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文化研究若干难题有待突破

韩鹏

<p class="ql-block">仓颉文化研究若干难题有待突破</p><p class="ql-block"> 开封 韩鹏</p><p class="ql-block">作为仓颉文化研究,要取得世人认可的成果,不仅仅是收集和抄袭了多少关于仓颉的史典记载,杜撰了多少别人的仓颉故事传说,而是从历史文化研究、论证的角度,解决了多少仓颉文化难题,形成了什么样关于仓颉文化的正确观点。不然,提一个仓颉文化传承地的口号容易,确立一个仓颉文化发源地很难,创建一个有中国开封特色的仓颉文化发源地更难。</p><p class="ql-block">根据目前国内仓颉文化研究情况分析,要使仓颉文化研究工作有所突破,必须首先要解决的要点、难点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是中国原始文字和文书产生时间的认证问题。这个问题不确定,仓颉造字研究就会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位。</p><p class="ql-block">二是伏羲文字与仓颉文字的区分与传承问题。没有这种区分和传承关系,仓颉文化就有流无源,有干无根,失去自己的历史文脉传承。</p><p class="ql-block">三是华夏民族文字、文化、文明三位一体的关系问题。将文字、文化、文明产生的历史,人为地割裂开来的观点,不符合华夏民族产生发展的客观历史。</p><p class="ql-block">四是仓颉与炎黄二帝氏族和政权关系问题。这些关系理不清楚,对接不上,仓颉文化就失去了历史依托和宗祖归属。</p><p class="ql-block">五是仓颉书及释文与甲骨文、汉字的对接问题。对接问题不解决,仓颉书就无法被证明是客观存在的象形文字,也将继续无法被世人所认可。</p><p class="ql-block">六是仓颉五世称帝帝都与黄帝所封房地问题。这一问题说不清楚,就无法确立开封作为仓颉文化发源地的地理定位,仓颉五世列仙和阳武仓颉文化争论,就难以找到破解的金钥匙。</p><p class="ql-block">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还会出现很多。因此,不要把仓颉文化发源地的定位问题看得过于主观简单,不要低估了仓颉文化传承地研究者的反驳能力,不能与华夏文明探源问题截然分开。应该以上古时期华夏先民创造唯物象形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华夏民族文字、文化、文明产生的全过程,进行客观、系统地发掘、论证和提炼,才能最终得出取向正确的历史结论。</p> <p class="ql-block">北宋仓颉书与释文图</p> <p class="ql-block">开封文化遗存与仓颉墓位置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