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踏着秋的旋律,携着丹桂的芳香,在这充盈着收获的季节里,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愿景,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洪山区教科院小学语文高段教研员晏晋芳老师的策划和华师附小(桂子山校区)课程中心的组织下,2021年11月12日,“洪山区小学语文高段作业设计课例研究活动”在华师附小(桂子山校区)如约举行。华师附小课程中心自承担本次活动以来,精心组织,群策群力,将活动与“华师附小精品直播课”融合,希望通过线下与网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辐射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全区、全市、甚至全国的老师都能通过平台参与到活动体验学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锤百炼——匠心育课堂</p><p class="ql-block">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我们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苏霍姆林斯基)朴实无华的常规课是有效地推行“双减”政策、提高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活动在张敏老师的主持下正式开始,首先由华师附小的胡蓓老师展示了一节别样的体现“作业设计”的研讨课例一一《古人谈读书》,课堂从检查学生课前作业——读书诗文擂台赛开始,学生争先恐后打擂台,都希望展示自己课前学习的诗文,课前作业给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积累了深厚的语言,接着胡老师又展示了学生读书的特色作业成果,从单元主题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古人谈读书”,课中,胡老师带领学生遨游古文的殿堂,在胡老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抓关键词,举一反三等方法,学习古文、理解古文、背诵古文,运用古文,在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培养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同时,很好地将课后习题融合其中引领学生完成作业。最后,老师又以自己的下水文为例,将单元习作的要求渗透其中,给学生习作表达提供了必要的方法。整堂课结构紧凑,衔接紧密,体现了“实在为要”。作业设计上,胡老师独具匠心,以学生的学为重点,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不管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内容上有成语故事、古诗文、名言警句等,形式上有画配文、书签书法作品、小报、游戏等等。课中作业,围绕读书明智这个话题,将单元整组教学,以文带文,从一段话到一篇文到一组文的理解感悟,瞻前顾后、左右关联、知行合一。直指阅读理解的实践运用,提质赋能,真正做到了课上高效率,课下减负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精益求精——作业展魅力</p><p class="ql-block"> “用共研撷取智慧,用情怀厚植教育”,<span style="font-size:18px;">活动第二项由华师附小课程中心杨小军主任对本校开展的“双减”之下基于学情的作业设计特色活动做了交流分享。杨主任介绍:为了</span>更好地贯彻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的相关规定,华师附小课程中心本着全面贯彻“减负增效、控量提质、多元发展”的理念,以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级组织全体老师多角度、多形式地设计作业内容,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索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以活动为载体,形成以“教、学、练、评一体化”的校本教研,实现“减负提质”的工作目标。</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校课程中心以</span>作业设计的优化使用与重构,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减负提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倡导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引领教师重建作业观。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我校老师深入研究教材,以生为本,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课文内容出发,从单元习作出发,从综合性学习要求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体验,让语文作业“改头换面”,“漂流日记”、”阅读小报、故事封面、书法作品等一份份个性化的实践探究作业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源头活水——引领拓思路 </p><p class="ql-block">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动第三项由教研员晏晋芳老师为大家作《“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加减法》报告。“双减背景下做好作业的加减法,该加什么?又该减什么?晏老师深入浅出,以胡老师执教的《古人谈读书》为例和大家交流四点看法——减工具性加发展性、减随意性加严谨性、减零碎性加融合性、减判断性加增值性。晏老师对胡老师执教的《古人谈读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胡老师以严谨的态度对教材、学生和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入地三维分析,即“一维”指向学生群体差异分析。胡老师基于实践需求,对不同学生进行合理归类,以此为依据对作业难度、数量和类型进行恰当分层,使作业更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二维”指向学生能力要素分析。胡老师在设计作业时,打开思路,通过不同的作业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发展。 “三维”指向学生思维水平分析。胡老师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感性思维进阶到理性层面,梳理出习作提纲,让学生学习表达既有抓手又有空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晏老师还指出:“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化、生命化,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发展,基于这样的目标,创新语文作业是一条必经之路。“双减”重点不在于“减”,而在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减的是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加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将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以真实生活为背景的语文学习是从书本知识到生活的一个很好途径,老师们要把作业设计融入学生生活,尊重独特的阅读体验,最终让我们的教学更接近生活,真正体现减负不减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有道——交流促成长</p><p class="ql-block">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听完报告后,老师们意犹未尽,活动又从线上转到线下继续进行,参会老师纷纷感慨此次活动受益匪浅,老师们畅所欲言,交流心得。</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晏老师为本次活动作了精彩总结。她指出,我们洪山小语人是一群有情怀的教师,仰望星空追梦,脚踏实地前行,立足语文课堂,我们将以扎实的业务能力为追求,以教科研为支撑,设计出高效、学生们喜欢、与众不同的作业,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实现减负增效工作的目标。在成长路上砥砺前行,育情智兼美学子,做德艺双馨教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撰稿:张 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杨小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