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斋--北海园中园、慈禧小火车终点站

蔡欣

<p class="ql-block">  在北海公园的北岸,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园中之于园“静心斋”,园中环境幽雅宁静、布局绝妙,既有江南园林的精巧别致,又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宏伟。是我和我妹经常游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又称“乾隆小花园”,面积4700平方米,是清代的行宫和皇太子的书斋。</p><p class="ql-block"> 但是,静心斋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作用,那就是静心斋曾经是慈禧小火车的终点站。提到了这辆小火车,估计有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那咱们就先说小火车,再逛静心斋。</p> <p class="ql-block">  光绪年间,李鸿章为引进法国公司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特权,奏请慈禧太后批准几次未果,因而向慈禧赠送了一份生日礼物,一辆精美的丹特型小火车,是李鸿章用六千银元的低价购买的。</p> <p class="ql-block">  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小火车铁路动工,两年后竣工。期间,慈禧批准了“兴建津通铁路”和“兴建卢汉铁路”的奏请。这辆小火车据说在1958年修十三陵水库时还用过呢。</p> <p class="ql-block">  在网上看到了一张小火车路线图。慈禧小火车的起点,是中南海的瀛秀园,终点就是北海的静心斋,那时叫镜清斋。铁路全长1510.4米,名为紫光阁铁路。据说,当年慈禧经常在中南海散朝之后,乘小火车到静心斋用午膳并睡午觉。</p><p class="ql-block"> 12年以后,这条铁路毁于八国联军之手。</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小火车进入北海公园以后,新老照片的行车轨迹对比照片。老照片都是一百年前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现在的照片是我和我妹拍的。</p><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西南角,有一个小门,位于北海大桥西侧,百年前叫做“阳泽门”。小火车从中南海出发,从这里进入北海,由南向北行驶。 </p> <p class="ql-block">  现在这个西南小门依然存在,可以买票进入北海公园西岸。</p> <p class="ql-block">  老照片中的北海公园西岸,能看见两道铁路轨道,连枕木都看的很清楚。还有两个骑马的外国兵。远处能看见五龙亭,还有小西天的万佛楼和阐福寺的大佛殿,如今这两座建筑已经被八国联军和袁世凯的士兵焚毁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很清晰的看见五龙亭,树叶中的阐福寺山门和小西天的极乐世界大殿的屋顶,也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  从北海公园西岸看琼岛,几个主要建筑都在,尤其是白色的小罗锅桥看到非常清楚。</p> <p class="ql-block">  现在从西岸看琼岛,感觉变化不大,只是没了铁轨,多了护栏。</p> <p class="ql-block">  铁路到了五龙亭最西侧的亭子,和小西天东南角的角楼,就往东拐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五龙亭和小西天东南角楼。</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往东拐以后,路过阐福寺门口,百年前门口有一座大狮子。还能看见阐福寺的一点围墙和台阶护栏。</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阐福寺,围墙和台阶都在。</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再往东走,就到了西天梵境,也就是大西天的琉璃牌楼前。这里修了倒车的轨道,能看出交叉的两条铁道。</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琉璃牌坊,看起来变化不大,幸亏是砖石材料的,要是木制的牌楼,可能早就烧毁了。</p><p class="ql-block"> 琉璃牌楼再往东就是静心斋终点站,当时建了一座火车站,后被八国联军烧毁了,查了半天,一张老照片都没有找到,真是遗憾。</p> <p class="ql-block">  因铁路由南到北再往东,需要从五龙亭处拐弯,修建弧形弯道,必须建一座铁路石平桥,石平桥为五个桥墩六个桥孔,全长18米,宽3.5米。在这条铁路废弃以后,所有铁轨均被拆除,静心斋车站也被八国联军焚毁,但这座桥却保留了下来,成为慈禧小火车唯一的一处遗迹。</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这座石平桥我们来来回回走了不知多少次,但从来没有注意过它的历史。桥的东侧是五龙亭,西侧是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  站在五龙亭最西侧的亭子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五个桥墩和六个桥孔。</p> <p class="ql-block">  西侧的小西天,离石平桥很近。</p> <p class="ql-block">  东侧的五龙亭,与桥栏杆几乎贴上了。</p> <p class="ql-block">  在石平桥的南侧看桥孔。</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每天都有不少散步和锻炼的人们,从上面熙熙攘攘地走过。岁月沧桑、斗转星移、物是人非……</p> <p class="ql-block">  慈禧小火车说完了,我们回到静心斋。静心斋在以前年度曾有过几次封闭,在2017年经过几年的封闭修缮,又重新开放了,那一年的春天,我和我妹去静心斋游览,游客特别多,要分批才能进入,之后的这几年,我俩几乎每年都要去逛逛。</p> <p class="ql-block">  静心斋始建于乾隆年间,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修后,形成了现存的规模和布局。院内山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廊、叠石小桥、亭台楼阁,构成了一幅幅自然的山水画。</span></p><p class="ql-block"> 园内有四处院落,由小山、水榭和石桥分割而成,第一处是正面的镜清斋,是园中的主体建筑;第二处是园子西南侧的画峰室小院;第三处是镜清斋北部、贯穿东西的主院,由西向东有叠翠楼、枕峦亭、沁泉廊、罨画轩,以及两座小桥等,有环山游廊围抱;第四处是园子东南侧的焙茶坞、韵琴斋和抱素书屋。</p> <p class="ql-block">  进门先逛第一处院落,镜清斋是院内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前廊后轩,大殿前有一座方形水池,四周有游廊环抱。</p> <p class="ql-block">  大殿匾额“镜清斋”,原是整个园子的名字。因这座大殿前后临水,诗云:明池构屋如临镜,故名。</p> <p class="ql-block">  水池中有一方石峰,雕刻得玲珑小巧。</p> <p class="ql-block">  镜清斋的内部陈设,都是皇家的桌椅几案,基本保留了原状。</p> <p class="ql-block">  这些摆件都是宝物。</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入第二处院落,西南侧的画峰室小院,有两池碧水,被高低错落的假山包围,非常别致。</p> <p class="ql-block">  以下这张照片大概是30多年前拍的了,我们三姐妹陪我老妈到静心斋来游园,老人家很喜欢这池碧水和假山,我大妹陪老妈坐着,我站着,由我小妹拍了这么一张照片。与上面的照片对比,是同样的场景,给老人家留了个位置。</p> <p class="ql-block">  阳光好的时候,这两潭碧水非常漂亮,很诗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画峰室,是当年乾隆皇帝读书和习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水池边的红叶,色彩艳丽,随风飞舞。</p> <p class="ql-block">  围墙边的红叶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  画峰室的北侧,有游廊相隔。</p> <p class="ql-block">  从游廊进入第三处院落,是院落的西侧。这个游廊实际上是一座桥,南北两面都是水,并于西侧的环山游廊相接。</p> <p class="ql-block">  水中落叶纷纷,如画一般。</p> <p class="ql-block">  水中的小鱼,如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  院子最西侧靠围墙而建的环山游廊,依山势而建,为安全起见,没有开放。这座环状的游廊由西向东至罨画轩,有35间半壁廊,差不多100多米吧。</p> <p class="ql-block">  山上有一座建筑“叠翠楼”,为静心斋的最高建筑,是光绪年间增建的。</p> <p class="ql-block">  叠翠楼没有开放,据说登上叠翠楼的顶楼,可凭栏远眺北海白塔和景山万春亭。</p> <p class="ql-block">  叠翠楼东南侧的“枕峦亭”,因山石危险也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  亭子的下方有一座曲折的小桥,站在小桥上往东看,感觉豁然开朗,一大片碧蓝的湖水,小湖北侧的假山下,有一座非常华丽的建筑,非常的抢眼,这就是位于院落中央的廊桥式建筑--沁泉廊,我感觉是静心斋里最漂亮的建筑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处还有一座白色的小玉带桥和游廊。第三处院落是静心斋里最大的院落。</span></p> <p class="ql-block">  无风的时候,沁泉廊的倒影非常奇妙,真像是一幅画。据说当年廊下清泉泄玉,叮咚有声,坐在廊里看景听泉,非常惬意。</p> <p class="ql-block">  看我拍的这张广角,沁泉廊以南,湖水的南侧,是镜清斋的后身建筑,有接出来的一圈门廊,这种建筑形式也称为“抱厦”,在古建筑中比较多,也很有品味。</p> <p class="ql-block">  沁泉廊里面有“美人靠”座椅,是徽州古民居建筑的一种形式。</p> <p class="ql-block">  人多的时候美人靠上面经常“满座”,大妈们在这里悠闲地侃着八卦。</p> <p class="ql-block">  人少到时候咱们也靠一把。</p> <p class="ql-block">  在沁泉廊里闲坐真是一种享受,四面全是美景,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  北侧的环山游廊可惜不能上去,要不然凭高远眺,那也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休息了一会儿以后,继续往东走,回望沁泉廊,对面的镜清斋抱厦虽然是阴面,但看得很清楚。</p> <p class="ql-block">  院子东部有一座单孔石券小桥,弧度很大,被称为“小玉带桥”。桥头雕有汉白玉麒麟。</p> <p class="ql-block">  假山下的红叶好漂亮。红叶这棵树的一侧有一段石台阶,记得里面有一个岩洞,因山石危险现在不可以过去。</p> <p class="ql-block">  小玉带桥的桥头北侧,就是环山游廊的东段,这里也封住了,不能上去,只能走东侧的游廊去看“罨画轩”。</p> <p class="ql-block">  顺着环山游廊往上看,景色不错。</p> <p class="ql-block">  站着小玉带桥上,看东北侧的假山上有一座大殿,叫做“罨画轩”。</p> <p class="ql-block">  罨画轩连接着一段游廊,可以从小湖的北侧绕到南侧。</p> <p class="ql-block">  “罨画”两字,原指建筑或衣料上绚丽的彩画,乾隆爷有诗“来凭罨画窗,读画隔岸对”,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罨画轩里面的陈设。</p> <p class="ql-block">  从罨画轩门口看园中景色。</p> <p class="ql-block">  离开罨画轩,沿着游廊往东走。我在游廊的拐弯处往西拍照,让我妹在游廊中探出头来。这个角度可以看到罨画轩、小玉带桥,以及小湖南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2017年的春天,我俩来逛静心斋,也是在这个角度,我叫了一声我妹,她探出头来让我拍了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个角度看出去的风景,据说是静心斋里观景的最佳角度,包括的建筑最多,北侧的罨画轩、沁泉廊,南侧的抱素书屋和镜清斋后身,中间的玉带桥,远处的枕峦亭以及叠翠楼都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 天气晴朗的时候,在这里看到的小石桥倒影非常清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看百年前的老照片,最好看的也是这个角度。</p> <p class="ql-block">  游廊的南侧,连接着几座很幽静的小屋和小院,这就是静心斋的第四处院落。</p> <p class="ql-block">  “焙茶坞”,意思是烘烤茶叶的房舍,这里是专供皇帝品茶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焙茶坞里面的陈设。</p> <p class="ql-block">  出了焙茶坞往西走,进了一个小院。一片清翠的竹子看起来很喜人。</p> <p class="ql-block">  小院里面积不大,有两座房子,坐东朝西的叫做“韵琴斋”。但不是单指听琴处,也指园中泉落之声似琴声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屋里的陈设。</p> <p class="ql-block">  还真有琴。</p> <p class="ql-block">  这座韵琴斋的南墙外,有一座三面小亭子,没有围在静心斋里面,旁边有一棵老树,岁数可不小的了。</p> <p class="ql-block">  院子里还有一座小房子叫做“抱素书屋”,坐北朝南,是当年皇太子读书的地方,是乾隆爷借道教“抱素守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屋里的陈设。</p> <p class="ql-block">  两所小房子中间,有很小的一潭水,环境非常幽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水面的浮萍。</p> <p class="ql-block">  红色的秋果。</p> <p class="ql-block">  出了第四处院落,看对面的环山游廊角度不错。</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角度看沁泉廊,倒影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  我妹在镜清斋建筑后身的抱厦围栏处拍照。</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看镜清斋里面,南北两边的光线都特别好,非常的通透。</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静心斋就逛完了。</p> <p class="ql-block">  逛完静心斋,还是去附近的仿膳饭庄搓了一顿,然后回家休息。</p> <p class="ql-block">  拍照人:我和我妹 </p><p class="ql-block"> 多谢朋友们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