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天,在马路边遛弯,有位女士背着书包领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从身边走过。孩子看到路边竖着的邮筒,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是邮筒。问,干什么用?妈妈说,寄信,把写好的信放到里边……。不经意间听到这段对话,我不由地停住脚步,回头看一眼那个邮筒,猛然想到—“写信”,已经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了。</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飞速发展,差不多人人都有手机。人们使用微信、qq等交流方式几乎完全替代了写信,如今,信封、信纸、邮票也很少用了。</p><p class="ql-block"> 看着越走越远的的母子,思绪一下子“勾”回到六十年前,刚到新兵连,给家人写信的情景:晚点名后,几个人围着一盏煤油灯,拿着钢笔苦思冥想,像是考试写作文。</p> <p class="ql-block">记得我的第一封平安家信是从离开家乡青岛写起—</p> <p class="ql-block"> 那是8月14日上午,新兵们从市委党校出发,坐火车到烟台,因为是“马笼子车”(又叫闷罐车),坐在自己的背包上,看着二尺见方的小车窗含着的那片蓝天偶尔掠过的一丝云彩,听着火车轮碰撞铁轨“哐当、哐当”的节奏,令人昏昏欲睡,可怎么也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我们一路唱着《当兵为什么光荣》《真是乐死人》等歌曲,不会唱也兴奋地跟着胡唱瞎吆喝。到烟台夜幕降临还下着小雨,雨蒙蒙的路灯照着错落有致的灰色房屋,不像青岛的红瓦黄墙,我们在那里的一个大房子里住了一天--这一路平安;</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我们乘登陆艇在海上乘风破浪向蓬莱前进。站在甲板上看茫茫大海,感觉这海风不如青岛的温柔和顺,海浪也不如胶州湾的多姿多彩,就连那海鸥也不如前海的美丽可爱。不过,在海边长大的我,这可是第一次坐大船,又是军用登陆艇,很是神奇,甲板前后、船舱内外、跑上跑下,像个回到姥姥家的三岁小孩。看够了、跑累了、又有点晕,就在船舱里迷糊了。刚过中午被吵醒--船到蓬莱军港,出来码头不远处就是我们的军营——要塞工兵营。营首长亲自迎接我们,把我们和淄博来的新兵们组建一个新兵连。这段海上航行一帆风顺。</p><p class="ql-block"> 新兵连的那一排排营房其实是修建蓬莱码头的工棚,与我们25中的学生宿舍一模一样,不过比学生宿舍干净整齐,加上首长和老兵的热情欢迎,一下子就没有了生疏感。在老兵班长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就投入到《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的学习,按条令规定整理内务和队列动作操练。</p><p class="ql-block">再就是听营首长讲政治课,学到了在学校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认清了国际国内形势。我们知道了美帝国主义和日本鬼子亡我之心不死,蒋介石还要反攻大陆,我们要时刻准备打仗;我们决心紧握手中枪,为领土完整、人民安宁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p> <p class="ql-block"> 这部分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大道理有点儿“深”。想想,还是写了。</p><p class="ql-block"> 意犹未尽,正考虑再写什么的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猛然想到,应该写吃饭问题。1961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时期,粮食不够吃,上级号召“低标准、瓜菜代”,像茅草根、榆树皮、啤酒糟,凡是能吃的都拿来填肚子。那年代,人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吃饭了吗”?这是当时铁定的问候语。当兵到军营是我第一次远离家乡,儿行千里母担忧,最挂心的当然是到部队的吃饭、吃饱饭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写的很详细,我们每月6元津贴费,45斤粮。粮食比例是七成粗粮三成细粮,小米、玉米面和豆类是粗粮,面粉和大米算细粮。炊事班每周公布一次食谱,一日三餐,两顿粗粮一顿细粮。早餐一般是小米稀饭、窝窝头一个;午饭是馒头一个或者大米干饭一碗;晚餐是玉米面窝窝头或者小米干饭。早餐配咸菜,午、晚餐是一个炒菜,或素或荤搭配,那荤也是菜多肉少。各老兵连有剩余粗粮就支援新兵连,所以,炊事班做窝窝头和小米干饭的数量常有多余,那些“大肚子”战士会抢先吃、大口快吃,争取多吃个;吃小米干饭时也多个心眼:第一碗先盛大半碗,就会比别人抢先吃完,然后再盛一大碗,变着法子多吃点儿。不过,我的饭量与供给标准基本相符,无论粗粮、细粮,就吃“定量”,不用多费心思。</p><p class="ql-block"> 再说,新兵连集训也就一个多月,等训练结束分到正规连队生活就更好了,各连队都养猪养羊,有的还养鸡养鸭,能经常改善伙食,过年过节还杀猪宰羊搞会餐。</p><p class="ql-block"> 记得,这第一封平安家信反复斟酌、撕了好几张信纸,一心想让父母看完信就放下心来不再挂念(后来,收到父母回信,说很放心),我在部队也安心了。刚写完,熄灯号就响了。</p><p class="ql-block"> 老兵班长说,战士寄平信不用贴邮票,写好以后送到连部就行了,连部通信员送到营部收发室,收发员盖上一个刻着“免费军事邮件”的三角章,统一送蓬莱县邮电局。</p><p class="ql-block"> 我在信封工工整整写上寄信地址:山东蓬莱县3672部队870分队。这是我的新家、我到部队的第一个门牌号码。</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昨天用钢笔写信已成追忆,今天在键盘上“敲”信也将写进历史--展望未来,明天,我们伟大的祖国会更加繁荣,人民的交流联系会更便捷!</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