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加群星”打造氯碱创新矩阵——叶桂萍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纪实

氯碱宣

<p class="ql-block">  他们由劳模领衔,汇聚技术人才,探寻着氯碱化工行业的“创新答案”;他们破题攻坚,钻研技艺,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印记”;他们彼此帮扶,携手向前,传递着与日俱增的“创新能量”,他们就是以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叶桂萍命名成立的“叶桂萍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是氯碱厂“明星加群星”的研发团队!</p> <p class="ql-block">  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20年,核心成员12人,下设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技术小组,是一支年轻的技术攻关团队。虽然成立只有短短两年,可他们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从工艺进步到管理创新,他们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坚持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使创效更有力,工作更有章!</p> <p class="ql-block">一、党建引领,创新驱动</p> <p class="ql-block">  以氯碱厂“4443”企业文化为指导,以推进氯碱厂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密关注生产实体,以党建引领为技术创新赋能,形成强大聚合力,针对生产难点、痛点开展技术攻关,从而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可靠,达到在生产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二、一体布局,高效管理</p> <p class="ql-block">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纵横不成格局”。工作室职责任务扼要明晰,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建立劳模领先、专业配合、职工参与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工会扶植,班组实施,劳模领衔,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开展有章可循。</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通过建立年度创新计划、季度推进计划、月度实施计划等,跟踪对接项目进展,使工作室发展走上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创新管理之路。建立创新活动,人才培养,考核评价等各项日常管理机制,建立成员培养机制,实时动态管理,保持创新团队适当的流动性和竞争性,保持工作室生命力和创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三、双轮驱动,创新创效</p> <p class="ql-block">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不仅充分调动了员工创效创新的激情,更为公司带来了累累硕果:</p> <p class="ql-block">  “安全卫士葡萄图”管理荣获氯碱行业安全生产卓越管理创新一等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查找隐患,消除隐患,最终达到安全无为而治。</p> <p class="ql-block">  氯酸盐分解系统改造和废水综合利用创新项目荣获年度四·一工程技术创新优秀项目一等奖。氯酸盐分解系统改造,由使用药剂降低盐水中氯酸钠含量改为使用厂内富裕蒸汽加热分解,年度降低原材料费用300余万元。</p> <p class="ql-block">  废水综合利用研发项目每年能每年可处理废水24万吨,节约新水19.2万吨。项目投用后,极大的减轻了氯碱厂环保压力,杜绝了不合格废水外排的可能性保护了生态环境,降低了水资源消耗。</p> <p class="ql-block">  冷水系统技术改造和高压氢气干燥除水技术改造获得四·一工程二等奖。优化盐水指标项目,使二次盐水的二氧化硅由原来的5000ppb优化成现在的小于3000ppb,铝指标由原来的100ppb优化为30ppb以下,低于同行单位。团队还提出的“斯派克ICP一次盐水分析铝(ppb级)方法、碱标液的配制由自产液碱替代试剂氢氧化钠、光谱仪雾化器修复等合理化建议实施后,高效助力的流程关键指标的快速、精准、高效分析,同时大幅降低了分析成本。</p> <p class="ql-block">  叶桂萍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坚持问题和方案双轮驱动,通过专题研究、专项攻坚和专业引领,形成以创新促创效、以创效促发展的格局,为氯碱发展注入活力。团队成员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采用到班组发现问题,到团队研究措施,到现场检验成果的“三到”工作法,以实施方案驱动成果创新,提炼固化了从发现问题到推广评估的各项环节,使创新管理更经济。</p> <p class="ql-block">四、劳模传承,匠心育人</p> <p class="ql-block"> 创新工作室是孵化创新成果的摇篮,更是员工迅速成长的舞台,注重陪、练、赛和传、帮、带,结合师带徒、大讲堂等形式,积极响应公司左右对标、环前顾后的竞争模式,团队有5人通过“五级技师”考评,形成了氯碱厂第一支以“明星”叶桂萍为首的检验分析技师群星团队,同时在山东省冶金行业职工技能竞赛氧化铝制取(化验分析工)省级决赛中三人荣获三等奖,团队荣获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工作室所有人坚守的信念,依托工作室为平台,人人都参与进来,让每个人都做改革创新的舵手,着力解决生产出现的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主动寻找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将成果创新转化应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在工作中创造效益,不断播种传递,匠心独具,在砥砺前行道路上他们必将坚强如钢!</p> <p class="ql-block"> 审核:刘 娟</p><p class="ql-block"> 供稿:高文静</p><p class="ql-block"> 编辑:高文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