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林西三中 黄振秋<br> 在56年前的费城,几个小男孩因为厌倦了玩弹珠,想到了去爬悬崖,但是其中一个小男孩在中途却被同伴嘲笑而后被丢弃在悬崖上。他很绝望,感到阵阵晕眩,进退两难,孤立无援之际,男孩的父亲来了,给予他心理上的支持,不断鼓励暗示小男孩,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终于成功脱险。这个小男孩就是本次公开课讲授的课文《走一步 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br> </h3> <h3> 一、教材分析<br> 《走一步 再走一步》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本单元选文也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都彰显了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而《走一步 再走一步》就是对人生经验的的总结和思考。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br>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体味不同的人生,学会思考人生,珍视生命。<br> 2.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br> 3.学会在默读中理清作者思路。<br> 二、学情分析<br> 学生有了学习纪念性文章《纪念白求恩》和《植树的牧羊人》的经验,已经拥有一定的默读课文的基础,《走一步 再走一步》的教学中还应继续练习默读,除了圈点勾画还行加上批注,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心理。<br> 三、教学目标<br> 1.继续练习默读,勾画关键语句,通过抓记叙文要素,了解人物事迹,完成整体感知。<br> 2.学会在默读中勾画出心理描写的语句、有助于理解课文主旨的关键句,在梳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品评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作者的心理变化。<br> 3.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人生智慧。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br>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br>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br>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h3> <h3> 五、教学过程<br> 学习本课主要是从三个阶段继续实践默读阅读方法:默读课文,完成整体感知;圈画批注,把握心理成长过程;由此及彼,从小事中领悟大智慧并且根据“三单”设计课前学习任务、课上学习任务、课后检测单以及推荐学习资源四个大方面,穿插在实践默读的三个阶段中。<br> </h3> <h3> (一)课前学习任务<br> 课前学习任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预习文章,从故事梗概和解决生字词入手具体内容如下:</h3> <h3> (二)课上学习任务<br> 课上学习任务是随着课文的讲解逐步深入,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更好的能力培养。<br> 首先是任务1,关于故事情节梗概,默读勾画关键句,找到记叙文六要素,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大致了解。</h3> <h3> 其次是任务2,通过引导让学生把关注点由记叙文六要素转移到人物的描写,主要是心理描写。通过课本77页的阅读提示“写在外行为表现,实际是在写心理状态”,顺利过度到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一些细节描写,并且让学生学习这种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对于写作有所启发。</h3> <h3> 再次是任务3,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鼓励学生将人物心理描写串起来,并用喜欢的图示手绘出来,突出人物的心理成长历程。</h3> <h3> 学生上课所创作的人物心理历程图</h3> <h3> 课上讲解的人物心路历程流程图</h3> <h3> 接着是任务4,将课文原标题“悬崖上的一课”与现标题“走一步 再走一步”做对比,分析各自的侧重点:“悬崖上的一课”是在概括事件,强调的是人面对的困难,而“走一步 再走一步”是在描述过程,强调的是人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做法。在这期间鼓励学生发言“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理解,无关对错,言之成理即可,这也是语文学习很有意思的现象”。</h3> <h3> 最后是谈启示,我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启示,从“我”角度来看:面对困难时应该克服恐惧心理,不要自我否定,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改变的机会,拿出实际行动,发挥自己的力量,先迈出突围困境最初的那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成功就在不远处。从父亲的角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别人解决困难的方法远远比直接帮助别人困难让人收获更多。<br> 七、教学反思<br> (一)评课建议<br> 听课后组织了评课活动,各听课主任和教师给我很多肯定和鼓励,同时也为今后的改进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br> 1.学习任务布置可以再精简一些,方便学生理解;<br> 2.授课时各部分衔接过渡语较多;<br> 3.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应该更清晰;<br> 4.应该将课堂氛围更好地调动起来。<br> (二)自我反思<br> 各位主任和前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也认真学习并且做出总结,反思如下:<br> 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互动交流情况较好,但是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不够清晰,指向性不强。对于从多角度概括启发也缺少了从五个男孩角度的感悟,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施以援手而不是无情的嘲笑后抛弃。设计的活动较多,时间的把握上不是很好,应该将任务2个任务3合并,学生边勾画关键句根据自己的理解边绘制人物心理成长历程图。<br> 正如文中文中所说“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作为新教师,我将继续成长,不断进步,在学校和有经验的前辈的悉心指导下快速成长起来。经历一件事情,会获得心理成长,正如我跟学生说的“使人成长的不是时间,而是经历”,通过这一课不仅学生收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也收获满满,先迈出这勇敢的第一步,把大目标分解,成功就在不远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