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民族自信之花尽情绽放,马岗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我是今天的讲述人陆老师。</p> <p class="ql-block">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诗中赞美之物即为茶。茶是世间最圣洁、最清灵之物,它立于中国浩瀚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笑看世事变迁,同时将自己的美好分与世人。人们在茶中品饮人间情、世间味,从而感悟出别样的茶味人生。</p><p class="ql-block"> 仅仅一杯清茶,便已饱含世间百态。茶从不以高傲之态面对世人,无论贫穷富有、卑贱尊贵,每个人都可以享用它。达官富人以“红泥小炉、娈婉卯童"烹煮出的茶极致香醇;《红楼梦》里妙玉道姑用“梅花上收的雪”泡出来的茶清纯脱俗;布衣百姓用粗瓷大碗冲的茶也同样甘洌芬芳。从“白菜青盐米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样的句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郑板桥是多么的醉心于这种与茶为伴的闲逸生活。由此可见,在品茶之时,品的不只是茶味,更是自己的心境。人生如茶,茶在经过沸水冲沏、浸泡之后方可凝香吐味。</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中华大地,和平安定,人们丰衣足食,茶文化大为盛行,爱茶、好茶之人越来越多。一些人醉心于泡茶的艺术,并将其称之为“茶道”。然而,“茶道” 仅指泡茶过程吗?其实不然。</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专家学者都希望给“茶道”下个准确的定义,但最后都徒劳无功,因为“茶道”一词所承载的内涵和外延,实在太广阔了,任何语言都无法将其完整的表述出来。</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年龄尚小,不需要深刻理解“茶道”,只需要知道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让我们了解茶文化,从一些基础的知识开始吧。</p><p class="ql-block"> 茶原产于中国,所以中国素有“茶的故乡”之美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发现并利用茶的历史,可以在很多传说和记事中找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早在远古时期就对茶有了初步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在民间,关于茶的起源,有神话亦有传说。上古时期,还没有发明文字,人们只有靠口述来传记事宜。文字出现后,事物才被记录成册。据考证,我国第--部药物学专著是战国时代(前221-前5)的《神农本草》。书中有关于茶的起源的记载是这样的:“神农尝百草, 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关于这段记载,有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一是传说神农为给百姓治病,尝遍百草以配制草药。在煮水时,茶叶偶然落入锅中,神农在品饮后发现其口感清爽,并具有一-定的药效,便把茶叶作为可治病的饮料向百姓推广。另外一个版本是说神农在尝百草配药时,食入金绿色滚山珠而中毒,倒在茶树下。有露水自茶树叶流人神农的口中,解了神农所中之毒,从此,茶叶便被人们所应用。无论哪一个版本都说明了茶是在神农时期被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 茶最初是被人们作为药物而使用的,后来又逐渐被推广为食材。茶之为饮晚于茶的药用、食用。起初,古人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后感到芬芳清口,而且还有一种收敛性的快感。久而久之,含嚼茶叶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这可以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嚼茶叶的习惯逐渐转变成了煎服,即将新鲜茶叶洗净后,置于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一齐服用。煎煮后的茶,虽口感略带苦涩,但气味芳香浓郁,风味与功效都比单纯的含嚼略胜一筹,所以,人们渐渐养成了煮煎品饮的习惯,这也就是茶作为饮品的开端。</p><p class="ql-block"> 但是关于饮茶起源的时间,始终是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大致来看,有先秦说、三国说、西汉说等。茶的品种也由于地域的不同有很多地方茶种。不同的茶种,要用不同的茶具,不同的烹煮方法,对饮用者来说也有不同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 茶文化具有不可言说的秘密,他蕴藏的无穷魅力,只能靠每一个饮茶者,用心灵去领悟和理解。茶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做了解调查和整理。希望同学们长大后去做一个了解茶的历史,喜欢茶的文化的真正的饮者。</p> <p class="ql-block">图 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讲述者:陆勤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