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期考试后给逐梦5班家人们的一封信

王li

<p class="ql-block">逐梦5班的亲人们:</p><p class="ql-block">大家好!</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刚进入初中时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不觉然间便已走过半期。或许您和孩子正怀着复杂的心情等待考试成绩的公布,我却有一番肺腑之言想对您诉说。</p><p class="ql-block">一届又一届,一轮又一轮,我们老师目睹了不少家长因太过急切而适得其反的案例,老师们耳闻了很多孩子因考试失利而造成家庭冲突的叹息。那一纸分数,本不该充当孩子成长道路的宣判书,更不该成为亲子关系恶化的“肇事者”。</p><p class="ql-block">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您有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与孩子相处。如何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避免“不谈学习父慈子孝,说到成绩鸡飞狗跳”,让您与孩子有限的相处时间更有质量?作为跟您一样,相伴相随在孩子成长之路上的老师们,有几点建议与各位家长分享和共勉。</p><p class="ql-block">1.记得爱和接纳。不要让焦虑成为您和孩子间最主要的情感联系。每次考试都只有一个第一名。于是,对于很多家庭,每次考试后都会出现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做了自家娃娃的天敌。其实,没有一个孩子希望自己考差,因为,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被赞美。不同个体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并不都是少年得志。每一个生命都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我们应该看到的,不应该只是别人家的孩子,更应该是自家孩子的现在与过去相比,是否有所进步。而且,这种进步,绝不只是体现在分数上,孩子的每一点成长都值得您送上赞美。积极的效应能给孩子信念和力量;消极的效应也会在潜意识里影响孩子。家长输出什么样的能量,孩子就会接受什么样的能量。父母的爱与支持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来自父母的、家庭的爱的力量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是无可替代的。</p><p class="ql-block">2.尊重孩子的“心理围墙”。能够理解孩子在青春期对“独立”、“尊严”和“控制感”的需要。能和孩子友好讨论,平和对话。给孩子表达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能放心说出自己的想法乃至对家长的期望。小事父母能放手,大事双方有共识。不让孩子感觉自己在被强迫而在青春期假性独立,用叛逆掩盖自己的彷徨和对爱的需求。或是让愧疚感和自卑感主宰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他们感觉到做某事是为了自己,而不是被父母强迫着身不由己,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也就不会为了保护脆弱的自我而和父母激烈争吵。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分析成绩,相信孩子会更有力量面对困难和挑战。</p><p class="ql-block">3.用明确一致的标准帮助孩子建立行为边界。开学之初,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名为《孩子,妈妈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的文章,这篇文字刷屏网络。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爱和接纳绝不等同于放任、纵容和溺爱,惩戒从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的,是与孩子在磨合中清晰地确立奖赏与惩戒的标准。确立分明清晰且前后一致的标准。这样,当孩子做出超越预期的事情时,知道会有你的表扬,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也知道这是自己行为的后果。规则有了,只要不朝令夕改,虽然是不成文法,但如果大家都遵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孩子其实都是可以接受的。就像一句话说的,要让“孩子看到公平和公正两个词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你的身影”。</p><p class="ql-block">4.不回避问题,不渲染问题。半期考试作为一次阶段性考试,其主要价值在于帮助老师和孩子诊断出这半个学期的教学和学习情况。对孩子而言,本学期半期考试是一次宝贵的发现问题的机会,一次诊断自己适应能力的机会。都说适应是一辈子的事,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孩子们来说通过半期考试看看自己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了吗?通过考试诊断出问题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面对,一起研究,一起解决。冷静且理性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情感上最可依靠的支撑,也是他(她)行为上最具启发的榜样。</p><p class="ql-block">分数不代表一切,发现的问题就是潜在的增长点。请您不要因一次考试成绩未达到某个标准而上升到对孩子的全盘否定。我们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不是考试的机器。我们都不要因为一次考试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5.不要做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只准孩子埋头学习的“割草机父母”。这样做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处理现实事务的能力。只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学习,孩子的现实感就会减弱,也就容易导致他们沉溺于虚拟世界中去寻找和体验真实感,比如手机,比如网络游戏……所以,建议您避免周末与孩子交流的所有话题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涨分涨分再涨分。校门外的世界那么大,孩子需要去看看,去经历,去体验。况且,打扫打扫房间,洗洗碗,让大脑中枢处理学习之外的其他部分轮个班表现下,其实也是很好的放松方式。</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想说,老师们是家长们的盟友,我们的目标一致,都希望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建议您认真参加家长会(因为疫情可能我们就只能召开线上的家长会了,但是我希望家长们都能及时上线,全面来了解孩子的情况),与各科老师相互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孩子的进一步成长与发展。</p><p class="ql-block">请家长们记住:不同的花有着不同的绽放季节,我们的孩子也终会走向属于自己的辉煌。每一个生命都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我们应该看到的,不应该只是别人家的孩子,更应该是自家孩子的现在与过去相比,是否有所进步。而且,这种进步,绝不只是体现在分数上,孩子的每一点成长都值得您送上赞美。积极的效应能给孩子信念和力量;消极的效应也可以潜意识里影响孩子。家长输出什么样的能量,孩子就会接受什么样的能量。父母的爱与支持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作为父母在半期考试后一起与孩子面对困难,分析问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才是您现在最主要的任务,也是您能做的和应该做的。接下来,我将和家长们谈谈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内驱力。</p> <p class="ql-block">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方法超简单但很管用</p><p class="ql-block">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p><p class="ql-block">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先看一个例子:</p><p class="ql-block">有个12岁的女孩,家里条件很不错,父母跟她的关系也很好,孩子懂事,听话,但就有一个问题,孩子始终对学习提不起劲,一提学习就烦躁。</p><p class="ql-block">为此,家里人什么招儿都用了,比如,如果考的好的话,就奖励多少钱,再比如,如果还是这样,就把她送回老家。</p><p class="ql-block">可是,这个女孩就是纹丝不动,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俨然一个现实版刘胡兰。</p><p class="ql-block">不过,通过一些外部的干预,最终还是彻底转变了,竟然一路读到博士,具体的做法,我们会在后面的案例中说明。</p><p class="ql-block">大概了解了下,类似这样的孩子,真不在少数,如果他们对学习没兴趣,那么,无论你是来硬的,还是给软的,他们就是不愿意行动。</p><p class="ql-block">最多,就是在“压力”驱使下,蠕动一丁点儿,想要让他们自觉主动的学习,简直比登天还难!</p><p class="ql-block">那问题就来了,难道他们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吗?难道他们就喜欢被人唠叨,被人批评指责吗?</p><p class="ql-block">我觉得不是,我认为他们都知道,都懂,他们只是没有学习的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只有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我认为,想要点燃这把火,需要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我们说的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我初中的一个同学也不爱学习,事实上,他就是老师们眼中的渣渣,初三上学期,班主任直接跟他说:</p><p class="ql-block">反正你来了也不学,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同学,不如这样,你从明天开始就不用来了,回头毕业证照样发给你。</p><p class="ql-block">当时他就怒着说道“:我就这么遭人嫌弃吗,我难道就比别人差吗?”于是他痛下决心,痛改前非,拼命学习,发愤读书......</p><p class="ql-block">没想到,他竟然考上了普高,后来又上了大学,考了研究生。现在已经是一名大学的教授了。</p><p class="ql-block">回想起来,也许就是班主任的那番话,点燃了他心中的火,唤醒了他学习的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唤醒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内在驱动力,其次,内在驱动力有什么好处?</p><p class="ql-block">我们一个个来看:</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内在驱动力的定义:</p><p class="ql-block">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p><p class="ql-block">通俗点说,就是我有什么东西缺失了,没有这个东西,我会很难受,这种缺失感会推动我做点事情。</p><p class="ql-block">比如,我现在很穷,我需要钱,为了得到钱,就会有一种力量推动我去做事情,而这个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了,学习这件事算不算需要?</p><p class="ql-block">当然算!</p><p class="ql-block">但学习属于高级的需要,只有当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被满足之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产生。</p><p class="ql-block">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吃穿都成问题,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那么你跟他谈学习是不是有点扯,因此,唤醒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p><p class="ql-block">对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先保证他身心健康,有自信,有价值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在此基础上,再来思索如何唤醒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试想,身处以下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是否有学习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夫妻整天吵架,家庭随时面临崩溃</p><p class="ql-block">• 亲子关系极差,孩子经常遭受批评,指责,甚至打骂</p><p class="ql-block">所以,当父母问起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我们会先问以上两个问题,因为,这是父母唤醒孩子内在驱动力的基础和前提。</p><p class="ql-block">内在驱动力有什么好处?</p><p class="ql-block">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胡萝卜加大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听话,那么我就奖励你,如果你不听话,那么我就惩罚你。</p><p class="ql-block">奖励和惩罚其实也是一种驱动力,不过它们属于外部驱动力,相比较内驱力来说,外驱力有以下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不具有延续性,奖励和惩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有它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行动,可是,一旦没有,孩子会立刻停止行动。</p><p class="ql-block">无法实现责任的转移,我们知道,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孩子的责任,可是,奖励和惩罚很容易把这种责任转嫁到父母身上,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学,那么可想而知,他的投入度肯定不会高。</p><p class="ql-block">半衰期太短,通俗点说,如果父母把奖励和惩罚当成筹码,那么这个筹码很快就变无效了,你需要不断加大筹码,才能继续推动孩子学习,那问题就来了,你总有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而到那时,你又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相比较外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p><p class="ql-block">参与度更高,孩子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会自觉自愿的投入,他不在意任何的奖励和惩罚,他就是打心眼里想去做。</p><p class="ql-block">行动更持久,由于孩子把学习当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事情,因此,他会持续不断地行动,因为学习这件事的特点是,越学越无知,越学越投入,孩子会不断探索新知,不断挑战难点。</p><p class="ql-block">成就感更足,由于不需要奖励和惩罚的筹码,所以,一旦孩子有所突破,他的内心感觉会非常棒,他会更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p><p class="ql-block">樊登的父亲,是大学的数学教授,按樊登的说法,他父亲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做数学题,人们问他,为什么你从来都不去放松,他父亲说,做数学题就是放松啊。</p><p class="ql-block">你看,当一个人把学习当成放松的方式时,他根本不觉得学习很苦,他认为学习就是放松,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就是典型的内部驱动。</p><p class="ql-block">当然,没有激发孩子内驱力前用一定的外驱力也是有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如何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本文的重点——如何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再重复一遍,唤醒孩子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这一点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因此,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支持他,理解他,关心他,爱护他,鼓励他,这些本就是父母的本能,也是作为父母最应该做的事。</p><p class="ql-block">当满足了这些后,我认为,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主要靠以下三点:</p><p class="ql-block">• 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习自主权</p><p class="ql-block">什么叫自主权,就是在没有人逼迫的情况下,自己打心眼里想做,对孩子而言,学习不是为了讨好父母,也不是为了逃避惩罚,就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学。</p><p class="ql-block">我记得初三那一年,当我决定认真学习时,我根本不需要父母的催促,放学了我自己回家就做作业,作业做完了就复习和预习,而一到了我认为可以休息的时候,我也会主动放下手中的笔,按照自己的方式休息。</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当孩子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学,学什么的时候,他的自主权其实也就释放出来了,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对“自己做主”这件事毫无抵抗力,只要能自己说了算,他们内心会倍爽。</p><p class="ql-block">给孩子学习的自主权,是唤醒他内驱力最基本的条件。</p><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我们习惯性地对孩子采取控制,我们最擅长的,就是过度干预,我们总觉得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的辅助和监督,其实,这些做法,无形当中,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如生活上的大包大揽,当孩子上小学后,他自己本可以做的事太多了,可我们总是觉得孩子没长大,还不够成熟,因此,把孩子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大包大揽,渐渐地,孩子觉得这些事情都是父母的,自己没有必要去参与。</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习惯于干涉,习惯于控制,所以,养成了孩子依赖别人的个性,他的自主意识会变得极差,他更倾向于看父母的眼光,他更喜欢把责任转移到父母身上。</p><p class="ql-block">在生活上,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权,经常给他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独立自主的完成。在学习上,我们也要给孩子一些自主权,教会他们如何去克服学习中困难,如何面对考试中的失败。</p><p class="ql-block">• 先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想要让孩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p><p class="ql-block">胜任力,拿手机游戏来说,如果一款游戏难度很大,你相信吗,只要孩子尝试几次失败,他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他无法胜任,他总是被虐,这种感觉是很痛苦的。</p><p class="ql-block">对应到学习,其实也一样,如果当前的课程太难,孩子hold不住,那么他同样也会放弃。</p><p class="ql-block">及时反馈,还拿手机游戏举例,游戏生产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游戏中设置各种反馈,比如,打死一只小怪有奖励,干掉一个boss还有奖励,打游戏的过程,就是不断制造反馈的过程,对应到学习,孩子感受到的正面反馈相对较少,更多的是挫折,是卡壳。</p><p class="ql-block">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父母可以这么做:</p><p class="ql-block">暂时降低学习难度,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把目前的学习难度调低,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比如,如果孩子初二的知识跟不上,那么是否可以先从初一补起,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好处,让他觉得自己是可以hold住学习的,让他获得一些学习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刻意制造反馈,看过《垫底辣妹》的人都知道,只要主人公有一丁点儿进步,补习班老师会玩命地欣赏,玩命地鼓励,其实这就是反馈,跟游戏一样,孩子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慢慢地,孩子会把这种反馈转移到学习本身,他会从做题过程中找到快感。</p><p class="ql-block">小结一下:没有人天生喜欢被虐,人们更喜欢干有好处的事情,想要孩子投入学习,爱上学习,那么,你得先让他感受到好处,先让他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要培养孩子内在的目标</p><p class="ql-block">我们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大,也可以小,但不能没有,没有目标的事情,人很容易迷茫,迷茫就容易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p><p class="ql-block">对学习来说,道理也一样,它也需要有目标,你总得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吧。</p><p class="ql-block">试想,我都不知道学习要用来干嘛,你觉得我会努力学习吗,当然不会。</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了,学习的目标不是很清晰吗,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这些是目标吗?</p><p class="ql-block">我说是!但是它们不是最好的目标,至少孩子不喜欢这些目标。</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跟孩子说,学习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可美好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孩子清楚吗,我觉得未必。</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大多都不错,基本属于要啥给啥,他们觉得现在就挺好,既然如此,我何苦为了一个虚幻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p><p class="ql-block">拿刚才开篇的那个女孩来说,她的家庭条件真可谓优越,父母是大老板,家里资产无数,你跟她说好好学习就会有好日子,你觉得她信吗,你这不是相当骗小孩嘛。</p><p class="ql-block">所以说,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你需要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目标,这个目标,是孩子可以看见的,是可以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想要得到的。</p><p class="ql-block">我认为,可以走以下路径:</p><p class="ql-block">1. 跟自我实现相关的目标</p><p class="ql-block">实际上,你去看,但凡一个做大事的人,他都有一个宏大的目标,他不是为了讨好谁,也不是为了赚多少钱,他就是发自内心的想干。</p><p class="ql-block">比如,马云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结果他成就了阿里巴巴。</p><p class="ql-block">再比如,周恩来说,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你看看人家最后的成就。</p><p class="ql-block">还比如,乔布斯说,要改变世界,结果苹果真的做到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孩子,他们本来是有目标的,他们中间,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当宇航员,有的人想做大老板,其实这些都很好呀,只是,我们经常忘记提醒他,让他迷失了方向。</p><p class="ql-block">2. 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相关的目标</p><p class="ql-block">有个小女孩叫做凯瑟琳,七岁那年,她就做了一件事轰动世界。因为她的善心,救了超过百万个非洲小孩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当时才五岁大的她,看到美国公共电视播的非洲纪录片,片中说非洲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个小孩因为疟疾而死亡。</p><p class="ql-block">这给了她很大的震撼,她扳着自己的手指数着,一、二、三…… 三十,当她数到三十时,她很惊恐的对她妈妈说:“一个非洲小孩死掉了,我们一定要做点什么!”</p><p class="ql-block">之后,小女孩通过各种途径,甚至找来当年的名人富豪排行榜,“斗胆”给上面的大佬们一一写了信,其中就包括比尔盖茨......</p><p class="ql-block">她的善举,坚持了12年,初心至今未变,她改变了现状,现在非洲孩子疟疾的死亡率已从每30秒延缓到每2分钟。</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发现“助人为乐”会上瘾,当你早上开车时为一个老人家让路,你会发现自己一天都很开心,当你捐赠完血液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人格一下子得到净化。</p><p class="ql-block">对孩子来说也一样,如果能把学习与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绑定起来,请放心,孩子会不顾一切的努力。</p><p class="ql-block">他会深刻体验到学习的意义,他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学习对他来说不再是痛苦,而是通往幸福的挑战。</p><p class="ql-block">3. 跟底层需要相关的目标</p><p class="ql-block">如果你觉得上面两个目标太虚,那么这一条,一定适合你,因为它更具有普遍性,就拿开篇逆袭的那个12岁女孩举例,我们继续探讨她的内驱力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我们发现,这个女孩生活的环境都不错,没有压力,没有烦恼,但就是不爱学习。</p><p class="ql-block">于是,通过分析她的底层需求,我们发现,10几岁的她,迷恋帅气的男明星,对异性有些想法,这其实很正常,这是人类的底层需求,没想法才不正常。</p><p class="ql-block">然后,趁着假期,他们家人带她去清华大学,通过刻意的安排,让她接触到一个个的北方长腿欧巴,这些清华大学学哥们不仅人帅还很有才,这下这个小女孩大开眼界了,原来大学里这么多有才的帅哥呀。</p><p class="ql-block">之后,他们又带她去厦门大学,看到校园里的男男女女,在全中国最浪漫的校园沙滩散步,她激动的不得了,一直说,一定要考到这里,然后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p><p class="ql-block">你看,人类的底层需要永远不会变,只要你能把它们联系到学习,那么孩子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动力。</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诉,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主要依靠三点:</p><p class="ql-block">1. 给孩子学习充分的自主权;</p><p class="ql-block">2. 先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3. 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内在目标。</p><p class="ql-block">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毕竟还不懂事。</p><p class="ql-block">内驱力是一种“推”的力量,而奖励和惩罚这种外驱力,是一种“拉”的力量,一个行进的车轮需要有多重的驱力,它才可以快速的前进。</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家校协力,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内驱力,适度调用外部驱动力。这样,可能才能让孩子稳步、持续地发展下去。</p> <p class="ql-block">最后对于本周班级情况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来自于我们廖晨羽班长的总结</p><p class="ql-block">11月8日班级日志。</p><p class="ql-block">一.卫生。</p><p class="ql-block">本周该我们班值周,大多数同学很早到达,少部分同学迟到,部分同学工具没带,但也有打扫认真的同学,如徐厚煜,龚钦浩然,佘弦等。个别组速度有待提高。</p><p class="ql-block">二.课堂。</p><p class="ql-block">组长和科代表收作业的速度被语文,数学老师提醒。课堂纪律还有提高空间,在语文课上有个穿红衣服的同学讲话被魏老师委婉提醒,小张的书写还能提高。</p><p class="ql-block">三.中午。</p><p class="ql-block">中午大家扫地的速度提高了,表扬三组虽然很辛苦,既打饭又扫地,但做得也不错。二组同学打扫教室窗台没有擦被扣分了,希望下次不要这样。吃饭的时候较安静,同学们都不愿浪费时间,争分夺秒的做作业。午休较安静。</p><p class="ql-block">四.大课间。</p><p class="ql-block">早上升旗仪式同学们在教室做作业被卢主任批评,升旗仪式我们应严肃庄重,坐姿端正,认真聆听广播内容。下午大课间良好。</p><p class="ql-block">11月9日班级日志。</p><p class="ql-block">一.卫生。</p><p class="ql-block">今天打扫的速度比昨天快了许多,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同学很早就到了学校,尤其表扬三组(李欣,喻子涵,吴亭萱,陈柯彤,谢文伋等),7:20就打扫完毕,还去其他组帮忙打扫。7:45全班已回教室。</p><p class="ql-block">二课堂。</p><p class="ql-block">天气虽冷,但大家不应该把手放在衣服兜里,应放在桌子上,有些同学被数学语文老师提醒。小张在英语课被老师提醒。</p><p class="ql-block">三.中午。</p><p class="ql-block">同学们打扫卫生迅速干净。中午吃饭较安静,但午休的时候有同学翻书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四.大课间。</p><p class="ql-block">早上的消防演练前,大家都很激动很沸腾,班里特别的闹。到了操场以后,有同学找不到位置,没有排好队列。下午大课间队列散乱,大后面几个同学口号声很响亮,如王瑜馨,彭徭。</p><p class="ql-block">下面是我们魏诗芮班长的总结</p><p class="ql-block">美好的11月如约而至,大家度过了美好的一周,以下,是我对这一周作出的班长总结。</p><p class="ql-block">1卫生:本周该我们五班打扫卫生,星期一大家都没有打扫好卫生被王老师严重批评,老师也做了一些关于卫生的培训,所以,星期二大家都来的非常早,打扫的也很彻底,也都在7:45之前,打扫完了,在这里也提出表扬。在后来的三天中,大家每天都在天还未亮之时,就到达了校园,在这里提出表扬,特别是一组和七组的同学每天都来的很早,而且上操场打扫得很干净,还要表扬三组每天都是7:00之前到校。而且一般都是7:20之前,打扫完卫生,并且还帮其他组共同打扫卫生,很有团结意识,在这里也提出特别表扬。</p><p class="ql-block">当然,卫生方面老师在星期五也做了一些总结,也希望大家在下一次做值周班级中能够做得更好,大家能够更有团结意识,能够更早到校,能够把卫生打扫得更加的干净。让我们18中的每一个老师和同学在入校之时,都能看见一个美丽而干净的学校人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晨,刚起头儿,”若大家都有一个好心情,自然一天都很美好。但这次的卫生,大家整体表现的都很好,在这里对全班同学提出表扬。</p><p class="ql-block">2半期考试:这个周我们迎来了半期考试,同学们也非常的激动和紧张,也希望大家能够在这次半期考试中发现自己这半学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改正,当然,我们大家也应该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行为,多向那些学习行为好的同学进行学习,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成绩出来之后理性的面对自己的成绩,然后做出反思和总结在后半学期努力,争取为这个班级和自己争得荣誉。</p><p class="ql-block">3课堂: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依旧还是有很多嘈杂的声音,在这个方面从开学开始,一直到现在,每科的老师都还在反映这些问题,但是同学们依旧没有改正,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引起注意和重视,如果在上课的时候讲话的话,学习质量也会下降,如果一个班的同学上课都非常安静的话,学习质量自然就会提高同学们的成绩自然就会提高,整个班级的团体荣誉感也会提高,老师对整个班级的重视也会更高,所以希望大家在以后和往后的学习生活中在上课的时候要做到不讲话,认真听讲。</p><p class="ql-block">4班委干部:在班级的生活当中,班委干部其实是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在本周星期三老师也再次对六位班长做了班长的培训,当然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和学习当中,老师也会对各科不同的科代表和各位班委干部进行培训,也希望各位班委干部能够引起重视,认真担任好自己的职位,争做一个班上的领头羊,要为老师分担好工作,让整个班级变得更加的美好和团结,让同学们感受到七五班的温暖。</p><p class="ql-block">5放学:同学们现在的放学的速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了,也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放学的速度中能够更快。一些同学们在排队路队制的时候也能够更加安静。当然因为最近天气变冷天气,天黑得也比较早,所以同学们在回家的路上就不要再逗留,或者是在路边进行疯玩,回家的时候也要快一些,平时也尽量把校卡带在身上,这样有便于家长知道我们的行踪,并且打扫卫生的同学,每天晚上打扫卫生也要快一些在这里也提出提醒。</p><p class="ql-block">最后:也祝愿大家在11月能收到一个照亮整个秋天的好消息!</p><p class="ql-block">以下是班长姚佳欣的总结&nbsp;</p><p class="ql-block">忙碌的10月已经过去,迎接我们的是11月的半期考试,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有价值的五天</p><p class="ql-block">1.卫生,在11周,我们班接到了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打扫学校的公区”,在第一天,我们不仅没有打扫干净而且还迟到了,对此,同学们在星期二时打扫干净,并且没有迟到,星期三大家在早上打扫干净后,中午吃饭前又去打扫了一遍,但是没有打扫干净,王老师又去捡了许多垃圾,星期四五因为要考试,所以同学们来的很早,辛苦了</p><p class="ql-block">二是考试在最后两天,我们进行了考试,同学们很紧张,但不知道考得怎么样,希望大家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1. 无论你的孩子成绩如何,这次半期考试也好,平时测试也好,都是一个阶段性的检测而已。一次没有考好,不代表以后都考不好。期末将至,希望家长们明确一点,那就是先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再去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何时努力都不晚,学习好坏看坚持!是需要孩子和家长共同的坚持!当然我们老师是一刻也不放松的!</p><p class="ql-block">2.当孩子在家,多给一点时间,多一份耐心,让孩子知道您既是他(他)的父母,也愿意成为他(她)的伙伴。</p><p class="ql-block">3.家长们可以每一个周开一次家庭会议,首先是父母对自己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然后孩子对自己也进行分析,最后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达成一致去改正和提高。</p><p class="ql-block">4.我们知道医生需要医师资格证才能上岗,教师需要教师资格证也才能上岗,各行各业都是需要培训后才能上岗的,而唯独我们做父母的是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只有一个结婚证就成为了父母,都是先上岗,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学习。但做父母的若上岗后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会被孩子瞧不起。因此,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希望我们逐梦5班的家长们多买一些书籍来读。在此给家长们推荐一些适合初中生家长们读的书籍张文志老师的《奶蜜盐》,《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美国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钟杰老师的《我的母亲不是神》,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强烈推荐,蔡笑晚老师的《我的事业是父亲》等书籍。</p><p class="ql-block">5.请提醒孩子们带七年级劳动技术的两本书,下周上课要用!</p><p class="ql-block">最后,祝家人们事业顺利!孩子天天进步,您天天开心!</p><p class="ql-block">您孩子的班妈妈:丽麻麻</p><p class="ql-block">2021.11.14</p>

孩子

学习

驱动力

父母

同学

内在

我们

唤醒

内驱力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