相隔60多米,但是仍能听到对方讲话的声音。其原理,是圆形墙面十分光滑,使声波形成了折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过了皇穹宇,向北,透过成贞门远望祈年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丹陛桥,是连接祈谷坛南砖门极其南天门(成贞门)的通道,也是连接祈谷和圜丘两坛的中轴线,长360米,宽30米。上有三条石道,中为神道,东御道,西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高1米,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七十二连房。在祈年殿东边内墙外,为连廊通脊式一面暖房,北面砌砖,南面安设大窗门。长廊中部偏北有无间“神库”,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库房。神库西部是神厨,祭天时在这里制作供品。祈谷坛神厨、神库和宰牲亭与祈谷坛之间由长廊连接。长廊由东砖门至东北方宰牲亭呈曲尺形,共72间,与祈年殿大小36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京孔庙大成门。北京孔庙又名“先师庙”,国内最著名的孔庙之一。为中国古代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坐北朝南,古建筑面积约7400平方米。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三进院落,从南向北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北京孔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至民国十年(1916年)竣工,至此形成现有规模和布局。此图即为大成门,孔庙第二道门,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院内青砖铺地,苍松翠柏,古树参天,中间一条笔直甬道,通向大成殿,甬道两旁为十一座清代碑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远观大成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祭孔典礼时皇帝行礼的地方。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双层飞檐,四坡五脊,通高33米,黄色琉璃瓦,顶部正脊两端的装饰龙形鸱。月台高地面2米,月台由汉白玉雕云头石栏三面环绕,东西两端各有16级台阶,前级正中嵌有一块7米长、2米宽的大青石浮雕,石面上雕有二龙戏珠,中间蟠龙吞云吐雾。前檐装修为菱花隔扇门窗,砖石台基四周出石护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成殿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清乾隆二年(1737年)将主殿殿顶改用黄色琉璃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2年)将殿由七间三进改为九间五进。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殿中供奉孔子“大圣文宣王”木牌位,龛两边的楠木大柱上为乾隆御笔对联“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辟之宫墙”。主位两侧分立有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大弟子的配享牌位。此外于东西两边还置有仲田、朱熹等十二哲的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祭器。大殿内原来挂有清朝历代皇帝的御题大匾,但至民国五年(1916年)均被教育总长范源濂取下,改挂上黎元洪大总统手书“道洽大同”之匾。清代时,每年仲春和仲秋两次祭孔活动,均在此殿举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成殿内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御制记功碑亭。分别位于大成门院内两侧。大成门外3座,门内11座。碑亭内竖立的为清朝帝王的记事碑,如雍正三年(1725年)平定青海告成太学御制文碑等,以记述历史事件及所取得的成绩。</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碑亭里边的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国子监,与孔庙相邻,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明朝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又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也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超过2.7万平方米,中轴线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此为太学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琉璃牌坊。三门四柱七座,位于辟雍殿前,是北京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设立的琉璃牌坊。牌坊正中正背两面有“圜桥教泽”和“学海节观”,为乾隆御笔。牌坊上覆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向学重教的传统。坊内左右黄色琉璃瓦重檐碑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辟雍殿。处于国子监中心位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下诏,宁大学士兼国子监事务刘墉主持修建,乾隆五十年(1785年)竣工。辟雍殿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学堂,是古代皇帝临雍讲学的场所。平面呈正方形,深广各17米,每边三间面阔,三三得九,意为九州,均为大红木质门窗。四角重檐攒尖顶。四面辟门,四周环以回廊和水池,池周为汉白玉雕护栏,池水四壁有喷水龙头。壁池的水,是在外院东西各挖一眼水井,并覆以“水亭”,水井挖有暗沟,分别通往院里的东西三堂后引入壁池。池上架有四周石桥,通向辟雍的四个门,构成周代“辟雍泮水”之制,以喻天地方圆,传统教化之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辟雍殿内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外部一侧水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雍和宫。最早为清世宗胤禛做贝勒和秦王时的府邸,清高宗弘历出生在此,故这里被誉为雍正、乾隆两朝帝王的“龙潜福地”。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大臣管理其事务,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雍和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仰视雍和宫大殿。雍和宫大殿正中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弥勒菩萨塑像。大殿两侧东西相对而立的是泥塑全彩四大天王,天王脚踏鬼怪,表明天王镇压邪魔,慈护天下的职责和功德。弥勒像后是脚踩浮云,戴盔披甲的护法神将韦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铜铸须弥山。雍和宫诸多瑰宝之一,在雍和宫大殿前庭院里。须弥山是梵文,意为美妙,是古代印度神话中的神山,传说为世界中心。佛教认为,世界最底层是风轮,其上是水轮,再上是地轮,地轮上有九山八海,而须弥山就在这山海之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法轮殿,是汉藏文化交融的体现。殿内正中巨大莲花台上端坐一尊高达6.1米的铜制佛像,面带微笑,是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这尊铜像塑于1924年,耗资二十万银元,历时两年完成。宗喀巴背后是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的五百罗汉山,高近5米,长3.5米,厚30厘米,全部由紫檀木精雕细琢而成。五百罗汉山前有一个金丝楠木雕成的木盆,据说乾隆皇帝剩生下第三天,曾用此盆洗澡,俗称“洗三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乾隆御碑亭,又名四体碑亭。黄色琉璃瓦重檐四角攒尖亭,上檐为重昂五踩斗拱,下檐为单翘单昂五彩鎏金斗拱,和玺彩画。亭内有一四方碑,上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写乾隆所撰《喇嘛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亲爱的各位美友和摄影爱好者,我的再拍北京古建的美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我喜欢北京的古建筑,更喜欢祖国首都北京这座城市。北京的古建筑太多太多,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仅仅用几天时间,只能把最著名古建的精彩部分和最期望留在记忆中的影像记录下来,并与大家分享。由于今年暑期的北京之行,酷热与雷雨天交织,再加上与老伴儿拉着六岁多的外孙在汹涌的人潮里穿梭,故好多照片仅为匆忙而作。好在北京古建集中国古典建筑之大成,气势恢弘,内涵丰富,享誉海内外,跟我一样喜欢的朋友众多,所以也会感觉到不虚此行,绝对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谢谢朋友们分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