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全面提高教师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打造一批跨学科教学的初中骨干教师;为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实现从教育手段信息化向教育理念信息化的转变,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2021年11月9日至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小学骨干教师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研修在亚洲最美山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培训内容精彩纷呈,我们有幸聆听多场多维度的专家讲座,收获了最前沿的教学理念,收获了个人专业成长,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班主任张珊珊老师提前两个月就已经开始搜集50名学员的信息,建立微信群,问卷调查,征求同学们学习的意愿,培训中心结合同学们的意见精心安排了这次的培训课程。</p> <h5> <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天的研修,十几场大咖讲座倾情奉献。</span></h5><p class="ql-block"> 教授专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们儒雅的风采、严谨的态度、渊博的知识、细致的讲解 ,时而</span>旁征博引,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激情四射,时而幽默风趣,实用有效,精彩纷呈。 他们不仅讲授本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前沿动态,还讲解了背后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教育理念等,娓娓道来,发人深思。此外,还安排了交流互动环节, 让我们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启迪、在知识上完成了一次更新、在精神上享受了一次洗礼。我们都深深折服在教授专家们浑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中……</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学员都能做到准时上课,认真听课,认真记录,踊跃回答问题。课上,学员们活力四射,热情参与,积极互动,抱团发展,整个现场气氛热烈 。我们时而掩卷沉思,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掌声雷动。一次次的学习交流,收获满满,我们对跨学科的探究学习有了更真切真实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天🍀🍀🍀</b></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9日,分别来自于粤东西北地区的50名骨干老师,怀着孜孜求学之心,一路舟车劳顿来到美丽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报到签到、办理入住、领取资料......在班主任张珊珊老师的组织下,一切井然有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天</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h1><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天上午,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圣谷参加开班仪式</u></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1月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文华苑2栋会议室举行了“广东省骨干教师跨学科研修班开班典礼”。会议由班主任张珊珊老师主持。会上,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圣谷致欢迎辞,对50名老师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和承担的培训任务,明确了教师要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必定要进行继续教育,在不断的继续教育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适应新的时代,才能培育适应新时代的一代新人。最后,吴院长对老师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老师们做好身份转换工作,潜心研修、积极研讨、互动提升,期待参训学员学有所得、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上午,聆听刘美凤教授的《信息技术支持多种教学模式》讲座</u></p> <p class="ql-block"> 刘美凤,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习与绩效技术研究中心主任</span>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第一届本科生。先后到美国、英国、秘鲁等世界各国参加国际会议并做报告,多次应邀参加香港AECT和美国AECT年会作报告。研究主要领域:教育技术学学科与专业发展研究;学科教学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人类绩效技术;教育信息化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刘美凤教授以《信息技术支持多种教学模式》为题,向我们展开讲授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思路,还给我们讲授了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教学模式。条理分明、严谨细致、深入浅出分析了教育的本质和多元智能,教育需选择多种教学模式,支持每个学生的学习发展。她告诉我们,教育就是做对的事情,且把事情做对。</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午,班主任张珊珊老师组织学员们开展破冰活动</u></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天</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上午,聆听年智英博士的《从全球胜任力和核心素养看PBL理论发展》讲座</u></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午,进行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u></p> <p class="ql-block"> 年智英,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PBL教研中心主任, UNESCO奥尔堡PBL中心中国区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比较高等教育、PBL教学理论与创新实践、设计思维与创新人才培养,长期从事PBL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参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海外院校联合的国际创新项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年智英博士展开了题为《从全球胜任力和核心素养看PBL理论发展》的专题讲座。年博士从PBL的缘起、概念,结合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到如何组织开展PBL项目式学习等方面多方位阐述。她用PBL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告诉我们什么是PBL,她用理论实践和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告诉我在开展PBL中如何选题、分解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团结协合、享受学习和成果,让我们清晰的明白了PBL教学模式的每个环节。年博士的讲座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学员们受益匪浅。</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天</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上午,聆听白明教授的《STEAM课程设计案例》</u></p> <p class="ql-block"> 白明,数学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从事模糊技术工程应用基础科研工作、担任本科生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的课程和现代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开展自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检测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在高铁智能检测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特别是担任“希望一号”青少年科学探索卫星搭载试验方案的总设计师。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在基础教育方面,较早参与将arduino开源硬件和SolidWorks三维实体设计技术引入教学课程之中,在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方面有丰富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经验。多年担任北京市教委科技项目指导专家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评委。</p><p class="ql-block"> STEAM 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的融合。STEAM 教育旨在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强调体验性和实践性。白明教授以《STEAM课程设计案例》为题,从对STEAM理念基本理解、借鉴国际STEAM教育的实施、STEAM课程案例分享三方面对STEAM理念的实施进行了充分而生动的阐述。白教授强调了教育的三个基本培养过程:兴趣的培养、技能与知识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培养,分析了不同层次学生在兴趣、习惯和想象力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白教授还从教学原则、 STEAM课程活动特点、评价原则、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午,聆听温孝东博士的《教师思维发展与综合能力提升——VETAE思维工具运用》讲座</u></p> <p class="ql-block"> 温孝东,VETAE思维工具训练体系创立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思维训练研究中心主要发起人,《幼儿思维训练活动》和《VETAE脑力拓展训练教程》主编。近年来积极推进思维发展型教育,创建并讲授系列思维发展课程:“思维训练与教学研究”等研究生课程;“思维技能训练”、“创新思维训练”、心智与情商训练”等本科生课程和学前教育思维训练课程。温 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合作,在全球培训认证大、中、小学和学前思维训练教师。</p> <p class="ql-block"> 温文尔雅的温教授从“强大思考力如何获得”这个问题引出VETAE思维工具训练体系,并且在课堂中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VETAE脑力拓展训练通过一套思维工具的使用学习,为学习者提升六个方面的能力:拓展高效的思维模式,提高思维品质;培养成功习惯与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确立思维判断准则;增强识人与自我认识能力;提升心理素质与情商,健全完澡人格。通过VETAE思维工具的应用,有效地帮助我们开拓思维打破了思维局限,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注入强大思考力。</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五天</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上午,聆听唐烨伟博士的《智慧课堂教学案例探讨》</u></p> 唐烨伟,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后,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全国智慧教育微课联盟副秘书长,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展示与培训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全国“数字化学习”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空间设计与研发。发表CSSCI论文十余篇,承担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吉林省社科和教育厅信息化专项研究项目。 <p class="ql-block"> 年轻帅气的唐烨伟博士给我们带来一节精彩的《智慧课堂教学案例探讨》讲座。唐教授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讲授信息融合的由来,从华为的教师节宣传片提到了每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引入我们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教育的研究,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强调科技改变生活,而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唐博士妙语连珠,舌灿莲花,他用智慧的语言,形象的表述,深刻的思考给我们带来启发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自身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刻反思。</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午,聆听龙丽嫦教授的《STEAM的研究取向与实施路径》讲座</u></p> 龙丽嫦: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教育馆教研员、红棉创客空间创始人、负责人、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第四批教育专家培养对象,广州市基础教育第三批名教师,龙丽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中小学创客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创客教育专家委员,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创客项目评委组长,人工智能挑战赛,创意编程专家评委,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培训专家库专家,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教师专业发展专家。 <p class="ql-block"> 知识渊博的龙丽嫦教授给我们讲授《STEAM的研究取向与实施路径》,分别介绍了STEAM的课程要求、概念与本质内涵,强调了STEAM的教育本质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作、沟通,进行批判性思考。龙教授接着阐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新科创驱动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并用实例分析了创客教师如何从项目转成教学案例,展望了教育工作者使命图景。</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六天</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上午,聆听杜学君校长的《变革教学范式促进学校品质提升》讲座</u></p> <p class="ql-block"> 杜学君,从事基础教育和校外教育研究与实践 30年,担任校级领导 20 年。致力于“特色学校发展”“分层走班教学”“跨学科融合”“个性化学习”等实践研究,首创提出“社团共进、同趣发展”的办学模式,曾参加教育部基教一司和中国教装备研究院的课题研究。</p> <p class="ql-block"> 杜校长幽默风趣介绍了自己的出身背景,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让我们倍感亲切。杜校长给我们分享了《变革教学范式促进学校品质提升》,他强调学科融合的核心是渗透和交叉,分别讲授了学科融合形式,教育变革中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并通过变革自身学校的实例来诠释如何开展教育范式变革。杜校长践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的理念,以社团形式办学,使学校成功地完成变革。</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午,聆听曹金华专家的《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讲座</u></p> <p class="ql-block"> 曹金华,广州市培英中学信息技术学科高级教师,广州市百千万名师培养对象,广州市骨干教师,广州市第二批科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首批白云区青年骨干教师,广东省教育学会科技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白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会常务理事。</p> <p class="ql-block"> 曹老师先是利用大数据指明了国家教育发展方向,通过仰望北师大,学习专家的前沿教育理念以及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为我们系统性地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讲解了技术助力教育,从而实现助力新环境、新资源、新方法、新评价、新教师、新学校。他从人才培养策略角度,提出他个人的观点,认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应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己所带学生的亲身案例,强调如何把学生的兴趣发展为特长,再成为专业,从而为今后走好职业道路做好铺垫。</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七天</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5号上午八点半,班主任张珊珊老师带领全体学员前往杨匏安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的精神,通过找寻这里沉淀的红色记忆,回顾这位共产党人的生平事迹,感受他所留下的高尚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 杨匏安陈列馆占地面积达800平方米,分四个展厅、六部分展示内容,展馆运用照片、影像、书籍、报刊等历史资料,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全面而丰富地介绍、展示了杨匏安的生平事迹和相关物品。 </p><p class="ql-block"> 杨匏安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他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先驱者之一。壮烈牺牲,年仅35岁壮烈牺牲。他以自己的行动,表现了他早年在诗中所称的“借次清霜坚傲骨”的可贵品格。</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八天</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上午,聆听张志祯博士的《项目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讲座</u></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志祯,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士、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研究兴趣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软件、科学与技术教育。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7项;出版专著2本、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教材5本,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7项。 </p><p class="ql-block"> 由于疫情原因,张志祯博士通过腾讯会议线上教学,虽然隔着屏幕,学员们听课的激情不减。张博士分别给我们剖析了什么是项目学习(PBL)?什么是表现性评价?为什么采用表现性评价?如何设计表现性评价(过程)?如何设计表现任务(表现性评价任务)?如何设计评分工具?如何设计量规( rubric,评分规则体系)?为什么要重视通用量规的利用?哪些因素会影响表现性评价的准确性等问题,讲解过程理论有高度,剖析有深度,学员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午,聆听周钧教授的《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讲座</u></p> <p class="ql-block"> 周钧,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老师培养以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行为研究。</p><p class="ql-block"> 周钧老师从行动研究的定义、特征、选题等方面全方位地阐释了“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周钧老师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案例,生动形象地为学员们演示了开展行动研究的整个流程。此外,周钧老师还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员们自己总结归纳行动研究的定义、特点、实施步骤等方面的内容,促使学员们将课程内容快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九天</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上午,小组合作完成跨学科主题项目设计</u></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跨学科融合项目式的设计和汇报。各个小组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学科分支问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并及时提炼形成小组观点。讨论、合作探究并整合讨论成果,制作精ppt。</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午, 美女班主任张珊珊主持</u></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小组汇报跨学科主题项目设计,每组5-10分钟汇报,专家点评。</u></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专家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温孝东教授和刘美凤教授现场指导和及时点评,作归纳补充和梳理学科知识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u style="color:rgb(237, 35, 8);">专家给第一名的小组颁奖</u></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u style="color:rgb(237, 35, 8);"> 隆重的结业仪式上吴圣谷院长作重要讲话</u></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u style="color:rgb(237, 35, 8);">培训学员分享感想</u></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十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总结,返程</b></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白驹过隙,培训转瞬即逝。短短十天,获益匪浅。谢谢北师大的跨学科培训把我们凝聚在一起,我们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我们一起携手前行。离别的钟声虽已敲响,可心头唱响的是“我不想说再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复杂的情感齐涌心田, 但愿</span>“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p> <p class="ql-block"> 培训虽然结束,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和思维碰撞仍在继续, 跨学科课程的开发道路充满挑战,虽然有困难,但是确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全情投入,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共同努力,并肩前行!</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供图:</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谢文鑫、王文颖、钟华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郑晓丽、张立恩、曹文科、王槐文<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编撰 : 杨海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核稿: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谢文鑫、王文颖、钟华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郑晓丽、 张立恩、曹文科、王槐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核发:张珊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