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俩臭宝像不像?</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的一句属于我们地方能懂的谚语“大懵(傻)二诡三狡诈”,这在我们姊妹身上也没怎么体现出来,现在感觉在孩子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现在和大儿子说句话都得打哑语。老大上学期间,大多是下晚自习时老二都睡着了,可这一段时间由于特殊原因,老大在家线上上课,只要晚上他哥哥从他门里出来喊声“妈妈”老二都是注意力集中,瞅着哥哥要干什么,取什么好吃的或者我叫大儿子,老二好像知道我的心思,提前跑到目的地,抢先一步拿吃的或喝的,看着调皮的样子,即生气又好笑。不是不给他吃喝,因为晚上怕他吃多消化不好。</p><p class="ql-block"> 再说说我要孩子的经历。也许是家风的缘故,我们姊妹结婚都很晚,我都拖到了二十八岁,迫于舆论的压力我和老公在他探家期间,认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匆忙完婚。婚后随夫来到北大荒,这里的环境我的身体有点不适应,到了三十一岁才有了老大。自从生完老大后,也许是我的原因,我从来没有意外怀孕过,没有做过一次流产,可能与我的年龄性格和家庭条件不好有关系,心里一直保持着不要二胎的理念。看着周围同事、老乡都一个个偷着要老二(生完放到老家,妈妈或者婆婆带),我的毅力还是坚定的,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能受不该受的罪。老大我都是不知道怎么糊弄大的,我坐月子都是老公伺候的,饥一顿饱一顿,按点吃一顿不按点喝点汤。满月后老公去上班,把我娘俩扔家里,孩子也是经常哭闹不消停,我是无奈的接受着现实的考验。(居我现在分析,那时我肯定是得抑郁症了)老公十天半月不回家,我都是出不了门。白天孩子睡着,除了洗尿布外,我都是提心吊胆,不知道心里害怕什么,六神无主,要么哭要么就傻呆着,也不敢睡觉,心里害怕睡觉了怕发生什么。最怕的还是晚上,就怕孩子哭,抱着孩子满屋走,孩子大哭我小哭,黑夜总是那么漫长难熬。每天感觉整个人都是恍恍惚惚,对生活都没有希望,想到孩子啥时叫一声妈妈是奢侈。好不容易熬到孩子大了,过了四十岁的我再不敢有要二胎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意外总是在不经意中发生,我竟然在四十二岁之年怀孕了,这是惊喜还是惊吓呢?我一直特别注意的,一直在保护着自己,怎么有有着这种事发生?我失败了。得知自己怀孕后,我的第一反应竟然高兴不起来,要与不要在脑海里翻江倒海,自己跟着上火。不是我不想要这个孩子,是我的年龄、身体,能不能允许我生个健康的宝宝。最后,给大儿子留个伴儿的执念,我选择了不放弃这个孩子的念头。接受现实后,走各种产检程序,就顺利的生下了他。</p><p class="ql-block"> 在我怀孕期间,我去过哈尔滨儿童医院、齐市玛利亚医院、嫩江等各个医院的检查,检查结果孩子大人指标都很正常,对我这个大龄产妇来说,这是最大的心里安慰。<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公总是盼望来个小公主,从古到今都有“老来得子”这么一说,年龄大了一般生的都是男孩,结果这个说法在我这儿也是实现了,听从</span>医生的建议,在临近预产期在县医院住了二十多天,安全的进行了剖腹产。</p><p class="ql-block"> 月子里和第一胎一样,还是老公伺候我,饥一顿饱一顿,这样还算顺利。快到了满月了,孩子有点咳嗽,听见嗓子有痰,医生取点药吃了一个礼拜不见效果,老公担心抱着上医院看看,结果医生说孩子有点轻度缺氧,在吃感冒药的时候带点排缺氧的药物,不吃也行孩子慢慢就恢复了。这可把老公吓得不轻,他学过医,对医学还是有一知半解,为了不给自己、孩子留下遗憾,最好还是选择了最好的治疗方法,输营养液,三期自费花了快两万左右,这钱花的我们没有一点怨言,只要孩子健康,钱可以再挣。</p> <p class="ql-block"> 二胎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我除了工作,就是看孩子,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还有,耳边总有一些人替我以后娶儿媳妇操心的说法和我年龄大还要孩子的议论,给了我很多压力,也给我很大的挑战,虽然在养育他的过程中,我已经感觉到精疲力竭了,但孩子带给我的快乐是无穷的,后悔生二胎的感觉随时间的流逝荡然无存了。</p> <p class="ql-block"> 每次在我不高兴的时候,一声妈妈或一句妈妈你怎么了,喊的我是心花怒放,一切烦恼随之消失,改变了我固执己见的生活方式。你爱撒娇,爱说话,爱让所有人都关注你。你的到来,带给我无限的快乐,经常的调皮捣蛋逗得我哭笑不得,既生气又心疼。</p> <p class="ql-block">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和老公会精心呵护我们的俩臭宝,你俩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的一切,我们是幸福的四口之家。</p> <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是我们甘心情愿的付出,享受无限的快乐(也有痛苦),自己生自己养,不要有埋怨身边的任何人,他们没有义务给你付出。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做好充分准备,才期待美好的生活,期待孩子的健康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