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冰冻的“雕像”(原创散文)</h3><h3>作者:印海</h3><h3><br></h3><h3> 小城佳木斯,的确是一个天福宝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给这快丰饶的沃土增添了无限的美。</h3><h3><br></h3><h3> 一条贯穿两省的松花江的下游,携裹着小兴安岭余脉 ,托举着一座古城 ,她是女真人的故乡,浸透着邑娄之风骨,这就是华夏东极的明珠佳木斯。</h3><h3><br></h3><h3> 四季分明的小城,尽享着四季带给我们的美好。</h3><h3><br></h3><h3> 时至冬季,虽然不是酷寒的时节,可仍然感觉到初冬的寒冷,而我们是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冬日的寒冷的。</h3><h3><br></h3><h3> 然而,再冷,也冷不过70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夜,我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0师242团5连,一个连的将士,为了祖国、为了中朝鲜两国人民的和平、幸福、平安,早日打败美帝国野心狼,在一次战斗中,潜伏在前沿阵地,围困敌人……</h3><h3><br></h3><h3> 没有想到,酷寒接踵而至,达到零下摄氏50℃,我们的将士,已经冻僵了,不知不觉地停止了呼吸……尽管没有了生命的体征,僵硬的身姿,依然保持着严阵以待的姿态,两眼依旧注视着阵地前方……</h3><h3><br></h3><h3> 当我看到这些活生生的映像资料的那一刻,我的心灵深处被震撼了。这些携带简易武器的十多万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潜伏在前沿阵地,围困武器精良的美帝军队……这些年轻的生命,在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仿佛看到了,对美帝野心狼刻骨的恨,仿佛看到了遥望祖国,遥望亲人的目光……</h3><h3><br></h3><h3> 哪一位志愿军的家人,无不期待你有个健全的身体,战胜美帝侵略者,平平安安地回到祖国和亲人的怀抱……你是带着使命感来到朝鲜,打击美帝侵略者的,可是,异常严寒的气温,冻僵了这些年轻而鲜活的生命。</h3><h3><br></h3><h3> 这气势,这魂魄,足以让美帝侵略者闻风丧胆……事后,当敌人冲上我阵地时,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美国新闻战地纪录片记者,拍下了这些动人魂魄的姿态。宁愿冻死,也不愿撤出阵地。最终,全连125名将士,被冻成了冰冻的雕像。</h3><h3><br></h3><h3> 我无比敬仰这些革命先辈,他们是毛泽东时代的战士,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们的英雄气概,气吞山河,必将屹立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中。<br></h3><h3><br></h3><h3> 我恨那夜如此酷寒,把赴朝参战士冻成雕像;我恨美帝国主义列强,漂洋过海,入侵朝鲜,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是这些美帝野心狼,夺走了这些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十几岁或二十几岁的年龄。</h3><h3><br></h3><h3> 你凝固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你思念祖国、亲人……你比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里描述的,还要惊心动魄。这些静态的雕像里,看到了与敌人无形的厮杀、肉搏……</h3><h3><br></h3><h3> 我多想折一束挂满霜雪的松枝,摆放在革命先烈的坟莹,深情的道一声,安息吧,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h3><h3><br></h3><h3>作者简介:</h3><h3> 李印海,笔名:尹亥,佳木斯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乌苏里江文学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佳木斯广播电视报记者。就职于大学党委宣传部,本科学历。60年代生于黑龙江省,富锦县五顶山下的小山村。</h3><h3> 文学作品100余篇发表在国内报刊,合集出版文学作品集11部,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获得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励。一些作品或在《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