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凝智慧,线下“碰撞”促提升——蚌山区电子备课线下集中研讨交流活动顺利开展

蚌山区教研室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落实《蚌山区中小学教师电子备课要求与管理办法》,加强区级备课组建设,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蚌山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于2021年11月10日和11日分别在蚌山教育集团蚌山小学、郦都校区开展了蚌山区五年级数学、六年级语文电子备课线下集中研讨交流活动。区各校五年级数学、六年级语文老师分别参加了活动,市教科所马之先老师莅临六年级语文电子备课线下集中研讨交流活动现场进行指导。</p><p class="ql-block"> 数学电子备课线下集中研讨交流活动由蚌山小学教导处陈玲玉副主任主持;语文研讨交流活动由教研室刘翠老师主持。每场活动都是按照“主备无生上课—组内研讨交流—活动总结”几个环节顺序进行。</p> <p class="ql-block">  承担主备任务的学校发挥了教研团队的作用,研读教材、合理设计、细致打磨,充分做到了有备而来。</p><p class="ql-block"> 数学学科的主备老师分别是来自一实校中山校区的吴波老师,水游城学校的房倩楠和闵雪老师以及蚌山小学的宋明皓老师。</p><p class="ql-block"> 吴波老师以无生上课形式为大家带来一节精彩的实践活动课《班级联欢会》:课前利用智慧课堂进行调查统计,课中进行精心预算,课后组织活动实施,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p><p class="ql-block"> 房倩楠和闵雪老师展示了《复式统计表练习》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两节课。两位老师活力充沛,落落大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和细致地讲解赢得了大家的赞赏。</p><p class="ql-block"> 宋明皓老师带来了一节微课《复式统计表》。他从一个个问题入手,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感受复式统计表清晰、简洁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语文学科的三位主备老师是蚌山教育集团郦都校区的刘琼琼、陶梦蝶、姚頔。三位老师以无生上课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刘琼琼老师在《古诗三首》的教学中带领学生一起领略古人笔下不同自然风光,或气势磅礴,或温婉朦胧,或清新雅致;陶梦蝶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把课后练习合理地融入到教学中,落实了语文要素,实现了教学目标;姚頔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圈画、品味,交流、分享、收获。</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研讨交流环节中,备课组老师结合主备老师的展示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也提出自己的困惑和建议,对一些共性的问题以及智慧课堂的合理使用进行了争论和探讨,实现了思维的碰撞与资源的共享。老师们的集思广益、互动启发,使教学设计不断优化与完善,有效弥补了个人备课的不足,真正实现了“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的效果。 </p> <p class="ql-block">  市教科所马之先老师对语文电子备课线下集中研讨交流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马老师表示集体备课可以促进老师专业化成长,帮助老师减负提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他建议主备老师的展示最好是无生上课和说课相结合,教学设计的各环节一定要有设计意图,以期让组内老师不仅知道怎样教学,更清楚为什么如此教学;希望教学要实施单元整体的推进。</p> <p class="ql-block">  蚌山区教研室孔令翠主任对每一场活动都进行了总结。她表示主办校的大力支持,各校的高度重视,使得活动“精彩”、“高效”、“扎实”。她强调集体备课可以使优秀的教师有更丰裕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同时也保证了年轻教师的课堂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达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是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每一个集体备课组都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各抒己见和分享教育资源。电子备课线下集中研讨交流活动是蚌山区以“在线教研”为主的集体备课的延伸,更直观地展示了研讨流程,更有效地聚合了集体智慧,实现个体与集体的互利双赢,更有力地推动了学科教学教研行远致新。前路漫漫亦灿灿,要坚信行而不辍,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老师

备课

研讨

教学

交流活动

主备

线下

语文

教师

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