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风月》亦无边</p><p class="ql-block">——骆飞谈李建惠《风月》画册</p><p class="ql-block">本网记者 丁秀娟</p> <p class="ql-block">8月,《风月》出版。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骆飞主笔,以一篇《只谈风月》为之开篇;又以《春,萌动的精彩》、《夏,热烈的魅力》、《秋,成熟的美丽》、《冬,含蓄的神奇》引领以四季为线索串联起来的图片。优美的散文与精彩的图片看似毫无关联,实则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而图片说明,却只是短短几个字,只提供了拍摄的时间和地点。全书也只有在版权页上才能看到“作者:李建惠”的字样。全不似通常所见的冠以作者名的 “某某摄影作品集”那般浓墨重彩。它淡淡的,就走进了你的眼帘,甚至俘获了你的心……</p><p class="ql-block">本想请《风月》作者李建惠先生讲一讲精彩图片背后的故事,未能如愿。幸而,曾与该书主笔骆飞先生有一面之缘;更幸,骆飞先生欣然接受采访,并畅谈对《风月》作者李建惠的摄影和《风月》画册的印象及看法。</p><p class="ql-block">CPAnet:看到这本画册之后,我也了解到您为不少的画册做过序或者说写过文章,这次《风月》出版,您更是一写就是五篇美文。能谈谈您这次为《风月》撰文的感受吗?或者说您觉得《风月》与其他画册相比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或者是不足之处。</p><p class="ql-block">骆飞:建惠的摄影作品,以前经常看。但是集中地看他的风光摄影作品这是第一次,看后确实为之一惊。我之所以决定给他写文章,并且用诗歌段落来介绍他这部作品,是出于很早就有过的一个考虑。就是我认为,中国的摄影要发展需要大家在一个问题上加以注意。这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文化的基础。我们中国的摄影缺少文化的感觉、缺少文化的意识,所以使得我们的风光摄影一直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大家重复来重复去,猎奇、探险……跟摄影搅在一起,使我们的风光摄影给大家一种感觉,就是你到了那个地方就可以拍到照片,你有好相机就能拍到好照片,这种误解、这种错觉影响了中国摄影的发展。那么之所以我要推出建惠这些作品,就是我觉得真正的风光摄影应该像李建惠这些作品这样。</p><p class="ql-block">我曾经主编过很多摄影画册,我也曾经写过很多的序言,包括给他们写里面的文章,也是有过的。但是这次我是带着感情来写的,发自内心的在写的。你可能也看了这个画册,我没有廉价的吹捧,不像通常的画册那样写一个序或者写一段文章来“吹捧”一下摄影者,没有。我们在用文字和摄影来共同研究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风光摄影向何处去?它本来的面貌应该是怎样的?它的本体的特征应该是怎么样的?怎么样拿出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作品给大家来看,给大家欣赏和解读?</p><p class="ql-block">所以后来我看了建惠的作品以后就有几个印象非常强烈。我觉得正好吻合了我原来的想法。第一点,他这些作品不是捕风捉影,不是见什么去拍什么,他是体现了摄影者很深的思考,带着摄影家的非常饱满的情感,所以他就不一样。所以我用了一句话,就是“他在对话”,他用他的镜头在跟大自然对话。他在交谈。他不是故弄玄虚,他也不来依图说文;他是很平等的跟自然在对话,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他在跟它们交谈;在解读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过程当中,他在理解自然。这里有很多作品,你可能都看过。我觉得他跟以前的风光摄影有很大的不同。我也写过很多风光摄影家的评论,其中也不乏大家。但是如此集中的,围绕一个很朴素的问题,来这么长时间的集中的来拍摄它,李建惠应该说是非常有特点的。特点在哪呢?先从这个画册的题目里,你就可以理解了摄影者的心态。 “只谈风月”,把风光摄影聚焦在风月这两个字,本身他就是有很多想法的,他不是故弄玄虚地说我搞大风光,搞名家摄影,而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摄影者对自然的非常非常真诚的一种表现。这种态度、心态非常好。那么最重要的,建惠是有很深的文化功底的。他对中国古典的文化有很深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古诗词,他能脱口背出很多来,不仅仅是背出来,他理解了它,他怀着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他又把他的情感借助于这些美好的诗句拿到自然当中来找它们的对位,找他们沟通的桥梁。虽然这些作品没有一个标题,所有的作品没有标题,但是你可以读出标题,你可以读出一首诗,你可以读出一片情。第二点,我觉得他有他的不可重复性。他的很多摄影作品,用句最时髦的话,是原生态的。我们有很多摄影作品,是可以抄来抄去的,你这样拍他也这样拍,你今天这样拍过了,明天他去拍,同样也可以拍这样的。特别是我,看到很多这样的东西。那么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呢?就是头脑里有一个框框,并按照这样一个框架来复制作品、制造作品,那么我们的作品就变成了产品这样的情况呢?就是头脑里有一个框框,并按照这样一个框架来复制作品、所以就失去了摄影艺术的本深的魅力。 建惠的这些片子,不是所有的,是有不少这样的片子,是不可以重复的。你告诉他再去拍可能也拍不到。我随手随便找一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1:1991年10月 云南梅里雪山</p><p class="ql-block">比如云南梅里雪山(图1)。我拍过梅里雪山,很多朋友也都拍过。仅仅就这一个雪山,但是他考虑了气氛的渲染和变化,这片云在这个雪山顶上,如果没有这片彤云可能就没有这个意思了。他掌握的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趣。它具有很强的不可重复性。</p> <p class="ql-block">图2:2005年7月 新疆唐古拉山</p><p class="ql-block">再如,拍唐古拉山(图2)的人非常非常多,我也编过一些东西。像这样来表现唐古拉山的,绝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你有没有这个机遇。是你已经有了对这个问题很深的思考,已经情绪化了,感情化了,所以说其他人来拍,绝对不会这样,甚至是他再去拍也不会这样。所以它没有重复性,它的价值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图3:2002年9月 西藏可可西里</p><p class="ql-block">又如,可可西里(图3),这一群野驴,这很难拍到。但是我觉得重要的还不在这,重要的在这个整个阴云密布中,这里面这一点点光线。这种气氛,这样压抑的气氛,这种既恐怖又神秘的氛围,让你感觉到他不只是记录了可可西里的这么一群珍奇的动物,他是通过这些动物告诉你我们对神秘的自然的一种珍爱、一种热爱、一种欣赏。它就不一样,它不可以重复。这样的片子非常多,我前几天翻了翻他的一些片子,确实是很难得的。下面这个很简单,很多人拍过。巴音布鲁克(图4)这个地方,它最神奇的地方在哪里?就是九曲流水。但是你看到这张片子没有?摄影家没</p> <p class="ql-block">图4:2005年7月 新疆巴音布鲁克</p><p class="ql-block">有刻意强调这一点。 这里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是什么?是这片云。这片云正好跟他构成了一个反向同构的这种巧合。那么它就让人觉得天地呼应,产生一种在大的空间里寻找一种东西的感觉。他就不仅仅是记录了这样一个九曲流水。如果没有这片天空,这张片子就不一样。而天空上的云是变化无穷的,是每时每刻都不同的,这就决定这个作品有不可重复性。你随便地拍,不可能再拍到这样相同的画面。而我们的很多风光,为什么大家都能拍到雷同的画面?就是说你没有注意它变化的东西,而把目光注意了它不变的东西;没有更多的捕捉变化流动的东西,构成一张照片的魂魄。就是说,一张照片有没有魂,有没有眼,这非常重要。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通过他的片子就可以看到。比如说(下面)这个,在云南乌蒙山(图5),这是一个小景,一般人可能不稀罕拍这个东西。就这一小排树,太普通了。但是,他非常大胆的用天空这片流动的暖色调的云彩,占据</p> <p class="ql-block">图5:2003年6月 云南乌蒙山</p><p class="ql-block">了这个画面的一大部分。造成一种重压,压下来,把本来很压抑的气氛变得非常辉煌,就像天边的一群卫士,站在那里,迎接着辉煌的到来。它就散发着一种诗情画意,小中见大。虽然是小景,但是它成了一个大风光。所以风光大小,不在于你画幅大小,也不在于你表现的题材的大小;是在你要传达的这种思想,传达的情感,传达的胸襟,它有多大有多小。很多片子,我觉得非常精彩。</p> <p class="ql-block">我在文章里曾点到过,这张片子(图6)很多人也是想,就在一块农田里,一头牛在那里啃草根,它也值得你去表现吗?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作品。 这就是摄影家的与众不同的情怀赋予这张非常朴素的自然风景作品以更大的美丽。渐变镜的利用,天空红色往上推进。这样,红彤彤的天空跟寂静的大地形成一种对比。这一群牛在这里悠闲自得的。 图6 骆飞:对!他的很多片子就是因为有中国文化的底蕴做支撑,可以把他的片子给撑起来,而不是瘫软的,没有魂魄、没有骨头、没有血肉。它是活灵活现的,是有魂魄的。风光摄影如果没有魂魄,你再吹也没有用。玩光弄影不是风光摄影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风光摄影通过光,通过影,通过构图,通过色彩要表达一个东西。我们不能舍本逐末,不能捡了芝麻,丢掉西瓜。所以现在很多搞风光的人,就在搞丢掉西瓜拣芝麻的事。建惠的风光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就是说为什么他有些作品很打动人,让你一看再看,不忍把它丢掉。原因就在于,他虽然有的时候拍的仅仅是一小片儿、一小景儿,但是他传达给你的东西是很有文化内涵的。</p><p class="ql-block">CPAnet:嗯,深有同感。</p><p class="ql-block">骆飞:有这种感觉吧?这一点很重要。我已经跟你说了两点了,都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第一点是作者本身的胸襟,第二点是原创性,独创性,不可重复性。这很重要。第三点,他很善于画龙点睛。他高明就高明在这。高明的艺术家,他一定是会画龙点睛的。他在整个泼洒的色彩上可能与别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最后那一点,他会使你大吃一惊,为之一震。比如说,我们看(图7),云南土林,其实最早看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个土林,他也把它勾勒出来,但是他等到太阳的一束光正好照亮这么一点,这个作品就是龙画好了,把眼睛一点,所以作品就活了。这(书)里面有很多</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片子)。很多人都拍(图8)这种片子。但这个片子的精彩之处在哪里?在这一路尘烟。如果我们去掉这一路尘烟,这跟我们以前传统的</p> <p class="ql-block">图8:2005年10月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p><p class="ql-block">拍法就一样了,甚至以前也有获过奖的。 那这个画面就是光影关系,大漠骆驼。可是他这一路尘烟,让画面活了。它有了灵魂。这就是点睛之笔。他善于发现、善于抓住善于捕捉到那个能使“龙”活起来的眼。这是很不容易的,非常不容易。这里面有几幅片子是非常难得的。比如(图9)这张,这是在青海的扎陵湖。扎陵湖就是黄河的源头地区。拍扎陵湖的,我看过不少片子,就是一片湖,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殊之处。但是这张片子</p> <p class="ql-block">作者非常巧妙的把初升的太阳让它刚刚露头,光芒四射,通过山脊露出来,这是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个太阳就变成一种象征:黄河从它的源头出来,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呱呱坠地以后怎么办?它要迎接它新的一天。我觉得扎陵湖就起了这样的作用。扎陵湖是黄河从它的源头下来以后,这就是黄河婴儿的摇篮。那么这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他带给我们的感觉恰恰就是这样。这就是从一滴水,到一汪水到一片水,这就是黄河从最初到一点点的壮大。它隐喻着新的一天的到来,(黄河)在迎接它的新生。如果没有这一点太阳,试想想,那么这张照片是一张什么片子呢?什么也不是。</p><p class="ql-block">CPAnet:嗯,那这张片子就“死”了。</p><p class="ql-block">骆飞:对了!就是这样。他很聪明,很善于利用这一点。我也曾经和他交谈过,我说他非常非常聪明,其实有很多地方很多人都拍过,可是恰恰就没有照顾这一点。他用云、用光、用太阳,甚至是用一小片水、一小棵树,他敢于用小的东西、小的元素来强化画面,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用云彩用得很多。很多人拍风光不喜欢这样,把天空中的云全摄进来。甚至他有很多(作品),把太阳全都拍进来。把太阳拍进画面,处理不好,它是很奇怪的。是他把太阳处理到画面里以后,他就让它产生特殊的作用,让它成为画面当中的眼睛,成为它的灵魂。</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好几幅都是这样。太阳,注意看他(拍)的太阳。他不是乱处理的。(图10),他本来拍的是雾凇岛,但是他把太阳和这两棵雾凇处理在</p> <p class="ql-block">图10:1997年1月 吉林雾凇岛</p><p class="ql-block">这里,起了朦朦胧胧的感觉,温暖的感觉。非常精彩。他有好几幅都是这样,你看,像(图11)胡杨。他把太阳放在这里,让它光芒四射。本来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起了朦朦胧胧的感觉,温暖的感觉。非常精彩。他有好几幅都是这样,你看,像(图11)胡杨。他把太阳放在这里,让它光芒四射。本来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是静止的,这样一弄,动静结合,显得很热闹,有点悲壮的感觉。胡杨那种,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壮美感觉就出来了。我觉得他很善于把握对云彩和太阳的运用。包括刚才草地里吃草的一群牛(图6),他也是把太阳放在那里了。像(图12)这样,云彩、霞光,使那独立的小树</p> <p class="ql-block">图12:2002年7月 内蒙古坝上</p><p class="ql-block">展现了蓬蓬勃勃的景象。(它)太小景了,这个在一般人认为,就不值得把它拿出来。他就把敢它拿出来。你说这个大家可能莫名其妙,这个片子为什么放在这里?一棵树,还是在烈日下(你看那影子)。它反映了摄影家的一种心态——不浮躁、不焦躁,不张狂。它是与人的心理吻合的,它在传达着一种情感。当然他也有一些很传统的表现手法,这是难免的。他也有一些片子不尽如人意但是最起码他传达了一个信息。我就觉得他在讲文化。他</p><p class="ql-block">是想通过这些作品,让大家在欣赏的同时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在对自然的解读过程中为自己增添一些文化的营养。我觉得这一点是很可贵的。</p><p class="ql-block">CPAnet:看了《风月》,我也想到过刚才您说的问题,就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摄影的文化问题;我看了之后,有种感觉,觉得可能并不是“摄影没有文化”,(当然这种说法本身也不被摄影人认可),而是和解读有很大关系的。</p><p class="ql-block">骆飞:对了。所以说,你提出来的正是我想说的。他之所以长年坚持这个方向,是建立在他自身的素质基础上的。就是提高中国摄影家的自身的素质,是我们中国摄影发展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的摄影人,老一辈的摄影人,因为条件和客观的原因,他们不可能或者没有机会,去进行更多的学习、提高,他们可能仅仅就是为了执行任务,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但是到了今天,社会发展变化,社会对摄影的要求,读者对摄影的要求,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能再满足于你拍一个什么大家就看它是个什么,他要读到背后的东西。而我们的摄影人同样面临这个挑战。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这非常重要。就是在摄影与兄弟艺术之间要搭起一座桥梁。我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摄影跟诗,摄影跟建筑,摄影跟音乐,摄影跟舞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可以互相取长补短,都可以把其他兄弟艺术的精华变成自己的营养来壮大自己。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只有这样去做,摄影才能够不被激烈的竞争所击垮。中国摄影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困惑。很多人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摄影有没有出路,有没有前途?这个问题,很多人问我。我说,中国的摄影肯定有前途,但是不等于从事摄影的人都有前途。这是两码事。有一批人从事了很长时间的摄影,最后他们很困惑,穷途末路。为什么?他没底气了。没底气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本身的先天营养不足,后天又没有很好的去补钙,没去补充营养。所以他最后在实际拍摄当中就会捉襟见肘,就会熟视无睹,就会看不到生活当中的精彩。</p><p class="ql-block">CPAnet:可以说《风月》涉及的都是风光摄影作品,而国内近几年对于风光摄影的争论一直很激烈,并且是贬大于褒。那么,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p><p class="ql-block">骆飞: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近几年,改革开放是非常好的事情。很多朋友致力于介绍国外的艺术摄影理念,包括一些外国摄影家的摄影作品。从亚当斯的风光摄影到当代的一些外国风光摄影家的作品,包括李元的风光摄影。大家都觉得他们的摄影是那样的好。我觉得这要分开来说。中国的风光摄影必须建立在中国民族文化的根基上,这是它去进行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力。为什么呢?我看过西方的一些大师的风景摄影。他们认为是风景摄影,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风光摄影。他们的风景有大小之分。有小风景,大风景。我看他们的东西,确实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学习。我们中国的从事风光摄影的一些朋友也是在这方面去进行尝试,我觉得这都可以。在尝试的过程中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或者有的人仅仅是抓住了皮毛,肤浅的去看待外国的风光摄影,或者说表面化的解读我们传统的风光摄影。这两种情况都导致我们对风光摄影产生一个很错误的认识。我认为风光摄影的真正的生命力在两点。第一点,在于生活有没有风光。你必须到产生风光美的源头去找你的作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拍风光跟拍其他东西是不一样的,它需要你要有定力要有意志力。你必须要到你认为可以发现美的那个具体的地方去。这就是说,就像我们研究长江要到长江的源头,研究黄河要到黄河的源头一样。你要真正要表现好风光,你必须要找到什么地方才能产生好的风光作品。我不赞成所有地方都能产生好的风光作品。不是这样的。如果那样的话,就没有什么神奇性了。风光摄影作品是带有神奇性的,它的神奇性就直接带来神秘感。这一点很重要。神奇在哪里?神奇在你要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表现。所以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庄子就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有大美,可是他没有告诉你哪个地方是美的要你注意,哪个地方是要你不注意的。你必须要动脑筋寻找到在整个大自然当中哪些地方需要投以热情,哪些地方需要拿出时间去挖掘它去等待它,去好好的研究它。你想,近些年来为什么中国的风光摄影出现旅游摄影的那种景像?就是走马观花的太多。到一个地方,还没有吃透这个地方的文化,还没有了解这个地方的特点,拿起相机来就去拍,那你只能等什么呀?等日出日落,等朝霞晚霞,等狂风流云,仅此而已。风光(摄影),不是这样的。同样一片云,被你放到这棵树上,被他放到那片山上,它是不一样的。关于中国的风光摄影,前一段时间,你刚才提出的这个问题,有人说中国风光摄影发展的势头不是很好,也有人说中国的真正好的风光摄影还不是很多。我觉得这都可以研究。但是我觉得确实有一批人在认真的钻研它,在去寻找大自然的真正美的东西。这些年,我看了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的很多画册,还有其他的一些出版社,很多了,如浙江摄影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都出了很多好的画册。相比较而言,我觉得李建惠这个画册应该说,是近些年来比较精彩的一本。不能说是唯一的一本,但一定是精彩的一本。你多读一读它就会发现,它提供给大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你看到了李建惠的那些作品,而在于通过阅读他的这些作品,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热爱风光摄影朋友该怎么去做。这是最重要的。那当然,他这个也不是尽善尽美。因为他这本画册,有些环节上实际上是非常仓促的。编选片子的过程当中,还是有一些值得推敲的东西。还有一个是什么呢?这里也有一个摄影家不断提高的过程。他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大家在这上提出一些建议,他听了大家看法以后,我相信他会再进一步提高自己。这样,中国的风光摄影才会走上正路,才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之所以这次非常热情的给他写了5篇文章,是因为这个实际上是我们的共同的理想,就是风光摄影应该提高它的文化品位。你读了以后就会发现,有的他表现出来了,有的实际上还没有做到。这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不要把一本摄影的画册让它仅仅的停留在我们摄影的一个小圈子里,让很少的一部分的搞摄影的人来看它,而其他人却排斥它。这个东西做出来,让大家都能看,都能欣赏,并且在这里都能读出一点东西来。这就不容易。</p><p class="ql-block">CPAnet:我也有此同感,或者说,这也是触发我来采访您的一个原因。我觉得它脱离了我们看画册通常的那种状态。应该说它是可以放到手边,随手翻一翻,看一看的“书”。</p><p class="ql-block">骆飞:嗯,今天疲劳了,你可以翻一翻,可以静静你的心;明天浮躁了,你可以翻一翻,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一种寄托。摄影,本来它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这在这本书里体现得应该说还是不错的。</p><p class="ql-block">CPAnet:您这几篇文章,跟以前的那种给画册做序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根本不提这个人……</p><p class="ql-block">骆飞:对。你说的对。完全不同。我们就是下决心我们要让读者自己来读这个东西。我们没提,你看,我们没提到这个摄影家。实际上要讲他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对他非常了解,我可以说我可以长篇累牍地给他写一篇序。对吧?并且他也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写的东西。但没有写。没有写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文字跟照片一样不强加于任何人。仅仅是跟大家平等的推心置腹的进行交谈。如果一旦我们的摄影变成一种交谈,变成一种娓娓道来的这种口气的时候,他就真正找到了他自己。本来没必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这都不是我们摄影家应该采取的态度。摄影家就很平实、很朴实、很老实。这样,你的东西拿出来以后,大家觉得很亲切,大家才会静下心来很好的来跟你交谈。大家在看你的作品的时候既是跟你的作品交谈也是跟你这个作者本人进行交谈。看到这里,哦,你看他是这样表现的,这样想的;看到那里,一看,哦,他真是有很大的胸襟。看他平时很文静,可是你看他这时候表现的是多大的气派啊!那么你就了解了他的人。还需要多说吗?对不对?没有必要。我觉得多说一句都是多余的。所以,我们用这种方式把文字加在前面,不是说李建惠没有值得我们说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CPAnet:我也觉得这几篇文章,和李建惠老师的片子是相得益彰,恰倒好处的。看到前面您的美文,觉得好象在看片子;看到那些片子,又回味起您文章里的韵味。</p><p class="ql-block">骆飞:我们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读到前边的小短文的时候,能调起大家的胃口,想要集中精力急于看下边的片子。看片子看了一个章节以后,让大家稍微休息一下,喘一口气,再读一点小文字,以后再进一步集中我们的兴趣再看下一个段落(的片子)。他既是我们的一个小的提示,也真正是我们的一个态度,就是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欣赏自然,理解自然。我们也带着一种欣赏的心理看他的片子,看片子的同时,我在重新理解自然,欣赏自然,同时我也在对照我人生的经历,重新寻找自我。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一个契合点。这样就带来了第三个问题。上面我们讲了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什么是作品;第二个大问题讲的是人,素质,风光摄影人,风光摄影家们。第三个问题我要讲我们很多摄影家会把自己的摄影作品汇集成册,这本画册给我们很多有益的提示。就是我们怎么去向大家展示我们的作品?建惠这本非常好。李建惠拍过的东西很多,这次他就很朴实的拿出这些,就是风光。但是他没讲“李建惠风光摄影集”。为什么不这样说?我们在前面说“只谈风月”时就讲了,风月无边。本来这个题目是风月无边,它无边无际。所以我们谈的仅仅是里面的很小的一部分,站在我们很小的角度上,用我们很狭隘的眼光来看这个东西。所以不要求全责备。企图独霸天下,其实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做这个事情也好,集中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好,都不企求涵概某一个领域,或者独霸天下。没有必要。所以建惠他是这个出发点,我们做这个画册也是这个出发点。所以它给大家很亲切的印象。你再把这个画册的封面放在这看一下,大家没有更多的排斥。相反,如果这写着“李建惠的风光摄影作品集”,就会有“好,这是你的作品集,我有时间看看,没时间先放那”(这种反应)。动因不一样。所以《风月》拿出来一看,没有一个人说我跟它没有关系。</p><p class="ql-block">CPAnet:对,它并不张扬,但是能吸引人去往下读……</p><p class="ql-block">骆飞:是的。不张扬,但是有很强的磁力。它把你吸引着,去读……</p><p class="ql-block">CPAnet:《风月》应该说从设计上,从文字到照片都非常平实的。</p><p class="ql-block">骆飞:对。但是我们达到的目的是吸引你,吸引你跟我们一起去看它。是吧?所以,从我这么多年做这么多画册,给人家写这么多文章来看,我觉得这一次的这样一种方式应该说它是成功了。我们现在已经听到了很多很好的反馈意见。对建惠来说是一个很开心的事情。对我们一起做这个事情的人来说,也是很开心的事。因为我自己也从事摄影理论的研究,也想到我们中国摄影家协会每隔几年就搞理论年会,花了很多的功夫,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只靠理论年会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我们大家,通过不同的方式,一同来推动中国摄影的发展。做这种东西也是一种方式。我总觉得每个人用你的思考,用你的时间拿出一点成果,这样对中国摄影也是一种贡献。对不对?现在出画册的太多了,隔三差五就能收到一本画册。但是能让人放在那里看一下的不太多,不太容易。</p><p class="ql-block">CPAnet:其实我觉得这本画册,从图片、文字到设计这种平实的表现方式应该是一种成功的尝试。我想采用这种方式应该是并非偶然,可能跟李建惠老师、跟写文字的您,甚至跟设计者都有很大的关系。您这里的几篇文章也没提到李建惠老师本人。我听说您和李老师认识很多年了,那么您能不能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来谈谈他呢?</p><p class="ql-block">骆飞:建惠搞摄影的时间,应该是年头很长了。他这个人,他的作品就像他的人一样。很谦和,很平实。但是在他的不苟言笑和不善言谈的外表背后,他有一种非常执著地对艺术的追求。说得更具体一点,他有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这恰恰就是我们摄影人所要具备的一种品格。我觉得他具备了。我知道逢年过节他都到外面去过,别人从外面往家里跑的时候是他从家里往外冲的时候。为什么?他要捕捉那种难得一见的大自然的变化。他要在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寻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所以他要冲出去。我们看,他的足迹应该说是遍布了全国各地。到这些地方去,他不是像出去旅游那样,去欣赏,纯粹的去游玩。他是在那里挖空心思地在寻找他所需要的东西。每一幅作品其实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顶着风雪,冒着危险;顶着风雨,冒着酷暑,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前面说,你光有吃苦的精神,完全不能就说就能成为一个非常合格的摄影人。重要的就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要提高自己。建惠在画报呆过,最早是在八一厂,不能说他天生就是搞摄影的料。不能这样说。完全是他后天努力的结果。每次拍摄回来他都非常兴奋,每次出发之前他都非常沉重。这种心情的变化就足以证明他已经把摄影当作他生命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是在玩命的搞摄影,可是他又不是在那用傻力气拍片子。这是两个概念。我们很多摄影界的朋友就是在拼命的拍片子。他不是。但是他是投入的很多。在漫不经心当中他实际上付出了很多很多代价。为了要拍到一张精彩的片子,他是不顾一切的。他是真正的不顾一切。所以他故事很多,你可以让他讲讲他的很多的故事。</p><p class="ql-block">CPAnet:您讲讲吧,我也尝试过,但李老师拒绝跟我们讲故事。</p><p class="ql-block">骆飞:我让他跟你讲。他讲的生动的很啊。有时候我们聊起来,他讲的东西感人,非常感人。你看(下面)这张,这是在钓鱼台(图13),可以说</p><p class="ql-block">图13:1992年10月 北京钓鱼台</p><p class="ql-block">每年到这来拍这张片子的人数以万计,我们的摄影学院、各个大学的摄影系的学生们实习,都会到这里来拍这张片子。到秋天,这里非常漂亮。但是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拍出了这样一张片子。那么原因在哪?它就很有奥妙可寻啊。同台竞技才能看出你的高低。这就是这样,都来嘛!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有几百人在那拍片子,年年如此。他也拍。像一般人就会回避,因为大家都在拍,我就不拍了。他也拍。拍,拍出来不一样。拍出来跟我们眼睛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景象。你要请他讲故事。他有很多的故事。采访就是这样,你一定要把他兜出来。有很多片子,比如说九曲流水。那是天鹅湖的故乡,有很多的故事,比如深夜不知往哪里去了,那是一个摄影人……</p><p class="ql-block">CPAnet:我曾试图请他挑几幅,写一写照片背后的故事,他都不肯。</p><p class="ql-block">骆飞:精彩图片是有精彩故事的,而精彩的故事会使这些图片更加有光彩。你一定要请他讲!他会讲得很生动。你看(图14),这是一棵树。你可以研究,可以对比。</p> <p class="ql-block">图14:1997年8月 河北围场</p><p class="ql-block">你看,它做成封面。就这么一棵树,它有什么好?你要去研究。不在这棵树多么好,是在摄影家用摄影的语言描述了这棵树,把这棵树描述得让你觉得它有了特殊的神韵。所以,我们把它选了做封面。大家就很奇怪,风光摄影还能这样?无独有偶,还有一张这样的片子(图12),我刚才点到了。天空下,一棵孤零零的小树。又是一棵树。你就要了解他。其实这个地方不可以有这样的好片子但是他拍出来了。像一个勇士,顶着压力,迎接朝霞。这都是人格化了的作品啊。风光(摄影)是要人格化的。要有灵魂,它就像一个勇士向前冲过去,迎接曙光,迎接黎明。这张作品(图9),你看看,它寓意无穷啊。黄河,我编过很多黄河的画册,拍成这样很难得。他在同一个地方拍出来的,跟别人不一样。不容易。但那才是特点。</p><p class="ql-block">CPAnet:他的视角非常独特,对吧?</p><p class="ql-block">骆飞:视角独特。对,很多他的视角非常独特,并且运用具有独特个性的语言,用他特有的李建惠的语言来描述,它就不一样了。他有很多也是模仿人家的,但是有很多是他自己的语言。凡是他自己的语言他就表现的好。他表现出的开阔的东西很有道道,很有气势,很开阔。他很多的画面是重视韵味、气氛,一</p><p class="ql-block">文化的韵味。他不像很多人搞摄影,单纯考虑到色彩、光线、构图,这个东西不是不可以考虑,要考虑,但它仅仅是个基本的因素,但是更高深的,不是这些东西。有些东西需要慢慢地去体会。</p><p class="ql-block">CPAnet:我看了,这画册里,他拍过的一些很有名的片子甚至是获得奖的片子都没有。是吧?</p><p class="ql-block">骆飞:对。这是设计上的考虑。选片子的时候没有刻意考虑是否获过奖。并且也不以获过奖与否作为选择的标准。 两个小时的访谈中,骆飞先生始终是侃侃而谈,至访问结束,仍是意犹未尽。其间有一个老朋友的热情,更有一个摄影人的长期积淀的感悟在内。其中有一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我们不要把一本摄影的画册让它仅仅的停留在我们摄影的一个小圈子里,让很少的一部分的搞摄影的人来看它,而其他人却排斥它。这个东西做出来,让大家都能看,都能欣赏,并且在这里都能读出一点东西来。这就不容易。”的确,我们的摄影画册不该仅仅是出给摄影圈内的人看的。这一点,我想,《风月》做到了。</p><p class="ql-block">身在摄影圈,画册越见越多;我们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画册拿到手里,常常是翻过之后束之高阁或压于柜底。而《风月》却让人翻了再翻,不经意的就做了手边的读物。其中既有天地广博的万物,亦有内敛含蓄的情感;读之,可以赏心;读之,可以怡情……</p><p class="ql-block">正是风月无边,《风月》亦无边。相信每个读者都能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种“风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