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记抚州市实验学校红色文化晒课活动

Sunshine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传承党的红色基因、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加速学校思政新教师的成长,促进全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扎实开展,抚州市实验学校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红色文化晒课活动。 10月22日,陈维英老师执教《八角楼的灯光》,向全体思政同仁们展示了一堂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红色文化示范课,抚州市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喻华堂,校党委副书记尧晋龙参加了此次观摩活动。 八角楼的灯光,指引着革命的方向。课堂上,师生一起听歌谣、唱歌谣,阅读《一根灯芯的故事》,师生共同感受毛主席在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工作的革命精神。陈维英老师还精彩讲述了抗疫、抗洪、奥运健儿拼搏的故事,引导作为红色故地的少年儿童更应该勇挑重任,立志报国。 喻华堂同志指出,红色文化是党历史经验的宝贵结晶,我们要认真学习,用红色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从小抓起,要密切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尧晋龙同志就学校进一步开展和落实红色文化课程提出了具体要求。 观摩了红色文化示范课之后,11月9日至11日,抚州市实验学校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红色文化晒课活动,由张祎、王淑珍和吴思学分别执教《水缸的秘密》《英雄城——南昌》和《红军的帽子》。全体思政教师在校党委书记、校长喻华堂和校党委副书记尧晋龙同志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听课、评课。<br>参加晒课的教师们谆谆诱导,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教学课件及板书精彩纷呈,把课堂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11月9日,我们跟着张祎老师的《水缸的秘密》一起感受军民一家、鱼水情深。张老师先通过“自来水的原理”小实验,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课堂上,张老师让孩子们带着水缸的秘密是什么这一悬念读文本,详细讲述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故事,让孩子们讲述红军的感人故事,谈心中体会,给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很大的启发。 11月10日,王淑珍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英雄城——南昌,找寻南昌的革命足迹,了解英雄的历史、英雄的人物、英雄的精神,深刻体会“八一精神”的内涵,通过宣誓,敬礼等多种形式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尊敬以及缅怀。最后以一句深情告白“我爱你,英雄城南昌”圆满结束本堂课。 11月11日,吴思学老师带领一年级小朋友们一起认识红军帽,了解红军帽背后的故事,感受崇高的红军精神。吴老师通过“小红军大闯关”的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学环节紧凑,通过观察红军帽、聆听红军帽的故事、表演故事场景等活动让孩子们深刻体会红军精神。最后画上一颗充满敬意的红五星送给心中的英雄,让孩子们铭记历史,传承红军精神。 喻华堂同志强调:一堂成功的红色文化课是要与孩子们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塑造他们的灵魂。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大家在历史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不竭动力。本次开展的红色文化晒课活动,深化了老师们对《红色文化》课程的认识,也让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种子“浸润”至孩子的心间。

红色

红军

文化

孩子

抚州市

晒课

喻华堂

实验学校

精神

老师