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第四实验学校南校区再致家长的一封信

赵绪云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中小学生“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相关要求,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和谐地发展,我校特制定系列措施,请各位家长认真学习,积极配合。</p><p class="ql-block">【作业管理】 </p><p class="ql-block"> 我校积极贯彻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1.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鼓励孩子在校内课后服务时间段完成书面作业,培养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2.科学设计作业。各学科组、各班级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鼓励老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设计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严禁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随意性作业。3.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全批全改,不让学生自批自改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4.教师不用班级QQ群、微信群、钉钉群或手机相关软件等布置作业。</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自我管理能力,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限时作业。建议您与孩子共同协商作业时间,监督按照时间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p><p class="ql-block"> 2.实践作业。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生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p> <p class="ql-block">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同时还能让孩子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和人际交往,对提升学习效率及和谐人际关系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我校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的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息时间,早上上课时间8:20,引导学生按时进行午休,保证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含午休)在10小时以上,初中睡眠时间(含午休)在9小时以上。</p><p class="ql-block"> 关于学生睡眠,学校向家长建议:</p><p class="ql-block"> 1.按时入睡。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表,促进孩子养成自主管理、规律作息的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养成准时上床,按时入睡的好习惯,确保学生睡觉时间不晚于21:30。</p><p class="ql-block"> 2.营造安静环境。给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寝环境;控制室内适宜的亮度、温度及湿度。</p><p class="ql-block"> 3.终止作业。孩子因身体或其他原因未能在就寝之前完成作业,可终止作业,按时就寝。家长可与老师沟通,后期利用其它时间补完作业。</p><p class="ql-block">【手机管理】</p><p class="ql-block"> 为了控制手机,学校采取的措施:1.学校明确规定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并且大力倡议学生家长不为学生配备手机。2.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班主任统一保管,手机禁止带入课堂。3.设有学生公共电话,在校期间,如需接听电话,可通过班主任进行沟通使用。4.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一经发现,立即处理。</p><p class="ql-block">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加强监督管理。家长要履行好家庭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安排好孩子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p><p class="ql-block"> 2.加强沟通引导。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在手机管理问题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防止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p><p class="ql-block"> 3.形成榜样示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手机和网络,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4.丰富课外生活。引导孩子多参加社团活动或公益活动,适当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既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又能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手机不进入校园。全校学生均不能携带个人手机(电话手表)、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如有特殊原因学生需要佩戴智能手表或其他无上网、游戏功能的通讯工具与家长进行上下学的沟通,需经学生家长同意、向班主任老师提出书面申请,严格按照在校内一律关机的原则执行,严格禁止学生将电子产品带入课堂。</p> <p class="ql-block">学校采取的措施:1.除一课一辅外,学校老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2.学校要求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向学生家长公开,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3.教师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的读物进行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及时处置,消除不良影响。4.加强阅读文化建设,各班建立了班级读书角,把学生读书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各年级开展各种阅读教学和读书分享活动。大力倡导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推动书香校园建设。5.保证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小时,倡导亲子阅读,教育孩子爱护图书。</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用正规正版。带孩子去正规的书店、图书馆购买或阅读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书籍。不要选购和使用盗版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读物资料,净化孩子的用书环境。</p><p class="ql-block"> 2.一起来悦读。每天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以阅促悦,分享读书感悟,从而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培养孩子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为孩子终生爱打书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 3.活动展风采。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风采,增强读书的乐趣,感受读书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4.逛书店、图书馆。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走走,以学校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或借阅一些适合的书籍,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学校采取的措施: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每天组织学生开展跑操等阳光体育活动。2.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体育节等相关活动,学生人人有项目,个个都参与,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3.学校保障每天2次眼保健操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家长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4.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和明亮的双眸,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一起来运动。请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体育锻炼的习惯,督促孩子每天坚持校外体育活动。建议开展亲子体育锻炼活动,营造愉悦的家庭氛围,争当健康阳光家庭。</p><p class="ql-block"> 运动要适当。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选择适合孩子自己身体和年龄特点的运动项目。引导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既要克服困难,更要量力而行,锻炼与训练时要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p> <p class="ql-block">家长朋友们,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和“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茁壮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p>

孩子

作业

学生

手机

家长

读书

学校

布置

书面

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