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今年黄梅天到来之前,去皖南走了一遭。早年曾经在皖南做过深度游,去过的地方也就不想再去了,世界那么大,走没有去过的地方<div><br>▼黄山北站,那辽阔的天,碧空如洗、白云如练,心情同时随之飞扬<br></div> ▼潜口民宅附近午餐;这是餐馆前的风景 ▼潜口民宅景点门口的一条街 潜口民宅是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将散落在徽州各地的典型明代建筑集中在这里,成为明代传统民居的徽派建筑群景区,5A级。对于民宅兴趣不大,何况要去龙川古村,即便是免费景点,门口拍了几张照片,直接掠过了。<div><br></div><div>今天目的地齐云山。齐云山是中国的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徐霞客曾经两次来访</div><div><br>齐云山景区荣誉: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重点名胜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div><br>齐云山古称白岳,因其一年260天的云海,冠名齐云。风景区核心景区面积10.49平方公里,分为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横江和南山五大景区,景区集道源仙踪、丹峰瑰韵、摩崖圣迹、峭壁天街和田园逸趣为一体,清乾隆皇帝盛赞此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div><br>约下午2点多,我们到达齐云山景区,坐缆车上去<br></div><div><br></div><div><br></div><div>▼望仙楼,缆车山上的终点和检验门票的地方</div> ▼望仙台上的飞云亭,据说这里可以看见黄山的莲花、天都等峰峦<br> 飞云亭在望仙楼旁边,“九里十三亭”外的一座亭,2009年重建,是体验“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的地方,也是“横江景区”观赏点。横江为新安江上游的支流,绕着山脚流过,像是流淌着的太极八卦。<div><br>从山下登封桥有徒步登山的“霞客古道”到达望仙楼,古道建有十三座亭子,望仙亭是最后一座,即望仙楼上的亭子,这些亭子都是改开后重建的仿古建筑。</div><div><br>我们从景区检票口望仙楼开始→一天门→真仙洞府→二天门→三天门→月华街→太素宫→最高峰→玉虚宫→小壶天→原路返回,走了齐云山的经典线路游程,涵盖了齐云山各类景观的最精彩部分。<br></div><div><br></div><div>▼走过梦真桥,路边挂着红绸的古榉树,标识牌说“千年榉树”,树上挂着“树龄500年”的保护牌,太不严谨了<br></div> 梦真桥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是历史上徽州学子求学成功后捐建。桥左的千年榉树谐音“中举”。此树此桥寄托了世人一举成名“梦想成真”的愿望,遂成为拜学祈愿之福地。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br>休宁县历史上共出了19个状元,全国第一。这棵榉树被称为“状元树”,连同前面的状元步道等景观,体现了齐云山的状元文化<br></div><div><br></div><div>▼福喜岩<br></div> 福喜岩 相传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常与洞天福地住持灵一道人把酒谈玄。一次酒至酣处,铁拐李以铁拐为笔,乌云做墨,炼丹峰千尺红崖为纸,纵横挥毫、留下了正看是“喜”,倒看是“福”的奇书妙字。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br>“福”“喜”二字我们是真的没有看出来<br></div><div><br></div><div>▼栖真岩,崖壁上栖真岩三字清晰可辨<br></div> 栖真岩 唐乾元年间(公元758一760年)山东名道龚栖霞于此结庐修真,成为齐云山道教鼻祖。宋元时崖下建有初仙馆,现存建筑为明代兴圣殿、雪崖馆遗址。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br></div><div>▼忠烈岩<br></div> 忠烈岩 隋末天下大乱,汪华起兵保境安民,后归顺李唐被救封为“忠烈侯”、“越国公”。徽州百姓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被奉为“汪公大帝”、“太阳菩萨”。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br>▼寿字岩<br></div> 寿字岩为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题,字体浑厚圆润,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与周易卦数相合,阐阴阳和合之理,故有“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寿字底下摸一摸,都能活到一百多”之说。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br>▼在这个位置拍的葫芦形的“八卦田”,旅游前辈这里拍的都是八卦形,现在好像是小壶天的葫芦瓶<br></div> ▼一天门 一天门 因丹霞岩体沿陡坡节理面崩塌、堆积以及流水风蚀作用而形成。徐霞客赞曰“高爽飞突,绝似阊门”。在碧莲池畔回望,形态精巧如象,亦称“象鼻岩”。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br>一天门是地质杰作,门洞两旁立有不少碑碣,是为“白岳碑林”,其中最早的是明代碑刻,岩壁上也有摩崖石刻。</div><div><br>过一天门,就是齐云山上人文景观和摩崖石刻最集中的真仙洞府,齐云山风景精粹的核心区域。岩壁下布满洞穴,供奉着各路神仙。悬崖上尽是石刻,U形环绕的崖壁中间是碧莲池。崖顶泉水飘洒,常年不断,泉水注入碧莲池<br></div><div><br></div><div>▼真仙洞府+碧莲池<br></div> 真仙洞府 集丹霞地貌、道教文化和摩崖石刻于一体,岩壁三面合围,青狮峰雄踞在前,生气聚而不散,是道家推崇的“四象”风水宝地。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br></div><div>碧莲池 因南宋宝庆年间道长余道元植碧荷于其中而得名。池边悬崖高千仞,状若釜鼎,珍珠帘水日夜不息注入釜中,聚气生财,故称为世人求财转运之地。_摘自景区标识牌<br></div> ▼攀登过二天门 ▼这里可以看到香炉峰 ▼已经可以见到月华街,右下的几个红墙黛瓦建筑是太素宫,颇具规模 月华天街位于齐云山山腰,两旁尽是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如果不是太素宫建在街中,就像寻常小镇。据说道教主要有两派:虔诚求道、戒律森严的全真派、顺其自然、既荤又婚的正一派,齐云山道教都是后者,俗家道士。和其他地方不同,道士就是山上的村民,闲时就在观内修行,这种亦农亦道的身份在其它道教名山并不多见<div><br></div><div>▼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br></div> ▼继续攀登 ▼过三天门回望 ▼终于到达月华天街 月华天街因状如一弯月牙而得名。在这条街上道观和民居相邻,香烟和炊烟互绕,道教修行和民俗相融,完美诠释了道教正一派“修行在尘世,尘世即修行”的理念,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村。_摘自景区标识牌 ▼客栈放下行李后,向最高峰出发。香炉峰位处景区中间,随处可见,随着我们的攀登,从仰视逐渐变为了俯视 香炉峰 因重力崩塌、流水风蚀作用而形成的柱状丹霞地貌景观,海拔440米,形如巨型香炉。_摘自景区标识牌 ▼太素宫 太素宫始建于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原名佑圣真武祠。明嘉靖皇帝求子灵验敕建,并赐名玄天太素宫,成为江南皇家第一道场。太素宫选址奇绝,有中国第一风水宝地之称。1983年,北京清华大学周维权教授,就将太素宫的风水案例收入了他的《中国建筑园林史》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br>太素宫在月华街上,规模相当大,毁于文哥时期,现存建筑为近年重修<br></div><div><br></div><div>▼高处看到的香炉峰和横江上的登封桥</div> ▼最高峰观景平台远望 攀上了最高峰,最高峰上有个赏月楼,观景视野不佳。离顶峰不远的低处,有一个比较大的观景平台,可3面观景,风光无限,瞬间有立马昆仑的豪气<div><br></div><div>最高峰 峰状丹霞地貌景观,海拔585米为齐云的最高点。因重力崩塌加之地表水沿垂直节理侵蚀及风力侵蚀而成。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div><br>最高峰下来,我们去找五老峰</div><div><br>▼风虎关,崖边雕塑精美,斑斑点点,古色古香,没有保护牌,看样子都是后期修复的赝品<br></div> ▼紫霄崖玉虚宫,玉虚宫建在紫霄崖下,宫前的门是三个有精美浮雕的石坊 玉虚宫 明代正德年间由养素道人汪泰元募建,耗时十年而成。宫依山而设依崖而建,是天道自然的绝妙体现,为中国道教建筑的典范。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br>紫霄崖 崖状丹霞地貌景观,海拔580米,崖东西横亘170米,上下高约90余米,巍峨壮观,因沿断裂面崩塌及流水溶蚀、风力侵蚀而形成。_摘自景区标识牌<br></div><div><br></div><div>▼唐伯虎题写的碑铭,是齐云山最著名的碑刻,坐落在玉虚宫一侧<br></div> 紫霄宫玄帝碑铭 唐寅仅存的传世碑铭,俗称唐寅碑。碑高7.6米,宽1.4米,通体为完整的红砂岩,硕大珍贵。此碑由江南才子唐寅撰文,书法大家戴炼手书,篆刻名家汪肇篆额,号称三绝碑。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br>正德十年至嘉靖二年,十年之间,徐汪师徒又耗白金八千铢,兴建玉虚宫…左设云龙关,右作风虎关。…五百年来,世运兴衰,明亡清灭,几度沉浮,又历经文哥,至于八十年代,残垣断壁,宫院几废。幸得政策落实,在詹达礼道长的带领下,得四方资助,重理墟址,渐图当年盛景。_摘自网络<br></div><div><br></div><div>可见目前颇有特色的玉虚宫是“重理墟址”后的作品,万能的真武大帝香火还得靠政策</div><div><br>▼一线天,望而生畏的阶梯,没有上去,但后面上毓秀亭,走了一个相似的阶梯,转了老大一圈,还是从一线天下来了<br></div> ▼这个横江在毓秀亭附近拍的,就是所谓流淌的太极八卦了 ▼毓秀亭对面的山峰,应该是地图上的展旗峰,在毓秀亭看到展旗峰上有一个游客,我们从毓秀亭下坡再上展旗峰,竟找不到上顶峰的线路,围着山峰转了一圈,拍了这张丹霞地貌特有的景观照片 随后在展旗峰找到一个简易竹笆拦起来的离顶峰不远的上山路口,挂着“游客禁止攀登”的牌子,旅游毕竟不是探险,我们还是返回毓秀亭,静心等待看日落 ▼ 毓秀亭能看到不典型的五老峰。太阳下山前,我们对辨识度不高的五老峰鉴定了许久 五老峰 峰丛状丹霞地貌景观,海拔560米,五座峰参差为群,犹如五位仙道躬身面北拱揖参谒。因沿垂直节理流水溶蚀,风力侵蚀,重力崩塌等作用而形成。_摘自景区标识牌 当晚住客栈月华楼酒家,晚餐印象深刻的炖土鸡,那是从客栈去最高峰前就定下的,和菜场买的鸡那是完全不同口味<div><br>老板夫妇住在山下,晚上他们开车下去了,今晚店里就我们一拨客人,客栈留下了他们的老父亲。老父亲正是齐云山既荤又婚的正一派道士,下午在道观曾经看到他穿着道袍。第二天一早,他又化作道士修道去了。白天修道,晚上生儿育女,还能成仙,似乎提前过上了神仙的日子<br></div><div><br></div><div>早晨起来,没有期待中的云海。是一年260天的云海,把我们吸引到了齐云山,超过70%的概率,竟然没有!也许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了好天气,云海就无缘相见了,难以相信齐云山一年260天下雨!</div><div><br>去月华街上的小壶天</div><div><br>▼如影相随的香炉峰,山间有雾霭<br></div> ▼小壶天 小壶天 内藏乾坤,接玄通生,是道长闭关修炼之处。石坊建于明正德年间,状如峨冠,人于壶中,寓意加官进爵。崖下有千年悬棺,崖内有恐龙足迹化石,为重要的地质景观。_摘自景区标识牌<div><br>边上立有休宁县重点文物保护碑,明代石坊,石坊上有“小壶天”三字,石坊门洞呈葫芦形,进门后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外侧为万丈深渊,也是极目观景的好地方。崖壁上有“思退崖”、“飞升所”等石刻,据传这是道士飞升成仙的地方</div><div><br>景区标识牌说的“崖下有千年悬棺”,显然这里不是观测点,恐龙足迹化石最终没有看到<br></div> ▼小壶天凭栏观景恰是极好的 ▼山前雾霭飘渺 老道士修道去了,和老板娘道别,回程,坐缆车下山。约好昨天的车已经等在山下。坐上车去看了登封桥。<div><br>▼登封桥<br></div> 登封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长147米,宽8米、高近10米,九孔八墩,全以青石砌成,古朴庄重,气势雄伟_摘自网络<div><br>桥头的牌坊一看就是新建的仿古建筑,照片不要了罢<br></div><div><br></div><div>在热心的驾驶员推荐下,我们去了顺路的棠樾牌坊群</div><div><br>▼2001年5月20日的江泽民题词<br></div> 上次我来的时候是2001年前,还没有这块题字碑。记得景区的进口换了方向,原来的祠堂在景区到底,加上那个捆绑的鲍家花园也在底处,现在鲍家花园和祠堂就在门口。<div><br>根据新学来的知识,知道牌坊群的7座牌坊,属于一等的只有一座,即慈孝里坊。明朝廷为了旌表孝道,亲批“御制”赐建此坊,清乾隆帝又拨银将“慈孝里”牌坊重新修缮。其他6座都是2等以下,由地方政府或乡里,请旨并出资建造的,可见明清中央朝廷特别重视的是“以孝治天下”<br></div><div><br></div><div>▼祠堂(男祠)外观,其实和后来见到的胡氏宗祠式样相似,略小号而已<br></div> ▼棠樾牌坊群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其中明代牌坊3座,清代牌坊4座,7个牌坊,可以感觉到统治阶级的驭民手段 在附近的西乡粗菜馆用了午餐。记得歙县周边有古桥,忘了古桥名,和驾驶员说随便路过哪座古桥停下看看。也难为了她,停了一座现代桥,本来就是计划外,也就草草收工上岸,反正皖南古桥看上去也差不多。(歙县周边古桥有太平桥、紫阳桥、万年桥)<div><br>▼渔梁坝<br></div> 渔梁坝位于新安江上游支流练江之上,始建于隋末唐初,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专家誉为“江南都江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我国现存仅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 渔梁坝的一端就是渔梁老街,老破旧三个字即可形容。我不太喜欢江南的古镇古街古村的游览,那是近乎千遍一律的“景点”,太接近已知的生活,游客似乎在居高临下地观赏所谓的“古”“老”,回来的记忆缺乏应有的美感。渔梁老街穿过,照片一张不拍。后来路过的景点如阳产土楼也属于此类,居民都不住了,没有美感,没有灵魂,去干嘛<div><br>驾车沿着新安江游览</div><div><br>▼千年古樟,好像比旅行团走的江对岸的漳潭村千年古樟要漂亮<br></div> ▼千年古樟老枝虬劲 水淹江边柳,人在画中游 远的是山,近的是草,湖光映着云影,散发着纯自然的魅力 ▼新安江山水画廊碑,在深渡港 ▼ 深渡港附近的新安江,青山秀水与白色的徽式村庄 到石潭,车子直接盘旋上山,在下汰村下车,入住网上屡有好评的云雾山庄<div><br>▼ 去下汰观景台看看茶园和山村<br></div> ▼ 夕阳西下 观景台上方公路旁边有一个简易小店,店主60左右的吴大叔(下汰村民大多姓吴),经营农祥山庄、茶叶等旅游产品,我们和他相聊甚欢,很是投机<div><br>下汰是个观赏油菜花的好地方,但观花时节人多,我们看中这里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以及山间流淌的云海或云雾。他说最近雨水多,这几天都有云海,今天早晨和前几天都有</div><div><br>他也喜欢手机照相,给我们看了他手机里的照片,太多的云海照片,相当部分堪称风光大片。对于明天早晨,他信誓旦旦,明天一定会有云海,早晨4:30-5:00,到他这里就行。当晚志得意满,早早睡下不提<br></div><div><br></div><div>凌晨4点半许,去观景台看云海。乡间小路上,看得见月光,听得见虫鸣,会吃素食的小狗,习惯了游客的行动,一路陪伴着我们</div><div><br>听到我们脚步声,吴大叔已经起来,天还没亮,一句“今天没有”,晨色朦胧中惊得我们一阵沉默。吴大叔说:气象预报说下午有阵雨,云海可能明天会有。后来载我们去绩溪的下汰本地人说,估计下午的雨下不起来,后来果真被他言中</div><div><br>云层很厚,初升的阳光下,山间的晨曦也没有<br></div> 阳光初上,为山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纱,远山如黛,又如层次分明的汹涌波涛 ▼观景台,只见层峦叠嶂 ▼山间小道,野趣天成 回客栈,早餐后我们包车从下汰村出发,去绩溪龙川景区,10点左右抵达景区门口<div><br>龙川古村位于皖南绩溪县境内,又称坑口,是位于皖南绩溪县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更是敬爱的涛哥祖居地。古村有1600余年的历史,传至“锦”字辈已有48世。因为历史悠久,所以沉厚包容,徽文化遗存在这徽风古韵中得到了有序传承,为国家5A级景区</div><div><br>▼龙川景区入口,江苏省江阴市的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匾“中国龙川”,省略了“某省某县”,尊显它地位的辉煌<br></div> ▼进门就是叫仁和园的徽式江南园林 <div><br>▼龙堤凤街<br></div> <p class="ql-block">龙川溪贯穿了整个景区,潺潺流水,湍流不息。龙川溪水北侧龙堤(图右)和南侧凤街(图左),龙堤高于凤街,构成了龙川水街;龙堤凤街估计是现代人附会的传说,和1600年历史无关,图中为龙溪桥</p> ▼徽商胡柄衡宅,又名“善庆堂” 这是涛哥祖父的故居,不开放。旁边竖立着“奕世尚书坊和胡柄衡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国保”碑<div><br></div><div>▼沿着龙堤前行,如心亭,遇见一拨旅行团,我们乘势蹭导游<br></div> ▼奕世尚书坊正面是明代大书法家文徵明手书“奕世尚书” 牌坊旌表的是“成化戊戌科进士户部尚书胡富,嘉靖戊戌科进士兵部尚书胡宗宪”。两位显赫人物正好相隔60年,都任过“尚书”之职,享“宫保”之衔,故称“奕世尚书”、“奕世宫保”。奕世是一代接一代的意思。大司徒是指胡富,在古代管土地、户籍、钱粮的高官;大司马是指胡宗宪,在古代掌管军政、军赋、军队的高官<div><br>该牌坊是龙川村历史上十四座牌坊中硕果仅存的一座。正中圣旨牌,镌“恩荣”二字,说明是皇帝恩准,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的二等牌坊。</div><div><br>牌坊的等级,一等是“御赐”,是皇帝下诏由国库出钱建造;二等是“恩荣”,是皇帝准许后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比如“奕世尚书坊”;三等是“圣旨”,是家族出现了不起的人物,向皇帝申请并得到恩准后由自己或家族出钱为其建造,比如“都宪坊”<br></div><div><br></div><div>▼奕世尚书坊背面是“奕世宫保”四字<br></div> 胡富为官时被加封为太子少保衔,胡宗宪则加封为太子太保衔。太子少保、太子太保通称“宫保”,所以北面坊额冠以明代大书法家文徵明手书“奕世宫保”<div><br>青宫为太子居住的地方,这里以“青宫”作“太子”的代称,“青宫少保”指胡富,“青宫太保”指胡宗宪<br></div><div><br></div><div>导游说,石板桥名为中石桥,其建造者为龙川第21世祖胡之纲,各用五根巨形麻石条搭成,建造者希望过桥者都能以“十全十美”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故石桥又名十全十美桥<br></div><div><br></div><div>十全十美桥的另一端牌坊是“都宪坊”,近年复建的假古董,原为明朝副都御使胡宗明而立的牌坊,其等级为三等,上镌“圣旨”,照片就不放了</div><div><br>龙川的牌坊比棠樾的牌坊漂亮精致,其表彰的寓意完全不同<br></div><div><br></div><div>▼胡宗宪少保府<br></div> 胡宗宪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平定倭寇,抗倭十年,军功卓著。其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钓鱼岛”、“黄屿山”“赤屿”等岛屿,即钓鱼岛早在明代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防区,胡宗宪是将钓鱼岛列入中国领土的第一人,也是我们熟悉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领导<div><br>▼导游讲解,风水宝地的龙川<br></div> ▼庭院中胡宗宪立像 少保府旁边相连的“胡富纪念馆”,有胡富的文官造型的现代塑像。胡富比胡宗宪早60年进士登科为官<div><br>▼龙川溪上有好几座蜈蚣桥,造型在什么电影里见过<br></div> ▼沿着凤街往里,是乡贤祠。其建筑也很壮观,乡贤祠展示有龙川历代德高望重、有惠于乡里的族人名讳和画像,导游说,龙川乡贤图名单中,民国时期“胡源泰”业主胡炳衡正是涛哥的爷爷 ▼沿凤街往里是胡氏宗祠,宗祠的仪门门楼,又称五凤楼 宗祠仪门上画的门神是秦叔宝、尉迟恭,平时游客参观只能从仪门两边的侧门进入。2013年9月13日涛哥回乡祭祖,从大开的仪门进入祠堂<div><br><div>胡氏宗祠享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的美誉。中外建筑专家称为“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完整之好、装饰之美、天下第一”。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右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br></div></div> ▼导游说:和谐厅的裙板木雕荷花图揭示了和合文化,木雕图案谐音的寓意:荷花+螃蟹=和谐;荷花+鸳鸯=和美;荷花+河虾=和顺;荷花+青蛙=和鸣 ▼壮观精美的建筑木结构和木雕 ▼正厅享堂 享堂正龛内供奉着胡焱像,胡焱是东晋时期人,为龙川胡氏始祖。忘了导游咋说的,始祖画像穿了黄色的龙袍<div><br>正中一张“夫妻团圆桌”。导游说:丈夫离家谋生时,夫妻团圆桌一分为二,放在大堂的两边成半桌,丈夫归家后,则将两张半桌拼成圆桌,并放在大堂的中间,表示夫妻团圆,其揭示了胡氏徽商创业的常态以及家族的凝聚力<br></div> 胡氏宗祠接近龙川溪汇入登源河的水口附近,景色优美<div><br>▼水口附近的下石桥,龙川溪在水口丁字形汇入登源河,登源河清澈如镜<br></div> ▼登源河的上官桥,碧波荡漾,添花锦上,上官桥似乎融入山水画 ▼登源河对岸的村子 看了实时天气和不靠谱的天气预报,估计几天内下汰的云雾景观没戏,决定回去<div><br>以上是本次的旅游记录,记录了美好,也记录了遗憾,更多的应该是一份心满意足的记忆。扑空了2地的云海,难免遗憾,但人生乐章不光是云海,遗憾也并不代表无缘再见,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曾经的经历,哪天遗憾就化作了毫无征兆的惊喜也说不定<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